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足癣是最常见的浅部真菌性皮肤病,主要发生在足底和足趾间。按照其临床表现的不同,足癣可分以下三种类型:浸渍糜烂型(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好发于趾间,尤其为第三和第四、第四和第五趾间)、水疱鳞屑型、角化过度型。以上三种类型的足癣常常混合存在。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陀僧膏治疗糜烂型足癣100例,主要症状是趾间及足跖湿润糜烂,有脓性分泌物,并有红肿;少数病例有小溃疡,病人有瘙痒、灼热感或疼痛。  相似文献   

3.
《中国执业药师》2014,(4):28-28
美国FDA近期批准Medicis公司的卢立康唑(通用名:Luliconazole,商品名:Luzu)1%外用乳膏上市,用于局部治疗18岁及以上患者因红色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引起的趾间足癣、股癣及体癣。  相似文献   

4.
笔者近年来,采用冰硼散治疗糜烂型足癣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糜烂型足癣80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33例;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4岁。糜烂部位:第3、4趾间35例,足趾屈侧10例,趾间和屈侧兼有35例。  相似文献   

5.
<正>急性浸渍糜烂型足癣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皮肤病。好发于第三、四趾间,久之可波及全部趾间。一般角质层增厚,浸渍变白,移除浸软的白皮即可暴露出基底潮红、浅糜烂面,常伴有细菌感染而散发出严重的臭味,中医学命名为"臭田螺",闻其名而知其病患难以忍受,该病夏重冬  相似文献   

6.
足癣俗称"脚气",是常见的皮肤真菌病,是由于平时生活、起居不慎,足部感染浅部真菌引起。中医认为该病因风、湿、热外邪侵袭,郁于腠理,淫于皮肤,以致病发趾丫。足癣表现为趾间或足底皮肤瘙痒、红斑、丘疹、脱屑或水疱,严重者可致糜烂、渗出,可继发细菌感染。约有1/3的足癣患者,皮肤癣菌可传播到周围  相似文献   

7.
一般来说,脚气被分为以下三种临床类型:急性或慢性趾间感染:是足癣最常见的类型,常包括丘疹鳞屑型和浸渍糜烂型。以瘙痒、脱屑、浸渍和趾蹼裂口为特征,瘙痒可轻可重。在白色浸渍糜烂的皮肤下可出现发红和渗出,有时还发出令人厌恶的气味。第3~4趾和第4~5趾间最常受累,但也可以  相似文献   

8.
足癣粉的制备及应用张栋史锡坤(山东省胜利石油管理局第四医院东营257000)足癣俗称“脚气”是由红色癣菌,白念珠菌,偶有大脑状癣菌等引起的疾病。我院配制的“足癣”粉,经过10年来的临床验证,其渗透性强,作用持久,使用简便,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1处方...  相似文献   

9.
足癣俗称“脚气’,是皮肤癣菌侵犯趾间皮肤所致的浅部感染,主要由红色毛癣菌所致,发病与局部皮肤组织结构和环境密切相关,临床上分水疱型、擦烂型、鳞屑角化型。三型常同时存在,以某一型较显著。特点:病情缓慢,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治愈后易复发,严重者可继发感染,发生脓疱、淋巴管炎、淋巴  相似文献   

10.
手足癣是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又称“脚湿气”、“香港脚”,大约有30%-40%的人群患有此病。足癣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皮肤传染病,手癣大多由足癣感染而来,常因搓足引起。病人常表现为趾间潮湿、发白或起小水疱,剥去皮屑为湿润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1.
Pilzcin(Croconazole,盐野义)是新的咪唑型局部用抗真菌药,不仅对广泛的病原性真菌高度有效,而且对革蓝氏阳性菌和绝大多数厌氧菌也有效。本品对毛(发)癣菌、皮肤念珠菌和花斑癣有效,已批准用于治疗足癣、手癣、钱癣、股癣、糜烂性指  相似文献   

