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科从1992年1月--2007年12月应用复方大承气汤加减治疗外科术后腹胀、腹痛、肛门延迟排气、大便困难及术后肠粘连引起腹痛、腹胀共62例,均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临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科从1992年1月——2007年12月应用复方大承气汤加减治疗外科术后腹胀、腹痛、肛门延迟排气、大便困难及术后肠粘连引起腹痛、腹胀共62例,均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临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一、肠梗阻术后反复大便不通胡××,男,24岁,1989年2月11日初诊。患者自诉于1987年3月因肠梗阻行手术治疗,出院后,经常腹痛、腹胀、大便不通、呕吐等,经武汉市某医院诊断为“术后肠粘连”,一直注射胎盘组织液,每用果导片及大黄、番泻叶热水泡服,症状得以缓解,但反复发作。1989年2月7日,一次食入12个鸡蛋和一碗糯米糍粑,当日发病,腹痛,腹胀,呕吐频繁,食入即吐,晚上心烦不得入睡,腹痛甚,大便不通,曾用大黄、果导片及输液治疗,病情无好转,满腹痛甚,汤水不得入,遂来我院诊治。  相似文献   

4.
腹部术后部分病例肠蠕动恢复缓慢、肛门不排气、排便。腹胀、腹痛、肠粘连,是腹部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促进术后肠蠕动、早期肛门排气、排便、解除腹胀腹痛,避免肠粘连,我们于2004年1月-10月应用傣医药治疗腹部术后腹胀、腹痛、肛门不排气、排便22例,疗效满意,随访半年无特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钡源性肠梗阻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钡源性肠梗阻是因行吞钡胃肠道透析或摄片检查后 ,引发的一种病情急重、预后差的肠梗阻。笔者从 1992年至今共收治 4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例均为市级以下医院转送到我院患者 ,其中男 1例 ,女 3例 ;年龄最小 5 1岁 ,最大 6 8岁。1 2 临床表现1 2 1 吞钡检查前表现  4例患者检查前均有经常性腹痛或腹胀 ,2例有腹部手术病史 (以后手术证实为原有不全性肠粘连 ) ,2例伴有大便秘结 (以后证实为肠道肿瘤 )。1 2 2 吞钡检查后表现 出现阵发性腹痛 ,腹胀加重 ,恶心呕吐 ,肛门排气排便停止等典型的肠梗阻表现。2 典…  相似文献   

6.
大黄附子汤治疗顽固性便秘验案1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林军  郑博 《河北中医》2004,26(6):445-445
冯某,女,45岁。主因大便秘结5年,加重6个月,于2 0 0 2 -1 0 -1 2就诊。5年前,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大便秘结,大便日行1次,未曾治疗。近2年来,病情加重且时有腹胀、腹痛、嗳气,自己用果导片或番泻叶,大便得通后诸症消失。6个月前,大便四五日一行,用上法无效,即到当地某医院给予清热通腑的中药治疗,病情时有缓解,停药后病情同前。于3个月前到省会某中医院根据胃镜结果诊断为浅表性胃炎,给予温中健脾之理中四逆辈加减。腹胀、腹痛时有缓解,大便仍干,2~3日一行。但每当饮食寒冷之品则腹胀、腹痛、大便秘结加重,经介绍前来诊治。患者平素畏寒喜暖,…  相似文献   

