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清代医家孟文瑞撰《春脚集》,共四卷,是一部综合性方剂类著作,临床实用性强。卷一至卷三以人体部位分部设篇,再按病证列方;卷四以内、外、妇、儿分设专篇选方。集历代成方、验方484首。《春脚集》将人体部位共分为十七部,方便读者按图索骥,根据病位、症状检索方剂,便于临床用药。全书选方体现了中医独具特色的“简、便、验”精髓。  相似文献   

2.
《傅青主女科》是清代名医傅山的代表著作,约成书于十七世纪,初刊于1827年。《女科》论述各类妇科疾病证治,共七十七篇,八十症,八十三方。另有《产后编》二卷,论述产后诸疾,共四十三症,九十五方。书中对每一妇产科病证,常先论通俗之义,再陈精辟之见,剖析证候,处方选药,处处突出傅山本人的见解,比之一般方书平铺直叙,更能启人慧思。全书共载方一百七十八首,这些方剂效佳实用,至今一直为中医妇科临床所习用,在中医妇科学界影响盛  相似文献   

3.
韩京英 《医学教育》1995,(5):F003-F004,21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集。古称《皇帝内经》。全书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  相似文献   

4.
“十九畏”最早载于明代刘纯所著《医经小学》,属中药理论中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古代一直作为用药禁忌,与十八反并提。历代医家也有持不同见解者,如《春脚集》十香返魂丹中丁香与郁金同用,《温病条辨》化症丹中人参与五灵脂同用,《和剂局方》熟干地黄丸中官桂与赤石脂同用,摩挲丸中川乌、草乌与犀角同用等,且这些方剂大多疗效卓著,有些还为国家药典所收载。有人曾作过统计,古典医籍中“相反”、“相畏”同用的方剂,《千金方》46方,《外台秘要》45方,《太平圣惠方》46方,《圣济总录》58方,《普济方》248方,说…  相似文献   

5.
温胆汤的临床应用戴水轩(溧阳市人民医院,溧阳213300)关键词温胆汤临床应用中风眩晕中图号R289.51方剂组成与溯源温胆汤一方,其组成药物为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枳实、竹茹。此方最早载于姚僧坦《集验方》,(《外台秘要》)卷十七引唐·孙思邈之《千...  相似文献   

6.
《鲁府禁方》为龚廷贤收录鲁府秘方,结合其个人的治病经验汇集而成。书分福集、寿集、康集、宁集4卷,包括临床妇儿内外各科,涉及美容养生内容,间有医论歌诀及临床治验,共列病症治法113类,选方600余首。其中,卷一列中风、伤寒等31类,卷二列臌胀、水肿等35类,卷三列妇人、小儿等21类,卷四列痈疽、瘰痢等26类,又卷末附有入有百病、医有百药、延年廿箴、劝世百篇等文。不仅可窥王府用药之概况,亦能反映龚氏治病经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研《方剂学》选方在临床各科教材中的应用状况,为今后教材修订提供科学数据参考。[方法]对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方剂学》及8本临床学科教材所载方剂进行收集整理,考察《方剂学》中所载方剂在临床各科教材中的应用概况。[结果]各科教材应用《方剂学》载方(包含正方与附方)的平均比例为48.4%,有36首《方剂学》所载正方在临床各科教材中均未提及应用。[结论]《方剂学》与临床各科教材需加强互动选方,从而有助于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有助于学生对方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8.
《针灸大成》是一部影响较大的针灸专著。该书是在《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基础上,集杨继洲临床治验及心得,由晋阳靳贤广收群书,集而成之。是故书中援引和转载的内容较多。但卷三末的诸家得失策、头不多灸策、穴有奇正策和针有深浅策四篇则是出自杨继洲本人之手。其议论精辟,篇幅不  相似文献   

9.
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今陕西省耀县人。毕生治学严谨,博学多才,著《千金要方》三十卷与《千金翼方》三十卷,其中妇人篇三卷,为后世中医妇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孙氏在《千金要方》妇人篇三卷、《千金翼方》四卷中,对胎前、产后、月经不调、带下等病,作了较系统的描述,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现仅就其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特色作初步探讨,供同道参考。1重视妇科病变《千金要方》妇人篇三卷中,共立论十八条,分别论述了孙氏在种子、养胎、临产、产后病、经带等方面的体会与临床经验。辑录药方五百六十三首、灸方二十八首,…  相似文献   

10.
紫金锭源流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金锭具化痰开窍、辟秽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是临床治疗中暑时疫见有脘腹胀痛、恶心呕吐、痢疾泄泻、小儿痰厥,或疔疮疖肿、痄腮丹毒、喉风的常用中成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2000年版均有收载。但文献对其方源记载颇不一致,如《中药成药学》、《中国基本中成药》(一部)称源于《外科正宗》,《中国常用中成药大全》注出《百一选方》。《中药制剂注解》、《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谓出自《外科正宗》,系《百一选方》之方加朱砂、雄黄而成。本文就其方源、衍化发展与临床应用进行考辨,以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11.
《方氏家藏集要方》为南宋方导编著的一部医方书,所收治方多源于经验,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氏家藏集要方》原书完帙为两卷,久已散佚。今仅存卷上,且均为抄本或传抄本。然而历代相关文献鲜有记载该书及其编者的情况,很有必要加以梳理考证。  相似文献   

