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TNFα及SIL-2R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19例大肠癌患者在手术前后血清中TNFα及SIL-2R的变化。结果:大肠癌患者血清中TNFα及S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值,大肠癌患者术皇7天TNFα及SIL-2R水平明显低于术前。结论:大肠癌患者术后21天或更长时间测定TNFα及SIL-2R水平,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判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康莱特抗癌症恶病质实验研究   总被引:71,自引:1,他引:71  
研究通过T739小鼠接种LA795(小鼠肺腺癌)建立癌症恶病质动物模型,并采用康莱特对癌症恶病质鼠进行治疗,观察癌症恶病质鼠治疗后生理状况(体重、摄食量等)的改善及与癌症恶病质发生、发展相关的血清细胞因子如TNF-α、IL-1和IL-6的水平变化。TNF-α血清水平用RIA检测,IL-1及IL-6用ELISA法。结果表明:与生理盐水治疗荷瘤小鼠相比,康莱特能明显阻止癌症恶病质鼠体重下降、增加其摄食量、延长生存期、延缓肿瘤生长、并使部分肿瘤液化、坏死。血清TNF-α和IL-1水平同时也明显下降,实验所见均提示康莱特具有明显的抗癌症恶病质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津媛  吾为一 《白血病》2000,9(2):92-94
目的:了解急性白血病(AL)患儿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肿瘤霈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及RIA测定2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31便急性淋巴细胞细胞白血病(ANLL)及20例2蝗血清SIL-2R和TNFα水平。结果:AL患儿血清SIL-2R和TNFα发病期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后二者差异无统计意义。发病期经化疗完全缓解后降至正常水平,化疗  相似文献   

4.
45例白血病患者,采用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其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以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NC)上膜白细胞介素2受体(mIL-2R)的表达,用双抗体夹心CELISA法测定其血清肿瘤坏死固子α(TNF-α)的含量。发现急性白血病(AL)及慢性位细胞白血病原始细胞危象(CML-BC)患者血清IL-2和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CML-BC尤其急淋变者的PMNC上mIL-2R阳性率较高,并与血清TNF-α有关,而与血清IL-2无关,mIL-2R阳性常提示白血病患者疗效差,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肺癌患者血清sIL—2R和TNF—α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73例原发性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IL-2R和TNF-α的变化。结果表明:91)sIL-2R和TNF-α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肿瘤越晚期升高越明显;(2)治疗后sIL-2R和TNF-α都明显下降,但各治疗下降程序不同,放、化疗组比手术切除下降更显著;(3)sIL-2R和TNF-α在肺癌病人呈正相关机理不明。  相似文献   

6.
M-CSF、IL-1和TNF-α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丹  文剑明  吴惠茜  张萌  姚俊霞 《癌症》1999,18(1):20-22,29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骨巨细胞瘤(GCT)形成及其溶骨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和细胞增养技术,观察M-CSF、IL-1和TNF-α在18例GCT中的表达及对GCT溶骨的影响。结果:在GCT中,M-CSF主要由纤维母细胞样基质细胞(FC)分泌;巨噬细胞样基质细胞(HC)主要分泌IL-1和TNF-α,少数分泌I  相似文献   

7.
癌症恶病质的发生及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癌症恶病质的主要表现是厌食和体重下降。本文动态观察了小鼠在腹腔注射TNF-α及荷瘤后摄食量和体重的变化,采用RIA测定各组小鼠血清TNF-α水平。结果:1)TNF-α能诱导小鼠摄食量和体重急剧下降。2)荷瘤组小鼠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非荷瘤组(P<0.01)。3)NP治疗荷瘤小鼠,显著改善其摄食量和体重的下降。表明:TNF-α与癌症恶病质的发生相关。用NP能有效拮抗恶病质的表现,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  相似文献   

