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高G载荷下飞行员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颈椎病提供早期预警。方法对兴城疗养院的375名飞行员疗养员进行颈椎DR拍片普查,并对资料整理分析。结果飞行员发生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总发病率为52.3%。歼击机组和强击机组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发病率均高于直升机组(P0.05),歼击机组与强击机组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的训练飞行与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有密切关联,增长较快、持续时间较长的高G载荷对于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发生影响突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我国歼击机飞行员高G载荷下对颈椎产生的影响及防护措施。方法:对患有颈椎病的60例歼击机飞行员行临床及X线分析。结果:脊神经根型23例,椎动脉型17例,脊髓型6例,混合型14例。颈椎曲度改变35例,骨质增生47例,椎间隙变窄、韧带钙化25例。结论:持续过载作用与飞行员颈椎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歼击机飞行员脊柱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为飞行航空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999-11/2000-12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全军临床航空医学中心体检的空军多个部队的现役歼击机飞行员240人(知情同意)。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2±4)岁,身体健康甲类。对其进行全脊柱X射线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级比较,探讨脊柱病变程度与年龄、飞行时间和加速度耐力的关系。根据脊柱X射线检查结果,将颈椎、胸椎和腰椎的退行性病变程度分为4级:0级为未见异常;3级为严重病变。结果:240名参与体检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飞行员脊柱不同部位X射线病变情况:13.8%的人员脊柱X射线未见异常,75.4%的人员脊柱有轻度退行改变,10.8%的人员病变较明显,其中腰椎双侧峡部裂伴Ⅰ°前滑脱、颈椎环枢关节半脱位以及脊椎肿瘤可能影响飞行安全。②飞行员年龄、飞行时间与脊柱病变程度的关系:脊柱病变发生比率以>40岁者发生率最高,为33.3%。年龄是脊柱发生退行性改变的重要影响因素,并与腰椎X射线病变程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0.127,P<0.05)。③飞行员脊柱病变与加速度耐力的关系:未发现脊柱X射线病变程度与飞行时间和加速度耐力有明显相关关系。④医学鉴定结果:飞行暂不合格者2人,分别诊断为颈椎环枢关节半脱位伴颈椎管髓外硬膜下肿瘤和有症状的腰椎双侧峡部裂伴Ⅰ°前滑脱。结论:1/10的飞行员存在较为明显的脊柱X射线病变,对飞行安全造成隐患,应在飞行员体检和招飞工作中,加强脊柱X射线检查,特别对年龄较大飞行员应加强腰椎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量维吾尔族成人颈椎管矢状面直径及颈椎体矢状面直径X线正常值.方法:取44例不同年龄段维吾尔族正常成人的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颈椎管矢状直径(a)、颈椎体矢状直径(b),计算椎管率(a/b),分性别进行统计计算、分析.结果:男女之间颈椎管率在C2、C4、C7有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颈椎体矢状径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之间颈椎管矢状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测量结果可为维吾尔族正常颈椎的临床X线的解剖学和临床放射学诊断提供依据,对于颈椎管狭窄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歼击机飞行员脊柱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为飞行航空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999-11/2000-12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全军临床航空医学中心体检的空军多个部队的现役歼击机飞行员240人(知情同意)。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2&;#177;4)岁,身体健康甲类。对其进行全脊柱X射线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级比较,探讨脊柱病变程度与年龄、飞行时间和加速度耐力的关系。根据脊柱X射线检查结果,将颈椎、胸椎和腰椎的退行性病变程度分为4级:0级为未见异常;3级为严重病变。结果:240名参与体检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飞行员脊柱不同部位X射线病变情况:13.8%的人员脊柱X射线未见异常,75.4%的人员脊柱有轻度退行改变,10.8%的人员病变较明显,其中腰椎双侧峡部裂伴Ⅰ&;#176;前滑脱、颈椎环枢关节半脱位以及脊椎肿瘤可能影响飞行安全。(④飞行员年龄、飞行时间与脊柱病变程度的关系:脊柱病变发生比率以〉40岁者发生率最高,为33.3%。年龄是脊柱发生退行性改变的重要影响因素,并与腰椎X射线病变程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0.127,P〈0.05)。③飞行员脊柱病变与加速度耐力的关系:未发现脊柱X射线病变程度与飞行时间和加速度耐力有明显相关关系。④医学鉴定结果:飞行暂不合格者2人,分别诊断为颈椎环枢关节半脱位伴颈椎管髓外硬膜下肿瘤和有症状的腰椎双侧峡部裂伴Ⅰ&;#176;前滑脱。结论:1/10的飞行员存在较为明显的脊柱X射线病变,对飞行安全造成隐患,应在飞行员体检和招飞工作中,加强脊柱X射线检查,特别对年龄较大飞行品府加强腰椎检查。  相似文献   

6.
