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传统观念认为,痤疮是一种单纯的青春期疾病。然而,临床上发现相当一部分患者表现为持久性或迟发性痤疮(即青春期后痤疮);更多的患者临床上反复发作。亦有一部分患者表现为月经前痤疮等等。这些临床特点,使得痤疮对单一的中医或西医治疗常相抵触,而临床疗效不佳,或因副作用太大而不得不终止治疗。王玮蓁教授是湖北中医学院附属武汉市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皮肤病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从医20余年,擅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且疗效甚佳。学生有幸聆听导师教诲,获益匪浅,现笔者将其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痤疮是常见皮肤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对称性粉刺、丘疹、结节囊肿及萎缩性或增生性瘢痕等。赵立新采用铺棉灸结合针刺治疗痤疮效果显著,为痤疮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痤疮净Ⅰ号、Ⅱ号外用治疗寻常痤疮300例疗效观察河南省唐河县桐寨铺乡教育卫生室(473404)张毅黎民田亚平*高松关键词:痤疮/外治法@痤疮净Ⅰ号/治疗应用@痤疮净Ⅱ号/治疗应用痤疮(亦即青春痘或粉刺)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多发生在面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白地蛇洗剂及痤疮灵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2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采用白地蛇洗剂、痤疮灵、枇杷清肺饮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过氧苯甲酰凝胶或霜剂、四环素、葡萄糖酸锌片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白地蛇洗剂合痤疮灵外用是一种治疗痤疮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痤疮是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的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面部,以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本病发病率较高,全球约有85%以上的青少年曾遭受其不同程度的困扰[1]。痤疮一般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微痒感,但影响美观,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有研究报告:Hp感染与寻常痤疮存在着相关性,对感染Hp的寻常型痤疮患者给予根除Hp治疗可以减轻痤疮的程度,或可治愈[2]。近年来,笔者采用解毒消疮汤治疗Hp阳性的脾胃湿热型痤疮取  相似文献   

6.
痤疮又称“青春痘”,传统医学认为,痤疮是一种单纯的青春期疾病。然而,临床上发现相当一部分患者表现为持久性或迟发性痤疮(即青春期后痤疮),更多患者反复发作。近年来,笔者采用消痤饮和白血疗法治疗痤疮100例,疗效甚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耳针配刺血疗法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寻常型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好发于颜面、胸背部位,尤多见于颜面部,如处理不当或延误治疗常变成顽固性痤疮,引起颜面囊肿、硬结、瘢痕或色素沉着等损容性改变.笔者自2004年以来采用耳穴贴压配合刺血疗法治疗97例寻常型痤疮,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也是一种常见的中医外科疾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且易复发,并影响人们的面部美观,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子产品普及、餐饮业等不断发展,青少年把熬夜、喜食辛辣当成一种习惯,这也增加他们患上痤疮的风险。也使得他们更加需要一种可以得到满意疗效的治疗方式,而目前临床上治疗本病的方法有很多,西医认为本病主要与机体雄激素分泌过多,体内皮质腺分泌增加,痤疮丙酸杆菌和遗传等因素有关,其治疗多较为单一,多以抗生素或抗雄激素药物以及局部外用维A酸类、光疗等为主,虽能使患者在短时间内看到效果,但从长远看停药后易反复;而中医多认为痤疮是由于先天肾阴亏虚,或肺胃热盛,或后天饮食不洁,喜食油腻辛辣之物,或血热郁滞而成;治疗上多从整体出发,通过辨证论治来调整自身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效果,当今临床常以五脏、部位、体质、三焦等多种方法来辨证施治,且用药后,停药复发率较低,亦有些学者认为三焦辨证理论与痤疮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息息相关,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三焦理论出发,探讨三焦与痤疮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导师临床经验从三焦辨证论治痤疮,为痤疮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于痤疮,历代中医文献对此都有记载,或从气血阴阳论治,或从脏腑论治,或从营卫论治,文章介绍、分析痤疮的临床特征,以及病因病机,通过辨证分析治疗痤疮,佐以程益春教授用清热解毒凉血燥湿的治法治疗痤疮的案例加以说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徐林  熊洪艳 《光明中医》2016,(15):2184-2185
目的痤疮好发于青春期,是一种以颜面、胸及背部见黑头或白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疤痕为主要表现的损容性皮肤病。研究旨在观察仙方活命饮加减内服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患者49例,以仙方活命饮为基础方,随症加减,煎液内服治疗痤疮。结果治愈20例,好转22例,未愈7例,总有效率85.7%。结论仙方活命饮加减内服治疗痤疮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囊肿型痤疮是痤疮中较为严重的一型,临床治疗难度颇大。现代人生活方式导致湿热体质多见,湿热酿痰也逐渐成为痤疮的主要证型。伴随病情发展,庄国康教授认为伴随痤疮病情发展,出现痰瘀热三者互结、胶着难分的局面,临床表现为难治性、复发性囊肿性痤疮,可采用祛瘀通络、化痰散结法配以活血化瘀或活血清热法治疗,如二陈汤、三子养亲汤、仙方活命饮等加减,临床上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面部,且以脓疱、囊肿、结节、丘疹等皮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研究发现,随着社会节奏及饮食结构的变化,青春期女性已成为痤疮的多发人群,严重影响其生理及心理健康,因此痤疮的治疗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现代医学对于痤疮的发生机制尚未明确,故而国内外目前尚未有完善的治疗体系,抗生素治疗易破坏皮肤微生态且易致痤疮反复发作。中医学认为痤疮的产生以气血拂郁为直接原因,痤疮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黄帝内经》,其诊疗理论经过历代医家发展日臻完善。文章基于“伏阳”理论这一新视角解读痤疮,提出因郁而化生的“伏阳”为痤疮的关键病机,认为“伏阳”为少阳之病,病位在膜原,因郁而结,以畅达为散;其根本在乎肝脾两脏,或因肝木郁结,或因脾虚湿盛而生。中医治疗痤疮需抓住虚实、寒热之纲领,综合诊察,以正确判断患者虚实、寒热的轻重,以和解为要,做到驱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文章结合病案分享以“和解”法治疗青春期女性痤疮的成功经验,以期为临床诊疗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中药消痤霜合面膜治疗寻常痤疮62例双城市骨伤科医院李德来哈尔滨市汽轮机厂职工医院刘玉双关键词中药面膜痤疮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青春期青年,中医称之为“粉刺”或“肺风粉刺”。常规治疗病程长,疗效慢,有的愈后易留色素沉着及...  相似文献   

