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食障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的进食障碍患者是女性,10年来,进食障碍康复的不到50%,25%的变成慢性病,死亡率在0~25%之间变化[1]。进食障碍的研究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1定义1.1定义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s,EDS)是一组以进食异常为主的精神障碍,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AN),神经性贪食(bulimia nervosa,BN),非典型性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 not otherwisespecified,EDNOS)[2]。1.2AN的诊断标准1.病态的低体重(至少低于标准体重的15%);2.即使体重已经很低,也非常害怕体重增加或者变胖;3.对体重或体型的感知障碍,比如否认病态低体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女大学生童年期创伤的潜在类别,并进一步探究其与进食障碍的关联。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儿童期创伤问卷和进食态度量表,于2020年12月在山东省济南市选取3所院校共计655名女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对童年期创伤经历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类别与进食障碍的关联性。结果 女大学生童年期创伤分为无/低创伤组(73.9%)、高创伤组(4.3%)和高忽视组(21.8%)。调整自评人际关系、自评学习压力后,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创伤组(OR = 12.771,95%CI:5.555~29.360,P<0.01)和高忽视组(OR = 4.530,95%CI:2.935~6.992,P<0.01)与进食障碍存在关联。结论 女大学生童年期创伤具有明显的类别特征,且高创伤组和高忽视组是进食障碍的危险因素,今后应精准识别童年期创伤的潜在类别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干预进食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BMI与进食障碍的关系是否存在差异,为不同民族的肥胖干预提供证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与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成都市抽取出5所高校的在校学生作为研究人群。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到研究人群的身高、体重、进食障碍得分及其他可能影响进食障碍的混杂因素得分(情绪性进食、外部进食、自我调节、认知限制性进食、抑郁)。从而开展大学生BMI与进食障碍情况之间的关系研究。运用多重线性回归,探讨BMI与进食障碍之间的关系,并将民族作为交互项,探讨不同民族之间BMI与进食障碍关系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 295份研究对象,未加入交互项之前,BMI是进食障碍的危险因素,β=0.0278(P<0.001);加入民族与BMI的交互项后,民族与BMI的交互项与进食障碍存在关联,β=0.0495(P<0.001)。结论 BMI是进食障碍的危险因素,但不同民族间BMI与进食障碍的关系存在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中BMI与进食障碍的关联相较于汉族大学生更强。  相似文献   

4.
《健康世界》2014,(9):9-9
研究发现,有进食障碍的人,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高。进食障碍(如厌食症和贪食症)会加重人们患躯体疾病(如1型糖尿病)和炎症性肠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女性进食障碍的心理社会学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食障碍好发于青年女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进食障碍在东西方国家均呈增加趋势。进食障碍与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物质滥用和人格障碍共病。家庭控制严厉,母亲患进食障碍,以“瘦”为美的社会文化环境,具高危职业特征,具进食障碍相关人格特征,早年受创或性虐待,存在形体负性认知等与进食障碍的患病率增加相关。多因素模型已被广泛接受和被认为是进食障碍的最重要的病因模型。  相似文献   

6.
神经性厌食症是病人自己有意地严格限制进食,造成身体的极度消瘦或严重的营养不良,体重下降至明显低于正常标准,并有青春期发育停滞,闭经等症状,此时仍恐惧发胖或拒绝正常进食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此病是1874年英国的Willian Cull医生首先使用这一术语描述这种疾病,并强调心理因素在发病和疾病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格是进食障碍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国内外出现了大量关于进食障碍患者人格的研究,本文就进食障碍的人格特质、进食障碍的人格分类系统和两者共病及关系模型等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研究进展.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8.
血管神经性水肿属于变态反应性水肿,可与荨麻疹分别出现或同时发生。荨麻疹仅损害皮肤表层;血管神经性水肿的病变累及皮肤深层(包括皮下组织),是局限性水肿。笔者曾遇到过1例静脉滴注头孢拉定致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神经性厌食症又名精神性厌食症,属精神性的进食障碍,以故意节食致体重减轻为特征。病症的发生和患者个性偏差、执拗内向、强迫追求过度完美等神经性性格有关。患者女性,26岁,会计职业,对身材感到自卑,通过节食、锻炼、服用泻药等减肥,造成双下肢浮肿,闭经半年。经心理治疗,并建立合理、有计划的饮食行为,纠正营养不良,同时给予抗精神病药物舒必利减轻患者焦虑症状,降低代谢,增加体重。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其实还应加上一句:女子爱美,求之有道。真正的美是建立在健康体魄之上的独特魅力,环肥燕瘦,各有千秋。此女却因怕胖,闹到了快出人命的地步。岂不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性命不保,美从何来?记得半年前,临床上收住了一位16岁的少女。因其学习舞蹈,特别注重身材,女孩常常认为自己太胖,开始减少饮食,后来不思饮食、厌食,最后不得不中断学习。和报道中的女孩一样,她们都患了典型的以自己有意制造和维持的、以节食造成体重减轻为特征的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随着社会的进步,神经性厌食发病率越来…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5th edition,DSM-5)提出了一个新的喂养障碍名词:限制/回避性食物摄入障碍(avoidant/restrictive food intake disorder,ARFID)。在修订过程中,DSM-5也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喂养和进食障碍,将ARFID和其他持续性进食障碍及与进食相关的行为包括在内,包括异食癖、反刍障碍、暴食障碍、神经性厌食(anrexia noversa,AN)、神经性贪食(bulimia noversa,BN)~([1])。ARFID是一种儿科较少见的食物摄入障碍性疾病,其患者常由于食欲不振而减少食物摄入的种类和/或总的摄入量,是由以下两种或两种以上限制性饮食模式所组成的诊断:食欲不佳、厌恶食物的感官特征、害怕进食产生的厌恶后果~([2])。  相似文献   

