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远处脏器转移在乳腺癌患者中相当常见,而乳腺癌孤立肠道转移却很罕见,我院收治1例乳腺癌术后3年回盲部转移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关华鹤 《现代保健》2012,(14):104-104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许多乳腺癌临床研究表明,乳腺癌发生骨转移要比肺和肝这两个常见的肿瘤转移器官高许多,说明骨是乳腺癌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骨转移约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70%^[1]。如何提高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所在科2009年-2011年间共收治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38例,现将临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后容易引起乳腺癌患者同侧上肢水肿,治疗比较棘手,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前哨淋巴结是乳腺癌患者常见的局部转移部位,明确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否是制定个体化治疗的关键信息。乳腺癌中前哨淋巴结转移是患者复发率及整体生存率的预测因素,其状态直接决定手术范围及其乳房切除术后是否进行放射治疗。随着临床影像学的发展,超声造影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检查中得到广泛应用,可提高检查准确率。本文现将超声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检查中的应用综述如下,以望对临床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激素依赖型乳腺癌患者,无论绝经前或绝经后,术后接受他莫西芬(TAM)辅助治疗5年,可分别降低乳腺癌患者每年复发风险和死亡风险的42%和26%~([1])。因此,他莫西芬目前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或复发转移患者内分泌治疗的基本用药,也是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目前治疗手段逐渐多样化、个体化,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仍没有进一步提高。目前普遍认为造成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最后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当中存在一部分具有高致瘤性、对放化疗法不敏感的乳腺癌干细胞。随着对乳腺癌干细胞研究的广泛开展,miRNA在乳腺癌干细胞治疗中日益突出,本文就miRNA乳腺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一些大城市,乳腺癌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或第二位,病死率占第四位或第五位.虽然由于诊断和治疗水平的进步,乳腺癌患者的病死率逐年下降,但仍有大约30%的患者在术后五年内复发或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乳腺癌血清CEA与癌灶转移的关系,并比较其在不同器官转移中的阳性率差异。方法:采用美国Beckman Coulter ACCESS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1729个乳腺癌转移患者和9262个乳腺癌未转移患者的血清CEA水平。结果:乳腺癌转移患者血清CEA大于5.0为820例,阳性率为:820/1729=47.43%;乳腺癌未转移患者血清CEA大于5.0为837例,其阳性率为:837/9247=9.05%;单纯合并脑、肝、骨、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CEA阳性率分别为56%、48.11%、45.45%、34.26%、18.45%;结论:乳腺癌转移患者血清CEA阳性率高于未转移患者,乳腺癌分别发生脑、肝、骨、肺转移的CEA阳性率间无差别,但都高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因此CEA确实可作为乳腺癌病情判断及预后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张巍  阮广安 《现代保健》2009,(15):189-189
乳腺癌是女性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除其通过血行播散造成骨转移外,还可局部侵犯肋骨或经受累的内乳淋巴结转移至胸骨,笔者现将73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核素显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晚期乳腺癌的化学治疗及应用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一些大城市,乳腺癌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或第二位,病死率占第四位或第五位。虽然由于诊断和治疗水平的进步,乳腺癌患者的病死率逐年下降,但仍有大约30%的患者在术后五年内复发或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的术式与预后及治疗。方法对手术治疗的71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统计,其中无腋淋巴结转移者222例。回顾分析临床表现、肿瘤分期、肿瘤位置、手术方式、病理类型。结果Ⅰ期34例,Ⅱ期80例,Ⅲ期58例。以患侧乳腺疼痛最常见,T1与T2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T2T3则差异有显著性,扩大手术并不能提高生存率。病理分型以单纯癌最多见,但术后仍有部分局部复发和转移。结论腋淋巴结无转移乳腺癌患者要比有转移者预后要好。腋淋巴结无转移情况下病理类型如何对乳癌术后患者生存率影响并不大,扩大手术范围并不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常见的晚期表现,但亦有因各种原因就诊时即伴此表现而无其他远处转移者。我院采用颈胸联合根治术治疗乳腺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4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转移了就没治了吗?不一定。一般来说,乳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依次为:肺及胸膜、骨骼、皮肤软组织、肝、脑。不同部位的转移,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增长率达到2%,在城市,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大量研究表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2009—2010年上海市松江区作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农村妇女两癌(乳腺癌,宫颈癌)筛查地区,对4 000名35~69岁农村妇女进行了乳腺癌筛查。  相似文献   