8.
作者以皮下接种人肝细胞癌细胞SMMC7721的裸鼠为荷瘤模型,由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体外IL-2和丝裂霉素C灭活的人肝癌细胞SMMC7721共同刺激培养后激活的杀伤细胞(AK),研究了将成纤维细胞介导的人IFN-α基因疗法与IL-2/AK/阿霉素过继免疫化疗联合应用后对肝癌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1)给肝癌裸鼠单独腹腔埋植人IFN-α基因转移的NIH3T3成纤维细胞(NIH3T3-IFN-α ̄+)就能显著抑制肝癌(皮下)体内生长,使荷瘤裸鼠存活期明显延长;(2)在腹腔埋植NIH3T3-IFN-α ̄+之后再静脉注射AK细胞、腹腔内注射IL-2,发现荷瘤裸鼠的皮下肿瘤结节生长抑制作用更明显;(3)将NIH3T3-IFN-α ̄+与IL-2/AK/阿霉素联合应用后,对肝癌裸鼠的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肺癌患者血清sIL-2R和TNF-α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73例原发性肺癌患者治疗前后(手术切除16例,放疗28例,化疗29例)血清sIL-2R和TNF-α的变化。结果表明:(1)sIL-2R和TNF-α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肿瘤越晚期升高越明显(P<0.001);(2)治疗后sIL-2R和TNF-α都明显下降(P<0.01).但各治疗组下降程度不同,放、化疗组比手术切除组下降更显著;(3)sIL-2R和TNF-α在肺癌病人呈正相关(r=0.34),机理不明。结果提示,血清sIL-2R和TNF-α可作为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监测指标之一,并可作为疗效判断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60例胰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肿瘤坏死困子(TNF)水平。结果表明胰腺癌患者血清SIL-2R和TN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且与胰腺癌临床分期有明显相关性。行根治性手术者订后1月血清SIL-2R和TNF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行姑息性手术者则无显著性降低(P〉0.05)。结果提示,动态观测血清SIL-2R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60例胰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肿瘤坏死困子(TNF)水平。结果表明胰腺癌患者血清SIL-2R和TN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且与胰腺癌临床分期有明显相关性。行根治性手术者术后1月血清SIL-2R和TNF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行姑息性手术者则无显著性降低(P>0.05)。结果提示,动态观测血清SIL-2R和TNF水平变化,可作为胰腺癌患者病情判断、疗效观察及预后估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正常人、声带息肉病人及喉鳞状细胞癌病人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喉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和TNF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及声带息肉病人,差异非常显著(P<0.01,P<0.001)。且血清sIL-2R水平与喉癌的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型、分期及手术前后具有明显的相关趋势,TNF则不明显。提示:动态观察血清sIL-2R及TNF的变化,可作为分析体内抗肿瘤效应、评价疗效及监测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白血病患者外周血IL—2,mIL—2R和TNF—α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大启  王宝珍 《白血病》1996,5(3):157-159
45例白血病患者,采用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清白细胞介素的水平,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膜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表达,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发现急性白血病及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原始细胞危象患者血清IL-2和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CML-BC尤其急淋变者的PMNC上mIL-2R的阳性率较高,并与血清TNF-α的有关,而与血清IL-2无关,mIL-24阳  相似文献   

14.
胃癌病人血清3种细胞因子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胃癌病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35例胃癌病人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并与胃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胃癌病人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明显增高(P〈0.01),并与临床期有关(P〈0.05),病灶切除后血清TNF-α、IL-6和IL-  相似文献   

