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临床上行血液净化患者需要建立动静脉内瘘(AVF).尤其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近10年.我院对行血液净化治疗的100例患者建立了AVF,并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了AVF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用同侧头静脉重建桡动静脉内瘘(AVF)的结果。方法1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终末期)维持血透伴AVF血栓形成的患者。首次建立AVF采用的是头静脉桡动脉端端吻合,使用时间1周~18个月。再次手术用同侧头静脉重建AVF。结果手术均成功,随访4—18个月,瘘内无血栓形成。结论同侧头静脉重建AVF手术成功率高,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老年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AVF)并发症发生率并分析其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高频B超检测41例老年血透患者临床功能正常的AVF并发症情况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记录临床及生化数据,按狭窄和血栓有无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对两组各数据进行比较,并对并发症产生的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AVF临床功能正常的老年血透患者隐匿性并发症发生率为39.02%。并发症阳性组患者与阴性组患者供血桡动脉内径(P=0.015)、血流量(P=0.015)、桡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P=0.038)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阻力指数(P=0.009)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阳性组患者与阴性组患者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血浆前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血磷水平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高血磷水平(P=0.017)是AVF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低前白蛋白(P=0.020)和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P=0.024)是保护因素。结论老年血透患者临床功能正常的AVF中存在较高比例的隐匿性并发症,供血桡动脉的血管病变是AVF并发症发生及通路失功的重要影响因素。高磷血症的纠正、营养不良和脂质紊乱的改善、良好的血压控制,对降低AVF并发症发生、延长通路存活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经面静脉入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面静脉途径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面静脉途径(导管置入股静脉-面静脉-角静脉-眼上静脉-海绵窦)治疗7例海绵窦区硬脑膜AVF的病例资料,其中5例患者岩下窦闭塞;1例患者岩下窦开放,但其AVF所在的海绵窦和岩下窦之间无交通;1例患者的瘘与岩下窦相通。对该患者先行经岩下窦栓塞海绵窦后部,然后再经面静脉途径栓塞海绵窦前部。其他6例患者只经面静脉途径行栓塞治疗。结果血管造影显示,7例患者的角静脉和眼上静脉的走行清晰,其中有1例眼上静脉闭塞的患者,由于导管无法置入闭塞的眼上静脉,导致经静脉途径治疗终止。其余6例患者经面静脉入路用弹簧圈栓塞海绵窦治疗后,4例达到完全栓塞,2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论相对其他静脉途径而言,经股静脉-面静脉入路是血管内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AVF的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法,即使该入路对术者手术技能要求较高,但仍然不失为一种安全和有效的血管内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T血管成像(CTA)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功能不良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体AVF功能不良MHD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CTA明确内瘘狭窄的部位、数目、程度等.结果 48例次临床诊断自体AVF功能不良的MHD患者,经CTA显示内瘘狭窄病变共86处,其中局限性狭窄51处(59.3%),节段性狭窄35处(40.7%).自体AVF位于前臂患者41例次狭窄共77处,近吻合口动脉狭窄9处(11.7%),吻合口狭窄12处(15.6%),近吻合口狭窄37处(48.0%),流出道狭窄共19处(24.7%),其中远心端距吻合口3~5 cm 14处(18.2%);5~10 cm 4处(5.2%);>10cm 1处(1.3%);自体AVF位于上臂患者7例次狭窄共9处,近吻合口狭窄6处(66.7%),流出道狭窄3处(33.3%),其中远心端距吻合口3~5cm 1处(11.1%);5 ~10 cm 2处(22.2%).血管狭窄程度25% ~ 49% 10例次(20.8%),50% ~74% 25例次(52.1%),75% ~99% 13例次(27.1%).结论 CTA可准确评估MHD患者自体AVF功能不良的内瘘血管狭窄部位、数量及程度,为进一步手术干预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瘘口直径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关系。方法以54例接受AVF制作的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所测得的瘘口直径(AVFD),将患者分为A组11例(直径2.02.9 mm);B组27例(直径3.03.9 mm);C组16例(直径4.04.9 mm)。每组患者手术前、术后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并严格记录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 I)、射血分数(EF)、动静脉内瘘血流量(AVFB),分析3组不同AVFD对血液透析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性。结果3组患者AVF术后CO、C I值比术前显著增高(P<0.01),而EF值术前、术后变化不明显。3组患者的AVFB、AVFD与CO差值(△CO)、C I差值(△C I)呈直线正相关(r=0.518,P<0.05)。A、B、C 3组AVFB、△CO、△C I随AVFD增大而递增,且相互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透患者AVF瘘口直径大小与心脏功能的变化密切相关,适当的瘘口直径对于减小AVF对心功能的影响,以保持AVF血流长期通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超声指导下对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s,AVF)狭窄的维持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进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对手术即刻及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因AVF狭窄或闭塞住院并接受PTA介入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HD患者62例,分为对照组32例及超声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PTA,超声组患者则在超声指导下进行PTA.PTA术后对患者随访1年,记录随访期间AVF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扩张部位再狭窄、闭塞需再次PTA或外科造瘘;新发生的AVF狭窄致HD不充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超声组穿刺时间、PTA手术时间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1±1.92)min vs.(8.40±5.61)min,P<0.01;(62.83±13.43)min vs.(71.56±17.98)min,P<0.01].超声组穿刺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且手术即时成功率有高于对照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 vs.15.6%,P>0.05;96.6% vs.87.5%,P>0.05).超声组术后超声多普勒AVF瘘口血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7.62±33.09) mL/min vs.(519.25±35.06) mL/min,P<0.01].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超声组随访期间无AVF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其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0% vs.65.6%,Log rank=4.706,P=0.030).结论 应用超声指导PTA处理AVF狭窄方便、安全,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并能改善手术即刻及远期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提前使用动静脉内瘘行紧急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动静脉内瘘(AVF)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一般认为AVF使用时间原则上在内瘘术后3—4周,最好在术后6—8周。但提前使用AVF行紧急血液透析对赢得治疗原发病的时间,挽救部分患者的生命有重要意义。近2年来,我院对24例提前使用AVF行紧急血液透析,效果较好。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人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包括食管症状(反流症状属于食管症状)以及食管外症状两大类。本研究对轻度和重度反流症状的GERD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生活质量、精神心理状态等资料进行了调查,旨在为深人了解GERD并能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0.
陈龙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1):1552-1553
目的观察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AECOPD)的效果。方法中、重度AECOPD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治疗,监测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以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预计值)、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改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重度AECOPD患者中应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治疗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