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吡喹酮、丙硫咪唑单独及联合治疗脑囊虫病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吡喹酮、丙硫咪唑单独和两药合用治疗脑实质型脑囊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三组 ,完成治疗剂量后 3个月复诊 ,从头痛、癫痫发作等症状缓解程度及头颅MRI病灶改善情况两方面来判断及评价三组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 ①联合用药组在缓解头痛、控制癫痫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组(P <0 .0 5 ) ,在头颅MRI病灶改善方面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②药物不良反应三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对于脑实质型脑囊虫病不伴颅内压升高者 ,吡喹酮与丙硫咪唑合用疗效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了应用丙硫咪唑治疗50例脑型猪囊尾蚴病的疗效,并讨论了该药的剂量、疗程、副作用以及该药与吡喹酮比较在治疗脑囊虫病的优点。丙硫咪唑值得被推荐为当前治疗脑囊虫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吡喹酮对脑囊虫病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脑囊虫病者分为2组,第1组吡喹酮剂量为每疗程总量180mg·Kg-1,分8~10天服完,3个疗程,疗程间隔1~2个月;第2组吡喹酮剂量减半,疗程相同。以脑CT观察脑囊虫病者颅内病灶情况作为疗效评价。结果 第1组治疗42例,治愈率为69.05%,有效率100%;第2组治疗10例,治愈率10%,有效率70%。两组疗效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吡喹酮剂量为每疗程180mg·Kg-1治疗脑囊虫病效果好,明显优于吡喹酮剂量为每疗程90mg·Kg-1。  相似文献   

4.
郑九红 《中国热带医学》2014,(3):350-351,359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大囊型脑囊尾蚴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大囊型囊尾蚴病5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对照组20例给予口服吡喹酮或丙硫咪唑,静点活血化瘀、脑细胞活化剂及降颅压药物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中药制剂,治疗5个疗程后,分别对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囊体大小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治愈率30.0%,治疗组治愈率69.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临床治疗大囊型脑囊尾蚴病加用中药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具有杀虫、促进吸收作用,而且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治疗癫痫型脑囊尾蚴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6例癫痫型脑囊尾蚴病患者分成二组。对照组102例,口服西药吡喹酮、丙硫咪唑及抗癫痫药物,静脉滴注脑细胞活化剂及降颅压药物,平均住院治疗18d,间隔3月行下一疗程。治疗组11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胶囊,一次服5粒,3次/d,每疗程后复查头颅CT或MRI、囊尾蚴抗体、脑电地形图,评价疗效,统计毒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29.4%,治疗组治愈率为68.4%,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0.52%,对照组为64.71%,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癫痫型脑囊尾蚴病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而且有利于囊尾蚴病灶的吸收,减少囊虫钙化的形成,疗效显著,并能降低药物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不同剂量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的临床疗效,按照临床初治应用吡喹酮剂量的差异分为2组。第1组54例,采用小剂量法,第2组93例,采用大剂量法。结果 3个疗程后第1组治愈率为35.19%,显效率为98.15%;第2组治愈率为46.24%,显效率为98.92%,第2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第1组。结论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有效,大剂量用药较小剂量用药的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7.
丙硫咪唑联合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47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慢性期脑囊虫病治疗效果,方法:478例住院脑囊虫病患,按CT扫描诊断分为320例急性脑囊虫病和158例慢性期脑囊虫病,所有患均用丙硫咪唑和吡喹酮治疗3个疗程,追踪观察1年,结果:急性期脑囊虫病治疗有效率96.88%,慢性期脑囊虫病治疗有效率43.03%,结论:急性期脑囊虫病的疗效明显高于慢性期脑囊虫病,表明提高脑囊虫病疗效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8.
144例脑囊虫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144例脑囊虫病患者的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免疫水平、影像学及脑电图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144例脑囊虫病男性多于女性,癫痫发生率为61.11%,,发作类型以全身强直一阵挛发作(GTC)多见,血ELISA阳性率低于脑脊液ELISA阳性率.脑电图无特异性改变,影像学显示有各种类型脑囊虫病.临床治疗:吡喹酮治疗较丙硫咪治疗显效率高.结论:144例脑囊虫病中,癫痫发作类型多样,脑脊液免疫学检查较血液免疫学阳性率高,吡喹酮治疗效果优于丙硫咪唑治疗.  相似文献   

