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浙江省天然本底辐射水平及其所致公众剂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报道了浙江省天然本底辐射水平及其对公众所致的内、外照射剂量.结果表明:宇宙射线电离成分空气吸收剂量率人口加权平均值室外为3.0×10(-8)Gy·h(-1),室内为2.7×10(-8)Gy·h(-1),地表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人口加权平均值室外为9.1×10(-8)Gy·h(-1);室内为14.9×10(-8)Gy·h(-1);室内、室外空气中氡平均浓度分别为17.2和12.7Bq·m(-3);食品和水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也分别进行了测定.由天然本底辐射所致公众人均年有效剂量总计为2.0mSv,其中由宇宙射线,地表γ辐射,空气中氡、子体以及摄入天然放射性核素所致剂量分别为0.24mSv,0.77mSv,0.67mSv和0.35mSv,全省公众集体年有效剂量为8.5×104人·Sv.  相似文献   

2.
作者报道了北京地区民用天然气产地任邱油田的五口气井天然气中氡浓度,以及在输运过程中氡浓度的变化。观察了用户末端天然气中氡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年平均氡浓度和标准偏差分别为112Bq·m ̄(-3)和9Bq·m ̄(-3).由此估算了燃烧天然气对室内氡的贡献为0.023Bq·m ̄(-3),对居民所致有效剂量当量最大估计仅为2μSv·a ̄(-1),不到人均年夭然辐射剂量的1%.  相似文献   

3.
中国部分城市饮用水中氡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报道了中国49个城市饮用水中氡的浓度,其范围值为0.23~42.70kBq·m(-3),算术平均值和人口加权平均值分别为9.04±11.21和8.23±2.49kBq·m(-3)。结果表明,饮用水中氡浓度以西北、华北、东北最高;西南居中;华东、华南最低.亦测定了成都、重庆两市井水中的氡浓度,其算术平均值分别为24.30±12.83和49.64±54.05kBq·m(-3),最高值为181.60kBq·m(-3)。49个主要城市因水氡所致居民年有效剂量当量人口加权均值为54.0±16.7μSv.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公众所受电离辐射照射的基本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报告了辽宁省公众所受电离辐射照射剂量的综合结果,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认为:各种主要电离辐射对公众所致的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宇宙辐射电离成分251μSv;地表γ辐射537μSv;食品和水中放射性核素310μSv;空气中氡及其子体1160μSv;医用X射线91.1μSv;核医学16μSv;职业照射0.39μSv;放射性落下灰46μSv;燃煤放射性排出物及灰份100μSv,总计2511μSv.各类辐射所占份额是天然辐射89.9%(2258μSv),医疗照射4.3%(107.1μSv),职业照射0.016%(0.39μSv),放射性落下灰1.8%(46μSv),燃煤4.0%(100μSv).  相似文献   

5.
用累积法对中国部分城市室内外222Rn浓度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了解环境氡的变化规律和对人体的影响,从1988年11月至1993年3月,中日合作对我国人口密集的10个城市的室内外222Rn浓度进行了现场调查。方法:使用日本名古屋大学研制的Aloka,Cs-201B型静电累积222Rn探测器。该仪器采样2个月时,探测下限为0,4Bq·m-3。结果:室外10个城市年平均值为8.8Bq·M-3,其中武汉市为最高(13.5Bq·m-3·a-1),上海的崇明岛最低(3.3Bq·m-3·a-1)。在西北风的季节里,台湾地区室外222Rn浓度的50%由陆地气团所贡献。室内10个城市年平均值为19.5Bq·m-3,其中贵阳市最高(33.9Bq·m-3·a-1),上海的崇明岛最低(9.0Bq·m-3·a-1)。10个城市由222Rn及其子体所致公众年平均当量剂量为0.64mSv·a-1,其中贵阳市最高(1.12mSv·a-1),南通市最低(0.39mSv·a-1)。结论:以上结果表明,所调查的10个城市室内222Rn的平均浓度值低于世界均值,222Rn及子体所致居民的平均剂量也低于世界均值。  相似文献   

