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古方八阵·散阵》,为调肝理气名方,原方由“醋炒陈皮、柴胡各二钱,川芎、麸炒枳壳、芍药各一钱半,炙甘草五分,香附一钱半”组成,煎服法为“水一盅半,煎八分,食前服。”主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笔者在临床中根据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随证加减,用此方化裁治疗多种妇科疾病,获效良好,特举验案4例于后。兹不思浅陋,献拙用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2.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古方八阵》,由醋炒陈皮、柴胡、川芎、麸炒枳壳、芍药、炙甘草、香附组成,临床主要用于肝气郁滞证。方中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功擅条达肝气而散郁结,为君药;香附微苦辛平,入肝经,长于疏肝理气,并能行气止痛,川芎味辛气温,人肝胆经,功擅行气活血、开郁止痛,二药助柴胡疏肝理气、行气止痛,为臣药;陈皮理气和胃,枳壳行气止痛、疏肝理脾,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共奏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功。  相似文献   

3.
柴胡疏肝散出自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古方八阵·散阵》一书,原方用于“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由“醋炒陈皮、柴胡各二钱,川芎、麸炒枳壳、芍药各一钱半,炙甘草五分,香附一钱半”组成,煎服法为“水一盅半,煎八分,食前服”,主治肝气郁结证,具有疏肝行气、健脾和胃、活血止痛的功用。近年来柴胡疏肝散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增多,现就近年来柴胡疏肝散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由陈皮、柴胡、川芎、枳壳、芍药、甘草、香附组成,功效疏肝理气解郁,为治疗肝气郁滞证的经典方剂。《谦斋医学讲稿》认为:“本方即四逆散加川芎、香附和血理气,治疗胁痛,寒热往来,专以疏肝为目的。”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香附、川l芎理气活血,为臣药;陈皮、枳壳行气导滞,芍药养血柔肝止痛,为佐药;甘草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共奏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之功,主治胁肋疼痛,或寒热往来、嗳气太息、脘腹胀满、脉弦等肝气郁滞之证。近年来,笔者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多种胃脘痛,取得良好效果,现举案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由“醋炒陈皮、柴胡各二钱,川芎、麸炒枳壳、芍药各一钱半,炙甘草五分,香附一钱半”组成,煎服法为“水一盅半,煎八分,食前服”。原方用于“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凡遇肝郁气滞之证,均以本方化裁使用,而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6.
正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由"醋炒陈皮、柴胡各二钱,川芎、麸炒枳壳、芍药各一钱半,炙甘草五分,香附一钱半"组成,用于"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具有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功,主治肝气郁滞证。梅建强教授为河北省名中医,从医三十余载,精研典籍,临床思路开阔,秉承"随证化裁"的用药  相似文献   

7.
贾慧玲 《河北中医》2014,(10):1450-1451
柴胡疏肝散是治疗气机郁滞症的肝胆病症经典方之一,载于《景岳全书》,法“木郁达之,治疏肝理气之志”,原方由“醋炒陈皮、柴胡各二钱,川芎、麸炒枳壳、芍药各一钱半,炙甘草五分,香附一钱半”组成,煎服法为“水一盅半,煎八分,食前服”,是治疗肝气郁滞、胁肋疼痛、胸闷脘胀的常用方剂。笔者侍诊河北省十二大名医之一王国三先生,每见王老师应用柴胡疏肝散得心应手,效如桴鼓,现将其应用柴胡疏肝散治疗肝胆病症验案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8.
田元祥  赵建新 《陕西中医》2003,24(12):1131-1132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古方八阵·散阵》,原方用“治胁肋疼痛 ,寒热往来”,由“醋炒陈皮、柴胡各二钱 ,川芎、麸炒枳壳、芍药各一钱半 ,炙甘草五分 ,香附一钱半”组成 ,煎服法为“水一盅半 ,煎八分 ,食前服”。临床主要用于肝郁气滞证。笔者临床加减应用于多种疾病 ,均取得满意效果。1 偏头痛 郝某 ,男 ,1 8岁 ,学生。 2 0 0 2年1 1月 2日初诊 ,患者学习则左侧偏头痛 ,伴有胁痛 ,善太息 ,口干苦 ,时有失眠。经多级医院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舌红苔黄腻 ,脉弦滑。处方 :柴胡、枳壳、香附、陈皮、龙胆草、合欢皮、炙甘草、薄荷、丹皮各 …  相似文献   

