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畸胎孕产妇围产期出现的心身问题与护理方法。方法:对119例畸胎孕产妇围产期出现的心身问题以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比较分析心理护理前后的效果。结果:本组畸胎孕产妇在围产期出现的心身问题多种多样,心理状态也因人而异,其中悲伤和忧郁是影响孕产妇的主要心理问题。结论:畸胎妊娠不仅影响孕产妇的身体健康,而且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通过提供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改善不良结局,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庞宇红 《家庭护士》2009,7(19):1742-1743
[目的]探讨畸胎妊娠孕产妇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畸胎妊娠孕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本组孕产妇的自信心均得到增强,恢复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并恢复正常人的生活.[结论]心理护理对畸胎妊娠孕产妇的心理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畸胎引产68例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畸胎妊娠引产孕产妇的心理护理。方法调查了解68例畸胎妊娠引产孕产妇的心理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结果68例患者中,出现了担心、抑郁、恐惧、紧张、悲观、失望、怀疑、自卑、自责等心理问题,经积极的心理护理后均得到缓解康复。结论心理护理对畸胎妊娠引产孕产妇的心理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畸胎妊娠孕产妇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方法观察66例畸胎妊娠孕产妇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需求情况,并采取护理干预。结果 6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性格变化及角色认知冲突,经积极的心理护理均得到康复。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畸胎妊娠孕产妇的心理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母婴保健法的实施,优生优育已成为社会和家庭非常重视的问题,而生育一个先天畸形的孩子,对产妇及家属都是一个沉重的心理负担,常不能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出现情绪波动及行为改变.畸胎妊娠是孕产妇生活中重要的应急事件,是孕产妇群体中的特殊个体,精神上的打击和引产的痛苦使她们的心理有别于正常妊娠分娩的孕产妇[1].及时做好畸胎妊娠孕产妇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减少由此造成的各种心理上伤害和痛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所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畸胎妊娠的孕产妇2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畸胎妊娠引产孕产妇的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畸胎妊娠引产孕产妇7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在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孕产妇的不良情绪评分、心理压力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的平均焦虑评分、平均抑郁评分以及不良情绪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产妇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的紧张、自责、无助、绝望等各项心理压力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产妇对心理护理的满意度为97.4%,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对常规护理的满意度(76.9%)。结论畸胎妊娠引产孕产妇的心理压力大,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通过及时的采取心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改善其心理压力,提高心情指数,促进其身心康复,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王玲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0):3468-3470
目的:探讨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孕产妇分娩情况的影响.方法:182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前教育与护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产前心理护理、知识灌输与行为认知干预,产时拉梅兹呼吸运动技巧、导乐陪伴分娩及按摩方法.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为7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7%(P=0.015).研究组自然分娩孕妇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率较低且产妇产后自主排尿成功率较高(P<0.05).结论: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有利于产程进展及促进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死胎孕产妇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对57例死胎孕产妇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护理、引产术前护理、产程护理、引产术后护理等措施.结果:57例孕产妇均有不同程度的情绪变化,经有效护理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无一例出现产后心理障碍.讨论:及早发现死胎孕产妇的心理变化,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对减少产后出血、产后心理障碍及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社区围产期抑郁症三级预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镇多个社区15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15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在围产期抑郁症三级预防中采取循证护理,对照组采取一般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围产期抑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围产期抑郁发生率为1.33%,对照组围产期抑郁发生率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社区孕产妇围产期抑郁症的三级预防中,可显著降低围产期抑郁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护理角度探讨做好围产期护理干预对孕产妇缺铁性贫血及并发症的预防、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从确诊早孕开始,根据孕产妇的实际健康状况,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对患缺铁性贫血的80例孕产妇实施从孕期到分娩期、产褥期的有针对性的分阶段护理干预,观察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缺铁性贫血孕产妇的治疗效果,探讨缺铁性贫血孕产妇有效的围产期护理措施。结果80例缺铁性贫血孕产妇经围产期护理措施干预后,无1例发生产后出血及感染。经产后跟踪随访,孕产妇的血红蛋白稳定在100-120g/L;红细胞计数均达到正常值。