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描述前交叉韧带损伤早期的关节镜下重建,总结其初期临床结果。方法2007年12月至2008年11月,25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采用4股自体半腱肌半膜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手术方法。移植物采用圆头,软螺纹空心螺钉沿前内侧入口固定。根据Macnab和Lysholm评分标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估。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末次随访时,伸膝活动均正常,1例屈膝受限30°。根据Macnab分类标准,患者总体满意率为96%。患者膝关节平均活动范围是0°~130°。膝关节功能按Lysholm评分,术前(57.48±6.27),术后(95.8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交叉韧带损伤早期的关节镜下重建能起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内侧髌股韧带的自体半腱肌腱等长重建与缝合修复两种手术技术治疗髌骨脱位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40例髌骨脱位患者,采用缝合修复手术的20例为缝合组,采用韧带重建的20例为重建组,检测两组术后3,14d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观察比较两组手术前后适合角(CA)、外侧髌股角(LPA)、髌骨外移率(LS),术后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术前CA、LPA、L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CA、LPA、LS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缝合组:(9.13±1.88)°比(16.50±2.83)°、(8.48±1.19)°比(-1.28±2.12)°、(0.52±0.43)°比(0.78±0.32)°;重建组:(6.69±1.83)°比(16.95±3.17)°、(6.24±1.33)°比(-0.91±2.00)°、(0.32±0.23)°比(0.7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建组术后CA、LPA、LS改善程度均优于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缝合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总分为(38.27±17.06)分,重建组为(79.44±9.8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14d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侧髌股韧带的自体半腱肌腱等长重建治疗髌骨脱位的手术效果明显好于缝合修复,内侧髌股韧带重建可以有效地恢复髌股关节的对合关系,从根本上治愈髌骨脱位.但是重建手术创伤大,中、远期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参对吻合肌腱愈合及粘连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60只,将每只大鼠的2条屈趾深肌腱配成对子随机分配到2个组:A组为丹参注射液组,13组为生理盐水组。建立肌腱断裂吻合模型,术后局部注射药物0.1ml/肢,A组用丹参注射液,B组用生理盐水。术后1、3、8周处死动物取材,分别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生物力学检测。结果A组肌腱粘连程度较B组轻(Z=4.39,4.54,P〈0.05),术后第3、8周吻合口胶原纤维的含量明显增多,肌腱的抗张力强度明显增强(21.15±1.83vs16.98±2.19;30.36±2.66vs22.91±3.13,P〈0.01)。结论丹参是一种良好的减轻肌腱术后粘连,促进肌腱愈合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温小芳  林秀甜  郑新意 《中国校医》2014,28(12):936-937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关节镜下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125例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和后期康复锻炼,随访3~6个月,观察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疼痛肿胀情况。结果与康复护理前比较,术后康复锻炼3个月的膝关节活动度和lysholm评分分别为(96.33±10.41)°和(86.12±11.57)分,而术后6个月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和lysholm评分均明显升高,为(116.37±16.78)°和(91.10±12.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患者发生膝关节疼痛和肿胀的发生率分别为7.69%和12.31%。结论精心的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减少不良反应,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范李  杨述华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9):1155-1157
目的研究洛伐他汀关节腔内注射对骨关节炎(OA)模型关节软骨退变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6个月龄新西兰大白兔行右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切断术。手术后将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立即给予关节腔内注射0.5mg/ml洛伐他汀0.2ml/kg,每周1次,连续6周;对照组则关节腔内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术后6周处死动物。在解剖镜下观察股骨内髁关节软骨的大体形态学改变并评分。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软骨及滑膜中MMP-1,3mRNA的表达。