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珊瑚姜精油超临界CO_2萃取的化学组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珊瑚姜ZingibercorallinumHance.又名阴姜,姜科姜属植物,为贵州少数民族秘传使用的中草药,气味温辛,含多种挥发组分和葱配式,其精油对常见皮肤致病性真菌和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董熙昌,等.贵阳医学院学报,1986,11(1):211;1988,13(3):336〕,可用以治疗真菌  相似文献   

2.
<正>珊瑚姜Zingiber Corallinum Hance,别名黄姜、阴姜、臭姜。为姜科姜属植物,多年生草本,系苗族习用药材。产于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省[1],根茎入药,其性味温辛,归肺、胃、脾经,具有温中散寒、消肿、解毒、抗菌、止痒、祛痰等功能,用于治疗感冒、咳嗽、腰痛、腹泻等。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珊瑚姜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其挥发油,挥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闭鞘姜和光叶闭鞘姜的化学成分。方法 :溶剂提取 ,硅胶柱色谱分离 ,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闭鞘姜中分离鉴定了 6个化合物 ,为薯蓣皂苷元 (1) ,薯蓣次苷B(2) ,薯蓣皂苷元酮 (3) ,环阿尔廷醇 (4) ,25-烯-环阿尔廷醇 (5 ) ,二十八烷酸 (6 ) ;从光叶闭鞘姜中分离鉴定了 4个化合物 ,为二十四烷酸 (7) ,琥珀酸(8) ,β-谷甾醇 (9) ,胡萝卜苷 (10)。 结论 :化合物 3~6为首次从闭鞘姜中分得 ;化合物 7~10为首次从光叶闭鞘姜中分得。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测定姜及其炮制品中的姜酮、6-姜酚、8-姜酚、6-姜烯酚、10-姜酚含量的方法,并对生姜、干姜、炮姜、姜炭中的5种姜辣素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比较,探讨5种化学成分在姜的炮制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方法 用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B)-0.1%醋酸水溶液(A),梯度洗脱(0~10 min,B:40%;10~40 min,B:40%→90%;40~45 min,B:90%→100%;45~50 min,B:100%→4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5 nm,柱温30 ℃,进样量10 μL。结果 5个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为姜酮:0.625~20 μg·mL-1(r=0.999 1)、6-姜酚:6.25~200 μg·mL-1(r=0.999 7)、8-姜酚:1.25~40 μg·mL-1(r=0.999 9)、6-姜烯酚:1.25~40 μg·mL-1(r=0.999 1)、10-姜酚:1.875~60 μg·mL-1(r=0.999 4);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1.5%,100.9%,104.7%,102.1%,105.5%;RSD分别为1.26%,1.60%,3.35%,2.98%,3.05%;从生姜到干姜、炮姜、姜炭的炮制过程中6-姜酚,8-姜酚,10-姜酚相对含量逐渐降低,6-姜烯酚的相对含量逐渐增高;姜酮在加工至炮姜时出现,且含量较少,在姜炭中含量有所增加。结论 本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能够准确的测定姜及其炮制品中5种成分的含量,为评价姜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提供了分析方法;生姜在炮制过程中,5种姜辣素类成分在质与量上均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5.
珊瑚姜挥发组分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利用超临界CO2提取珊瑚姜精油和中性油树脂,重点研究了萃取温度、压力、时间、CO2流量、物料粒级等参数对提取获得率的影响,并与水蒸汽蒸馏法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6.
刘利萍  王秀珍  毛威 《中国药学杂志》2007,42(15):1164-1167
 目的优化姜油树脂/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并对包合物进行表征。方法采用共沉淀法,以姜油树脂中姜酚的包合率为测定指标,通过均匀设计优化工艺参数;应用SEM,IR,DSC,TLC对包合物进行表征。结果姜酚的包合率与工艺参数的相关性为:Y=56.36-6.38X1+11.21X2+2.13X3-0.016X23(r2=0.981,P<0.05),在优化条件β-CD/姜油树脂质量比(X1)7/1、包合时间(X2)1h,包合温度(X3)65℃和的条件下,姜酚包合率达(95.20±0.31)%(n=3);SEM,IR,DSC图谱显示姜油树脂与β-CD形成了包合物,TLC图谱说明姜油树脂包合前后的基本组分没有改变。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优化工艺参数合理,控制工艺参数可以得到高包合率的产品。  相似文献   

7.