7.
枯矾一般多作外用,而我市已故名中医陈佩永善于将此药加入汤剂中治疗急难病症,尤其是对吐泻、腹痛等症常获奇效。1肠粘连叶某,男,40岁。2年前因阑尾穿孔术后,腹中部疼痛反复发作,西医诊为“肠粘连”,用“抗炎、解痉止痛”之利疼痛可缓解,但反复发作。今腹痛又作,较剧,伴腹胀肠鸣,恶心欲叶,大便2天未解,脉弦,舌红县白腻。辨证为气滞腹痛,治它理气止痛。处方:枯矾sg,炒菜葩于15u,姜川朴IOg,台马药IOg,炒积壳IOg,姜半夏IOg。l刺痛止,连服Ic余剂后腹痛未作。2急性胃肠炎笔者外婆一日半夜突然患病,L四十下泻,腹痛如…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您好!我是一位来自湖北省的患者,年轻时曾因胃溃疡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手术。但是最近总出现腹痛、腹胀症状,阵发性加剧,严重时会恶心欲吐,大便秘结,西医诊断为术后肠粘连,我想寻求中医中药治疗,请专家帮忙诊治!读者韩真韩真同志:您好!来信收到。肠粘连主要指肠管与肠管之间、肠管与腹膜之间、肠管与腹腔内脏器之间发生的异常黏附。  相似文献   

9.
大黄附子汤是仲景治疗寒疝腹痛的良方,笔者应用此方治疗多种急腹症,取得较好疗效,兹择验案举隅如次。一、粘连性肠梗阻李某,男,68岁。3年来因阑尾炎术后肠粘连致肠梗阻,曾反复手术3次。近半月腹胀疼痛拒按,大便不下,反复灌肠无效,病人拒绝再次手术,改服中药治疗。诊见表情抑郁,腹胀如鼓,肠型可见,十余日大便未解,四肢欠温,舌质暗淡,苔白厚,脉弦而沉。腹部X光透视诊为粘连性肠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联合雷火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IBS-D) 少阳太阴寒热利证的临床效果。方 法:选取 IBS-D 少阳太阴寒热利证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治疗组给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联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 2 组大便性状、腹痛腹胀程度、排便频率评分,统计2 组胃肠道总体症状疗效,随访 2 个月,统计 2 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2 组大便性状、腹痛腹胀程度、排便频率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大便性状、腹痛腹胀程度、排便频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6.7%(29/30),对照组为 73.3% (22/3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 0 (0/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13.64% (3/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联合雷火灸治疗 IBS-D 少阳太阴寒热利证的临床效果较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更好,在改善患者症状及降低复发率方面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1.
红藤四逆汤治疗术后肠粘连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粘连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严重的会发展为粘连性肠梗阻 ,危及生命。目前西药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自 1 986年以来在住院 32例病人中采用中医中药红藤四逆汤治疗取得较佳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肠粘连患者均为腹部手术后 ,并都经确诊住入本科病房观察治疗。其中男性 1 8例 ,女性 1 4例。年龄最小 2 7岁 ,最大 72岁 ,平均 48岁。2 适应证本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腹部手术后导致肠粘连症候 ,临床表现为慢性腹痛腹胀 ,时痛时止 ,甚则腹痛如绞 ,口苦咽干 ,纳差 ,大便干结 ,小便短赤 ,寐差 ,舌质红或淡红有瘀点 ,苔…  相似文献   

12.
蒋辉任 《新中医》2001,33(9):67-67
例1:刘某,女,23岁。因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20天,近2天食鸡肉致腹痛。诊见:阵发性腹痛,环绕脐周,攻窜上腹,腹胀,时有呕吐,腹部微隆起,下腹可见手术疤痕,右下腹轻度压痛,闻及肠鸣漉漉,小便黄,大便未行,舌红、苔黄,脉滑数。西医诊为肠粘连。中医诊为腹痛、腹胀,证属瘀热痞结。治宜清热攻下,理气开郁。处方:厚朴、大黄各30g,枳壳、桃仁、赤芍各15g,炒莱菔子50g,芒硝10g。急煎服1剂。服药当晚矢气2次,次晨排酱黑色大便少许,症状顿减。第2天再进1剂,又排便2次,随即腹胀消失,呕吐止,腹痛减轻。第3…  相似文献   

13.
大承气汤加减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云霞 《河南中医》1999,19(3):16-16
急腹症包括阑尾炎、胆道系统感染、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急性穿孔、肠梗阻等。这类病人术后多伴有腹痛,腹胀,排便困难,甚则并发肠粘连等。对此治疗虽然方法很多,但疗效不一。近年来我们采用大承气汤加减中药肛滴,治疗术后腹痛、腹胀,预防和控制肠粘连收到满意的效果,现...  相似文献   