9.
杨金飞 《吉林医学》2014,(20):4430-4431
目的:探讨大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联合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及最佳疗程。方法:选择先兆流产患者104例,分为A组、B组、C组,所有患者均给予HCG联合黄体酮治疗,1周为1个疗程,A组2个疗程,B组4个疗程,C组7个疗程,比较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血HCG、孕酮(P)较治疗前均有改善,B组、C组患者保胎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显著,其中以治疗4个疗程效果最宜。  相似文献   

10.
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10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临床确诊的脑囊虫病1056例,应用吡喹酮每天45mg/Kg,分为3次/d,同时口服地塞米松0.75mg/次,小儿0.375mg/次)。连续服药6d为一疗程,间隙10d重复1疗程。3mo后复诊,继续服药2个疗程(方法同第1、2疗程),共4个疗程,观察临床症状、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痊愈436例(41.29%),显效598例(56.63%),进步22例(2.08%),有效率97.92%变化,评定疗效。结论吡喹酮分疗程间隙治疗脑囊虫病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1.
将经临床诊断、头颅CT及脑脊液嗜酸性细胞检查证实为脑囊虫病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丙硫咪唑与吡喹酮治疗,结果其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其副作用差异有显著性(P<005)。因此认为丙硫唑咪治疗脑囊虫病具有毒性低、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将经临床诊断、头颅CT及脑脊液嗜酸性细胞检查证实为脑囊虫病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丙硫咪唑与吡喹酮治疗,结果其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其副作用差异有显著性(P〈0.05)。因此认为丙硫唑咪治疗脑囊虫病具有毒性低、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丙硫咪唑长疗程治疗脑囊虫病的疗效。方法 给予临床确诊的脑囊虫病 78例患者口服丙硫咪唑 15mg·kg 1·d 1,30d一疗程 ,共行 3个疗程 ,观察临床症状、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根据疗效评定标准 ,计算有效率。结果  78例中痊愈 2 6例 ,显效 5 1例 ,进步 1例 ,有效率 98.71% ,随访 2年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丙硫咪唑长疗程治疗脑囊虫病近远期疗效均佳 ,且不良反应少 ,较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14.
口服吡喹酮疗程剂量180~240mg/kg治疗脑囊虫病67例临床观察。随访半年50例中基本治愈和显效者43例。表明口服吡喹酮对脑囊虫病的治疗效果确切,疗效显著。并对脑囊虫病的诊断、疗效判定、影响疗效的因素及治疗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陈许英 《大家健康》2015,(3):152-153
目的:研究和探讨小剂量胺典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014年我院收治的80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A组患者给予小剂量胺典碘酮治疗,B组患者给予大剂量胺典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5%;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2.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胺典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更有效的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重症监护病房中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89例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随机分为B组43例和A组46例,B组给予头孢曲松钠,A组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进行治疗;1疗程为7天,疗程结束后统计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1.3%,高于B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0.8%和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重症监护病房中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效果好于头孢曲松钠,疗效显著,细菌清除率高,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脑囊虫病是一种对人类危害颇大的脑寄生虫病,我省较少见。最近我科收治一例“脑囊虫病癫痫型”伴“皮肤猪囊虫病”,经用吡喹酮治疗效果良好,本文复习有关文献,讨论了关于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疗效问题,并认为,只要剂量、疗程得当,严密  相似文献   

18.
吡喹酮和丙硫咪唑治疗脑囊虫病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追踪观察了吡喹酮、丙硫咪唑治疗脑囊虫病各230例的远期疗效。结果,吡喹酮组治愈129例,显效58例,好转37例,有效率97.4%,丙硫咪唑治愈134例,显效34例,好转57例,有效率97.8%,两药疗效相近,均可作首选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博利康尼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长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按门诊单号平均分为A、B两组。A组患儿给予氨茶碱治疗,B组患儿给予博利康尼联合酮替芬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对患儿肝、肾等重要组织,系统功能进行检查,均未出现明显的异常现象。B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博利康尼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脑囊虫病是猪绦虫幼虫 (囊尾蚴 )在脑部寄生所致。脑囊虫病的发病率颇高 ,约占人囊虫病的 6 0 %~ 92 %。近年来 ,由于临床上应用吡喹酮和丙硫咪唑的病因治疗 ,其发病率显著降低。但在疾病治疗过程中 ,由于虫体被杀灭 ,大量毒素、代谢产物、异体蛋白被释放 ,使机体产生严重的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