14.
吕铮  高键  王磊  张开治 《中国妇幼保健》2014,(25):4055-4057
目的:分析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收集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2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患者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中位发病年龄为45岁(29~69岁),16例(69.6%)患者未绝经,13例(56.5%)首发症状为颅内高压增高,17例(73.9%)合并有内脏转移,18例(78.3%)脑转移病灶为多发,ER或PR阴性13例(56.5%),Ki-67高表达(>30%)21例(91.3%);脑转移中位生存时间3个月(1~19个月),3例患者未治,接受放疗及全身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6个月(1~19个月),其中接受化疗联合靶向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7个月(5~19个月),接受化疗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5个月(1~12个月)。结论: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差,多发生于未绝经患者,多发常见,多伴有内脏转移。放疗联合全身治疗可改善生存,联合靶向治疗疗效可能更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T1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分析影响T1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为患者制定合适的外科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 884例经病理确诊、首次治疗为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T分期明确的乳腺癌患者共1 816例,且其中T1期乳腺癌707例;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明确的乳腺癌共695例,将其中220例发生转移的患者作为转移组,475例未发生转移的患者作为未转移组。统计2008—2017年期间T1期乳腺癌发生情况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对转移组与未转移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T1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008—2017年10年间T分期明确的1 816例乳腺癌中T1期为707例,占比38.9%(707/1 816),T1期乳腺癌比例呈逐年升高趋势,2008...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位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值得庆幸的是,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和公众早诊早筛意识的提高,相对其它癌种,乳腺癌治愈率较高,整体预后较好.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如何早期发现乳腺癌复发?乳腺癌复发如何治疗?希望本文能帮助到更多的患友.  相似文献   

17.
据美国癌症协会(ACS)统计,2021年美国预计新增女性乳腺癌患者281 550例,已超越肺癌,在女性肿瘤中发病率排名第一,并且预计全年新增乳腺癌致死43 600例,严重影响女性生命健康[1]。乳腺癌的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普遍常见,但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CAM)相对少见,临床相关研究多为孤立的病例报道,缺乏系统研究,专家对其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尚未达成统一意见。  相似文献   

18.
<正>乳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全球乳腺癌占女性所有恶性肿瘤的25%,死亡人数占女性所有恶性肿瘤的15%[1]。乳腺癌发病初期临床症状表现并不明显,且不具有特异性,部分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即为转移性乳腺癌,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只能通过放化疗治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20%[2]。对于复发转移或晚期乳腺癌,尤其是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多线治疗失败或多药耐药后的乳腺癌患者,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目前 ,乳腺癌疗效优劣主要取决于就诊时病期的早晚 ,肿块直径小于2cm ,淋巴结无转移者 5年生存率可达 90 %以上 ,而肿瘤大于 5cm或淋巴结转移 4个以上者则为 50 %左右[1] 。本文分析 1995~ 2 0 0 0年住入我科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的不同临床分期情况 ,分析较晚期乳腺癌的成因 ,试图为减少晚期乳腺癌的发生 ,提高乳腺癌的疗效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1 对象与方法1·1 病人选择  1995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首次住院的可手术乳腺癌患者共 661例 ,2 9例外院切检后原发肿瘤大小不详等原因排除外 ,可统计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和复发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移抑制基因nm23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发生和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河北省人民医院2001年1月~2012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和复发患者,其中乳腺癌患者38例,乳腺癌胸壁复发患者22例,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乳腺组织、原发灶和复发灶VEGF、nm23的表达。结果:1乳腺癌复发患者癌灶VEGF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00)。乳腺癌复发患者癌灶nm23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P=0.000)。2淋巴结转移组VEGF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χ2=8.866,P=0.003);淋巴结转移组nm23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χ2=6.127,P=0.012)。3VEGF、nm23的表达呈负相关(r=-0.536,P=0.000)。结论:1VEGF、nm23与乳腺癌发生、复发、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2nm23可能抑制VEGF的表达,两者在乳腺癌发生、复发、淋巴结转移中起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