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早期开放气道对肺感染治疗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颅脑损伤合并肺感染82例,按是否开放气道分组,分析与比较他们生命体征变化及化验指标的变化.结果 82例颅脑损伤合并肺感染开放气道者39例,气切率47.56%.未开放气道者43例(52.44%).颅脑损伤合并肺感染者的平均年龄、性别、发热、肺挫伤、意识障碍例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结论 颅脑损伤合并肺感染患者不论年龄,性别,肺挫伤情况及意识障碍情况早期开放气道对病人的病程及预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可对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护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容量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在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多脏器衰竭中的应用。方法对2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进行高容量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比较使用前后的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容量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治疗中对清除创伤应激激素及炎症介质,以期减轻创伤反应程度,缩短创伤反应时间,提高重度创伤救治成功率有确实疗效,且能明显改善预后。结论高容量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是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多脏器衰竭治疗中有希望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诊断颅脑外伤合并颈椎和颈髓损伤的方法。方法回顾2001年8月至2010年11月我科收治颅脑外伤合并颈椎和颈髓损伤患者32例的受伤机制,临床表现和进行影像学检查情况。结果该组有17例患者首诊时漏诊颈椎和颈髓损伤。结论颅脑外伤合并的颈椎和颈髓损伤易被漏诊。在接诊颅脑外伤患者时应警惕是否合并颈椎和颈髓的损伤,详细询问病史和查体。对疑有颈椎和颈髓损伤而没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应尽早予以颈部有效制动,对于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建议常规行颈椎正侧位x线片检查及寰枢椎CT检查。对怀疑有颈髓损伤的惠者应行MRI检查。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损伤特别是同时合并其它部位的复合伤,其病情严重,病程进展迅速,临床上有突变、易变、多变的特点,死亡率较高.在其死亡病人中70%死于伤后48h,所以做好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急诊救护,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1临床资料我院从1996~1997年共收治本型病例78例,其中男59例,女19例;年龄在17~72岁,平均34岁;本组病例中开放性颅脑损伤56例,死亡12例,闭合性颅脑损伤22例,死亡6例。颅脑损伤合并癫痫4例,合并其它脏器损伤9例。本组病例中有26例做了开颅手术。2做好接诊工作,立即通知医生颅脑损伤病人多存在意识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佐治轻型颅脑损伤合并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颅脑损伤合并认知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照组各50例。2组均予相同的综合治疗、手术及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80~100ml+5%葡萄糖注射液800ml静脉滴注。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佐治颅脑损伤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效果明显,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颅脑损伤是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颅骨及脑组织的损伤,可分为开放性颅脑损伤和闭合性颅脑损伤。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发作、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失语及偏盲等。重度颅脑损伤以紧急抢救、纠正休克、清创、抗感染及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其中肺部并发症是颅脑损伤的主要并发症,密山市农垦牡丹江分局中心医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99例,其中发生肺部并发症102例,发生率为34%,现将护理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因素及预防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8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下呼吸道感染组及按1∶1比例选择的同期未发生下呼吸道感染颅脑损伤患者相关指标上等差异。结果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10.42%(50/480),下呼吸道感染组患者年龄、合并意识障碍、预防使用抗菌素、实施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高于无下呼吸道感染组的、下血清白蛋白低于无下呼吸道感染组的(P<0.05),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应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减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合并颈髓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颅脑损伤合并颈髓损伤的受伤原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与转归。结果 临床治愈10例,轻度颈髓功能障碍3例,高位截瘫放弃治疗、死亡各2例。结论 头颈坠落伤或交通伤患出现颈部疼痛、上肢麻木、感觉异常、或完全弛缓性瘫痪都应高度怀疑有颈髓损伤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病(TBI)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出现的病因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8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的脑疝发生情况、年龄、C T 环池形态、GCS评分、手术方式慢性器官感染、大量输血等作为观察指标,采用卡方检验及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TBI并发M ODS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主要出现肺脏、心脏、胃肠道、肝脏等重要脏器的并发症,并发症最多的主要是合并肺脏功能障碍,占总构成比的20.56%,死亡率最高的是合并多脏器障碍,合并累及4器官及以上死亡率达到100%;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主要有GCS评分较低、年龄越高、发生脑疝、CT环形池受压、大量输血;预后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脑疝、CT环形池、大量出血,以上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主要有GCS评分较低、年龄越高、发生脑疝、CT环形池受压、大量输血;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有发生脑疝、CT环形池形态。  相似文献   