14.
肠结核1例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44岁,因"腹胀、腹痛、腹泻3+月"入院.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腹痛,腹痛与排便无明显关系,伴腹泻,黄色稀糊状大便,大便少则2~3次/d,多则4~5次/d,无黏液及脓血,无里急后重、肛门坠胀、肛周疼痛,同时近1个月自感时有发热,具体体温不详,伴盗汗.近半月同时有右下腹阵发性隐痛,体质量减轻约5 kg.  相似文献   

15.
桃仁承气汤加减治疗粘连性肠梗阻马承芬肠梗阻是急腹症中较严重的疾病,临床上以腹痛,腹胀或呕吐大便不通为主要症状,临床中笔者以桃仁承气汤加减治疗粘连性肠梗阻3例介绍如下:例1王某某,女,32岁。妇科手术切除卵巢囊肿时发现肿物与肠粘连面积较大,术后妇科疾病...  相似文献   

16.
崔应珉  车文生  徐羽 《中医杂志》2011,52(3):251-252
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主要功效为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本草纲目》言其"健脾益胃,去风胜湿""补正气,利肠胃"。《药品化义》指出"薏米,味甘气和,清中浊品,能健脾阴,大益肠胃。"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荷瘤小鼠腹腔注射薏苡仁的乙醇提取物,能抑制艾氏腹水癌(ECA)细胞的增殖,显著延长动物的生存时间。薏苡仁丙酮提取物还对子宫颈癌14(14)及腹水型肝癌)(实体瘤  相似文献   

17.
肠粘连,多由于腹腔内各种手术后所致,患者腹痛腹胀,经常发作,病属"三焦胀"范畴。根据中医学理论,运用点穴按摩法治疗肠粘连56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56例中男37例,女19例;年龄20~61岁,平均41岁;病程1~12年,平均4年。手术种类:胃手术13例,胆囊手术8例,脾手术2例,空回肠手术10例,阑尾手术19例,剖腹产手术2例,肠肿瘤手  相似文献   

18.
韩俊生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10):1937-1938
薏苡仁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是临床常用的一种中药,它具有利水渗湿、缓和拘挛、健脾、清热排脓等功效.由于薏苡仁的此种功效表述不同,这无论对中医初学者还是临床工作者都会带来了一些迷茫,影响其理解与使用的准确性,确有澄清的必要.目的:阐明薏苡仁疗筋肉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的作用应该用"缓和拘挛",而不应该用"除痹"来表述,以便准确理解和应用.方法:从"缓和拘挛"与"除痹"含义、古代主要本草著作对其功效的表述、药性理论与现代药理研究等相关理论入手,采用考证与分析的方法进行论证.结果:证实了薏苡仁疗筋肉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的作用应该用"缓和拘挛"而不应该用"除痹"来表述.结论:薏苡仁此功效只有用"缓和拘挛"表述,才不失薏苡仁疗筋肉拘孪不可屈伸、风湿痹作用之真谛.  相似文献   

19.
自拟肠粘连缓解方是笔者多年来用治肠粘连和粘连性肠梗阻的常用方,本方在缓解腹胀、腹痛等症状及降低剖腹手术率方面有确切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二甲双胍为治疗2型糖尿病最基础的一线口服降糖药物,目前认为其给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心血管获益的作用最为可靠。但其胃肠道不良反应妨碍了临床应用,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纳差、腹胀、腹痛、腹泻、神倦等。衡先培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二甲双胍为寒凉滋腻之品,久服耗伤脾胃之阳,气机失调,湿浊内生,具有"伤阳、碍气、生湿"的药理特点,治疗上当以"醒脾通阳、行气降气、燥利湿邪"为主要治则进行辨证论治,方药则以炮姜、小茴香、砂仁、佛手、大腹皮、陈皮、半夏、苍术、厚朴、槟榔、藿香、茯苓、薏苡仁等加减组方施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