14.
刘子君  杨柳  王亚兰  李绮玲 《新中医》2018,50(11):246-248
简版:当代岭南医家治疗痤疮各有特色,充分体现“因时、园地、因人制宜”的治疗特点。岭南痤疮的主要病因湿热,决定了主要治疗方法为清热祛湿;同时也不乏滋阴补肾、引火归元、用寒远寒等治疗方法;兼或内外合治,或善于应用岭南道地药材,形成了岭南名医丰富妁临床经验和独特的学术思想。笔者通过总结当代岭南皮肤医家治疗痤疮的经验,为临床治疗痤疮提供更多借鉴。  相似文献   

15.
清除肺胃湿热法治疗寻常性痤疮32例江苏省第二中医院(210017)郭梅华关键词寻常性痤疮肺胃湿热临床报道寻常性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结构的慢性炎症性疾患,表现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继发脓疱或结节。笔者在临床中用清除肺胃湿热法治疗寻常性痤疮32例获得较好...  相似文献   

16.
梅花针加中药治疗寻常痤疮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常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颜面及胸背部等含皮脂较多的部位,主要以黑头粉刺、炎性丘疹、继发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多种损害为特征。由于痤疮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遗留终生难愈的瘢痕。笔者采用梅花针刺血配合中药治疗寻常痤疮50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面及胸背散在发生针尖或米粒大小的皮疹或见黑头,初起皮疹为芝麻到绿豆大小与肤色相同或红色,顶端日渐呈现黑头可挤压出黄色粉渣,严重的痤疮治愈后可遗留凹陷性疤痕.现将中医治疗痤疮的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寻常型痤疮俗称粉刺、暗疮、青春痘 ,好发于面部 ,也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持续时间较长 ,而且容易反复发作 ,如未能及时治疗或处理不当 ,常遗留瘢痕和色素沉着 ,影响美观。痤疮在青少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85 % ,根据我科的临床观察与治疗 ,目前发生痤疮的高发年龄段有 2个 :一是青春期 ;二是 30~ 4 0岁。年龄大的女性迟发痤疮患病率有增长趋势。笔者把痤疮分成 3类 :青春期、迟发性、持久性。它们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方面各有特点 ,现分析如下。1 分  类痤疮的发生主要与遗传有关 ,病因为内分泌因素、油性皮肤、皮脂腺分泌…  相似文献   

19.
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是皮肤病科常见病,多发病。在青春期发病率较高。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多发于头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可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囊肿或结节,其病情极易反复部分治疗不及时者遗留有色素沉着或瘢痕,严重影响了面部外观,造成身体的不适和心理的焦虑,祖国医学对痤疮的认识历史悠久,发生痤疮,多与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及肥甘厚味,复感外邪,使毛囊闭塞,内热不得透达,致使血热蕴蒸于面部,或肺经蕴热,外感风邪,或脾胃湿热,内蕴上蒸于面部而形成。所以,治疗多以清肺热、祛风热、凉血活血之中药内服。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发生痤疮是由于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雄激素分泌亢进,皮脂腺活性异常,导致皮脂分泌增加,毛囊口角化过度,使其皮脂外流不畅,异常菌群滋生而致病。本文就中医治疗痤疮的方法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20.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颜面、胸背部,可形成黑头粉刺、丘疹、脓疮、囊肿和结节等损害。本病中医称之为粉刺,认为其发生由肺经风热,熏蒸肌肤;或过食辛辣油腻之物,脾胃湿热蕴积,侵蚀肌肤;或因冲任不调,肌肤疏泄功能失畅而发。痤疮是影响容颜美观的一大障碍,运用针灸疗法治疗该病是祖国医学的一大特色,针灸可调节局部气血盛衰,取效满意,使美容更完美、更持久。笔者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针刺疗法魏波等[1]采用散刺法治疗痤疮120例,在粉刺、结节、脓疱等处下缘取穴,用1寸毫针在粉刺、结节、脓疱的下缘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