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清朝光绪年间,登州宁海人徐谦光根据自己的心得及临床经验著成《推拿三字经》,其不仅仅论治小儿疾病,还将治疗小儿的推拿手法扩充用于成人,后经历代名家的整理、继承与发挥,特别是著书立说使之发扬光大,成为能流传至今的重要的小儿推拿流派.该流派目前理论与临床水平的最高代表--青岛市中医医院儿科自1955年建科以来,一直在其传人李德修、赵鉴秋、葛湄菲等的直接领导下,开展三字经流派的研究和临床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三字经推拿理论发端于清代徐谦光,其所著<推拿三字经>一书通治成人小儿之疾,以成人为主[1].李德修老师在继承了徐谦光三字经派精华的基础上,潜心研究小儿推拿,为小儿推拿三字经派的奠基人.赵鉴秋老师受李老的真传亲授,进一步发扬光大了小儿推拿三字经理论.  相似文献   

3.
《推拿三字经》是小儿推拿三字经流派的核心文献。对比研究现存可见的7种《推拿三字经》版本的核心内容,发现各本均源于以油印本(竖排)为代表的全本和以李德修所献油印本(横排)为代表的通行本两个体系;栾抄本所代表的部分抄本在传抄过程中对经文等进行了大量修订,已失去原貌,可为研究参考之用。被认定为徐谦光最后之定本的石印本实际是以全本体系的劣质传抄本为底本与他本拼配而成,全书各章节讹误错漏甚多,不足为凭,但对了解《推拿三字经》版本流传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近日,山东省青岛市中医医院申报的"三字经流派推拿技术"入选青岛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字经流派推拿创建于1877年,因创始人徐谦光以三字为一句话,编著《推拿三字经》而得名。  相似文献   

5.
叙述了山东的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湖南的刘开运儿科推拿流派、上海的海派儿科推拿及北京的小儿捏积流派以及其他流派各自特点以及各流派手法治疗小儿腹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三字经流派推拿结合清心导赤颗粒治疗小儿夜啼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用三字经流派推拿及清心导赤颗粒内服,对照组单用清心导赤颗粒内服。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字经流派推拿结合清心导赤颗粒内服治疗小儿夜啼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青岛已故推拿老中医李德修先生在“推拿三字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发挥,创立了自己的独特推拿技术。这种推拿法省却了脱衣解带的麻烦,小儿容易接受,而且疗效显著。现整理如下:一、穴位及作用1.脾穴:在拇指桡侧边缘。健脾调中,行气活血。2.肝穴:食指指面正中。平肝熄风,镇惊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六个小儿推拿流派(山东的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和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上海的海派儿科推拿、湖南的刘开运儿科推拿流派和北京的小儿捏积流派)各自的诊治、手法特点及擅长的疾病,并详细叙述了各流派治疗小儿咳嗽的具体方法。参考文献18篇。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查阅四大小儿推拿流派(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湘西刘开运小儿推拿流派和金义成海派小儿推拿流派)所出书籍及文献,从历史传承、四诊辨证、治则、手法取穴等方面总结分析四大小儿推拿流派在治疗小儿肺炎时的特色与异同,以期完善和规范治疗此疾手法,进一步提高该疾病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90例和观察组90例,治疗组在口服中药与三字经流派推拿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中药。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 91.11%,治疗组有效率为97.7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三字经流派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程红云 《中医研究》2007,20(12):48-49
小儿推拿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疗效显著。他和历代其他疗法一样,因时因地的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清徐谦光著有《推拿三字经》,创立了推拿三字经派,将其广泛应用于儿科,并不断发展和创新,使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成为山东小儿推拿三大流派之一。临床中,笔者应用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治疗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手法及临床体会报道如下。1取穴方法临床常用穴位有胃经、板门、脾经、大肠经、肝经、肺经、八卦、四横纹、小天心、五指节、精宁、威灵、二马、外劳宫、一窝风、天河水、六腑穴。小天心、五指…  相似文献   

