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压疮分期与危险因素的研究及预防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压疮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直较为棘手的问题,是护理工作需攻克的"顽症"。约10例住院患者中就有1例患压疮,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在美国有超过1百万人患有压疮;在已有的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西部地区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的临床特征及原因,为实施有效预防及压疮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统一培训护士,采用欧洲压疮专家组设计的资料收集工具和美国的压疮现患率调查工具,分别于2015年1月和4月选取1 d调研日对宁夏地区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51个病区采取便利整群抽样18岁以上、住院≥24 h的住院患者进行压疮横断面调研。结果现场调查3654例患者,年龄≥18岁,男性1894例,女性1760例,有压疮危险者332例(Braden量表评分≤16分),占9.08%,发现压疮31例35处,压疮现患率为0.85%,院内压疮发生率为0.47%;临床特征以Ⅰ期、Ⅱ期为主,占77.42%(24/31);压疮好发部位主要为骶尾部、髂嵴、坐骨结节及足踝;预防措施落实情况:使用减压装置者占调研总人数的4.93%(180/3654),占有压疮危险者的54.22%(180/332);受压部位使用减压敷料者占调研总人数的2.49%(91/3654),占压疮危险者的27.41%(91/332),有规律翻身者占总人数的11.49%(330/3654),占压疮危险者的99.40%(330/332)。结论西部地区综合医院压疮现患率及院内发生率均低于国内外相关研究,临床特征与国内12所综合医院类似,预防措施落实率有待改善,建议西部地区医院要加强院内压疮护理知识培训和提高压疮预防护理的落实率。  相似文献   

3.
临床压疮处理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春萍 《护理研究》2006,20(9):2421-2422
压疮是骨科病人常见并发症,也是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不仅影响治疗效果,导致病人住院天数增加,医疗费用增高,而且还可造成病人残疾或危及生命。脊髓损伤病人如果预防措施缺乏,将有80%的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压疮。Perneger等对2373例病人的观察显示,年龄≥70岁的髋关节骨折病人发生压疮率为10%。目前临床上对预防及治疗艇疮虽方法较多,但存在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4.
朱翠萍  张巧梅  林盈 《护理与康复》2015,14(11):1013-1016
目的了解县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及医院内获得性压疮发生率,为压疮预防和提高护理人员压疮防范意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床旁调查、拍照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丽水市青田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1日至3月31日(除产、儿科外)住院且年龄18岁的所有患者进行压疮现患率和医院获得性压疮发生率的调查。结果 2015年1月至3月调查患者共计2 570例次,压疮患病例数为50例(116处),现患率为1.95%。医院获得性压疮患者8例(14处),发生率为0.31%。压疮发生部位前3位分别为尾骶部22处(占18.97%)、髂嵴和股骨大转子21处(占18.10%)、足跟16处(占13.79%)。压疮发生与患者年龄、Braden评分、合并疾病数等有关。结论县级综合医院压疮现患率较国内三级医院高,医护人员应提高压疮防范意识,根据压疮发生的特点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Meta分析了解我国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及医院获得性压疮现患率。方法:检索CNKI、Wanfang、VIP、CBM、Pubmed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从建库至2018年2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并对性别、年龄、压疮分期、科室、压疮部位等进行亚组分析。