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了解和掌握山东省晚期丝虫病的发病与流行状况。方法对山东原班氏丝虫病流行区基本消灭前后晚期丝虫病发病及流行病学调查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防治前后晚期丝虫病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象皮肿、鞘膜积液和乳糜尿。防治前32.00%的象皮肿和31.00%的鞘膜积液患者在40岁以上,而乳糜尿病人73.00%低于40岁,防治后象皮肿和鞘膜积液患者90.00%以上高于40岁,乳糜尿66.70%超过40岁,且女性高于男性。象皮肿、鞘膜积液和乳糜尿从基本消灭前的1.38%、6.14%和0.21%,基本消灭后分别下降到0.20%、0.34%和0.19%。结论基本消灭丝虫病后,象皮肿和鞘膜积液明显下降,但乳糜尿仍有一些新病例出现,所以乳糜尿的监测和治疗应作为晚期丝虫病防治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有症状体征的丝虫病患者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滕县曾是班氏丝虫病高度流行区,防治前微丝蚴阳性率25.3%,经反复查治和全县140万居民服用海群生药盐后降至0.17%,达到基本消灭。 近年选点调查,发现有症状体征的丝虫病患者1,355例。其中象皮肿172例,鞘膜积液698例,乳糜尿411例以及其它体征者。象皮肿中有169例(98.3%)为基本消灭前发病,新发病者仅占1.7%鞘膜积液明显减少。乳糜尿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对其原因进行了讨论。 基本消灭后,应将晚期丝虫病列入监测,并积极治疗,以达彻底消灭丝虫病。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丝虫病防治后期晚期丝虫病患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四川省丝虫病防治后期(1986~1996年),于班氏丝虫病区和马来丝虫病区分别累计检出晚期丝虫病患者49504例和903例,患病率分别为2.00%和0.17%。班氏丝虫病晚期体征中鞘膜积液、乳糜尿、象皮肿和混合体征人数分别占72.30%、25.96%、0.95%和0.79%,25岁以上年龄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鞘膜积液和象皮肿的病程均以11~20年较多;乳糜尿患病率女性较男性为高,病程1~5年为多,显示在防治后期新发病例以乳糜尿为主,鞘膜积液和象皮肿的发生基本趋于控制。马来丝虫病象皮肿体征男性多于女性,以50~69岁年龄组最多,19岁以下未检出象皮肿患者,病程大多>21岁,表明已无新发象皮肿病例出现。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丝虫病防治后期晚期丝虫病患者调查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在四川省丝虫病防治后期(1986~1996年),于班氏丝虫病区和马来丝虫病区分别累计检出晚期丝虫病患者49504例和903例,患病率分别为2.00%和0.17%。班氏丝现晚期体征中鞘膜积液、乳糜尿、象皮肿和混合体征人数分别占72.30%、25.96%、0.95%和0.79%,25岁以上年龄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鞘膜积液和象皮肿的病程均以11~20年较多;乳糜尿患病率女性较男性为高,病程1~5年为多,显示在防治后期新发病例以乳糜尿为主,鞘膜积液和象皮肿的发生基本趋于控制。马来丝虫病象皮肿体征男性多于女性,以50~69岁年龄组最多,19岁以下未检出象皮肿患者,病程大多〉21岁,表明已无新发象皮肿病例出现。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慢性丝虫病的抽样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慢性丝虫病的患病情况。方法:在原班氏丝虫病流行区、马来丝虫病流行区和两种丝虫病混合流行区的55个县、市,分层随机抽样调查12个县(市)108个村,对10岁以上居民进行询问病史和体检。结果:在调查的111127人中共查见慢性丝虫病患者470例,患病率为0.4%,其中象皮肿者157例(0.1%)、鞘膜积液者208例(0.2%)、乳糜尿者105例(0.1%)。