12.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六大小儿推拿流派之一,经历140余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独到的学术思想,培养了大批的从业人员。本文通过搜集和整理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的传承谱系和发展脉络,对该流派创始人和历代传承人的著书立说、学术思想和所作贡献加以总结,并针对当代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配合中药敷贴治疗小儿伤食泻的疗效。方法:将100例伤食泻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运用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配合中药敷贴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保和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天。结果:观察组显效29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8.00%,两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配合中药敷贴治疗小儿伤食泻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已故青岛名老中医李德修(1892~1972),山东省胶东人,为清光绪年间胶东推拿名医徐谦光的弟子,此派俗称“三字经派”。李老不仅继承了这一学派的精华,而且有所发展创新。自1955年在青岛市中医院儿科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三字经流派推拿治疗302例小儿泄泻患儿,对其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验证其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302例患儿确诊后采用三字经流派推拿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3次。参照国家卫生部药政局2002年版《新药(中药)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评定标准》制定评价量表作为评价指标。结果经治疗302例患儿的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有效率94.04%。结论①三字经流派推拿临床疗效确切,尤以伤食泻、脾虚泻为佳。②手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李德修小儿推拿秘笈》和刘开运《小儿推拿疗法》为蓝本,研究两者在操作手法、穴位考订以及治疗原则方面的异同点,为李德修与刘开运小儿推拿的更好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三字经流派推拿作为山东小儿推拿三大派之一,具有取穴少而精,擅用独穴,手法简单,每穴操作时间长,治疗以清为主等基本特点。儿科临床应用越来越广,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应熟练掌握本流派推拿的手法,更好地为广大患儿解除疾苦。  相似文献   

18.
齐鲁小儿推拿流派特色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推拿疗法是祖国医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防治小儿疾病的一种有效无副作用的疗法,它和历代其他疗法一样,因时、因地的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山东地区小儿推拿疗法颇为盛行.对近代山东地区小儿推拿疗法中具有代表性的三门流派,即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孙重三、青岛市中医院李德修和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张汉臣等三位已故老中医为代表的不同推拿取穴流派,三大流派各有所长,现将各流派之特色剖析,从学术思想见病的治疗手段异同点和加减用穴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三大流派各有所长,后学者应取众家之长,不但要通过临床实践进一步钻研,使之系统化、理论化,而且还应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以研究提高,使小儿推拿疗法这一奇珍异宝发挥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相似文献   

19.
殷明  孟宪军 《中医药学刊》2004,22(7):1192-1193
小儿推拿疗法是祖国医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防治小儿疾病的一种有效无副作用的疗法.它和历代其他疗法一样,因时、因地的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山东地区小儿推拿疗法颇为盛行。对近代山东地区小儿推拿疗法中具有代表性的三门流派,即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孙重三、青岛市中医院李德修和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张汉臣等三位已故老中医为代表的不同推拿取穴流派,三大流派各有所长.现将各流派之特色剖析,从学术思想见病的治疗手段异同点和加减用穴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三大流派各有所长,后学者应取众家之长,不但要通过临床实践进一步钻研,使之系统化、理论化,而且还应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以研究提高,使小儿推拿疗法这一奇珍异宝发挥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相似文献   

20.
徐谦光 ,山东牟平人 ,因著有《推拿三字经》而创立了三字经派推拿 ,然而其生平无记载。在查询徐氏生平过程中 ,发现了另外一本更有价值的《徐氏锦囊》,此书未出版 ,仅为家传之宝。笔者有幸见到此书 ,经与其后人协商 ,将此书大概内容作一介绍 ,供有识之士进一步考证、发掘、整理。《徐氏锦囊》是清末同治 1 3年 (1 874年 )徐谦光历五年汇集的有关推拿、脉诀、用药等方面的医学专著。该书长 2 3 cm、宽 1 8.5 cm、厚 2 .5 cm,全书共分上、中、下三篇 ,封面已缺 ,除前言与序言有少量字残缺外 ,正文基本完整 ,书中经常出现“宗礼印章”正方形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