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次断脐护理在预防脐部出血、脐炎发生率、脐部愈合的效果及二次断脐的最佳时间。方法选取新生儿122例,其中行二次断脐护理措施的62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行传统断脐+断面消毒包扎护理的6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之间的脐部出血率、脐炎发生率及脐部愈合时间。结果 (1)观察组新生儿脐部愈合时间(3.81±0.48)d明显少于对照组(6.62±0.77)d,出血率(1.61%)及脐炎发生率(1.61%)也明显低于对照组(8.33%、6.67%,P<0.05);(2)24~28h断脐后新生儿脐部平均愈合时间(3.08±0.37)d明显低于36h断脐新生儿(4.21±0.5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脐部出血率及脐炎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二次断脐可以有效减少新生儿出血率及脐炎发生率,并有效缩短新生儿脐部残端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效果,为预防新生儿脐炎提供有价值参考。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2012年4月收治的254例新生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7例,对照组新生儿实施常规脐部护理措施,观察组新生儿应用愈脐胎毒清实施脐部护理,并实施二次断脐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在平均脐带脱落时间、脐部出血率以及脐炎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新生儿相比,观察组新生儿在实施二次断脐操作后,其脐带平均脱落时间缩短(P<0.05),脐部出血率降低(P<0.05),脐炎的发生率也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传统的常规新生儿脐部护理措施基础上,结合二次断脐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有效预防新生儿脐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二次剪脐法在产科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二次剪脐法在产科中预防新生儿脐炎、脐部出血和缩短脐部干燥所需时间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按1:1的比例将1626名新生儿随机分为传统剪脐法组813例和二次剪脐法组813例,进行随机对照实验。结果:二次剪脐法在降低新生儿脐炎、脐部出血率和缩短新生儿脐带干燥时间等方面与传统剪脐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次剪脐法在产科中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脐部护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新生儿脐部护理中常见的问题有脐出血、脐炎、脐肉芽肿,严重可合并全身感染.为保障新生儿健康,提高护理质量,我们采取出生时正确断脐,严密观察做好脐部日常护理,保持局部干燥,并对脐部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护理新生儿2 300例,无1例发生脐炎,脐部严重感染及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两种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儿脐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脐部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脐部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二次断脐护理,比较两组脐部护理效果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脐带愈合平均时间、脐带脱落平均时间、脐炎发生率以及脐部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脐炎患者,在常规脐部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二次断脐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利于预防脐炎,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不同脐部护理在预防新生儿脐炎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出生66例新生儿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研究组予以脐部改良式护理,对照组予以普通护理,并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护理满意度及家属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愈合时间、脐炎发生率、出血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且依从率与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降生后接受脐部改良式护理能缩短脐带脱落、愈合时间,降低脐炎、出血发生率,提高家属护理满意率与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点宝护理脐部的效果.[方法]将8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75%乙醇消毒脐部,实验组采用点宝消毒脐部,观察并比较新生儿脐炎发生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新生儿脐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宝消毒护理脐部使脐部愈合快,可降低新生儿脐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新生儿脐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从外院转入的22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二次断脐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脐部愈合时间、感染率及患儿家长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部感染率、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脐带脱落时间、脐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家长对护理质量及护理方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对新生儿脐部实施二次断脐护理能有效降低新生儿脐炎的发生率,促进脐带脱落。  相似文献   

9.