基本消灭丝虫病前、后慢性丝虫病患病例数分别为386例(0.4%)和84例(0.07%)。新患病例原班氏丝虫病流行区73例(0.1%);两种丝虫病混合流行区11例(0.04%)。结论:湖南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马来丝虫病流行区未发现象皮肿新患病例;班氏丝虫病流行区和两种丝虫病混合流行区仍继续出现少数鞘膜积液和乳糜尿新患病例。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1991年对原班氏丝虫病中、低度流行区及原马来丝虫病中度流行区晚期病人发病情况调查。三地区基本消灭丝虫病前共发现晚期病人805例,其中象皮肿494例,单纯淋巴管/结炎239例,乳糜尿50例,鞘膜积液22例;基本消灭丝虫病后出现的晚期病人(新发病例)共52例,其中乳糜尿占84.62%。新发病例中,原班氏丝虫病中、低度流行区分别占98.08%和1.92%,原马来丝虫病中度流行区为0。结果显示,基本消火丝虫病后新发病例的出现与原班氏丝虫病流行程度及虫种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来,我国的丝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力地保护了流行区人民的健康。迄1987年底,全国864个流行县(市)中,已有781个(90.4%)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但是,由于缺乏有效且易于推广的治疗方法,尚未治愈的各类晚期丝虫病人仍为数不少。晚期丝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淋巴水肿和象皮肿(四肢和阴囊等部位)、鞘膜积液及乳糜尿。治疗鞘膜积液一般采用鞘膜翻转手术,方法简便,效果满意,可在乡级医院进行。阴囊象皮肿采用手术整复的效果也很可靠。治疗下肢象皮肿和乳糜尿的方法尚在继续探索中,并已积累了不少经验。近年来,国内显微外科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已获相当进展,为探索治疗下肢象皮肿和乳糜尿的有效方法开辟了新途径。为此,本刊约请有关专家撰稿,重点介绍近年来在晚期丝虫病下肢象皮肿和乳糜尿的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和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慢性丝虫病的象皮肿、乳糜尿和鞘膜积液的患病情况 ,以便为制订减轻慢性丝虫病症状体征的计划提供依据。于 1991~ 1996年对湖南省 43个县、市进行了慢性丝虫病抽样调查 ,并应用简便法、虫种法、流行程度法及流行程度和虫种 4种方法估算全省现阶段各种临床类型慢性丝虫病病人数 ,以期探讨能较实际地反映病人数的估算方法。方 法1 调查方法每个县调查 3个乡 3个村 3 0 0 0人以上 ,10周岁以上居民作为调查对象。主要调查象皮肿、鞘膜积液和乳糜尿患病情况 ,其诊断标准参照丝虫病防治手册 [1 ] ,WHO1985年国际淋巴学…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原是班氏丝虫病重度流行区,经过长期的防治,先后于1976~1983年,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指标(以村为单位微丝蚴率降为1%以下),为了解丝虫病基本消灭前后丝虫病主要临床表现:象皮肿、鞘膜积液和乳糜尿流行病学变化,以便为今后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于1983~1986年,组织专业队,对基本消灭丝虫病8~10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曾是丝虫病的流行省份之一 ,原 6 8个县 (市、区 )中 ,有 6 5个县流行丝虫病。防治前全省共有慢性丝虫病病人约30万人。经过近 40年的普查普治 ,到 2 0 0 0年初 ,全省以地市为单位全部达到了消灭丝虫病标准。2 0 0 0年 10月对全省现存慢性丝虫病病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浙江省历史慢性丝虫病病人因年老自然减员等原因 ,已由5 0年代的约 30万人 ,下降为 16 392人 ,其中下肢象皮肿 16 2 35人 ,乳糜尿 138人 ,睾丸鞘膜积液 19人。象皮肿主要分布在嘉兴、湖州、绍兴三地区 ,有 1482 2人 ,占 91.30 % ,乳糜尿主要分布在温州地区 ,有 113人 ,…  相似文献   

11.