6.
作者采用超薄型CaSO4:TmTLD作探测元件,利用驻极体形成的静电场将在被动采样小室内产生的氡的衰变子体218Po+离子收集到CaSO4:TmTLD上对其进行照射,将其测氡灵敏度提高了90多倍.该测氧方法测氡暴露量的探测下限为1.83×102Bq·m-3·h,若采样周期为48小时,则测氡浓度的探测下限为3.82Bq·m-3,从而实现了TLD用于环境氡浓度的快速被动测量。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国家剂量登记处成立于 1950 年,目前有来自24 000 多个机构的超过500 000 人的包括 X 射线、γ射线、中子、β粒子、体内氚及氡子体的监测记录。方法:从 1951 年1 月 1 日至1983 年12 月 31 日的 登记者中, 选择 记录齐 全的 206 620 人(男105 456 人,女 101 164 人),对其受照剂量与死亡资料作了统计分析。该人群按其职业分为4 类:牙科工作者(占 21% )、其他医学工作者(占 35% )、工业部门工人(占 38% )及核电站工人(占 6% )。以热释光剂量系统监测外照射剂量,剂量在 02m Sv 以下者计为零。核电站报告的中子剂量的相对生物效应取为10。通过尿样分析氚的照射并换算为以m Sv 表示的剂量当量。死亡信息来自加拿大死亡资料库。对该群体随访至 1987 年,平均随访 14 年。结果:在1951~1987 年随访期间,共有5 426 人(男4 210 人,女 1 216 人)死亡。终生累积全身受照剂量较低:177 703 人在0~49m Sv,其中 93 260 人在 02m Sv 以 下, 仅 14% 的人 累 积 剂 量 超 过100m Sv。所有成员平均剂量为 63m Sv,而男性平均为   相似文献   

8.
作者提出了一种应用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1982年报告中推荐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的几个参量[1]:个人年平均剂量当量、年集体剂量当量和个人剂量当量大于15mSv人员年集体剂量当量与总年集体剂量当量的比值MR15的新方法。并以这种方法评价上海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结果表明在1990~1994年期间上海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2]年平均剂量当量在0.40~4.04mSv,低于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剂量当量限值的十分之一(5mSv),超过年剂量当量的十分之三(15mSv)有116人次,MR15在0.01~0.49。有328人次超调查水平(月剂量当量限值1.20mSv).对超调查水平者进行随访调查。针对"真实"、"虚假"者进行详细分析,并为有关放射工作单位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个人防护措施。并指出今后搞好放射防护和个人剂量监测的关键[3]。  相似文献   

9.
天然放射性气溶胶的粒径分布及其测量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天然放射性气溶胶粒径分布的变化会引起氡及其子体所致肺剂量的较大涨落。由于我国对其报道甚少,在肺剂量估算中均引用UNSCEAR的推荐值。为验证这种引用的合理性和建立气溶胶粒径分布的测量方法,开展本项研究。方法采用金属丝网筛(165目)扩散法测量天然空气经不同数目网筛扩散前后的放射性浓度比(衰减比)来绘制衰减曲线,然后用池边模式计算出粒径分布曲线。衰减比、粒径分布的计算和曲线的绘制均采用计算机。结果室内外天然放射性气溶胶粒径呈几何正态分布,分布的峰值的平均值分别为(0.20±0.09)μm和(0.27±0.11)μm。粒径分布和氡浓度、气压、气温、湿度等未发现相关关系。结论本研究结果与UNSCEAR报告书(1988)的推荐值相比,室内值相同,室外值略高,与Jacobi的研究相近。由此可得出结论,福州地区引用UNSCEAR报告书的推荐值来估算氡及其子体所致肺剂量是合适的。此结论能否推广到其他地区,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低温核供热堆辐射防护安全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提出了低温核供热堆辐射防护安全准则的建议,即①要求半径50km范围内加权人口不超过106;②禁区半径为250m;③限制发展区半径2km;④低温核供热堆正常运行期间,由于放射性向环境释放所致公众个人剂量(全身或有效)不应超过0.1mSv/a,集体剂量不超过100man·Sv/a;⑤低温核供热堆事故期间,公众个人剂量不超过5mSv,集体剂量不超过1000man·Sv;⑥低温核供热堆正常运行期间,放射性流出物(气体、液体)的释放量不应超过国标GB6249规定值的2/5;⑦热网水中的放射性活度不应超过0.37Bq/L;⑧建议应急状态分为三级,即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和场区应急。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运行前深圳市的环境辐射水平及其所致居民剂量。方法外照射调查使用RSS-111高压电离室,FD-71闪烁仪测定空气吸收剂量率或照射量率,用TLD,LiF(Mg,Cu,P)热释光剂量元件测定累积剂量。结果宇宙射线空气吸收剂量为2.9×10-8Gy/h,地表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为:室外10.8×10-8Gy/h,室内13.4×10-8Gy/h;室内外空气中氡平均活度分别为26.8Bq/m3和13.4Bq/m3。结论由天然本底辐射所致公众人均年有效剂量约为1.67mSv,天然辐射所致全市公众集体年有效剂量为1.54×103人·Sv·a-1。  相似文献   