干姜为姜科植物姜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 ,历史上先后有鲜姜、干姜、煨姜、炮姜、姜炭等出现 ,且性味、功效各不相同。由于人们对炮姜、姜炭的炮制工艺和程度不太了解 ,因而二者混用的现象十分普遍。现就二者的混用原因、本草考证及区别方法作一浅析。1 混用原因炮姜、姜炭皆为干姜的炮制品。目前市场上仍存在视二者为一物的现象。一些医疗单位或药店也仅备一品 ,或炮姜、或姜炭 ,当然这有其历史渊源。首先体现在许多药学著作的论述方面 ,《中药大辞典》《中草药汇编》《中药学》(成都中医学院主编 )均将两者合为炮姜 ;《…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球姜酮对照品。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红球姜挥发油,GC?MS检测其中球姜酮含量,重结晶分离纯化该成分,MS、1H?NMR、13C?NMR对其进行结构鉴定,TLC、HPLC法检测纯度,通过温度、湿度、光照试验考察稳定性,HPLC法研究色谱条件。结果挥发油中球姜酮含量为77.8%,纯度大于99%,在室温(25℃)、高湿(90%)、强光照(4500 lx)下外观性状无明显变化,含量稳定。最佳分析条件为Wonda Cract ODS?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80∶20);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80 nm。结论该方法制得的球姜酮符合对照品要求,可用于含该成分药材(如红球姜等)及相关制剂的质量评价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9.
半夏姜制对β-谷甾醇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薄层层析法测定半夏5个炮制品中β-谷甾醇的含量,结果表明经单纯加热后的姜煮半夏含量最低为0.0180%,生半夏最高0.0572%。以重量法和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结果表明,姜矾半夏含量最高,姜煮半夏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贵州艳山姜进行生药学鉴定研究,为艳山姜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基源鉴定、性状鉴别对艳山姜的来源、性状进行鉴别;采用石蜡切片和粉末制片法研究观察艳山姜的显微结构。结果:艳山姜的果皮表面黄棕色,有十数条隆起的纵棱,种子团较疏松,易散落;显微结构清晰,种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油细胞散生于色素层细胞间;粉末显微可见石细胞、螺纹导管、非腺毛、薄壁细胞、胚乳细胞和草酸钙方晶等。结论:艳山姜原植物形态特征明显,性状特征及显微构造显著,其生药学研究可为艳山姜的质量标准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半夏Pinelliae Rhizoma及其炮制品姜半夏Pinelliae Rhizoma Praeparatum cum Zingibere et Alumine不同提取部位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进行研究,阐明半夏炮制前后主要药效物质变化。方法 通过HPLC梯度洗脱建立半夏及其炮制品姜半夏的水及75%、95%乙醇提取部位的特征指纹图谱,并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和SPSS 17.0软件进行相似度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 分别建立了半夏及其炮制品姜半夏不同部位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指认了肌苷、鸟苷、腺苷、琥珀酸、盐酸麻黄碱、6-姜辣素6个特征峰。姜半夏与半夏HPLC特征指纹图谱相比,姜半夏在保留时间18.3、73.5 min附近新增2个峰(10号峰、19号峰6-姜辣素)。结论 首次建立了半夏及其炮制品姜半夏不同提取部位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该方法稳定、简便、可靠,可有效地控制半夏药材及姜半夏饮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南海软珊瑚Dendronephthya gigante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法、Sephadex LH-20和反相半制备HPLC等方法分离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常数确定其结构。结果从南海软珊瑚Dendronephthya gigantea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鉴定为:(4E,8E)-2(hexadecanoylamino)-4,8-octadecadiene-1,3-diol(1),(4E)-2(hexadecanoylamino)-4-octadecane-1, 3-diol(2),乙酰基苯乙胺(3),Cyclo-(Leu-Pro)(4),Cyclo-(Ala-Pro)(5),Cyclo-(Val-Pro)(6),2,4-二氯苯甲酸(7),胸腺嘧啶脱氧核苷(8),胞嘧啶脱氧核苷(9),胆甾醇(10)。结论其中化合物1~9为首次从软珊瑚Dendronephthya gigantea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生半夏、姜半夏对水貂呕吐作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半夏对水貂的致呕及止呕作用。方法:ig生半夏2 g·kg-1,观察对水貂的致呕作用;制备姜半夏醇提物、姜半夏水提物及姜半夏水煎剂,观察在 ip顺铂(7.5 mg·kg-1)、sc阿朴吗啡 (1.6 mg·kg-1)水貂呕吐模型的止呕作用;观察姜半夏水煎剂对水貂运动呕吐模型(100 r·min-1,1 h)的影响。结果:生半夏有致呕作用(P<0.01);姜半夏、胃复安、恩丹西酮对顺铂、阿朴吗啡致水貂呕吐均有抑制作用 (P<0.05)。结论:姜半夏在水貉呕吐模型中具有止呕作用,其机制与中枢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姜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自2018年1月-2019年1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60例慢性胃炎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30例,莫沙必利片治疗)和研究组(30例,姜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83.33%(25/3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食欲不振(0.87±0.32)分、疼痛(0.71±0.3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6±0.63)分、(3.01±0.23)分(P<0.05)。