结果解剖镜下实验组软骨退变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实验组关节液中IL-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实验组滑膜中MMP-1,3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软骨中的MMP-1,3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OA早期关节腔内注射L洛伐他汀能够明显降低MMP-1,3mRNA的表达,减轻骨关节炎软骨的退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行膝后内侧小切口暴露,骨折复位,并以锚钉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6个月,了解骨折对位及愈合、膝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9-12周,骨折均骨性愈合,无明显移位。术后6个月,有3例患者后抽屉试验呈弱阳性,1例轻度伸膝受限,1例轻度屈膝受限,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3.53±2.32)分。结论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锚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操作简便、安全、内固定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用自体半腱肌或异体同种胫前肌解剖重建腘腓韧带,治疗膝关节后外旋转不稳定,以探讨该手术的方法及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膝关节后外旋转不稳定的患者13例,全部患者均为复合损伤,术前胫骨外旋程度与健侧相比均10°。患者均采用自体半腱肌腱或异体胫前肌腱解剖重建腘腓韧带的手术方法,手术前后均进行胫骨外旋角度、关节活动度检查、膝关节正侧位X线、膝关节MRI以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以评定膝关节功能损伤及恢复情况,比较结果,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前所有患者胫骨外旋角度与健侧相比全部10°,术后胫骨外旋角度与健侧相比减少0°~5°者8例,占61.5%,减少5°~10°者3例,占23.1%,减少10°~15°者2例,占15.4%。术前患者伸膝受限者2例,与健侧相比屈曲受限5°~10°者3例,11°~20°者5例,20°者3例;术后屈曲受限5°~10°者2例,占15.4%,屈曲受限10°者1例,占7.7%,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都有所改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从术前的(38.3±2.9)分增加到术后的(82.5±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体半腱肌腱或异体胫前肌腱解剖重建腘腓韧带,是治疗膝关节后外旋转不稳定的良好方法,手术安全、操作简单,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45例膝前后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全部采用关节镜下重建术,股骨端用Endobutter钢板固定,胫骨端用界面螺钉固定,选择同种异体肌腱作为移植物,于对抗下拉紧固定。结果本组45例,随访(18±3.2)个月,优36例,良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91.11%。结论该手术创伤小,术后关节活动恢复快,固定牢固,早期、远期稳定性好,重建的肌腱抗张强度理想,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窦文杰 《中国医师杂志》2008,10(9):1246-124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骨-髌腱-骨(BPB)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ACL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切取BPB移植物,建立骨隧道,植入BPB移植物,用挤压螺钉固定植入两端骨块,重建ACL。结果随访4个月至3年,术后Lysholm评分为(93.6±2.3)分,较术前的(53.9±5.2)分,有显著提高(t=3.18,P〈0.01)。结论关节镜下BPB移植物重建ACL是一种疗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朱可为  王万春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8):1038-1041,1045
目的探讨多西环素对骨关节炎软骨退变的保护机制,为临床防治退行性骨关节病、治疗创伤性骨关节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模型制作: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行右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切断术(ACLT),术后不固定右膝关节。分笼饲养,每笼1只。予以青霉素(40万单位)肌注预防感染,11次/d,注射3d。术后第4天,驱赶实验动物以强制膝关节活动,每天60min,持续30d。术后4周,右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模型建立完成。(2)动物分组:将动物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只,实验组注射多西环素[1.33%多西环素溶液0.3ml(总量0.4m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0.3m1),所有动物均分笼饲养,不再强制活动。总共注射时间为4周。(3)采集标本及数据分析:用空气栓塞的方法处死所有实验动物,采集髌骨关节面软骨及关节内滑膜标本,应用Brittberg软骨退变分级标准进行大体评分。用RT—PCR的方法检测MMP-3mRNA及TIMP-1mRNA的表达。结果大体评分显示实验组髁软骨评分0级6例,1级2例,髌软骨评分0级5例,1级3例。对照组髁软骨退变程度较轻,髌软骨评分0级2例,I级6例。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在术后8周都有MMP-3mRNA及TIMP-1mRNA的表达。实验组MMP-3mRNA表达(1.20±0.32)较对照组(1.97±0.54)明显降低(t=3.47,P〈0.05),而实验组中TIMP-1mRNA表达(3.22±0.42)较之对照组(1.90±0.33)有显著缯强(t=6.99,P〈0。01),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内注射多西环素后,抑制了关节软骨和滑膜中MMP-3mRNA的表达、上调TIMP-1mRNA的表达,从而减轻关节软骨退变程度。  相似文献   

11.