10.
18例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创伤性膈肌破裂是胸外科常见急危重症之一,常合并胸腹部脏器损伤及骨、关节或颅脑损伤并可造成严重的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因其创伤严重,临床表现复杂,给诊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如不及时诊治可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  相似文献   

11.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脑疝的救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脑疝患者的救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07年7月20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因脑干功能衰竭和(或)其它脏器并发症死亡39例,植物生存12例,脑及肢体不同程度功能障碍76例,恢复良好73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和伤残率与多种因素有关,开展縁色通道,急诊科实施院前、院内以及专科一体化急救体系是确保急救快速、有效、优质、安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正>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机体防御功能降低,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气管分泌物不能完全排出,尤其是颅内压高时,呕吐易引起误吸,造成肺部感染,是脑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此,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对于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极为重要。但颅脑损伤患者由于意识障碍,不能产生有效咳嗽,传统的叩  相似文献   

13.
黄栋堂  张鲁  吴芬培 《河北医药》2009,31(18):2445-2446
颅脑损伤,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可造成严重的后果,在既往,若能救治成功,患者及家人已很满足。但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不少学者越来越关注颅脑损伤后的性忧虑及性功能障碍问题。故此,增进颅脑损伤后性功能障碍的研究分析,具有积极的社会及临床意义。对我院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出现性功能障碍情况予以研究总结,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625例,随访1~2年,其中继发性功能障碍6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颅内血肿是脑外科常见急症,患者颅脑损伤后直接造成的继发性损害一般为颅内高压、意识障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病死率和致残率均>50%[1]。由于患者自身的生理特点,加上合并损伤多,脑损伤严重  相似文献   

15.
张远明  赵有发 《江苏医药》2006,32(11):1082-1082
颅脑损伤常合并有躯干或四肢的骨折,由于患者早期多存在意识障碍,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而骨折的早期处理又对颅脑损伤的治疗产生很大影响。我院自1998年1月~2006年4月,共收治颅脑外伤合并躯干或四肢骨折患者65例,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的特点及防治。方法 对46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的形成机制、影像学特点、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轻中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截瘫较轻者,基本治愈率59%,重残率27.3%,死亡率13.7%;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截瘫较重者,基本治愈率16.7%,重残率62.5%,死亡率20,8%。结论 颅脑损伤中合并颈椎颈髓损伤预后欠佳.重视此合并伤的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能使部分病例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讨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病例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6例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病例,探讨分析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要点。结果额颞部、颌面部遭受直接爆力的颅脑损伤损伤患者易合并视神经损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挽救和保护患者视力的关键,但总体预后不佳。结论额颞部、颌面部遭受直接爆力的颅脑损伤损伤患者,特别是瞳孔有异常反应的要高度警惕合并视神经损伤,要尽早完善视神经管CT、视觉诱发电位(VEP)等相关检查,尽早明确诊断,把握最佳救治时机,保护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一次性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对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早期一次性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治疗的35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意识状态及神经功能障碍不同程度改善32例,无变化3例。无分流管堵塞及感染病例。按GOS评价,恢复良好25例,中残4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早期一次性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能够促进患者尽早恢复,是治疗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流行病学特点,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1999年11月~2003年11月收治的1087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影像学普查,筛选出合并颈椎损伤的病例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本组中合并颈椎损伤107例(9.84%);其中,中、重度颅脑损伤361例中合并颈椎损伤37例(10.2%),合并颈髓损伤8例(8/37,21.6%)。结论:中、重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交通伤为主要原因,颈部损伤进一步增加了颅脑损伤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要高度重视中、重颅脑损伤的颈部检查并予以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纳络酮联用醒脑静在急性乙醇中毒合并颅脑损伤早期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63例急性乙醇中毒合并颅脑损伤患者分为纳络酮联用醒脑静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纳络酮联用醒脑静治疗组患者致残率及平均昏迷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T5"H结论 急性乙醇中毒合并颅脑损伤早期联用纳洛酮、醒脑静治疗,对乙醇中毒所致昏睡及昏迷具有催醒作用,这有助于早期判断颅脑损伤伤情,同时纳络酮和醒脑静均有助控制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改善脑代谢,提高颅脑伤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