飞行员在健康疗养中,由于颈部不适进行拍片检查的人越来越多。为了解高G载荷对军事飞行员颈椎的影响及颈椎平片的X线特征,我们搜集了健康疗养飞行员中临床怀疑颈椎病的108例颈椎X光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对青年颈椎病X线征象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8-3~2000-8所收集的40岁以下经临床和X线诊断为颈椎病,具有颈椎侧、屈曲、左右前后斜45°平片75例.结果颈椎双边双突征及椎弓-关节突错位征是颈椎退变,旋转移位的X线征象,亦是青年颈椎病的特殊X线表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X线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5例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颈椎X线平片,在颈椎侧位片上测量椎体前缘序列弧线的弧弦距。结果65例中,颈椎生理曲度轻度变直,其颈椎弧弦距〈7mm、≥2mm,占66.15%(43/65);颈椎生理曲度明显变直或消失,其颈椎弧弦距〈2mm、〉0,或为负值,占9.23%(6/65)。结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X线影像学表现,对颈椎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教练机飞行员颈椎损伤情况,为开展教练机飞行员颈椎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进行颈椎X线普查,包括标准正位片、侧位片、45°双斜位片,统计病损率。结果教练机飞行员颈椎X线结果病损率为18.4%,其中24~29岁、30~34岁、35~39岁、40~44岁、45~50岁组病损率分别为8.6%、10.0%、25.0%、37.5%、20.0%。结论随着年龄增长,教练机飞行员颈椎损伤发生率增加,其中40~44岁为高发年龄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寰椎椎动脉沟环畸形与颈椎眩晕临床X线分析。方法:本文对250例寰椎椎动脉沟环畸形与颈椎性眩晕临床X线分析,诊断的主要依据是颈椎侧斜位X线片和临床体征,结合诱发眩晕的椎动脉扭曲实验。结果:①寰椎椎动脉沟环是人类进化中的形态学的退化痕迹,应归为先天畸形。主要X线表现:完整型(有完整的单、双侧骨性桥板),不完整型(中间骨性桥板不连贯);②寰椎椎动脉沟环与颈椎性眩晕的X线,狭窄的沟环是造成颈椎性眩晕的原因之一[1]。结论:临床颈椎X线片对寰椎椎动脉沟环畸形与颈椎眩晕具有实用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2002~2006年歼击机疗养飞行员疾病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调查2002~2006年来我院疗养的歼击机飞行人员的疾病谱,提出针对性的保健疗养意见.方法 查阅歼击机飞行人员的病历及医疗单位的登记资料,按健康表首页或出院诊断统计检出疾病,并进行分析.结果 在914名歼击机飞行员中共检出疾病人数有193人,占21.1%.各年度歼击机飞行员检出疾病及其百分率相差很大,不存在规律性.36岁以上的歼击机飞行人员检出疾病显著增多,与36岁以下的飞行员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5年间检出疾病前6位的是:高脂血症、偏头痛、脂肪肝、腰椎病、高血压、慢性胃炎.结论 歼击机飞行人员每年的检出疾病率较高,应采取对症保健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颈椎X射线片检查及问卷调查工业设计人员群体颈椎骨性结构异常发生率,以及高枕习惯对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影响。方法于2004—03/06对锦州石油化工公司从事工业设计职业的135人进行了颈椎X射线片检查及问卷调查。男71人,女64人。按年龄段分为3组,28~34岁组39人,35~44岁组45人,45~54岁组51人。观察不同年龄组颈椎骨性结构异常检出率及高枕习惯与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关系。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35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颈椎X射线片异常检出率为81%。②28~34岁,35~44岁和45~54岁组颈椎X射线片检查,异常检出率无明显差异(79.5%,75.6%,84.3%,P&;gt;0.05)。③有无高枕习惯与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无明显差异(发生率分别占53%,58%,P&;gt;0.05)。结论①该人群的颈椎骨性结构异常发生率较高。②颈椎骨性结构应力异常与年龄无明显关系。③颈椎生理曲度变直与有无高枕习惯无关。  相似文献   

13.
中青年颈型颈椎病的X线征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青年颈型颈椎病的发病及X线表现.材料与方法:对1285例健康人群中发现颈椎X线异常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该组人群总发病率为90%,主要表现为颈椎曲度异常.结论:中青年颈椎病发病率较高,应及早预防并治疗.  相似文献   

14.