早期运动对家兔跟腱断裂术后愈合的组织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动物实验的角度分析跟腱断裂术后早期运动与制动状态下组织学差异,为术后早期运动提供组织学证据.方法 将新西兰家兔随机分成正常组,早期运动组,石膏固定组.造模后对家兔跟腱进行组织学检查,寻找组织学差异.结果 家兔跟腱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早期运动组胶原纤维更粗[(8.417±1.649)μm vs(6.818±1.025)μm,t=2.76,P<0.05],排列更整齐,成纤维细胞更成熟;电镜下观察,早期运动组胶原原纤维的直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915±2.123)nm vs(21.725±3.768)nm,t=4.12,P<0.01].结论 术后早期运动能够促进跟腱的组织学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改良式宫颈电环切除术在治疗宫颈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7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原位癌患者按不同手术式分研究组采用改良式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21例,其中CIN Ⅰ 4例、CJN Ⅱ 10例、CIN Ⅲ 4例、CIS 3例,对照组行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49例,其中CIN Ⅰ7例、CIN Ⅱ 21例、CIN Ⅲ 16例、CIS 5例.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天数、锥体面积与出血量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16.57±17.47)ml],手术时间[(9.07±3.34)min],术后出血时间[(9.10±2.23)d]均低于对照组[(39.80±37.43)ml、(12.19±5.34)min、(10.49±2.76)d],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锥体体积[(14.70±13.35)mm3]与术中出血量[(32.83±14.32)ml]对数资料转为正态资料,呈正相关(r=0.430,P〈0.05).两组疗效及预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锥体体积与术中出血量有一定关系,对于锥切面积大、血运丰富,术前估计手术过程中出血多的患者,术前在宫颈3点和9点缝扎子宫动脉下行支可减少术中、后出血,从而缩短减少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钙超负荷与高血压。肾小动脉重建的关系及氯沙坦(Losartan)的治疗作用。方法正常血压Wistar-Kyoto(WKY)大鼠和同种的16周龄自发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rat,SHR)大鼠随机分为WKY对照组、SHR对照组、高剂量losartan组(SHR+HL)、低剂量losar—tan组(SHR+LL)。每组6只动物。给予正常饮食,饲养至24周。losartan溶于10ml生理盐水中灌胃,余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测量尾动脉血压、肾组织钙离子浓度、肾小动脉内羟脯氨酸含量并观察肾脏病理测量肾人球小动脉中膜厚度、血管内径及中膜厚度与内径比值(MT/LR)。结果SHR组肾组织钙离子浓度[(18.42±2.34)μ mol/g]、肾小动脉内羟脯氨酸含量[(8.26±2.02)mg/g]均大于WKY组[(11.83±1.98)μmoL/g,(5.16±0.98)mg/g](t=3.116,3.258,P〈0.05),但两治疗组均有所降低,小于SHR组(t:2.946,P〈0.05)。SHR组肾内小动脉的壁厚[(5.25±1.13)μm]、壁厚内径比[(9.57±1.78)%]均大于WKY组相应比值[(4.03±0.16)斗m,(7.12±1.35)%](t=2.836,3.425,P〈0.05),但两治疗组壁厚内径比[(7.64±1.29)%,(7.85±1.32)%]小于SHR组(t=3.512,3.648,P〈0.05)。结论losartan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内钙超负荷、降低纤维化程度来改善肾小动脉的血管阻力,对高血压大鼠的。肾小动脉重建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芦荟汁对烫伤大鼠的皮肤愈合及体内氧自由基清除的影响.方法 将24只大鼠分为3组,即芦荟组、烧伤膏组,空白组;分别在大鼠背部造成直径为2.6 cm的深Ⅱ度烫伤创面,涂烧伤膏、芦荟汁,观察上皮出现时间及愈合时间,并检测愈合面的皮肤SOD、GSH-PX、MDA含量.结果 芦荟组上皮出现时间(4.6±0.56)d,愈合时间(16.2±2.6),烧伤膏组上皮出现时间(5.4±0.6)d,愈合时间(18.1±3.4)d,空白组上皮出现时间(6.8±0.3)d,愈合时间(22.3±3.2)d.