结果:纳入20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研究总样本量为422 523例,压疮患者4 019例,其中17篇文献报道了医院获得性压疮发生人数共计70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为1.67%,医院获得性压疮现患率为0.68%;亚组分析中,男性压疮现患率为1.19%,高于女性压疮现患率(0.69%);大于80岁年龄段患者的压疮现患率最高(5.33%);I期和II期压疮现患率较高,分别为0.59%、0.50%;ICU患者压疮现患率最高(18.76%);骶尾部压疮现患率最高(0.70%),其次是足跟部(0.13%)、髂嵴(0.10%)和大转子(0.10%,仅一篇文献);华南地区压疮现患率最高(3.98%),华北地区最低(0.56%,仅一篇文献);二级医院压疮现患率高于三级医院,分别为2.55%(仅一篇文献)、1.70%;按发表年份分组,我国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呈上升趋势。结论:不同特征人群压疮现患率不同,男性、高年龄、ICU患者、华南地区及二级医院是需要关注的高发群体,I期、II期压疮是临床重要防控目标,骶尾、足跟、髂嵴及大转子部位是压疮好发部位,需重点检查,每年应进行压疮现患率调研,以获得压疮现况资料,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研某二级医院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和发生率.方法 护理部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2 980例住院患者开展多科室、大样本量的压疮发生率和现患率调研.结果 压疮发生率为0.60%,现患率为1.34%.结论 通过调查和分析二级医院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和发生率的研究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对压疮现患率和发生率的认知,有效地指导护士正确使用危险评估工具,及时辨别有发生压疮危险的患者,从而预防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获得综合性医院住院成人患者的压疮现患率和医院获得性压疮发生率,为下一步预防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研时间、工具、方法、流程及判断标准,组织统一培训合格的护士457名对12所综合性医院≥18岁的住院患者实施横断面调研,统计压疮现患率和医院获得性压疮发生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压疮现患率为1.579%,医院获得性压疮发生率为0.628%。压疮现患率排序前三位科室分别为ICU、老年科、神经内科,医院获得性压疮发生率排序前三位科室分别为ICU、老年科、内科;前三位年龄分别为>89岁、80~89岁、70~79岁;前三位压疮部位分别为骶尾部、足跟部、髂嵴;前三位发生时段为不清楚发生时间、8∶00-12∶00和2∶00-8∶00。结论:本研究所获得的压疮现患率和发生率可代表我国部分地区住院患者的基线值。≥70岁者是压疮预防的重点对象;骶尾部、足跟部和髂嵴部是压疮重点防护部位;ICU、老年科和内科是重点预防科室;8∶00-12∶00和2∶00-8∶00是重点预防时段,值得注意的是有76.545%的压疮发生时段不清楚,因此需要加强护士的压疮预防意识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按要求检查皮肤。  相似文献   

8.
压疮是皮肤或/和皮下组织由于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而导致的皮肤、肌肉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常发生在身体的骨隆突处[1]。压疮不是一个普通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负担,可降低患者及其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在中国国内,综合性医院住院成人患者的压疮现患率为1.579%,医院获得性压疮发生率为0.628%,压疮现患率排序前3位科室分别为ICU、老年科、神经内科,医院获得性压疮发生率排序前3位的科室分别为ICU、老年科、内科[2]。徐玲等[3]对中国12所医院压疮现患率和医院内获得性压疮发生率调研,压疮在外科发生率最低为0.805%。外科术中患者的压疮发病率也有较大差异,全科手术为9.50%,俯卧位手术为9.28%,心脏直视手术为17.27%,肝脏移植手术为15.10%,其他在实施干预措施前提到的术中压疮发生率还有骨科大手术11.82%、妇科腔镜截石位手术16.67%、PFN70.1%等[4]。中国近年来缺乏对压疮发生率和现患率的持续调研,国外则一直在进行。压疮的发生情况在各地也不尽相同,Wilborn等调查德国患者压疮患病率平均为4.7%;在巴西医院压疮患病率的横断面研究中,显示第1天患病率为11.4%,第2天患病率为10.3%。压疮患病率在监护病房最高,平均为32.7%;Tubaishay等使用欧洲压疮咨询小组(EPUAP )数据收集表,调查约旦的压疮平均患病率为12%,其中压疮最常见部位为骶尾部和足跟部;在威尔士,J ames等同样使用EPUAP数据收集表收集社区医院的压疮发生率数据,参与调查的社区医院占全部社区医院的25%,经过数据分析显示压疮患病率平均为26.7%[5]。  相似文献   

9.