颈椎退变的X线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庆云 《新医学》1997,28(5):235-235
颈椎退变的X线表现及其临床意义北京医院骨科(100730)薛庆云颈椎退变的概念颈椎退变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颈椎出现的一系列老化过程。在X线上表现为颈椎骨和软组织结构的变化,如颈椎的顺列异常,椎体与附件结构的硬化,骨质增生,颈椎间隙狭窄,韧带和其它软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常规X线和CT扫描对颈椎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X线和CT诊断为颈椎损伤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50例,受损椎体共60个。低位颈椎骨折并(或)脱位27例,寰椎骨折9例,寰枢椎脱位8例,枢椎骨折6例。X线平片显示椎体后缘联线异常24例,CT片根据脊柱三柱结构诊断不稳定骨折28例,椎管0度狭窄22例,1度狭窄17例,2度狭窄8例,3度狭窄3例。外伤性颈椎间盘脱出10例。结论对于颈椎损伤的患者,应常规行X线和CT扫描检查,以利于为临床提供更全面可靠的信息。CT能对颈椎损伤做出较全面、准确的诊断,有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可作为颈椎损伤临床术前诊断和治疗的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和CT扫描对颈椎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计算机X线摄影和CT诊断为颈椎损伤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受损椎体共48个,环椎骨折脱位7例,齿状突骨折移位3例,C3-7椎体骨折(含脱位)共30例,其中多个椎体连续或跳跃性骨折有6例。X线平片显示椎体后缘联线异常18例。CT片根据脊柱三柱结构诊断不稳定骨折21例,椎管狭窄为0度狭窄16例,Ⅰ度狭窄16例,Ⅱ度狭窄6例,Ⅲ度狭窄2例。外伤性颈椎间盘脱出7例。结论对于颈椎损伤的患者,由于X线平片和CT扫描均有一定局限性,应常规行X线和CT扫描检查,以利于为临床提供更全面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40岁以下原发性头痛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发生率以及引起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探讨中青年原发性头痛病因及指导治疗。方法40岁以下头痛患者332例及健康对照组131例,均行颈椎x线检查,对颈椎曲度异常头痛患者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D)检测脑血流变化,分析各组患者的脑血流异常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头痛患者颈椎曲度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5),颈椎曲度异常发生率达77.71%,脑血流异常检测率为72.48%,3组脑衄流异常检测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5),中度组和重度组脑血流速异常发生率分别高达83.91%和93.94%;颈椎曲度异常轻度组与中、重度组脑血流异常检测率均有统计学差募,中度与重度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流速异常以血管痉挛、血流增快为主。结论颈椎曲度异常可能在40岁以下原发性头痛患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其与颅内血流流速异常密切相关,临床上应重视颈椎曲度异常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8.
颈椎损伤的X线与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常规X线和CT扫描对颈椎损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8例X线和CT诊断为颈椎损伤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受损椎体共46个,环椎骨折脱位5例,齿状突骨折移位3例,G3-7,椎体骨折(含脱位)共30例,其中多个椎体连续或跳跃性骨折有5例。X线平片显示椎体后缘联线异常20例,CT片根据脊柱三柱结构诊断不稳定骨折23例,椎管0度狭窄15例,1度狭窄16例,2度狭窄6例,3度狭窄1例。结论:对于颈椎损伤的患者,由于X线平片和CT扫描均有一定局限性.应常规行X线和CT扫描检查,以利于为临床提供更全面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飞行人员常见临床症状颈部酸痛与颈椎不稳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预防和治疗颈部酸痛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飞行人员颈部酸痛的动态X线表现,观察颈椎不稳情况,并与同期56例无颈部异常感觉的飞行人员比较。结果颈部酸痛患者中,10例存在节段性颈椎不稳(18%);对照组2例存在节段性颈椎不稳(4%);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颈部酸痛患者颈椎存在失稳倾向,颈椎失稳可能在颈部酸痛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临床特征并比较X线、CT、MRI的影像学表现,探讨X线、CT、MRI对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45例由手术病理证实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X线、CT和MRI表现特点。结果:X线表现较复杂,CT表现主要为磨玻璃样改变、囊状低密度影和斑块样硬化,无明显骨膜反应存在。由于在病理上组织成份的不同,MRI所呈现的信号特点依赖于骨小梁、细胞成份及胶原纤维的多少。结论:X线仍是诊断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良好方法,若位于颌面部或颅底时可采用CT检查,明确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受累程度、范围和细节等。MRI对判断周围组织变化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