芦荟组、烧伤膏组上皮出现时间和愈合时间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芦荟组与烧伤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芦荟组SOD(98.07±6.22)、GSH-PX(243.21±20.18)、MDA(4.89±2.12),烧伤膏组SOD(83.97±6.34)、GSH-PX(208.25±24.52)、MDA(6.93±3.05)与空白组SOD(57.50±9.43)、GSH-PX(139.88±22.70)、MDA(8.98±2.1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芦荟组与烧伤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芦荟汁具有促进大鼠创面愈合、清除体内自由基而保护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胰岛素对1型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创面愈合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模型60只,1月后在大鼠背部造成深Ⅱ度烫伤创面,将大鼠随机分为无干预组(B)、胰岛素治疗组(C)、NGF治疗组(D)、NGF联合胰岛素治疗组(E),并设立正常烫伤对照组(A),每组15只。观察伤后3、7、11、15、21d各组创面愈合情况,检测创面组织HIF-1α和VEGF的表达。结果E组创面愈合率第7天为[(25.35±2.32)%,P〈0.05],与其他各组相比较显著增加;C、D组创面愈合率较B组显著增加分别为[(16.68±1.95)%,(18.29±1.70)%,P〈0.05];D组自第15天起较A组显著增加[(54.84±3.60)%,P〈0.05];自第7天起E组HIF-1α和VEGF的表达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局部应用NGF联合胰岛素可加速创面愈合,其机制可能通过促进创面微血管再生,纠正局部缺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大鼠2型糖尿病(T2DM)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治疗作用。方法高糖高脂饮食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T2DM并发NAFLD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治疗组,每组16只,并设立正常对照组20只。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125mg/(kg·d)灌胃治疗。于实验第16(治疗后8周)、20周(治疗后12周)末分批处死大鼠,检测肝功能、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和血脂水平,光镜下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学形态,分别以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肝组织UCP-2蛋白和UCP-2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转氨酶、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及血脂水平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1);肝脏于第16周末出现不同程度脂肪变性,第20周末出现严重脂肪变性;肝组织UCP-2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组(P均〈0.01),UCP-2mRNA表达于第16周末[(1.789±0.301)VS(0.245±0.087),t=11.02,P〈0.011和20周末[(1.989±0.207)VS(0.262±0.058),t=17.93,P〈0.01]均高于正常组,以20周末更为明显。在16周末(治疗后8周)和20周末(治疗后12周),治疗组大鼠血清转氨酶、血糖及血脂水平均有改善,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升高(P〈0.01或P〈0.05),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减轻。治疗组肝组织UCP-2蛋白表达在16周末和20周末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1),UCP.2mRNA表达在16周末[(0.665±0.088)VS(1.789±0.301),t=7.81,P〈0.01]和20周末[(0.610±0.102)VS(1.989±0.207),t=9.98,P〈0.01]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甲双胍可降低T2DM并发NAFLD大鼠肝脏脂肪含量,调控肝脏UCP-2的适度表达,对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复方葛根素对糖尿病肾病Ⅳ型胶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复方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Ⅳ型胶原(IV-C)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诱导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实验用SD大鼠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糖尿病组(10只)、葛根素治疗组(10只)、维生素C治疗组(10只)、维生素C和葛根素联合治疗组(10只).