9.
正《景岳全书·古方八阵·散阵》卷五十六云:"柴胡疏肝散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组方:陈皮(醋炒)、柴胡各二钱,川芎、枳壳(麸炒)、芍药各一钱半,甘草(炙),五分,香附一钱半,水一盅半,煎八分。食前服。全方功效为疏肝行气,活血止痛。笔者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郁证,效果较好。现举验案1则。患者,女,50岁。2015年2月1日初诊。主诉:焦虑多思1个月。自述1个月前因家庭重大变故致焦虑多思,情绪抑郁,伴失眠,咽部异物感,咯吐不出,胸胁胀  相似文献   

10.
杨秀荣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3):100-101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古方作陈.散阵》,为调肝理气名方,原方由“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炙甘草”组成。主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笔者在临床中根据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随症加减:用此方化裁治疗乳癖、痛经、带下病、不寐、肉瘿等病,获效良好,特举验案5例于后。兹不思浅陋,献拙用作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柴胡疏肝散见于《景岳全书》。方中,柴胡、芍药、香附、枳壳、川芎疏肝解郁为主;陈皮、甘草理气调中为佐,能收到理气止痛之效。笔者在临床中应用柴胡疏肝散用来治疗内、妇科等疾病,每收良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2.
柴胡疏肝散为张景岳<景岳全书>方,由柴胡、枳壳、芍药、川芎、陈皮、香附、甘草组成,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效,是治疗肝气郁滞、胁肋疼痛、胸闷脘胀的有效方剂,笔者临床用其治疗多种疾病效果较好,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3.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由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白芍药、甘草组成,功专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就柴胡疏肝散的临床运用进行探讨,凡因"气滞"所致脾胃病证疾病,在"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原则指导下均可应用,效佳。  相似文献   

14.
柴胡疏肝散目前临床常应用的是见于《景岳全书?古方八阵?散阵》的同名方剂,此书中柴胡疏肝散的组方为柴胡二钱、陈皮(醋炒)二钱、川芎一钱半、芍药一钱半、枳壳(麸炒)一钱半、甘草(炙)五分、香附一钱半,将上述诸药加水一盅半,煎八分,于进食前服用.《景岳全书》云,"若外邪未解而兼气逆胁痛,宜柴胡疏肝散主之"柴胡疏肝散,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1].柴胡疏肝散在临床内、外、妇、儿等科均有广泛应用.笔者在临床上常用此方加减调治多种疾病,疗效满意.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对本方的组方原理、应用规律、条件和注意事项等有了一定的心得与感悟,特撰写此文阐释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古方作陈·散阵》,为调肝理脾之名方。原方由柴胡、陈皮、香附、川芎、枳壳、芍药、甘草组成,功用: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主治:肝气郁滞证,症见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恶抑郁。  相似文献   

16.
<正>柴胡疏肝散源自《景岳全书》,其方剂组成由:陈皮(醋炒),柴胡各二钱,川芎,香附,枳壳(麸炒),芍药各一钱半、甘草(炙),五分,水一盅半,煎八分,食前服。功用:疏肝行气,和血止痛。主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笔者在临床中遵循"治病必求于本","异病同治"的原则,临证加减化裁,将其原方散剂改成汤剂,或病情稳定缓解后再用散剂,常用于临床各科,举例如下。1急性胆囊炎,合并脂肪肝杜某,男,45岁,2007.5.10就诊,该患者经常喜食辛辣,近日  相似文献   

17.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由柴胡、陈皮、芍药、枳壳、川芎、香附、炙甘草七味药组成,具有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效.主治肝气郁结之胁肋疼痛,寒热往来等症.本人常在该方基础上稍予加减,治疗各种疾病,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18.
<正>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由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炙甘草等七味药组成。具有疏肝理气、和血止痛之功,主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笔者应用此方加减治疗更年期抑郁症、冠心病心绞痛、乳腺增生、肝脓肿,收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古方作陈·散阵>,为调肝理脾之名方.原方由柴胡、陈皮、香附、川芎、枳壳、芍药、甘草组成,功用: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主治:肝气郁滞证,症见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恶抑郁.肝体阴而用阳,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血量的生理功能,肝又有易怒、易热、易虚、易亢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柴胡疏肝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古方八阵·散阵>,由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组成,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的功用,主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主要用于肝郁气滞证.临床加减应用于多种疾病,可取得满意效果,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