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次“王琦讲堂”围绕王老师临床治疗少弱精子症病案展开讨论。从少弱精子症的中西医病因病机、治疗现状、治疗难点与策略、主病主方及其化裁思路、用药特色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王琦老师指出了良好生活习惯及“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在少弱精子症诊治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少弱精子症“肾虚夹湿热瘀毒虫”的主导病机;阐述了升精赞育汤的制方思想和配伍特点,以及生殖用药安全性问题,指出了中医生殖医学的发展方向。通过讨论,大家对应用中医药方法治疗少弱精子症有了系统的认识,学习领会了王琦老师论治少弱精子症的独特处方思路和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2.
系统地总结了杜金行教授的中医辨证思路、病因病机认识、治疗及处方用药特点。根据不同病因病机,分别从疾病各阶段结合临床辨证要点,进行论治,采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兼顾,祛邪而不伤正的辨证论治原则,强调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出发。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期分症论治,同时较为重视活血化瘀及针对原发病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
李涵 《北京中医药》2011,30(1):28-29
系统地总结了杜金行教授的中医辨证思路、病因病机认识、治疗及处方用药特点.根据不同病因病机,分别从疾病各阶段结合临床辨证要点,进行论治,采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兼顾,祛邪而不伤正的辨证论治原则,强调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出发,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期分症论治,同时较为重视活血化瘀及针对原发病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是中医治疗学的核心。本文就两者在临床上的结合运用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即专病专方专药与辨证(症)用药相结合;专证专方专药与辨病(症)用药相结合,传统的中医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认为通过不断研究总结,有利于中医治疗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三位一体”辨证的特点是强调中医临证需证、病、症三者结合,其核心是以证为本,病为枢,症为标。广义的“三位一体”辨证是指“天—地—人”的三才整体模式;狭义的“三位一体”辨证是指“辨证、辨病、辨质”相结合的临床思维模式;更狭义的“三位一体”辨证是指“三脏同治”、“二脏一腑”、“三腑同治”及分期调理的辨证模式。“气逆三脏”属于“三位一体”辨证的“三脏同治”模式。本文重点介绍临床运用“气逆三脏”辨证论治胃食管反流病,分别从藏象学和经络学的角度阐述它提出的科学性。最后,从“辨证、辨病、辨质”三位一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肝—脾—肺”三脏分期用药这两方面来论述“气逆三脏”提出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癌症的中医辨证需要有先后主次及轻重缓急之分.正邪相争、虚实变化是癌症发生、发展及转归的根本,辨证上首先要“辨虚实”,根据虚实的不同予方药上的区别.其次,各脏腑功能特点不同,需要“辨脏腑”,拟方施药时要根据其功能特点选方用药.临床症状是疾病当前的综合表现,用药时注意随症加减.而把握疾病的整体状态,“注意平衡”,使癌症达到“阴平阳秘,疾病乃愈”,则是辨证论治最理想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中医抗癌处方组成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抗癌处方的组成必须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现有的抗癌处方有二种组成状况:(1)抗癌处方由辨证用药、抗癌用药、对症用药组成;(2)抗癌处方由基本方、抗癌用药、对症用药组成。通过研究认为抗癌处方由扶正培本药(君)、祛邪抗癌药(A辨证抗癌;B辨病抗癌)(臣)、调理脾胃(佐)、调和药或引经药(使)组成,这种君臣佐使式的处方模式有以下几个优点:①符合中医传统组方规律。②突出了扶正祛邪二大治法在中医抗癌中的地位。③强调了调理脾胃在癌症治疗中的重要性。④可根据病情灵活变化。  相似文献   

8.
宋成鑫 《吉林中医药》2012,32(9):879-880
徐力教授辨治恶性肿瘤提倡分阶段和辨病辨证结合治疗.因围放化疗期、维持治疗期、姑息治疗期3个阶段在中医病机特点、处方用药上明显不同,准确辨析方能提高疗效.更因肿瘤病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应充分利用现代医学手段,深知现代医学知识,把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有机结合起来,相互取长补短,提高疗效.辨病:辨病位、病理类型、免疫组化,辨证:辨总证、主证、兼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层层递进,建立完善的恶性肿瘤辨治体系.  相似文献   

9.
运用“气逆三脏”辨证论治胃食管反流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位一体”辨证的特点是强调中医临证需证、病、症三者结合,其核心是以证为本,病为枢,症为标。广义的“三位一体”辨证是指“天一地一人”的三才整体模式;狭义的“三位一体”辨证是指“辨证、辨病、辨质”相结合的临床思维模式;更狭义的“三位一体”辨证是指“三脏同治”、“二脏一腑”、“三腑同治”及分期调理的辨证模式。“气逆三脏”属于“三位一体”辨证的“三脏同治”模式。拳支重点介绍临床运用“气逆三脏”辩证论治胃食管反流病,分别从藏象学和经络学的角度阐述它提出的科学性。最后,从“辨证、辨病、辨质”三位一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肝-牌-肺”三脏分期用药这两方面来论述“气逆三脏”提出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杨霓芝教授治疗肾脏病经验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丹 《江苏中医药》2005,26(10):9-10
杨霓芝教授治疗肾脏病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认为辨证治疗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也有其局限性,而辨病治疗本也是中医固有的一种治疗方法,她在识病的基础上辨证、处方、用药;治疗上注重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有机结合,充分运用多种治疗手段,内外结合,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