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聪 《首都医药》2014,(24):62-63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防控方法。方法2O09年1月一2012年10月对154例我院骨科大手术术后患者血栓情况进行观察。对11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分别采用中西药两种方法进行预防治疗,并对59例患者采用益气活血中药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活血通脉汤,同时进行CPM机功能锻炼。在髋膝置换术后应用活血I号方口服。结果与结论骨科患者DVT重在预防,提高认识,在临床医疗和护理工作中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降低DVT的发生率。研究表明,中西药物均能降低DVT的发生率;下肢骨折创伤术后早期运用中药干预,能达到预防下肢DVT的目的。中医药对于术后下肢DVT的预防可达到与西药相似的效果,且较为安全,应充分发挥其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预防DVT的护理干预。方法通过风险评估,健康宣教,患肢护理,早期功能锻炼等措施。结果关节置换术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国内报道。结论有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膝关节置换术DVT的总体发生率,极大地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进行早期的预防和护理,来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方法通过对420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做好围手术期观察和护理,并采取早期功能锻炼及肌肉按摩等护理措施,有效促进患肢血液循环达到预防静脉血栓的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有4例发生DVT,发生率不足1%,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经过抗凝溶栓治疗,无一例并发肺栓塞,术后二周痊愈出院,其余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患肢早期功能锻炼及肌肉按摩能有效预防DVT,减少手术后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相关探讨。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35例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其护理方法进行详细阐述,主要包括术前患者身体状况的评估、心理开导护理;术后的生命体征的检测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功能锻炼和出院康复指导。结果术后35例患者中有30例膝关节的运动功能得到完全的恢复,3例患者术后膝关节的运动功能改善不明显,另外2名患者由于个人原因放弃治疗。所有的患者在术后均无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老年患者的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患者的手术的成功率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骨关节疾病实施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6例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术后对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易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细致观察与护理,同时做好功能锻炼及出现指导.结果 16例均手术成功,除1例单膝置换膝的关节尚有疼痛外其余患者术前疼痛均消失,均无深部感染,假体松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围手术期周到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廖灵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294-295
目的总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从2007年6月至2011年2月我院38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适应性康复锻炼及术后认真细致的护理、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指导。结果 38例患者手术切口I/甲愈合,术后随访6个~3年,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随着骨科大手术(包括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和髋部周围骨折手术)的普遍开展,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逐渐增高,少数患者可导致严重的肺栓塞、脑栓塞等并发症。我院自2006年1月~2010年12月以来,对218例骨科大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后采取联合措施,对下肢DVT进行预防及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对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6月的45例关节置换患者为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关节置换常规护理;选取2012年7~12月的45例关节置换患者为观察组,围术期在关节置换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专科护理,包括采用Autar量表式进行前瞻性的分析、评估,筛选出中、高风险患者。制订防范的优先行动计划,同时进行护理干预措施,重视疼痛管理,早期提供功能训练椅及循环驱动冰桶冷敷仪联合弹力绷带、圆筒垫、沙袋、进行个案护理。三级护理质量监控,比较两组的Homans征、Neuhof征、DVT发生率、健康教育知识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Homans征、Neuhof征、DVT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健康教育知识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预见性、有计划性地采用专科护理预防,可提高护理管理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有效预防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围手术期做好术前评估、观察,落实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经采取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预防和护理措施,无一例发生DVT,均痊愈出院。结论积极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有利于降低下肢DVT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围术期的康复护理。方法对2011年3月~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5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术前功能锻炼指导、术中评估指导、术后全面细致的康复护理及出院指导.在出院时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状态进行评估,观察护理效果。结果58例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2年,根据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KSS),全膝关节置换术评分为76~94分,平均85分;功能评分为74~92分,平均84分。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经过围术期的全面康复护理,膝关节的功能恢复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和适应性锻炼,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切口渗血肿胀情况,加强疼痛管理,积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结果12例患者在精心护理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规范护理对此手术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及康复锻练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及康复锻炼的方法.方法围术期对患者优质到位的护理及术后分阶段实施有效的功能锻炼,尽早进行,循序渐进,直至能负重行走.结果对11例13膝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访6~36个月,全部病例存活,且膝关节活动度达到要求,并可负重行走,生活质量优良.结论围术期优质的护理及术后正确有效地功能锻炼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3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前进行心理护理、预防感染、康复训练指导、术后并发症及护理、出院指导等.结果:32例术后无1例感染,功能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围手术期术前的心理护理,及时做好健康指导;术后的早期功能锻炼,能及早恢复关节功能,是提高手术效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规范化康复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功能恢复的促进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骨科病区2013年2月至2015年7月的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65例,其中男30例,女35例,年龄55~76岁,其中行左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40例,行右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25例.对上述65例患者手术后进行规范化康复护理,观察护理前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与康复护理前比较,术后康复锻炼3个月和6个月的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升高,术后6个月患者膝关节疼痛和肿胀的发生率分别降低为9.23%和12.31%,结论 规范化的康复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的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下肢功能恢复是有显著影响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8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围术期进行系统康复护理。结果本组38例经过6~28个月的术后随访,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优31例,良7例。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系统化康复护理有利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预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改善重度膝关节疾患患者的病情,纠正畸形,恢复功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指下肢筋膜内静脉血栓形成,包括小腿深静脉、腘静脉、股深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髂静脉[2].如诊断治疗护理不及时,可造成肢体残疾,甚至继发致命性肺栓塞(PE),因而TKA后的DVT的预防有重大的意义.目前一般认为术后并发DVT主要是因为血流缓慢,血管内膜损伤,术后高凝状态.有效的针对性预防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其发生率.我科对40例行TKA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预防措施,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配合利伐沙班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将96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围手术期治疗组口服利伐沙班后配合口服桃红四物汤预防性治疗;对照组口服利伐沙班预防性治疗。结果治疗组DVT的发生率为2%,对照组DVT的发生率为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配合利伐沙班能有效促进下肢静脉回流,消除肿胀,改善患者术后高凝、高黏状态,可以更有效降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骨科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预防的护理干预措施、发病因素、DVT的早期发现和鉴别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2 660例骨科手术患者围术期DVT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其中行脊柱手术580例,髋关节置换术16例,其余2 064例为四肢(含骨盆)损伤或畸形、肿瘤、感染病例.主要进行基本预防,部分病例实施药物预防.结果 580例脊柱手术病例、16例髋关节置换术病例无一例发生DVT,但2064例四肢手术患者有2例因DVT、肺栓塞(PE)死亡.结论 应高度重视四肢骨科手术DVT的预防,护士应熟悉下肢DVT的发生机制、高危因素和临床表现,用医疗的理念去开展护理工作,做到全程预防、综合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将216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4例)和对照组(92例)。治疗组实施围术期预防护理措施和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对照组给予目前临床预防DVT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DVT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后并发DVT(6/124,4.8%)少于对照(10/92,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例继发肺栓塞死亡,余均康复出院。结论加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下肢DVT,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社会逐步进入老年社会,骨性关节炎等疾病所致的关节功能丧失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治疗效果十分确切的手术,围术期康复锻炼与手术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其最终治疗效果取决于是否能早期进行康复锻炼。膝关节置换手术创伤大,疼痛剧烈,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疼痛,很难进行手术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