李春华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839-1840
目的 分析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 选择住院患者2890例作为观察病例,比较发生压疮及无压疮患者在性别、年龄、患者及家属压疮的认知度、卧床时间等差异.结果 2890例住院患者发生压疮50例(1.73%),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压疮发生的因素包括;年龄≥60岁、压疮知识认知度差、卧床时间≥15 d、营养不良(OR值分别3.85、2.98、2.85、2.76,P<0,05).结论 影响压疮发生因素复杂,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压疮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湖北省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的基线资料进行调查。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获取湖北省26家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的压疮现患率。结果 :本次调查总人数为23 443人,发生压疮299例,现患率为1.28%;其中院内压疮62例,院内压疮现患率为0.26%;排除I期压疮后,现患率为0.91%。结论 :首次获得湖北省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的信息,能够为今后压疮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调查医院压疮现患率、发生率及压疮预防工具的使用情况,分析导致压疮发生的医院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医院压疮管理对策。方法采用压疮现患率调查表,分别于2013年7、10月及2014年1、4月某日(8:00-18:00)对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严格按照护理部制定的统一标准填写调查表及统计数据。结果4次调查共纳入住院患者11624例,实查率为98.59%;医院压疮现患率为1.46%,发生率为0.59%;压疮首发部位为骶尾部与足跟部,急诊科与重症医学科为压疮现患率高发科室;Ⅰ期压疮患者预防性措施(压疮敷料、减压气垫、翻身措施)的落实率分别为32.5%、42.5%、82.5%,Ⅱ期压疮患者预防性措施的落实率分别为79.3%、79.3%、93.5%。结论该院在压疮管理与预防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尚需进一步改善与加强压疮监管及预防力度,早期合理采取预防性措施,对压疮现患率较高的科室采取重点干预,及时发现日常监测工作中的疏漏。  相似文献   

12.
紫外线治疗压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俊红 《中国临床康复》2003,7(7):1181-1181
观察紫外线对不同程度压疮的疗效。29例压疮患(36处压疮),按照美国压疮协会分期:Ⅱ期压疮9处,Ⅲ期压疮22处,Ⅳ期压疮5处。各期患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紫外线治疗,1次/d,治疗20d后重新评估。Ⅱ期和Ⅲ期压疮患紫外线治疗有效率98%,而Ⅳ期压疮患有效率40%。提示紫外线对轻中重度压疮均有疗效,但更适合于轻中度压疮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人群中腰骶部承重点分布类型,研究承重点类型与压疮发生的关系。方法通过自制压痕测试模,对11313例腰骶部承重点进行检测,对22例腰骶部压疮患进行压痕与分型检测。结果人群中腰骶部承重点存在4种类型:一点型9%,二点型18%,三点型38%,四点型35%。22例压疮患中:一点型32%。二点型40%,三点型14%,四点型14%。结论一点型是压疮发生的高危类型,采用增加承重点,并使承重点受压变为承重面受压来减少承重区压强的方法,是护理中的最佳措施。  相似文献   

14.