12.
康喜讯 《现代保健》2012,(30):130-131
目的:探讨鼓室注药治疗神经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神经性耳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鼓室注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5例(16.6%),显效8例(26.7%),好转13例(43.3%),无效4例(13.3%),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治愈2例(6.7%),显效5例(16.7%),好转12例(40.0%),无效11例(36.7%),有效率为6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鼓室注药治疗神经性耳聋效果显著,是临床神经性耳聋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院》2008,8(2):112-112
近日,在墨西哥举行的世界神经调控协会(INS)第八届大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孙伯民教授报告称,运用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神经性厌食症具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进食障碍可分为食欲不振和食欲亢进,而源于药物的进食障碍大部分是食欲不振。引起食欲不振的药物种类较多,根据其致病机制可分三种类型。源于消化道粘膜损伤引起的食欲不振这类药物包括非甾体消炎镇痛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降糖药或某些抗生素等。由于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引起的食欲不振,最好停止使用,如因用于防治冠心病、脑血管功能障碍、类风湿关节炎等难以终止时,可与抗胃炎、抗胃溃疡药如米索前列醇(喜克溃)等同时使用,不仅能改善食欲不振,而且可预防消化道粘膜损伤和上消化道出血。因化学作用刺激中枢神经引起的食欲不振洋地…  相似文献   

15.
女性进食障碍的心理社会学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食障碍好发于青年女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 ,进食障碍在东西方国家均呈增加趋势。进食障碍与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物质滥用和人格障碍共病。家庭控制严厉 ,母亲患进食障碍 ,以“瘦”为美的社会文化环境 ,具高危职业特征 ,具进食障碍相关人格特征 ,早年受创或性虐待 ,存在形体负性认知等与进食障碍的患病率增加相关。多因素模型已被广泛接受和被认为是进食障碍的最重要的病因模型。  相似文献   

16.
<正>饮食障碍即神经性厌食,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长期不愿进食、节食和明显体重减轻为特征的一种心身疾病。一般神经性厌食者会表现出与年龄相比较为幼稚和不成熟的性格,常表现为胆怯、保守、疑病、焦虑等,早期可能有癔病(分离性障碍)倾向。伴有贪食、诱吐的神经性厌食者的人格障碍表现突出,多有攻击性、冲动性。  相似文献   

17.
谈谈神经性脱发辽宁省中医学会秘书长主任医师于景宏“药王一笔勾消”系列专稿(之二)  神经性脱发有轻有重,轻者突然发现头部有一处至几处脱发区,呈圆形、椭圆形,脱发区局部皮肤光滑细腻。患者不知道毛发是在什么时候脱去的,所以民间称为鬼剃头,医学上称为斑秃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性厌食青少年女性血清网膜素-1(Omentin-1)浓度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26例神经性厌食症年轻女性及24例正常对照女性的Omentin-1、雌激素、脂联素(adiponectin)、瘦素(leptin),应用双能X线骨扫描仪(DEXA)测定全身总体骨密度、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及体成分。结果(1)神经性厌食症少女的Omentin-1浓度较正常对照女性(P<0.01),雌激素、leptin浓度较正常对照女性低(P<0.01),adiponectin浓度较正常对照女性无差异(P>0.05);(2)Omentin-1、Adiponectin与全身总体骨密度、腰椎和髋部骨密度负相关(r= -0.659, -0.675, -0.697;r= -0.351,-0.338,-0.353(P均<0.05))。leptin浓度与全身总体骨密度、腰椎和髋部骨密度正相关(r=0.858,0.863,0.875(P均<0.01));(3)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Omentin-1、BMI、瘦体重是受试人群BMD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Omentin-1是神经性厌食的青春期患者骨密度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
神经性疾病与呼吸急症山东省立医院(250021)陶仲为神经性疾病病因有感染、肿瘤、中毒、创伤、免疫等,其中部分疾病能引起呼吸急症,如中枢神经性疾病能直接或通过颅压增高、脑疝而累及呼吸中枢引起呼吸节律和频率失常,脊髓、周围神经性疾病能引起呼吸肌无力,甚...  相似文献   

20.
人格是进食障碍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国内外出现了大量关于进食障碍患者人格的研究,本文就进食障碍的人格特质、进食障碍的人格分类系统和两者共病及关系模型等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研究进展,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