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骨节病病因未明,曾是严重影响我省病区人民健康的地方病之一。河北省病区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承德、张家口两市的山区乡村,为了严密监视大骨节病病情动态,以便顺利进行防治工作,按照2000年新一轮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方案要求,4月份我们对我省大骨节病重病区丰宁县二道河村国家级监测点和省级监测点围场县35号村进行了病情监测。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监测7~12岁在校儿童。1.2监测内容、方法对7~12岁在校儿童登记,做临床检诊并拍右手X线片。1.3诊断标准按照全国统一的大骨节病临床及X线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甘肃省武山县大骨节病病情变化趋势和防治措施落实情况,为大骨节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甘肃省大骨节病监测方案的要求,抽查武山县大骨节病历史重病区2个村作为监测点,依据《大骨节病诊断标准》,对监测点7~12岁儿童进行大骨节病临床检诊和右手X线拍片检查,并评价防治措施的落实效果。结果 2个监测村临床检诊儿童165人,未检出阳性病例;儿童X线拍片100人,亦未发现阳性病例;病区村全面落实退耕还林121公顷、供应硒盐受益人口2 099人、改变主食结构等各项防控措施,使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武山县大骨节病病情处于稳定状态,病区出现了"零发病"趋势;为巩固取得的成果,应对病区居民加强健康教育、持续开展病情监测,保持目前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灵台县大骨节病监测点五年监测结果分析白生琦,郭六六(甘肃省平凉地方病防治研究所,744300)关键词大骨节病;监测;硒盐;效果1990年始我们对甘肃省重病区灵台县古城和阳湾沟村大骨节病进行监测,至1994年连续监测5年,该点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取得了显...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大骨节病病区已于1991年在全国率先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控制标准。并经卫生部专家组深入病区、现场考核、验收得到认证。控制达标后10年,即2002年3月,又对全省16个重点病区进行一次大骨节病病情监测。并对换粮等综合防治措施及大骨节病病情趋势进行了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6年山西省大骨节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骨节病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地方病之一,在山西省境内广泛分布于35个县(市、区)、1 785个村,病区人口百万余人.大骨节病致畸性很高,严重危害着人民的身心健康,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为了掌握大骨节病病情动态.为调整防治资源及防治策略提供客观依据,根据全国地方病监测方案要求,我们对历史重病区县的吉县、垣曲县进行了监测工作,并对成人大骨节病病情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多发性、变形性骨关节病,突泉县和扎赉特旗是大骨节病的历史病区。为了解我盟大骨节病历史病区的现状,掌握兴安盟大骨节病的病情变化趋势,按照《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和《2012年医改地方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2012年对突泉县、扎赉特旗两个大骨节病的历史病区旗(县)进行了大骨节病的病情监测,现将监测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山西省儿童大骨节病病情及防治效果,为实现大骨节病消除目标提供依据。方法 2012—2015年对全省35个大骨节病区县开展2次病情调查,每个县随机抽取5个病区乡(镇,不足5个则全部抽取),每个乡(镇)随机抽取3个病区村(不足3个则全部抽取),所调查病区村的7~12岁儿童全部进行临床及X线检查,并了解调查村防治措施落实情况;按照《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办法》,评价大骨节病防治技术和管理指标。结果第一次共调查了318个病区村、10 872名7~12周岁儿童,X线检出5例干骺端阳性、阳性检出率0.046%;第二次共调查了293个病区村、10 510名7~12周岁儿童,X线未检出阳性病例;X线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67,P0.05);所有调查的病区村7~12周岁儿童未检出大骨节病临床病例,以村为单位的X线阳性检出率在3%以下,且绝大多数村为零检出,无手部骨端改变病例;大骨节病防治工作组织管理得分均在85分及以上。结论山西省35个大骨节病病区县均达到消除标准;应继续加强大骨节病病情监测和健康教育工作,持续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吉林省大骨节病病情和防治措施效果,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提供数据和资料。方法对吉林省40个病区县(市、区)5年内开展2次病情调查,按照随机抽样方法每个县抽取5个病区乡(不足5个则全部调查),在每个病区乡抽取3个病区村(不足3个则全部调查),对调查村7-12岁儿童全部进行临床检查和拍摄右手正位X线片,开展大骨节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县级自查。结果 40个大骨节病病区县病区村已全部达到控制标准,有14个病区县和26个病区村未达到消除标准。结论吉林省大骨节病病情实现了完全控制和"十二五"基本消除大骨节病的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山西省大骨节病病情,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12年医改地方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全省抽取18个县,每个县抽取5个乡,每个乡抽取3个村,调查病区村大骨节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包括调查点的人口、耕种、主食以及其他防治措施等落实情况,并对调查村所有7~12岁儿童开展临床和X线检查。结果共调查18个县514个村,病区人口32.31万人;病区实施了病区村搬迁81个,搬迁22 832人;退耕还林还草150 965亩,占耕地面积的56.00%,改种经济作物68 473亩,占耕地面积24.90%,异地育人3 203人;近几年未采取补硒措施;调查了211个病区村病情,检查7~12岁儿童6 793人,临床未检出阳性病例;X线检出阳性4例,均为单纯干骺端改变,检出率为0.06%(4/6 793),未检出骨骺、骨端及腕骨阳性儿童。结论山西省儿童大骨节病病情已经控制,处于持续稳定状态,由于大骨节病致病因子仍然存在,需继续加强大骨节病的病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0.
