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通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66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6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83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服务,为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次。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分平均为95分,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分平均为87分。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观察组的830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在对照组的830例患者中,有11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次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普外科护理服务中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老年肺心病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和睡眠质量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焦虑症状的评分、抑郁症状的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和社会生活能力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中有29例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好,对照组患者中有13例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好。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睡眠质量较好患者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肺心病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地改善其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探讨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单纯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124例单纯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62例患者。我们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天数、住院费用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早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的天数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单纯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护理,不仅能够促进患者康复的进程、缩短住院的时间、降低住院费用,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脑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94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9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97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语言功能的评分和运动功能的评分以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语言功能的评分和运动功能的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语言功能的评分和运动功能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升高,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语言功能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住院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14.43%,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45.36%。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地改善其语言功能和运动功能,降低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对实施常规阑尾切除手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我们对这60例患者均进行常规阑尾切除手术。在手术结束后,我们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护理组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心率、血压变化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干预总有效率,并对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73.36%,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3.33%,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护理组患者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3.33%,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实施常规阑尾切除手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普通外科住院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普通外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服务,为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服务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护理服务结束后,在观察组的6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3%。在对照组的60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分中,观察组患者给出的评分平均为94.3±2.5分,对照组患者给出的评分平均为74.2±3.3分。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平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普通外科住院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RM)在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1013年我院外科患者80例设为观察组,选择2011-1012年外科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的为传统的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则接受护理风险管理,评估护理风险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综合评分及病历书写评分、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措施在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院急诊科收治的50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护理质量得分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护理缺陷、护理投诉及急救不完善方面,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护理满意得分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的发生率,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8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通过为期2个月的护理后,在观察组的60例患者中,护理结果为显效者有52例,护理结果为有效者有5例,护理结果为好转者有2例,护理结果为无效者有1例。在对照组的60例患者中,护理结果为显效者有35例,护理结果为有效者有6例,护理结果为好转者有5例,护理结果为无效者有14例。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观察组的60例患者中,有57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有3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基本满意。在对照组的60例患者中,有48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有5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基本满意,有7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不满意。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不仅护理效果好,而且增加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进行内固定手术的骨折患者使用中药方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我们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我们给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症状的评分、治疗的效果和骨折愈合的时间。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疼痛症状的评分为26.26±7.48分,对照组患者疼痛症状的评分为51.49±8.52分。观察组患者疼痛症状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为29.32±1.23周,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为38.42±1.42周。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进行内固定手术的骨折患者使用中药方剂治疗效果好,可有效地缓解其术后疼痛的症状,缩短其治疗的时间。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周亚双 《大家健康》2016,(11):179-180
目的:探讨安全管理视角下妇产科临床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将该院32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60例实施常规的护理安全管理,观察组160例基于安全管理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分析各组管理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妇产科应用安全管理视角下的临床护理风险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促进患者满意度增加。  相似文献   

12.
张咏梅 《大家健康》2016,(9):293-294
目的:研究高龄髋部骨折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70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收治时间为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期间,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风险因素认知评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风险因素认知评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有效的减少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吴丹  兰熔莉  付文娟 《当代医学》2016,(23):100-101
目的:对护理风险管理用于急诊患者中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急诊患者100例,通过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监护,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监护的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对2组患者在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方面进行对比。结果2组护理合格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00%,2组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概率,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进行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的女性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4月期间在罗甸县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服务中心进行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的120例女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0例女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女性。我们对对照组女性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女性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女性相同)的基础上,进行了心理护理。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女性SAS(焦虑状态自评量表)的评分以及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接受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女性SAS的评分分别为45.63±12.44分和46.12±13.36分。在接受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女性SAS的评分分别为35.53±10.45分和43.45±12.28分。两组女性接受护理后的SAS评分与接受护理前相比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女性SAS评分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女性,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接受护理前,两组女性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接受护理后,两组女性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有明显的下降,其中观察组女性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女性,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进行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的女性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地缓解其焦虑的情绪,稳定其血压和心率,确保手术的效果。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用中药热熨法对进行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7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30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3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15例患者。在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使用中药热熨法对其进行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VAS的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情况。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和我们悉心的护理,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5%。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其中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中药热熨法对进行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地减轻其疼痛的症状,提高其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用高压氧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4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坐骨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临床效果及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结果: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相比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进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用高压氧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病变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行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的80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过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2.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72.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行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治疗的效果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袁桂芳 《大家健康》2014,(8):194-195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老年患者中运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接收的外科老年患者作为观察资料,一共98例患者,随机将9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对风险的认知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外科老年患者在护理时积极应用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急诊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6月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投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而且可以有效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和投诉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刘常侠 《河北医学》2014,(6):1041-1043
目的:探讨分析无缝式护理在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至12月于急诊科进行救治并以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的150例患者为对照组,另随机抽取2012年1月至12月采用无缝式护理进行干预的150例患者为观察组,然后将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的护理质量评估结果和患者对护理态度、护理操作及综合护理效果的总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期间的护理质量评估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护理基础操作及综合护理效果的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 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无缝式护理在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相对较佳,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