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神经生长因子、尿激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神经生长因子、尿激酶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6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均明显加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也有所加快,正中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腓浅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神经生长因子及尿激酶治疗DPN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魏红  刘福来  佘鸿燕  邓春 《新中医》2006,38(8):75-76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12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饮食控制及糖尿病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以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均以4周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53.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神经传导速度治疗组显著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能明显缓解DPN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化裁方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银杏达膜注射液加甲钴胺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化裁方。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33%,两组比较,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在改善手足麻木、倦怠乏力、肢体疼痛、手足畏寒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化裁方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陈利平  刘梅 《新中医》2006,38(6):56-57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与弥可保联合应用对糖屎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34例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同时口服弥可保;对照组28例单用弥可保治疗。2组均以3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2%,对照组为60.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NCV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与弥可保联合应用能够减轻DPN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改善其神经传导速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r)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显效率为5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7%,显效率为13.3%,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在血流变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痹方治疗阴虚痰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通痹方治疗,对照组予弥可保治疗,2组均治疗12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52.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刺痛、烧灼感、感觉减退、麻木等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仅感觉减退、麻木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红细胞山梨醇含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痹方可以改善患者氧化应激状态,治疗阴虚痰瘀型DPN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DPN患者20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04例和对照组101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解毒补肾方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51.5%,治疗组有效率为94.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增快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解毒补肾方联合甲钴胺治疗可以显著改善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止痛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甲钴胺肌内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益气活血止痛方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1);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HbAIC)值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活血止痛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祛风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服用祛风通痹汤及前列地尔静滴治疗;对照组40例,弥可保注射液肌注。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为62.50%。治疗组在改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及调节血脂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祛风通痹汤治疗DPN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与中药隔物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对照组(31例)采用山莨菪碱治疗;治疗组(34例)采用葛根素注射液以及中药隔物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1d,观察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肌电图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为67.7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及中药隔物灸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同时亦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神经传导速度等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桦  冯鑫 《光明中医》2011,26(3):499-501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与弥可保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肌电图检测正中神经、腓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3.4%,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在临床症状的改善、腱膝神经反射的恢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提高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府逐瘀汤与弥可保中西医结合联用治疗DPN,较单用弥可保可更好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用中药熏洗并用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用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8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5.00%,对照组6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传导速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联合前列地尔治疗DPN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降糖通络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临床疗效。方法:120例DPN患者随机分成降糖通络片治疗组和弥可保片对照组,治疗8周,观察其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两组DPN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有效率86.67%;对照组有效率68.33%。治疗后两组病人SNCV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1),且治疗组SNCV提高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之功的降糖通络片,能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4.
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对照组应用维生素B。100rag、维生素B12 500ug肌肉注射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观察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MCV、SCV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腓总神经MCV、胫神经SCV、腓总神经SCV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康志强 《新中医》2007,39(6):79-80
目的:观察糖脉康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糖脉康颗粒(药物组成:生地黄、桑叶、黄连、黄精、淫羊藿、丹参、牛膝、黄芪、赤芍等)。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33.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症状、体征总积分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方面,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糖脉康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还能明显改善症状,提高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天麻注射液及天麻胶囊(下称天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方法。方法:老年DPN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天麻+弥可保片)和对照组(弥可保片),治疗前后分别判定症状,检查神经传导速度。结果:与对照组(47.50%)相比,治疗组症状显著改善(71.67%,P〈0.05);神经传导速度增快(P〈0.05)。结论:天麻可有效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弥可保口服治疗。3周为1疗程,治疗2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46.67%,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3.33%、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略有下降,肌电图、血液流变学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DPN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钟 《广西中医药》2009,32(4):32-34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方法:对5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6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88.47%,痊愈率53.85%;治疗后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联合甲钴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12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1例,采用中药外洗联合甲钴铵口服、疏血通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4周;对照组单用甲钴铵口服、疏血通静滴,用法及用量同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及腓神经、胫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71%(P〈0.05);治疗组改善腓神经、胫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腱反射总有效率96.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87%(P〈0.05)。结论:中药外洗联合甲钴铵、疏血通治疗DPN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α-硫辛酸(ALA)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6例予甲钴胺静滴治疗,治疗组16例予ALA静滴治疗,疗程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25%(P〈0.05);两组患者的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评分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NCV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ALA治疗DPN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甲钴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