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性腔隙梗塞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与糖尿病性腔隙梗塞的关系。方法:对3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梗塞患及30例对照组患进行了研究。分别测定了两组血胰岛素(Ins)、C肽(CP)、葡萄糖(Bs)、胆固醇(CHDL)和甘油三酯(TG)水平以及体重指数(BMI)等指标。结果:糖尿病性腔隙梗塞组与对照组比较,其血Ins、CP水平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降低(P<0.001),其血CHOL、TG水平及BMI亦升高(P<0.05),结论:IR与糖尿病性腔隙梗塞有密切关系,IR是糖尿病性腔隙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改善和治疗IR在预防糖尿病患发生腔隙梗塞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220例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20例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的CT表现。结果:220例腔隙性梗塞病例共292个梗塞灶均为0.25~1.5cm大小的圆形、椭圆形低密度灶,平均CT值为15Hu,33例行增强扫描病灶均无强化。结论:对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病例要密切注意其发病时间及进行第二次CT复查,运用薄层扫描技术,以提高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与糖尿病性腔隙梗塞的关系。方法:对3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梗塞患者及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了研究。分别测定了两组血胰岛素(Ins)、C肽(CP)、葡萄糖(Bs)、胆固醇(CHOL)和甘油三酯(TG)水平以及体重指数(BMI)等指标。结果:糖尿病性腔隙梗塞组与对照组比较,其血Ins、CP水平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降低(P<0.001),其血CHOL、TG水平及BMI亦升高(P<0.05)。结论:IR与糖尿病性腔隙梗塞有密切关系,IR是糖尿病性腔隙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改善和治疗IR在预防糖尿病患者发生腔隙梗塞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吴苏宁  赵瑞平 《临床医学》1996,16(10):13-14
现将1986年以来我院经CT证实的180例腔隙性脑梗塞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44例,女36例。年龄31~87岁,均经CT扫描,160例共检查出腔隙灶236个,阳性率88.8%,其中单发者102例,多发者58例。病灶分布以基底节最多109个,放射冠66个,内囊46个,丘脑8个,脑干7个。依据Fisher描述,本组腔隙梗  相似文献   

5.
45例腔隙性梗塞误诊分析褚忠建李忠泽腔隙性梗塞(以下简称腔梗)是脑动脉深穿枝及其分枝梗塞,梗塞直径在20mm以内谓为腔梗[1]。我院近二年来在住院疗养院病人中有45例患腔梗,曾分别误诊为风湿症者25例,占5555%,颈椎病者12例,占2666...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腔隙性梗塞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34例经头颅CT、MRI证实为腔隙性梗塞患者进行颈动脉B超探查,并与4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发现腔隙性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作者认为:颈动脉粥样斑块,尤其是多发性斑块可能是腔隙性脑梗塞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外统计腔隙性脑梗塞发病率占缺血性中风20%左右。本文按照1986年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第3次修订的诊断要点[1]对103例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特征、CT特点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3例病人中,年龄41~用岁,平均64.2岁。男62例,年龄41~幻岁,平均62.8岁,女41例,年龄43~sl岁,平均65.7岁。男女之比为1.引门,50岁以上96例(占93.2%)。既往史:有高血压病72例(70.0%),糖尿病18例(l.5%),心脏病(包括冠心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肌病等)27例(26.2%),脑血管病16例(15.5%),其中脑血栓…  相似文献   

8.
观察253例经头颅MRI确诊为脑梗塞资料,201例为腔隙性脑梗塞。男多于女(2:1),≥60岁者发病率为80.6%,〈60岁者为19.4%。其中89.5%的患者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10.5%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腔隙性脑梗塞以基底节区最多见占51.8%;半卵圆中心,侧脑室体旁放射冠占30.8%,丘脑10.8%,脑叶4.8%,脑干及小脑分别为0.8%和1.0%。影响腔隙性脑塞预后的主要因素索取决于病  相似文献   