大骨节病是一种变形性骨关节病,主要侵犯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它是一种致残性疾病,严重影响病区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密切监视其病情动态变化,根据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在我市大骨节病病区丰宁县选取了汤河乡的汤河村和土城乡土城村2个村作为监测点,省、市、县疾控部门于2007年4月23~24日对当地的大骨节病病情进行了现场调查,监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呼伦贝尔盟大骨节病病情现状及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骨节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结果,一些省份病情持续下降,而且相当稳定,已经达到控制或基本控制水平。内蒙古7个病区盟(市)有5个盟(市),已经基本控制达标。呼伦贝尔盟(下称呼盟)7个病区旗(市)有3个市,经内蒙古区级考核验收,确认达到基本控制病区标准。呼盟大骨节病病情,虽然和历史病情比较呈明显下降趋势,1990年以来,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结果居全国21个监测点的前6名。本文将根据呼盟以往病情资料,进行病情现状及动态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大骨节病防治状况,总结历史,展望未来,为下一步全面消除自治区大骨节病奠定基础。方法内蒙古自治区大骨节病病情资料来源于内蒙古自治区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结果。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并总结全区大骨节病病情。结果全区全部大骨节病病区旗县(市、区)都达到了国家《大骨节病病区控制标准》,三分之二病区旗县(市、区)达到了国家《大骨节病病区消除标准》。结论内蒙古自治区大骨节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13.
目的汇总分析全国大骨节病重点监测结果,为国家和政府制定防治大骨节病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1990~2007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结果,将相应的数据合计,计算算术均数,然后进行省区之间的横向比较,说明全国最重病区的分布和严重程度,绘制流行严重程度和活跃程度曲线,进行长期趋势的判定和描述,分析全国宏观病情,预测未来流行趋势。结果中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定点监测,监测结果可概括为4种情况:(1)开始时检出率在10%以下,观测期间基本未见波动,稳定在2%~3%;(2)开始时检出率在10%~30%的病区,在稍有波动中一路下降,到1996年即稳定在10%以下,达到基本控制的水平;(3)开始时检出率〉30%的病区监测之初相当严重;这一类的病情在监测中陡然下降,直到1997年达到20%以下或更低;(4)青海省病区是中国大骨节病病区中的一个特例,X线检出率与干骺端检出率都在一个水平上,没有明显变化。第二阶段为动点监测,监测结果仍可概括为4种情况:(1)监测开始时检出率在10%以下的病区没有变化,仍然保持在控制水平。(2)监测开始时的中、重病区,如甘肃、陕西、内蒙、黑龙江在一路下迭中达到了控制水平。(3)90年代末的中国重病区青海和2000年新增加的西藏病区,也在2005年由重病区变为中等病区。(4)全国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区间分布,控制病区由31.25%增加到82.61%、轻病区由18.75%下降到8.70%、中等病区由6.25%下降到4.35%、重病区由43.75%下降到4.35%,这说明中国的大骨节病的流行状况已经被遏制。结论中国的大骨节病在一段时间内应是以散发为主,2020年以后中国应该能够全面控制乃至消除大骨节病。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庆阳县是大骨节病重病区 ,近 2 0多年来坚持采取补硒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使发病率逐年下降。 2 0 0 2年我们根据省地病办要求 ,对庆阳县大骨节病做了新一轮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监测点 :按照《甘肃省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方案 (试行 )》的要求 ,选择蔡家庙乡蔡家庙村为监测点。该村曾是我县大骨节病的重病村。1.2 监测内容 :临床检查以该村全体居民为监测对象进行体格检查 ,对 7~ 12岁儿童拍右手 X光片检查 ,随机采集居民户食盐 4 0份、儿童发样 10份分别检测盐硒和发硒含量。以 1989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工…  相似文献   

15.
