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输卵管结扎术后并发腹壁窦道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切口感染是输卵管结扎术常见并发症,若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可形成长期不愈的腹壁窦道。笔者从1984年以来共收治腹式输卵管结扎术后并发腹壁窦道28例,经积极正确治疗,全部治愈,现将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输卵管结扎术是女性常用的一种绝育方法,术后有时可并发腹壁切口下硬结,如处理不当,将给受术者带来痛苦。近几年来我们共治愈该类患者138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 自1998年1月~2001年12月,本县计划生育指导站治愈的输卵管结扎术腹壁切口下硬结138例,平均年龄29(25~38)岁,均为术后5天拆线时发现,其中56例为本站施术后发生。 2.硬结情况 138例腹壁切口下硬结排除切口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3.
<正> 我所1993年5月~1999年5月共收治输卵管结扎术后形成腹壁窦道11例,经药物美蓝染色指示法手术切除窦道,Ⅰ期愈合,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11例患者年龄25~37岁,均为结扎术后由于各种原因使切口窦道长期不愈合,向外渗液。有6例曾做过窦道搔刮(其中1例搔刮3次,2例2次),2例用药物纱条填塞换药,1例因窦孔小而行表面切开药物冲洗引流,结果全部复发,复发次数为4~16次。其中有3例持续少量渗液至住院手术。均经保守治疗无效。因反复发作不能根治病程长达2—3年,患者经常患部覆盖纱布,以防浸湿衣服,造成生活不便。其中7例  相似文献   

4.
腹壁窦道多因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所致腹壁慢性感染而形成,管壁为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及瘢痕组织,长期不能愈合,治疗方法有多种,如窦道搔刮、窦道部分切除及无水酒精注射等,大部分窦道可闭合,但也有用以上方法多次治疗难以治愈,我院近3年来收治7例腹壁窦道患者中,时间最长的已3a,最短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Kugel补片在腹壁切口疝治疗中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应用Kugel补片治疗的49例腹壁切口疝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壁切口疝手术时间45~70 min,平均50 min.一般术后1 d均可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7~19 d,平均住院时间10.9d.术后随访46例,随访时间6~36个月,腹壁切口疝术后均无切口感染,3例诉腹壁发硬感,发生率6.52%(3/46),术后随访2~5个月腹壁发硬感消失.1例出现Kugel补片排斥反应,切口形成窦道,二次手术后切口愈合.随访46例患者均未见复发.结论 使用Kugel补片进行腹壁切口疝的修补技术是一种微创、高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正> 本站治愈输卵管结扎术后致顽固性腹壁窦道1例,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秦某,女,26岁,1999年3月9日在本站行输卵管结扎术,术后5天拆线回家。一个月后感切口处疼痛,逐渐加剧,当地医生进行输液处理(具体用药不详),无好转,再转本站就诊。入院查体:T 37.8℃,BP13.3/8.0kPa,营养良,心肺(-),腹软,肝脾未触及;输卵管结扎切口局部微隆,有热感,  相似文献   

7.
<正> 腹壁窦道是腹式输卵管结扎术后的严重并发症。由于患者病史长,治疗经历复杂,一时难以治愈,尤其是窦道侵犯膀胱壁时,需作膀胱部分切除,方可根治。笔者近几年来,收治3例此类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吴富卫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11):1531-1532
目的 总结腹壁切口疝的诊治经验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1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1~2年患者的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 21例患者手术成功,其中切口一期愈合17例,二期愈合4例.手术切口感染2例,经抗炎及换药治疗,感染切口二期愈合.手术时间76~131(102±13) min;住院7~12(8.9±1.3)d,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1~2年,16例患者获得随访,无一例腹壁切口疝复发.结论 依据腹壁切口疝缺损大小选择合理的手术修补方案治疗,围手术期预防感染,对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前列腺肥大及糖尿病老年患者给予及时处理,切口感染率低,预后良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
<正> 输卵管结扎术是简便、有效、常用的绝育方法,但如果操作不当或其它原因,可出现切口深层组织感染及脓肿。脓肿向体表溃破后,引流不畅形成窦道,病程可迁延数月甚至十余年,久治不愈,给受术妇女造成很大的痛苦。本文总结了12例输卵管结扎术后腹壁深层组织残余脓肿的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云南白药对结扎术后切口感染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2年12月行输卵管结扎术和输精管结扎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术后常规用药,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U/次肌内注射,2次/d,连续用药5 d;发现切口感染后加用头孢曲松钠2 g/次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7 d或至血常规正常;发现感染化脓后敞开引流,换敷料直至痊愈。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服云南白药胶囊,2粒/次,3次/d,根据患者情况服药至痊愈。比较两组伤口愈合情况以及痊愈情况。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甲级愈合5例,乙级愈合24例;丙级愈合1例。对照组甲级愈合3例,乙级愈合18例,丙级愈合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情况分别为<11 d 13例,1115 d 10例,1515 d 10例,1519 d 6例,1919 d 6例,1923 d 1例,2323 d 1例,2327 d 0例;对照组<11 d 8例,1127 d 0例;对照组<11 d 8例,1115 d 7例,1515 d 7例,1519 d 5例,1919 d 5例,1923 d 5例,2323 d 5例,2327 d 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白药可促进结扎术后切口愈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 我院自1984年2月~1993年3月共收治输卵管结扎术后腹壁切口及盆腔严重感染26例,采用中西药、音频理疗与手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效果满意。 一、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 本组26例患者均有输卵管结扎史,平均年龄34(30~39)岁。月经后施术17例,妊  相似文献   

