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杨健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4):1745-1747
目的 比较农业技能训练(下称农疗)和一般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9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农疗组和一般康复组,每组49例,应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12个月后予以评分,比较康复的效果.结果 一般康复组和农疗组训练前、后住院精神病患者IPROS和SANS总分及各因子分值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农疗组的IPROS总分及各因子分改善优于一般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农疗组的SANS量表总分、情感淡漠、思维贫乏、注意障碍因子分较一般康复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志缺乏、社交缺乏因子分较一般康复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农疗组的疗效显著高于一般康复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11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两组均进行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一般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训练,训练时间为6周,并随访半年。采用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和对照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前IPROS和SANS总分及分量表评分与入院时及对照组患者出院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半年后,两组患者的SDS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我管理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较好的康复效果,能明显缓解患者的阳性症状,提高其社会功能,有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3.
石贵凤 《全科护理》2013,(34):3193-3195
[目的]探讨健身操联合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病人同时实施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工娱疗活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参加健身操联合音乐治疗.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30)进行分析评定.[结果] 观察组病人治疗后IPROS,SANS量表各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感淡漠、注意障碍、社会兴趣等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NOSIE-30评分总积极因素分高于对照组(P〈0.05),总消极因素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身操训练联合音乐治疗能明显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阴性症状,活跃其情绪,协调其肢体的运动功能,延缓衰退,提高病人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职业康复训练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许祖年  杨丽  招俊华 《中国康复》2009,24(4):283-284
目的:探讨职业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在维持原有药物治疗及剂量不变的同时对3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6个月的职业康复训练,包括手工作业、绿化保养、书法等。应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于训练前后分别进行评定。结果:训练6个月后,30例患者IPROS总分、各因子分及BPRS的总分和分量表分均低于训练前(P〈0.01)。结论:职业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及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5.
认知行为疗法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对30例恢复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进行为期8 w的认知行为疗法.采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综合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并与30例恢复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IPROS、SANS各因子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IPROS、SANS各因子分减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1).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改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对其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社会功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 方法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4个月的社会功能训练,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于训练前后分别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患者经过社会功能训练后,IPROS量表和SANS量表各项分值均低于训练前。 结论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社会功能训练,对其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的改善、社会功能的恢复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职业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6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参加系统职业治疗,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caleforassessmentofnegativesymptoms,SAN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评定量表(inpatientpsychosisrehabilitationobservescale,IPROS)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elf-ratedhealthmeasurementscale,SRHMS)于治疗前后分别评定。结果:经过职业治疗后,SANS,IPROS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分均低于治疗前(t=15.6,15.8,P均<0.01),而SRHMS量表总分和各子量表分高于治疗前(t=7.5,P<0.01)。结论:职业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有明显疗效,可改善患者阴性症状,提高其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合并社交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服用阿立哌唑治疗,研究组在阿立哌唑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社交技能训练。结果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和精神疾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总分,2组训练前与训练8周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8周后,研究组的NOSIE和IPROS量表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有显著性或显著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阿立哌唑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社交技能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社交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9.
认知行为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进行为期2个月的心理干预和行为矫治,采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自制的约束不良言行标准、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综合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与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IPROS、SANS各因子分减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综合干预治疗矫治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促进其精神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对30例恢复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进行为期8 w的认知行为疗法.采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综合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并与30例恢复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IPROS、SANS各因子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IPROS、SANS各因子分减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1).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改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对其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工娱疗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杨玉清  张建华  丁关元 《中国康复》2004,19(4):256-256,F003
目的:观察工娱疗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78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工娱疗活动,并使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记分评定,观察其效果。结果:治疗8个月后78例患者SANS总分减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各因子分中除“情感平淡或迟钝”及“注意障碍”项外,其余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IPROS总分减分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各因子分除“讲究卫生”比较外,其余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工娱疗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社会生活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1年的康复训练.实施康复训练前和1年后应用NOSIE、ADL和IPROS量表进行评定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NOSIE评分结果总消极因素明显降低,总积极因素明显升高,ADL和IPROS各因子分均低于康复训练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可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1年的康复训练。实施康复训练前和1年后应用NOSIE、ADL和IPROS量表进行评定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NOSIE评分结果总消极因素明显降低,总积极因素明显升高,ADL和IPROS各因子分均低于康复训练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可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综合干预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康复效果。方法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进行为期2个月的心理干预和行为矫治,采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自制的约束不良言行标准、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综合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治疗效果。并与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IPROS、SANS各因子分减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综合干预能矫治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促进自知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6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精神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进行为期8周的以健康教育、行为矫治、心理护理和文体娱乐活动为形式的系统性干预措施,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综合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前,SANS、IPRO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ANS、IPROS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健康教育、行为矫治、心理干预和文体娱乐活动为形式的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行为疗法。采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价两组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NS、IPROS总分、各因子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行为疗法,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阴性症状,利于患者精神状态的有效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体娱疗法对住院复员退伍军人与一般人群的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疗效比较。方法:两组各50例进行10个月体娱疗活动,并使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作评估对照。结果:体娱疗前两组无差异,10个月后SANS和IPROS两组有显性差异。两组自身前后比较,除复退退组SANS(P>0.05)外,其他都有显性差异。结论:体娱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有作用,一般人群比复员退伍写人精神分裂症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综合性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梁忠新  秦轶灵 《中国康复》2010,25(4):304-305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5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劳动技能训练、生活技能训练和健康教育。于治疗前后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和生活质量评定综合问卷(GQOLI-74)进行精神症状、康复疗效和生活质量的评定。结果:治疗6个月后,56例患者的BPRS和IPROS量表总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GQOLI-74总分及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维度单项因子分值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综合性康复治疗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职业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6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参加系统职业治疗,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cale for assess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SAN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评定量表(inpatient psvchosis rehabilitation observe scale,IPROS)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elf-rated health measurement scale,SRHMS)于治疗前后分别评定。结果:经过职业治疗后,SANS,IPROS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分均低于治疗前(t=15.6,15.8.P均&;lt;0.01),而SRHMS量表总分和各子量表分高于治疗前(t=7.5,P&;lt;0.01)。结论:职业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有明显疗效,可改善患者阴性症状,提高其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工与车缝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维持原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及常规健康教育等,在此基础上研究组予以手工技能训练,对照组予以车缝技能训练,观察6个月。训练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及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定临床效果。结果训练6个月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阴性症状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5或0.01),研究组关心和兴趣因子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手工与车缝技能训练均能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康复效果,但手工技能训练在改善患者的精神面貌、阴性症状、对外界事物的关心和兴趣等方面优于车缝技能训练,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