1991-1992年,选择盐城北部原班氏丝虫病中度流行区的3个乡,对晚期丝虫病分布现状作了普查。本次逐户调查82624人。发现晚期丝虫病610例(内含1988年后新发44例),患病率0.74%。其中象皮肿占44.52%,乳糜尿11.13%,鞘膜积液20.98%,单纯淋巴管/结炎23.37%。1994年又依线索查出新发乳糜尿3例,单纯淋巴管/结炎1例。说明在原感染程度较重的地区,丝虫病控制后仍有一定数量的晚期患者。其虽无流行病学意义,但如何减轻他们病痛,尤其是控制乳糜尿和淋巴管/结炎的发作,是应予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价晚期丝虫病的经济影响,于1995年进行了山东省晚期丝虫病病人经济损失的研究。在原流行区随机抽取了邹城、滕州2县(市),每县(市)又随机抽取了3个乡(镇),共调查不同体征的晚期丝虫病患者300人以及对照300人。采用直接访谈式问卷法,对病人的年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的、间接的和无形的经济损失)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基本消灭丝虫病若干年后,各类病人仍承受一定的经济损失,其中以乳糜尿病人为最甚,全省晚期丝虫病患者的经济损失仍然相当可观。病例与对照家庭经济状况的比较显示晚期丝虫病在病人致贫中仍有重要作用,提示对晚期丝虫病的研究仍需加强,以最大限度地减轻该病的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江西省现存慢性丝虫病患者情况,为今后加强患者关怀照料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对江西省原丝虫病流行区的在册慢性丝虫病患者进行个案随访调查,并通过线索调查搜索遗漏患者,对各流行区慢性丝虫病患者关怀照料工作进行调查。结果 2018年,江西省尚存慢性丝虫病患者802例,分布在56个县(市、区)。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1,85.41%为70岁以上者;有淋巴管/结炎、淋巴水肿或象皮肿、乳糜尿、鞘膜积液等症状者分别占58.60%、93.89%、17.21%和3.62%。全省在56个流行县(市、区)设立了273个慢性丝虫病患者关怀照料点,2018年共开展关怀照料活动306次。结论 江西省慢性丝虫病患者数量明显减少,但仍应加强对慢性丝虫病患者的关怀照料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涟水县现存慢性丝虫病患者现状。方法 对登记在册的慢性丝虫病患者逐一进行走访,调查每名患者的临床体征及1年内病情发作情况。结果 截至2014年,涟水县现存慢性丝虫病患者361例,分布于23个乡(镇)。男性128例,女性233例,农民占98.34%,70岁及以上者占63.71%。患者临床体征包括下肢淋巴液肿、乳糜尿、淋巴管(结)炎和鞘膜积液,分别占87.81%、18.56%、12.74%、2.49%,同时兼有2种及以上体征者占8.86%。在下肢淋巴液肿中,Ⅰ~Ⅲ期占97.79%,Ⅳ期及以上占2.21%。2014年,28.36%的乳糜尿患者和45.65%的淋巴管(结)炎患者病情出现反复。结论 应继续积极开展慢性丝虫病患者的关怀和照料,以减轻其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淮安市辖区内慢性丝虫病患者现状,为继续做好慢性丝虫病患者关怀照料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淮安市历史在册病例资料,2018年对所有慢性丝虫病患者逐个随访并开展线索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慢性丝虫病患者基础资料,对患者特征、关怀照料点分布及覆盖人群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淮安市现存慢性丝虫病患者616例,其中男性229例(占37.2%),女性387例(占62.8%);60岁及以上人群占93.2%;全市8个县(区)均有慢性丝虫病患者分布,其中涟水(占40.3%)、淮阴(占30.8%)、盱眙(占8.0%)等县(区)病例数较多。单纯淋巴水肿/象皮肿、单纯乳糜尿、单纯鞘膜积液、单纯淋巴管/结炎以及同时具有2种或以上症状病例分别占49.0%、10.2%、1.0%、2.4%和37.3%,其中淋巴水肿/象皮肿患者水肿部位全部发生在下肢,且90%以上的患者分期在Ⅰ~ Ⅲ期。目前,全市有慢性丝虫病患者照料点81个,覆盖患者567人,当年开展关怀照料活动平均次数为3.2次,平均累计开展活动年数为18.4年。结论 淮安市慢性丝虫病患者数明显减少,但仍处于全省前列,表现为高龄、病程长等特点;后续应进一步开展慢性丝虫病患者关怀照料,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淮安市辖区内慢性丝虫病患者现状,为继续做好慢性丝虫病患者关怀照料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淮安市历史在册病例资料,2018年对所有慢性丝虫病患者逐个随访并开展线索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慢性丝虫病患者基础资料,对患者特征、关怀照料点分布及覆盖人群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淮安市现存慢性丝虫病患者616例,其中男性229例(占37.2%),女性387例(占62.8%);60岁及以上人群占93.2%;全市8个县(区)均有慢性丝虫病患者分布,其中涟水(占40.3%)、淮阴(占30.8%)、盱眙(占8.0%)等县(区)病例数较多。单纯淋巴水肿/象皮肿、单纯乳糜尿、单纯鞘膜积液、单纯淋巴管/结炎以及同时具有2种或以上症状病例分别占49.0%、10.2%、1.0%、2.4%和37.3%,其中淋巴水肿/象皮肿患者水肿部位全部发生在下肢,且90%以上的患者分期在Ⅰ~ Ⅲ期。目前,全市有慢性丝虫病患者照料点81个,覆盖患者567人,当年开展关怀照料活动平均次数为3.2次,平均累计开展活动年数为18.4年。结论 淮安市慢性丝虫病患者数明显减少,但仍处于全省前列,表现为高龄、病程长等特点;后续应进一步开展慢性丝虫病患者关怀照料,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