袁小梅  张彩芳 《全科护理》2011,(14):1251-1252
[目的]观察点宝护理脐部的效果。[方法]将8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75%乙醇消毒脐部,实验组采用点宝消毒脐部,观察并比较新生儿脐炎发生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新生儿脐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宝消毒护理脐部使脐部愈合快,可降低新生儿脐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2):4387-4388
将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新生儿沐浴时脐部使用防水护脐贴,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新生儿沐浴时脐部暴露,对2组不同方法对新生儿脐部影响进行比较分析。两组脐炎、渗血、感染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沐浴时脐部使用护脐贴比新生儿沐浴时脐部暴露法能减少新生儿败血症、脐部渗血、脐炎等各种感染的发生率,减轻新生儿痛苦,对新生儿的健康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我科是爱婴医院母婴同室病房,新生儿脐部的护理不仅关系到新生儿的健康,也关系到护患之间的融洽和谐.若护理不当,剪脐后易出现脐部出血、感染、加重黄疸,甚至患新生儿破伤风、败血症.因此我科自2006年5月对360例新生儿延长了剪脐时间,有效防止了脐部的感染,无一例脐炎发生,产妇及家属反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二次剪脐四步骤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生儿脐部处理是母婴同室护理工作的重点,脐部是一个易感染部位,若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婴儿脐部感染和出血。因而临床常用再次剪脐残端的方法,减少新生儿脐炎的发生率,促使脐残端及早愈合。笔者就选择二次剪脐时机、剪脐技巧、脐窝局部处理及观察脐部异常情况等方法实施四步骤的护理干预,并与传统的二次剪脐法比较,有效地预防了二次剪脐后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经阴道或剖宫产分娩的足月儿5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碘伏脐部消毒),实验组1(3%过氧化物+5%碘伏脐部消毒),实验组2(5%碘伏脐部消毒+二次剪脐),比较3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脐部出血、脐部炎症以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1和2组脐带脱落时间均缩短、脐部出血及脐炎发生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验组1相比,实验组2脐带脱落时间明显缩短,脐部出血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脐部炎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脐炎患儿并发肺炎(22.9%)和败血症(5.7%),而实验组1和实验组2均无相关并发症。结论 3%过氧化氢联合5%碘伏是新生儿脐带护理的最好的方法,能减少炎症、出血的发生,同时也能促进脐带迅速恢复,适合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科学、简便、安全的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方法将284例新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43例)和对照组(141例)。观察组新生儿采取二次断脐方法,对照组不实施二次断脐,其他处理2组相同。对2组新生儿脐部处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部炎性分泌物、脐炎及脐部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2组脐部渗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断脐在产科新生儿脐部护理应用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脐带自然脱落法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史玲美 《护理研究》2006,20(7):1836-1837
新生儿因断脐时或出生后处理不当,可引起脐残端出血,或因细菌入侵、繁殖引起脐炎,甚至引起新生儿败血症。为了探讨新生儿脐部的有效护理方法,2005年1月-2005年10月我院对440例新生儿进行了观察。现将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卞文萍  王婕 《全科护理》2012,10(28):2598-2598
[目的]观察两种二次断脐手法对新生儿脐部出血的影响。[方法]将40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两组新生儿首次断脐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上提手法进行二次断脐,观察组采用非上提手法进行二次断脐。比较两组新生儿脐部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部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非上提二次断脐手法可减少新生儿脐残端渗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方法护理新生儿脐带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春玲 《护理研究》2008,22(24):2215-2215
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脐部是一个易感染的部位,若护理不当,易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和出血,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1].为了探索新生儿脐部的有效护理方法,提高新生儿脐带护理的效果,避免和减少新生儿脐炎发生率,我科护士对2007年1月-2007年12月年来在我科出生的新生儿进行了不同方法的脐带护理,并进行了对照研究.现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人们安全卫生意识的逐渐提升,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每年仍有新生儿因脐部感染而死亡或遗留后遗症~[1]。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又称新生儿脐炎,系因断脐时或出生后处理不当,脐部残端被细菌入侵、繁殖所引起的急性炎症,亦可由于脐血管保留导管或换血时被细菌污染而导致发炎~[2];表现为脐部发炎、出血、渗液、有脓液、脐轮红肿。脐带结扎后留有脐血管断口,脐部感染时细菌及毒素通过脐血管断口进入血液循环,也可致菌血症~[3]。脐部感染作为临床常见并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脐部是易感染部位 ,近年我科对新生儿脐带进行2次剪脐法 ,大大地减少了脐部感染的发生 ,但是脐带本身的原因或脐带结扎不当等特殊脐带 ,按传统方法剪脐极易并发脐出血 ,或剪脐不彻底 ,造成潜在的脐部感染的危险。本科1年多来 ,对特殊脐带采用腹前壁按压下剪脐 ,配合 5 0 %三氯乙酸局部烧灼 ,减少脐出血和脐残留 ,进一步降低脐炎的发生率 ,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资料来源。 2 0 0 0年 7月 1日~ 2 0 0 1年 6月 30日 ,在我科分娩 15 5 8例新生儿。其中系足月新生儿、阿氏评分 8分以上 ,体重≥ 2 5 0 0g ,无宫内…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脐炎,多由断脐结扎欠妥,造成早期脱落而致脐出血,或因脐部洗浴不慎,被水浸渍,又未擦干,或由尿布过湿,久浸脐部,或因小儿脐带粗大,干缩后所缚的结松脱等,在此基础上引起感染所致。轻者脐部发红,有少量脓性分泌物。重者出现发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