治疗12周,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大鼠的一般状况、血糖、尿素氮、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糖化血红蛋白、血清Ⅳ-C、24 h尿蛋白排泄率,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Ⅳ-C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检测肾组织Ⅳ-Cα1基因表达.结果 (1)4个糖尿病大鼠模型组大鼠均出现肾脏功能损害;(2)葛根素和维生素C能改善基本状况,降低糖尿病大鼠(葛根素治疗组、维生素C治疗组、联合治疗组)的尿素氮[(8.68±0.43)、(7.98±0.47)和(5.76±0.82)μmol/L]、血肌酐[(74.68±8.20)、(75.52±7.98)和(58.66±6.65)mmol/L]、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18.40±0.37)、(17.24±0.30)和(9.97±1.27)mg/24 h×10-3];增加内生肌酐清除率[(0.59±0.21)、(0.61±0.14)和(0.69±0.32)ml/min];Ⅳ-C、[(111.56±14.61),吸光度显著下调(110.78±9.69)和(95.44±9.97)].结论 复方葛根素可能通过抑制Ⅳ-C的表达,具有确切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阿霉素肾病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组及苯那普利组,采用左侧肾脏切除加尾静脉重复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检测各组大鼠在阿霉素注射前(0周末),用药2周末、4周末、6周末24h尿蛋白量;观察用药6周末各组大鼠肾功能指标及光镜下肾脏的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肾小管间质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24h尿蛋白量[(30.07±2.12) mg/24 h、(201.83 ±8.63) mg/24 h、(470.70 ±58.79) mg/24 h](用药2周末、4周末、6周末)、血尿素氮[ (20.20 ±2.65) mmol/L]、肌酐[(86.79 ±2.20) μmol/L]水平、肾小管间质的损伤PAS评分(4.38 ±0.26)及ET-1表达(126.92 ±3.63)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分别为(6.75±2.07) mg/24 h、(8.28±0.71 )mg/24 h、(25.37±4.30) mg/24 h、(8.93±1.05) mmol/L、(49.00±5.34) μmol/L、1.06±0.19、32.09±3.71;P<0.01];川芎嗪组24h尿蛋白量[(176.93±9.20)mg/24 h、(270.45 ±60.21)mg/24 h](4周末、6周末)、血尿素氮[(13.75 ±2.60) mmol/L]、肌酐[ (62.49 ±3.29)μmol/L]水平、肾间质小管的损伤PAS评分(2.78±0.10)及ET-1表达(57.44±4.98)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川芎嗪对肾间质小管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减少尿蛋白的排泄,抑制ET-1的生成有关,从而减轻肾小管间质的炎症反应及纤维化.  相似文献   

19.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震荡现象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BT)的临床意义.方法 30例CHF患者(CHF组)及28例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对照组)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将CHF组分为轻度CHF组(Ⅰ~Ⅱ级)16例及重度CHF组(Ⅲ~Ⅳ级)14例;CHF组中缺血性心脏病18例及非缺血性心脏病12例.分析比较各组HRT的初始值(TO)及震荡斜率(TS)两项指标.结果 CHF组TO值[(0.43±0.83)%]较对照组[(-1.49±1.00)%]明显增高(P<0.05),CHF组TS值[(2.67±0.66)ms/RRI]较对照组[(8.52±2.09)ms/RRI]明显降低(P<0.05).重度CHF组TO值[(0.79±0.67)%]较轻度CHF组[(0.12±0.86)%]明显增高(P=0.026),重度CHF组TS值[(2.88±0.79)ms/RRI]较轻度CHF组[(2.40±0.35)ms/RRI]明显增高(P=0.045).缺血性心脏病与非缺血性心脏病患者TO及T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中TO及TS值同时异常(TO≥0,TS≤2.5 ms/RRI)占53.3%(16/30),而TO或TS值仅1项异常占40.0%(12/30),CHF组HRT检测异常率为93.3%(28/30).结论 CHF患者HRT现象明显减弱,HRT可作为CHF严重程度的有效观测指标,对CHF患者预后的预测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