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点黑龙江富裕14年监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自1990年至今已14年。通过总结了解黑龙江省14年来(1990-2003年)大骨节病病情及其动态变化情况,以便为全省大骨节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信息,并指导防病工作。方法根据1990年3月卫生部地病司承德会议关于开展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工作制订监测方案要求,选黑龙江省历史重病区富裕县为监测点,每年3—4月对100名7-12岁儿童拍右手X线片,按照GB16003—1995大骨节病诊断标准(1995年前诊断标准与该标准相同),对确诊病例统计干骺端、骨端和X线检出率。1990—1999年为定点监测,2000年后改为动点监测。结果富裕点区X线检出率至1997年已降到10%以下,至2000年下降到5%以下。干骺端检出率至1993年已降到5%以下。骨端检出率1996年已降到10%以下。其干骺端和骨端改变均很轻微。结论大骨节病病情已经得到基本控制。建议各地专业防治人员经常深入病区,特别是偏僻死角病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情监测,发现病情,因地制宜采取防治措施,及时防止病情复燃,巩固大骨节病基本控制成果。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吉林省是全国有名的大骨节病重病区,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特别是通过多年来在全省实施以防病改水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使全省病情逐年下降,并于1993年通过了国家大骨节病基本控制病区考核验收。为掌握全省大骨节病区病情现状,为全省防病改水工作和防治工作提供病情依据,于1997年对全省7个市(州)的279个改水大骨节病区屯的7~12岁儿童进行了X线病情调查,共拍右手正位X线片10485人,平均检出率为1.69%。其中超出国家大骨节病基本控制病区标准的有38个病区屯,占总调查屯数的13.62%。从全…  相似文献   

17.
西藏大骨节病病情抽样监测报告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大骨节病在西藏自治区7个地(市)、33个县、108个乡、379个村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从2001年开始,在全区7个大骨节病病区县进行了防治试点工作。为准确掌握各试点县的病情现状,为今后各病区县的病情监测和防治效果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西藏病区存在的特殊性,按照国家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标准,对6个县(各选1个点)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和X线拍片。  相似文献   

18.
2000-2007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掌握全国大骨节病病情变化,为制订大骨节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资料回顾方法,收集2000-2007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数据,分析2000-2007年我国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变化,比较东、两部大骨节病病情.结果 2000-2007年全国14个省(区、市)共上报了189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拍摄儿童右手X线片21 287张;2000-2007年全国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西部病情重于东部,西部平均X线检出率水平由2000年的21.75%下降到了2007年的7.30%;除青海、西藏和内蒙古等个别省(区)外,其他省(区)病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其他各省X线检出率均已在5%以下.结论 按X线诊断,已有90%的病区达到控制水平;按病区类型划分,以轻病区为主,中等病区为10%左右,重病区不到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掌握全国大骨节病病情变化,为制订大骨节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资料回顾方法,收集2000-2007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数据,分析2000-2007年我国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变化,比较东、两部大骨节病病情.结果 2000-2007年全国14个省(区、市)共上报了189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拍摄儿童右手X线片21 287张;2000-2007年全国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西部病情重于东部,西部平均X线检出率水平由2000年的21.75%下降到了2007年的7.30%;除青海、西藏和内蒙古等个别省(区)外,其他省(区)病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其他各省X线检出率均已在5%以下.结论 按X线诊断,已有90%的病区达到控制水平;按病区类型划分,以轻病区为主,中等病区为10%左右,重病区不到1%.  相似文献   

20.
西藏昌都地区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西藏昌都地区属全国大骨节病重病区,其病区范围广,病情活跃,尤其以洛隆、边坝、八宿、芒康4个县病情最重。为了准确掌握本地区大骨节病现状及病情动态,为病因研究提供前提条件,给防治工作提供客观依据,配合西藏自治区大骨节病防治项目的启动,我们于2001年对上述4县1545名4~12岁儿童进行了临床及X线本底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