15.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的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36例MM患者血清中IL-6和TNF-α的水平。结果 进展期MM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缓解期MM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展期MM患者IL-6和TNF-α水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与方法应用ELISA法研究了18例癌性渗出液(MOF)中内源性IL-2、IL-6、IL-8、IFNγ和TFNα的生物学活性,并与恶性肿瘤病人(MTD)血清、正常人、结核性胸膜炎(TBP)和肝硬化病人(CRS)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MTD血清中IL-6活性高于与正常成人组(P<0.05);IL-2和IFNγ活性亦低下(P<0.5)。MTD血清中IL-2、IL-6TNFα活性显著低于TBP(P<0.001);IL-8和IFNγ活性亦降低(P<0.05)。MOF中的IL-6、IFNγ水平显著高于TBP组(P<0.01;P<0.05);IL-2却明显降低(P<0.05)。MTD血清中IL-2、IL-6低于CRS组(P<0.05);MOF中IL-6、INFγ水平高于CHAD组(P<0.001;P<0.05);IL-2和IL-8则低于CRS组(P<0.05;P<0.01)。结论MTD血清和MOF中IL-2、IL-6、IL-8和IFNγ活性反映了MTD抗肿瘤免疫的功能状态。IL-6和IL-8活性对于MTD预后的估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肿瘤坏死因子与白细胞介素2协同抑制肺腺癌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粟毅  吴亚梅 《癌症》2000,19(8):779-781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单用或合用对肺腺癌A549细胞系(A549)和耐顺铂A549细胞系(A549/DDP)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采用四氮唑蓝快速比色法(MTT法)进行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结果:TNFα对两株细胞的毒性作用无显著差异;与IL-2合用后,TNFα对两株细胞的毒性作用分别较单用时均明显增强(P〈0.01)。结论:TNFα与IL-2对两株细胞具有协同  相似文献   

18.
肿瘤坏死因子抗体和高聚金葡素对抗癌症恶病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利用荷瘤动物模型初步探讨癌症恶病质发生机理,评估肿瘤坏死因子抗体(TNF-αAB)及高聚金葡素(BM828)治疗恶病质的疗效。方法建立T739/LA795荷瘤小鼠恶病质模型,同时另组小鼠用TNF-α作诱导。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TNF-α水平。用TNF-αAB和BM828治疗恶病质小鼠,观察各组小鼠摄食量及体重的变化。结果小鼠荷瘤2周后其体重及摄食量明显下降,该组小鼠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非荷瘤组;TNF-α能诱导小鼠出现类似恶病质的表现。结论TNF-α可能是癌症恶病质发生的主要细胞因子之一。TNF-αAB及BM828在一定程度上能缓减恶病质发展。  相似文献   

19.
癌性渗出液中IL—2,IL—6,IL—8,TNFα和IFNγ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与方法 应用ELISA法研究了18例癌性渗出液(MOF)中内源性IL-2、IL-6、IL-8、IFNγ和TFNα的生物学活性,并与恶性肿瘤病人(MTD)血清、正常人、结核性胸膜炎(TBP)和肝硬化病人(CRS)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MTD血清中IL-6活性高于与正常成人组(P〈0.05);IL-2和IFNγ活性亦低下(P〈0.5)。MTD血清中IL-2、IL-6TNFα活性显著低于TBP(P〉  相似文献   

20.
观察TNFα对LAK细胞、化疗药物抗胃癌作用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TNFα与IL┐2配伍培养LAK细胞,并使TNFα单抗阻断试验;以TNFα预处理胃癌细胞,观察TNFα影响LAK抗瘤活性的特性及胃癌细胞对PBMC及LAK的敏感性变化;以TNFα联用5┐FU,ADM或MMC观察体外、TNF联用MMC观察荷胃癌裸鼠体内的抗胃癌效应。结果TNFα在低浓度IL┐2下增加LAK活性,使IL┐2诱导同等LAK活性的浓度下降约10倍;TNFα预处理胃癌细胞使PBMC、LAK对其的抗瘤活性提高约10%、9%。TNFα与5┐FU、ADM或MMC联合组体外、TNF与MMC联用组体内抑制胃癌细胞生长效应明显优于单用组,差异显著。结论TNFα在低浓度IL┐2下增加LAK抗胃癌活性,TNFα预处理使胃癌细胞对PBMC及LAK的敏感性增加;TNFα联合化疗药物5┐FU、ADM或MMC可使抗胃癌效应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