林慧  刘义兰  汪炜 《当代护士》2014,(6):104-106
目的了解江西省上饶地区二级医院住院患者压疮患病率、压疮好发部位、压疮分期等情况及相关因素,为江西省上饶地区二级医院压疮管理及监测提供依据及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江西省上饶市县区4家二级医院,调查总人数为706人,采用2009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使用的压疮患病率量表调查压疮患病率,并分析压疮来源、分期、部位风险及影响因素。结果二级医院住院患者压疮患病率为2.25%:其中院内压疮患病率2.27%,院外压疮为o.28%;排除Ⅰ期压疮,患病率为1.13%。住院患者压疮好发部位于骶尾部(65%),其他分别是臀裂处(20%)、脚踝(10%)、背部(5%)。发生压疮的患者平均年龄及住院天数高于未发生压疮患者(P〈0.05),但压疮的发生率没有性别差异(P〈0.05)。结论二级医院住院患者压疮主要来源于科内,其次是院外,且以Ⅰ期、Ⅱ期、Ⅳ期为主。二级医院压疮患病率相对较高,应引起医院及学校的重视。定期监测压疮患病率情况可作为评价医院对压疮管理效果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综合治疗顽固性压疮10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志勇  阮慧红 《中国康复》2007,22(5):308-308
2004年-2006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压疮患者10例,压疮处于坏死溃疡期[1],男4例,女6例;年龄75-86岁,平均82岁;病程3周-2个月;原发病为脑外伤2例,脑卒中偏瘫8例,其中伴有糖尿病史2例;压疮部位均为骶尾部,表现为肿痛,较多脓性分泌物渗出,溃疡面向周围及深部扩展,深达骨质,创面最大10cm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难免性压疮患者实施风险告知,促进医护合作,规避护理风险.方法 将难免性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整合,设计成难免性压疮告知书,对2013年1-12月84例难免性压疮患者履行告知义务,使患者或陪护共同识别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并与2012年1-12月的压疮发生情况和护患纠纷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84例难免性压疮患者中发生压疮17例(20.2%),比去年同期压疮发生率(30.3%,24/79)下降10.1%,护患纠纷下降至0.0%.结论 对难免性压疮患者履行风险告知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规避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17.
贝复剂、湿润烧伤膏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疮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目前医院发病率为3%~14%,多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性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2005~2007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对院外转来的40例患者(本次疗效观察要求事先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经济条件允许能住院配合治疗直到压疮愈合)进行治疗,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老年住院患者压疮危险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情况,并分析体重指数、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与压疮的相关性,以期更好地预防压疮。方法调查分析了214例老年住院患者相关资料,使用Braden评分量表进行评估老年患者,并测量各项指标,分析各项指标与压疮的相关性。结果214例老年患者中压疮评分平均为(16.97±3.24)分,其中极高危组27例(12.6%),高危组73例(34.1%),中危险组68例(31.8%),低危组35例(16.4%),无危组仅有11例(5.1%)。其中有15%的患者在活动能力、13%的患者在皮肤潮湿度、21%在营养状况方面存在障碍,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及年龄与压疮的发生有关,而体重指数与之无关。结论老年患者为压疮高发人群,应针对其危险因素作好积极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以提高老年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护、患三主体联动压疮共管模式在呼吸系统高危压疮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医、护、患三主体联动压疮共管模式实施前(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住的呼吸系统高危压疮病人40例为对照组,以医、护、患三主体联动压疮共管模式实施后(2018年7月—2018年12月)收住的呼吸系统高危压疮病人4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压疮预防管理,观察组在常规压疮预防管理基础上实施医、护、患三主体联动压疮共管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压疮预防措施落实率、病人依从率、难免压疮发生率、认可度。结果:观察组压疮预防措施落实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压疮预防措施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发生难免压疮少于对照组,护士和病人认可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呼吸系统高危压疮病人中应用医、护、患三主体联动压疮共管模式可提升护理人员压疮预防措施落实率及患方压疮预防措施依从率,减少难免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12所综合性治疗医院获得性压疮的预防现况并提出干预对策.方法 采用欧洲和美国的调研工具,由培训合格的457名护士对12所综合性治疗医院的住院患者实施横断面调研,统计医院获得性压疮现患率,并分析其预防现况.结果 39952例患者中,医院获得性压疮(HAPU)现患率为0.63%.预防现况为:床上使用减压装置落实率68.53%,每隔2~4h翻身1次落实率86.45%,未使用减压床垫者占31.47%,无计划或无规律改变体位者占13.55%.HAPU发生前压疮危险初评(Braden计分)和复评均未达到100%.结论 在综合性治疗医院中,医院获得性压疮的预防需要加强,建议建立压疮预警管理组织架构,定期调研和监控发生状况;加强护士培训,提高压疮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