12.
足癣俗称“脚气”“香港脚”。多由红色癣菌、石膏样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所引起的皮肤病。有不同程度的搔痒。我院近几年来采用复方水杨酸擦剂,治疗各型足癣特别是对初发者取得一定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濮阳地区浅部真菌感染发病情况及病原菌菌种分布特点。方法对临床拟诊为浅部真菌感染的患者493例,取标本行真菌镜检、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登记确诊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浅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特点。结果患者中有实验室真菌学依据者456例,主要为足癣155例(31.44%),股癣133例(26.98%),念珠菌感染84例(17.04%),癣菌和念珠菌的混合感染36例(7.30%);分离菌株336株,其中红色毛癣菌201株(59.12%),念珠菌78株(23.21%),须癣毛癣菌49株(14.41%),犬小孢子菌6株(1.76%),石膏样小孢子菌5株(1.47%),霉菌1株(0.30%)。结论濮阳地区浅部真菌病中足癣最常见;致病菌以红色毛癣菌占首位,念珠菌位于第二,须癣毛癣菌居第三,犬小孢子菌居第四;皮肤癣菌和念珠菌的混合感染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4.
例1,男性,已婚,27岁。趾间红色赘生物20天,于1992年5月就诊。一月前在右侧足趾处外伤,对症处理一周后愈合。与此同时,在第2、3趾间愈合处出现一枚细小的乳头样丘疹,迅速增至黄豆大的疣状赘生物。行走时足趾摩擦疼痛,触之易出血,时有瘙痒感。双足有糜烂型足癣五年。否认冶游史。其妻及一子均无类似发病。体检:右侧第2、3趾间见0.5×0.8cm 大小的红色赘生物,表面不规则,呈密集针刺样突起,新生物形似菜花型,鸡冠状,其间隙中有少量分泌物及红黑色血痂。双足趾间均浸渍、糜烂及轻微皲裂。肛门及外生殖器无皮疹。足趾间鳞屑真菌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穿用尼绒或丝袜具有防足癣的作用,我们与建瓯袜厂于1986年研制防足癣袜,通过实验和临床观察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一、实验研究:应用抗真菌实验的常用方法,按验方配好抗真菌药物并加入沙氏培养基。对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提供及本所保存的各6株致病真菌菌种(石羔样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玫瑰色癣菌、白色念珠菌、疣状癣菌)进行药敏试验,均获得显著的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均大于27mm)。  相似文献   

16.
手癣是皮肤癣菌侵犯掌、指间皮肤引起的浅部真菌感染病。手癣的致病真菌与体癣和股癣相同,主要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临床表现分为三型,最常见也是最难治的是角化型手癣。由于真菌的抵抗力强,不易控制,已成为手足癣的主要病原体。手癣多由足癣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韶关地区皮肤浅部真菌病的发病情况及病原菌种分布情况。方法我们将韶关市皮肤病医院真菌实验室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资料作了统计。结果真菌培养阳性率为63.5%,浅部皮肤真菌病病种依次为足癣424例占21.3%、手癣401例占20.2%、体癣330例占16.6%、股癣241例占12.1%、皮肤念珠菌病151占7.6%、头癣130例占6.5%、甲癣113例占5.7%、花斑癣105例占5.3%、糠秕孢子菌毛囊炎95例占4.8%。病原菌种依次为红色毛癣菌452株占35.8%、须癣毛癣菌297株占23.5%、念株菌198株占15.7%、犬小孢子菌139株占11.0%、糠秕马拉色菌94株占7.4%、絮状表皮癣菌46株占3.6%、紫色毛癣菌24株占1.9%、断发毛癣菌10株0.8%、石膏样小孢子菌3株占0.2%。结论韶关地区浅部皮肤真菌病以足癣、手癣和体癣为主,致病菌种以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念株菌为主。  相似文献   

18.
足癣、体癣、股癣、指(趾)甲癣等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为此,笔者试制了“霉癣灵药水”,经临床试用二年多来,疗效较为满意.其处方组成如下:  相似文献   

19.
浅部真菌感染在世界范围内极为普遍。这种感染即癣主要是由三种皮真菌属引起:毛癣菌属,小拖霉菌属和表皮癣菌属。足癣主要由深红色毛癣菌和须发癣菌引起,股癣主要由深红色毛癣菌、须发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引起。癣感染会影响皮肤、毛发、指甲的角蛋白细胞,并且是根据所受感染的解剖学部位来命名的。癣感染具有传染性,当身体接触到皮真菌丝产生的关节分生拖子时会受到感染,由于关节分生拖子能在皮肤及毛发的鳞屑中生存多年,所以癣感染常易复发,特别是当个体免疫力低下时。目前抗真菌药物有以下几类:咪哩类、三吐类及丙烯胺类。前两类…  相似文献   

20.
袁野 《中南药学》2013,(3):207-210
真菌是一大类具有典型细胞核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1],真菌感染在皮肤科较为常见,临床上感染真菌后可引起浅部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浅部真菌感染主要为皮肤癣菌如表皮癣菌、毛癣菌,侵犯皮肤、毛发、指甲等角化组织引起头癣、足癣、指癣及体癣等;深部真菌感染是指由假丝酵母菌、隐球菌、曲霉菌等真菌侵犯内脏(如肺、脑、消化道等器官)、皮下组织、皮肤角质层以下和黏膜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