结论:姜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具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姜油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对细胞DNA损伤防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姜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对DNA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姜油对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用比色法检测对人红细胞溶血和兔肝匀浆丙二醛 (MDA )生成的影响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对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姜油可明显抑制本底的发光强度 ;对H2O2 诱导的红细胞溶血和DNA损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能抑制兔肝匀浆MDA的生成 ,抑制率为 48.16%。结论 :姜油具有较强的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防护DNA损伤的作用 ,是天然的抗氧化剂 ,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杏叶防风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杏叶防风挥发油成分进行研究。结果:共鉴定出65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2.17%。结论:杏叶防风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是α-姜烯(24.82%),前盖介烯(16.27%),β-没药烯(4.82%),2-异丙基-5-甲基-9-亚甲基-二环[4.4.0]萘烷-1-烯(4.03%),β-倍半水芹烯(3.98%),反式-β-金合欢烯(3.68%),芳姜黄烯(3.54%)等。  相似文献   

17.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ulmoides Oliv.的干燥树皮,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之功效,为中医临床常用药物。历代杜仲应用均强调炮制后入药,古人对其炮制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净制、切制、酥制、炙制、炒制、蜜炙、姜汁炙、盐水炒、酒拌炒焦、炒炭等十余种炮制方法。其中姜汁炙在多本中医药古籍中均有记载。然而,由于战乱等原因,姜杜仲在清末民初时期意外失传,虽坊间还有使用,但在历代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各地中药炮制规范中均未收载。为扩大杜仲主治范围,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姜杜仲,有必要对其历史沿革进行梳理。文章通过对历代本草古籍、方书、医籍进行收集整理并结合现代书籍、文献资料,对古今姜杜仲的炮制方法进行梳理,对姜杜仲的药性功效、功能主治、临床应用及经典名方进行系统考证,以期为姜杜仲的炮制工艺、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傣药补累两种药材来源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傣药补累两种药材来源紫色姜和珊瑚姜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利用传统的性状鉴别手段和现代显微、理化、薄层色谱及紫外光谱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结果 紫色姜和珊瑚姜在外观形态、性状、显微组织以及提取液的薄层色谱和甲醇提取液的紫外光谱方面极为相似,但二者同等条件下的石油醚提取液的紫外光谱方面有差异。结论:紫色姜和珊瑚姜可以共同作为傣药补累的药材来源入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制定蓬莪术种姜分级标准,并探究种姜分级对蓬莪术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 测定蓬莪术种姜样品的净度、种姜粗、种姜重、种姜长、发芽率、含水量指标,运用偏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及聚类分析,确定种姜分级指标,结合生产实际,制定蓬莪术种姜分级标准;然后以不同等级种姜为处理进行田间试验,分析种姜等级对植株生长、药材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 以种姜粗、种姜重为分级指标,将蓬莪术种姜分为3个等级。田间试验表明从植株生长情况分析,随着蓬莪术植株的生长发育,不同等级种姜植株的株高、叶长在块根膨大期时差异达显著性水平(P<0.05);从药材产量分析,各级种姜所产郁金、莪术药材产量大小均为一级种姜>二级种姜>三级种姜>等外级种姜;从药材商品等级占比分析,种姜等级越高所产一等郁金药材占比也越高;从药材品质分析,不同等级种姜所产郁金及莪术药材的浸出物、挥发油、吉马酮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通过对蓬莪术种姜分级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制定了种姜分级标准;通过田间试验发现,种姜分级种植能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增加药材产量、提高一等药材的比例且不影响药材内在品质,可见蓬莪术种姜分级具有科学性和必要性,能为实现蓬莪术的规范化种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异常隐窝病灶(ACF)是结肠腺癌癌前病变。作者研究了从红球姜 Zingiber zerum-bet Smith 根茎中分得的球姜酮(zerumbone)对氧化偶氮甲烷(AOM)诱导的结肠 ACF 的抑制作用。雄性 F344大鼠分为5组:1~3组每天皮下注射15 mg/kg 的 AOM,共3周,其中第2和3组在注射 AOM 前1周开始每天分别喂饲含0.01%和0.05%球姜酮的饲料,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