12.
《东医宝鉴》方剂引文与《千金方》原文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医宝鉴》许浚编纂,光海君二年(公元1610年)撰成,3年后光海君三年(1613年)正式刊行。其内容包括内景篇4卷、外形篇4卷、杂病篇11卷、汤液篇3卷、针灸篇1卷,共23卷。《东医宝鉴》出处名《千金方》者是指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简称《千金方》)。通过比较《东医宝鉴》引文与《千金方》原文,发现引文与原文之间差异可分为已佚、基本相同、剪裁编辑3种类型,总体上比较尊重《千金方》原著。  相似文献   

13.
儿科方剂成熟较晚。《汉书·艺文志》虽记有《妇人婴儿方》十九卷,但早佚传;唐《千金方》,《外台秘要》始见集有诸家经效的儿科方剂;及唐末宋初时伪托师巫氏所著的《颅囟经》亦专载了一些治疗小儿病的验方、秘方,但也残缺不全,未成系统;直至北宋儿科学家钱乙,所撰《小儿药证直诀》,乃记载了儿科方剂一百二十首(另有附方十五首,据周学海互校本),这些方剂大多为钱氏所制或  相似文献   

14.
张仲景著《伤寒论》共制113方,《金匮要略》前22篇共185方。(后3篇因文意不属,后世医家大多认为非仲景所撰,故未列入统计)除去两书中相同方剂,共263首。由于古文脱简,其中4方未见。笔者对张仲景259方中的150多种药物用量作了分析、对比,发现张仲景对同一药物,在不同方剂中,用药量有较大悬殊。不仅药性峻烈的麻黄、附子、大黄之类如此,即便是滋补药人参、药性平  相似文献   

15.
《幼幼集成》痫疾证治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幼集成》是清代医家陈复正所著,全书共六卷。选年卷二之《痫疾证治》篇,认为有以下学术特点:痫者痼疾,致真元之败、气血之伤;痫证非痉、忌重坠寒凉、毒劣增困;治痫三方,从健脾补中,益肾养血。  相似文献   

16.
《外台秘要》论灸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台秘要》一书是由唐代王焘所编著,被誉为中医学鼎盛时期的隋唐继《千金》、《肘后》之外的三部代表性作品之一。全书40卷,共分1104门(可能部分散失),载方6000余首,每篇首列病候,次叙各家方药,论著详尽,次序分明,主要按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临床各科分述,另外还专设灸法篇  相似文献   

17.
由贵阳中医学院任主编,陕西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为副主编的《方剂学》一书,即将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由上篇总论、中篇基础方剂、下篇专科方剂和附录四部份组成。共收载方剂1163首,其中正方370首。附方793首。全书以全国统编四版、五版《方剂学》为兰本,调整部分章节和主、附方内容,增加急救剂、健身剂、专科方剂、方剂的实验教学等新内容,务使新《方剂学》既保持中医学说理论,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正确处理继承与发扬的关系,力求反映《方剂学》的新进展。 现将其中肾气丸一节选载如下,敬盼指教!  相似文献   

18.
《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是现存最早的古代急救手册,所载方药治法在魏晋南北朝医学史及道教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肘后方》从成书到定型的过程十分复杂,共经过四个阶段.《肘后方》系东晋道士葛洪所撰,原书3卷,载方86首.梁代道士陶弘景加以补充,仍为3卷,收方101首,称为《肘后百一方》,又称《补阙肘后百一方》.唐代医家也曾增隋唐间经验效方入《肘后方》中.金皇统四年,国子监博士杨用道在《补阙肘后百一方》基础上摘录唐慎微《证类本草》的附方,撰成《附广肘后备急方》8卷,现存73篇.  相似文献   

19.
《肘后备急方》系东晋葛洪所撰,原书3卷,载方86首。梁代陶弘景加以补充,仍为3卷,收方101首,称为《肘后百一方》,又称《补阙肘后百一方》。皇统四年(1144),杨用道在《补阙肘后百一方》基础上摘录唐慎微《证类本草》的附方,撰成《附广肘后备急方》8卷,计73篇。  相似文献   

20.
中药量效关系理论及临床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临床是以辨证论治原则为指导,分析四诊所收集的临床资料,确立治则治法,选方用药。其临床疗效主要是指所选方剂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效应。而决定所选方剂疗效的因素除了所包括的药物以外,还与药物的剂量有着密切的关系。1量效关系1.1量效的基本概念用药量称为剂量,有两层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