结论有效的预防及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提高母体的抵抗力,有利于母婴的健康,有效改善了孕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胡艳红  肖震萍  周春柳 《全科护理》2011,9(21):1913-191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社区围产期抑郁症三级预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镇多个社区15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15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在围产期抑郁症三级预防中采取循证护理,对照组采取一般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围产期抑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围产期抑郁发生率为1.33%,对照组围产期抑郁发生率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社区孕产妇围产期抑郁症的三级预防中,可显著降低围产期抑郁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围产期爱心护理服务模式对提高孕产妇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12月在本院产科待产的300例孕产妇为对照组,选择2010年1~12月300例孕产妇为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围产期护理,实验组接受围产期爱心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孕产妇剖宫产率、产后并发症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剖宫产率和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围产期爱心服务模式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及产后并发症,提高孕产妇的满意度,从而提高孕产妇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妊娠不良结局孕产妇身心状态与护理应对方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不良结局孕产妇身心状态,分析身心状态的影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应对方式.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一般资料问卷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20名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针对调查结果实施护理.结果:妊娠不良结局孕产妇SAS与SDS高于国内常模(P<0.01);多种因数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心身状态(P<0.05).结论:妊娠不良结局孕产妇SAS与SDS高于正常人,应采取积极护理应对方式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HIV阳性孕产妇围产期的护理模式。方法:采用临床原始数据统计及追踪回访模式,对曾在我院就诊、分娩的18例HIV阳性孕产妇产前检查、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分娩方式选择、新生儿喂养方式、婴儿感染率及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HIV阳性孕产妇孕期保健护理过程中早孕建卡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低,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不够现象客观存在,HIV阳性孕产妇人群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结论:保障母婴身心健康关键是提高HIV阳性孕产妇对疾病相关知识及政府相关政策的了解、通过专科医护人员培训及HIV孕产妇围产期护理管理模式的形成,切实提高HIV阳性孕产妇孕期系统管理率,保证各种治疗的依从性,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围产期孕产妇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其分娩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8月于我院进行产检并分娩的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围产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产妇分娩情况。结果:对照组、观察组的剖宫产占比分别为76.00%、48.00%,自然分娩占比分别为24.00%、52.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平均总产程为(450.21± 81.02)min、平均产后出血量为(70.12 ±44.13)ml、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产期孕产妇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可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总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产前阶段性心理辅导课程及围产期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孕产妇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24例孕产妇,均于该院妇产科接受产检及生产,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2例)和参照组(62例)。参照组孕产妇采用常规产前检查及围产期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产前阶段性心理辅导课程及围产期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孕产妇生产方式、产程时间、产后2h产妇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护理干预满意度等,并应用汉密尔顿焦虑(HAMA)及抑郁(HAMD)量表评估护理干预前及产后产妇心理状态。结果研究组孕产妇自然分娩率为79.03%,护理干预满意率为98.39%,均分别高于参照组(67.35%、87.10%);研究组并发症率为0.00%,新生儿并发症率为0.00%,均分别低于参照组(6.45%、1.61%)(P0.05);研究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2组干预前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产前阶段性心理辅导课程及围产期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改善孕产妇心理状态,提高自然分娩率及护理满意率,帮助孕产妇顺利生产,保证母子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围产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总结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处理方法和产前、产时、产后的护理措施。结果:32例患者阴道分娩3例,剖宫产29例。产后出血率为6.3%,无严重感染,无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结论:加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围产期护理是确保母婴平安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高危妊娠孕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0例高危妊娠孕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采用SAS及SDS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并对两组孕产妇的产程及新生儿阿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出现产后焦虑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孕产妇较对照组产程明显缩短(P<0.05),且新生儿评分正常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进行健康教育、情感支持等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将有效降低高危妊娠孕产妇的产后焦虑等情感障碍,且有助于缩短产程,提高新生儿质量.  相似文献   

19.
程学霞 《临床医学》2010,30(1):126-126,F000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即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发展的人转移,心理护理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受孕、妊娠、分娩、产褥、哺婴对于妇女是一种应激,都能引起比较复杂的心理变化,特别是围产期是对心理防御机制的重大挑战,心理变化十分剧烈,如应激不当将会影响两代人的身心健康。因此,为了保障产妇和胎儿健康,必须认真做好围产期孕产妇心理护理。为了提高围产期护理质量,我科依据围产期孕妇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需要,于2008年1月至12月对186例围产期孕妇实施心理干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围产期是指妊娠28周以上至产后一周的时间,此期孕产妇为适应产后哺乳的需要,乳房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性变化,一部分孕产妇由于忽视了乳房的护理,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产后母乳喂养的成功。本文就此期孕产妇乳房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些调查,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