9.
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53例CT证实的腔隙性脑梗塞患者进行脑底动脉血流检测,并与40例正常人作对照,根据血流速度及血流信号改变,发现观察组有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狭窄致血流加速及脑血流缓慢供血不足改变。梗塞灶血液供应所属脑动脉主干硬化、狭窄及供血不足是造成腔隙性脑梗塞的重要因素,而脑动脉主干硬化、狭窄与腔隙性脑梗塞更密切相关。认为TCD对腔隙性脑梗塞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腔隙性脑梗塞脑底脉血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53例CT证实的腔隙性脑梗患者进行脑底动脉血流检测,并与40例正常人作对照,根据血流速度及血流信号改变,发现观察组有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狭窄致血流加速及脑血流缓慢供血不足改变。梗塞灶血液供应所属脑动脉主干硬化、狭窄及供血不足是造成腔隙性脑梗塞的重要因素,而脑动脉主干硬化、狭窄与腔隙性脑梗更密切相关。认为TCD对腔隙脑梗塞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刘颖  王淑芳 《现代康复》1999,3(7):816-817
腔隙性脑梗塞是脑血管疾病中常见和多发的病种,其病因学明确:系发生于豆纹动脉、丘脑穿动脉和基底动脉中央部穿通支供应范围(基底节、内囊、丘脑、桥脑等)的小梗塞。用CT检查来观察探讨脑功能区病损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从病理生理角度进行讨论分析、旨在加强对腔隙性脑梗塞临床症状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12.
47例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与CT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47例腔隙性脑梗塞进行了临床与CT分析。CT扫描共发现71个梗塞灶,其中46个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相符,无症状病灶25个,占35.2%。纯运动偏瘫24例,感觉运动性中风19例,共济失调性偏瘫4例。3组间的发病危险因素、功能缺损分布和病灶平均体积未见有明显区别,神经功能缺损均不严重,预后较好。本文资料提示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及血液高凝状态可能是腔隙性脑梗塞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对小儿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的认识。方法:对12例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资料和CT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梗塞灶均位于基底区及内囊区,本病预后良好。结论:小儿有脑外伤史,出现偏瘫及语言障碍时,应考虑外伤性脑梗塞。  相似文献   

14.
精制蝮蛇抗栓酶治疗腔隙性脑梗塞140例王艳玲,王文江腔隙性脑梗塞(以下简称腔梗)为老年人的常见脑血管病者之一,是脑动脉深穿支及其分支梗塞[1].今将我院1992~1993年12月收治的腔梗,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以精制蝮蛇抗栓酶(以下简称svate)...  相似文献   

15.
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是指大脑中动脉的深穿支动脉及其分支闭塞引起的脑深部软化灶,其直径一般为1.0~1.5mm,好发于基底节、内囊及脑干。在颅脑外伤后,单纯发生基底节一内囊区的腔隙性脑梗塞,文献报道甚少。本文作者收集整理了1990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36例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资料,并就其临床表现、CT特点、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诊断等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进展性脑梗塞是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在 4 8h内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1 ] ,腔隙性脑梗塞是指发生在大脑半球深部白质及脑干的缺血性微梗塞 ,因脑组织缺血、坏死、液化并由吞噬细胞移走而形成腔隙 ,病灶直径在 0 .2~ 2 0 mm之间。两种疾病虽然均为缺血性脑血管病 ,但在诊治上有差别。现将我院 1996~ 2 0 0 0年间 4 2例进展性脑梗塞误诊为腔隙性脑梗塞作以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男 2 5例 ,女 17例 ,年龄 4 3~ 79岁 ,平均 6 6岁 ;发病时间 1.5~ 18h,平均 4 .5 h;既往病史有高血压者 2 8例 ,糖尿病者 9例 ,高血脂者 2 3例 ;症状…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66例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与CT分析,说明高血压是引起腔隙性脑梗塞的主要病因,糖尿病,高血脂是其常见病因,有症状但头颅CT正常情况下应作MRI检查,以提高腔隙性脑梗塞的诊断率,提出了腔隙性脑梗塞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血管病是糖尿病(DM)诸多血管并发症之一,老年2型糖尿病中腔隙性脑梗塞发病率甚高,严重影响老年糖尿病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现将我院1995年~2003年住院的42例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的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低场磁共振机对脑腔梗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低场磁共振成像对腔隙性脑梗塞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收集经住院治疗痊愈及动脉观察治疗好转的46例。其中35例经住院治疗痊愈,11例在门疹治疗动态观察好转。25例作CT平扫诊断,9例在CT平扫为阴性,但患者有临床症状及体征者随即行MRI检查发现腔梗灶。12例直接作MR扫描而显示病灶;结果:腔隙性脑梗塞在基底节区发病率较高为28/46,半卵园中心区8/46,小脑4/46。CT平扫时表现为斑点状低密度,MRI呈斑点状,星形或卵园形,信号强度T1加权多为等信号,而慢性或陈旧性病灶在T2加权均呈高强度信号;结论:CT对一般腔梗灶都能显示,但对超急期发病在24小时内者常为阴性。对CT检查阴性者,病人若有临床症状及体征和/或血压偏高患者均应作MRI扫描。尤其对临床有脑干、小脑症状与体征者应及时行RMI检查。  相似文献   

20.
王琪 《山西临床医药》1999,8(3):187-188
为探讨糖尿病性腔隙性脑梗塞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对60例Ⅱ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腔隙性脑梗塞23例进行研究。分别测定血胰岛素,C肽,葡萄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以及体重指数。结果表明:合并腔梗者与未合并腔梗者比较,其血Ins,C肽水平显著升高,而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