12.
<正> 我站1994年10月~1998年9月收治输卵管结扎术切口下腹壁慢性炎性包块4例,经手术清除病灶用腹直肌瓣填塞残腔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4例患者年龄29~34岁,因结扎术后出现下腹疼痛或手术后2月下腹部出现包块伴尿频、尿急而就诊。均保守治疗,因反复发作不能根治,病程达3~5年不等,经检查下腹部原切口愈合佳,切口下触及包块,最大达11.3cm×7.8cm×8.3cm,其次8.0cm×7.0cm×6.5cm,最小5.0cm×4.0cm×3.0cm,质地硬,无明显活动度。经B超腹壁穿刺拟诊为腹壁炎  相似文献   

13.
165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小勤 《现代医院》2004,4(4):35-36
目的 了解剖宫产术后影响腹壁切口愈合及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 2 0 0 2年 1~ 12月 16 5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情况有关的临床资料。结果  16 5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甲级愈合 14 9例 (90 30 % )。乙级愈合 9例 (5 4 6 % )。丙级愈合 7例 (4 2 4 % )。结论 孕产妇免疫功能低下及营养不良是影响腹壁切口愈合的内在因素。肥胖以及切口类型对切口愈合有一定影响。严格无菌操作、术后护理质量的提高及孕产妇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降低感染的重要环节。抗菌素的合理应用 ,对预防和控制感染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崔红霞  刘炳敬  张超 《中国卫生产业》2013,(26):127-127,129
目的自制腹壁切口皮下负压引流装置(以下简称该装置)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9—2012年将负压引流导管置于皮下脂肪层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经腹壁切口的患者中,40例患者切口甲级愈合,1例因切口缝线松弛,闭式引流失败而感染。余患者术后7~11d拆线,术后5~20d拔管,感染率约在2.4%,随访0.5~3年切口无裂开无排异反应及切口疝形成。结论该装置能提高腹壁切口甲级愈合率,提高患者恢复期的满意度,且经济、简便易操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资料:许某,女,68岁,因输卵管结扎术后38年腹部切口疝住院。曾于1966年在本市人民医院行输卵管结扎术。术后腹壁切口感染,经静脉滴注抗生素后,15天伤口愈合。但此后感切口处有一肿物突出,咳嗽与站立时加重,平躺后消失,因无疼痛感,不影响日常生活而未诊治。近20年来,自觉下腹包块  相似文献   

16.
采用腹壁小切口、羊肠线支架行输卵管吻合术4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90年1月~2000年12月我站对输卵管结扎后因各种原因要求复通者,采用腹壁小切口,羊肠线支架行输卵管吻合术46例,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46例受术者均为输卵管结扎术后,年龄25~38岁,其病历提示输卵管结扎手术经过顺利,术后无慢性腹痛史,现月经周期正常,B超及妇检盆腔无异常,吻合术距绝育  相似文献   

17.
<正> 一、临床资料 患者,54岁,主诉输卵管结扎术后间断性下腹痛19年,发现腹壁肿块伴发烧5天于2002年10月22日来站治疗。患者于1983年在当地部队医院行结扎术,术后切口愈合好,自术后间断下腹切口部位疼痛,每次疼痛经口服“消炎药”后自行缓解,无发烧,疼痛与月经周期无关,于5天前再次腹痛,发现下腹壁肿胀并伴发烧,服“消炎药”无效来站。既往体健,月经规律,5年前绝经。入站查体:体温38℃、血压16/6kPa(120/  相似文献   

18.
杨静 《中国医师杂志》2001,(Z1):168-169
输卵管结扎术后妇女因子代意外 ,疾病等致矢折及残疾 ,要求行复通术 ,再次生育 ,本文分析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0月在我院行绝育术后输卵管复通术患者 185例 ,探讨患者年龄 ,结扎方式 ,结扎部位 ,术后输卵管长度与术后复孕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85例患者来自我院 1998年 1月~2 0 0 0年 10月行绝育术后输卵管复通术患者 ,年龄为30~ 4 5岁 ,均为生育第二胎后行输卵管结扎术术后无异常出血 ;腹部切口均为 3d拆线 ,愈合良好。术中见输卵管峡部结扎 10 0例 ,壶腹部结扎 60例 ,峡部 ,壶腹部之间结扎 2 5例。银夹结扎 2 0…  相似文献   

19.
输卵管结扎后窦道内取出节育环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料:女,36岁,因输卵管结扎术腹壁形成窦道6年,于2005年1月19日入院,6年前在当地医院行输卵管结扎术,术后半年腹壁切口处经常有淡红色的脓性少许分泌物外流,抗炎治疗无效,在当地医院行两次局部清创术后,切口处仍无愈合。查体:T37·5℃,R20次/min,P90次/min,BP16/16·3kPa,慢性病容、痛苦表情、查体合作,心肺无异常,腹部轻度隆起,肝脾未触及,脐耻之间可见纵行手术疤痕,长约4cm,中间可见直径1·0cm小孔,有少许淡黄色脓性分泌物外溢,粘稠,用探针探查呈60度角,可向耻骨下方顺延到10cm处,局部轻度压痛。血常规WBC13·0×109/L,余正常。B超示…  相似文献   

20.
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后输卵管结扎术改良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以住院时间短,术后痛苦小,恢复快,切口脂肪液化率低受到了产妇和医务人员的欢迎。但该术式给术后输卵管结扎带来较大困难,经逐步改进手术方法,手术成功率逐步提高,现将笔者从1997~2001年所作的306例腹壁横切口剖宫术后输卵管结扎术有关情况回顾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情况 306例对象中,横切口剖宫产术后距输卵管结扎时间为1~3年,行常规输卵管结扎术100例,改良输卵管结扎术206例。 2.改良手术方法 采取在横切口上2cm近正中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切开筋膜层时要彻底止血,以免术后出现血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