12.
氡及其子体占本底水平辐射源所致人均年有效剂量的50%(1.2mSv)。本文从人群辐射流行病学、整体动物实验、细胞遗传学、基因突变几个方面的研究和多因素的复合作用等,对氡及其子体的致癌效应及致突变效应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氡及其子体的致癌,致突变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氡及其子体占本底水平辐射源氘致人均年有效剂量的50%(1.2mSv)。本文从人群辐射流行病学、整体动物实验、细胞遗传学、基因突变几个方面的研究和多因素的复合作用等,对氡及其子体的致癌效应及致突变效应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英国人所受各种辐射源的剂量比较根据去年NRPB-R263发表的英国人所受各种辐射源的平均年剂量为2.6msy,其中天然辐射源为2.2mSy,人工辐射源为0.4mSv.下表给出英国某些人工辐射源的平均年剂量与天然辐射源剂量的比较结果。用宋某些人工辐射源...  相似文献   

15.
包钢含钍粉作业工人恶性肿瘤死亡队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弄清吸含钍粉尘是否可导致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增加,我们对包钢的全部接触粉尘者进行了17年的全死因队列调查,累积111286人年,其中暴露组成员占74827人年,平均肺累积剂量21.7mSv,累积γ照射剂量当量在0.01-75mSv之间,全死因分析结果:恶性肿瘤占第一位死因,白血病和肺癌的RR分别是6.13是1.24,P>0.05;SMR分别是3.06和1.55。经剂量分组分析未发现它们的8增加与中  相似文献   

16.
本溪钢铁公司矿山天然放射性水平研究井春岩,张志兴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1982年报告指出(l),天然辐射源对居民产生的年有效剂量当量为2.4VSy.其中,外照射为0.smsv,内照射为1.6ms、。因此,对天然放射性水平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弄清吸入含钍粉尘是否可导致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增加,我们对包钢的全部接触粉尘者进行了17年的全死因队列调查.累积111286人年,其中暴露组成员占74827人年,平均肺累积剂量21.7mSv,累积γ照射剂量当量在0.01~75mSv之间.全死因分析结果:恶性肿瘤占第一位死因,白血病和肺癌的RR分别是6.13和1.24,P>0.05;SMR分别是3.06(P<0.05)和1.55(P>0.05).经剂量分组分析未发现它们的增加与吸入钍尘或γ外照射有关联.肺癌的增加与吸烟有关,白血病死亡率的增加可能存在着除辐射以外的其它诱发因素,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作者介绍了尿钚裂变径迹分析法(简称FTA),剂量评估的现代资料,总结了1981年~1991年中Rongelap和Utirik岛居民钚-239内照剂量估算的结果。目前FTA钚-239的探测水平(99%)为2~3μBq,这相当于马绍尔居民到70岁时,0.2~0.3mSv的有效剂量当量(EDE)。大多数样品均低于该探测水平。1991年,由于少数几个高数据,使平均值偏高,因而Rongelap和Utirik岛居民的钚-239平均有效剂量当量估计为0.62和1.6mSv。这是自从1988年以来的最高值。  相似文献   

19.
有色金属矿山的井下氡积累与矿工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调查了湖南省4个有色金属矿,在1976-1981年间测定的井下平均氡子体浓度为现行限值的2-13倍,最高424倍;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其观察48125人年,肺癌PMR1.43-3.33,SMR3.46-11.50,氡致肺癌的相对危险增加系数每WLM为).010-0.057。矿上同时暴露于含砷矿尘,部分3.46-11.50,氡致肺癌的相对危险增加系数每WLM为0.010-0.057。矿上同…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天然本底辐射水平及其所致居民剂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报道了吉林省夭然本底辐射水平及其对公众所致的内、外照射剂量。结果表明,宇宙射线电离成分空气吸收剂量率人口加权平均值为3.2×10-8Gy·h-1.地表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人口加权平均值,室外为7.7×10-8Gy·h-1,室内为9.8×10-8Gy·h-1.室内、外空气中氡平均浓度分别为8.7Bq·m-3和5.8Bq·m-3。天然放射性核素U、Th、226Ra,40K的平均含量分别是:食品中为3.7×10-2Bq·kg-1,2.4×10-2Bq·kg-1,14.7×10-2Bq·kg-1和81.5Bq·kg-1;饮用水中为2.3×10-2Bq·L-1,0.1×10-2Bq·L-1,1.1×10-2Bq·L-1和0.3Bq·L-1。由天然本底所致公众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约为1.5mS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