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于蓉  岑瑛 《华西医学》1999,14(4):486-487
足跟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切除后 ,为解决局部组织缺损及患足负重功能 ,我们采用跖内侧动脉岛状瓣修复创面 6例 ,取得满意效果。切取皮瓣最大面积 6× 7cm。术后皮瓣愈合好 ,供瓣区植皮全部存活。经 1~ 9年随访 ,除一例复发外 ,余患足负重行走好 ,皮瓣耐磨性好。认为 :足跟部全层皮肤缺损的修复 ,选用该瓣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6月至2009年11月,笔者对小腿下段及足部组织缺损患者的创面采用腓动脉穿支供血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皮瓣面积5cm×4cm~21cm×16cm,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或行游离植皮封闭。结果其中27例患者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创面愈合。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3.
带胫后动脉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娄底地区人民医院(417000)肖扬各种原因所致足部软组织缺损较常见,临床处理较为棘手。我院自1989年9月至1996年12月应用带胫后动脉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移位术,修复足部缺损,获得满意效果。1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创面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足跟及踝关节周围创面9例,取皮瓣前常规清创,彻底清除坏死失活组织或瘢痕、感染病灶等,有肌腱损伤或骨折者先予以修复处理。然后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转移术修复创面。最大修复面积14.5cm×9.5cm。结果 9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皮瓣无水肿、淤血。随访6个月~2年,皮瓣外观满意,创面修复成功,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足背、足跟及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自1989年以来,作者在创伤病人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进行岛状皮瓣移植术26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26例,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18~55岁。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骨折端外露8例,足部撕裂伤4例,足部电击伤7例,前臂电击伤骨外露3例,手指骨折后皮肤坏死3例,手背热压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小时~4个月。1.2方法:行胫后逆行岛状皮瓣4例,胫后顺行岛状皮瓣8例,足背顺行岛状皮瓣7例,中指桡侧岛状皮瓣3例,前臂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1例,前臂桡动脉顺行岛状皮瓣3例。皮瓣面积最小2.5cm×1.8cm,最大14…  相似文献   

6.
自1993年以来,收治了25例因外伤致足跟软组织缺损病人,应用局部或下肢皮瓣加以修复,取得了满意效果。1资料与方法l.1资料本组共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21~47岁,平均28.3岁。足跟软组织缺损范围5.5cm×6.0cm~10cm×16 cm。1.2方法术前用多普勒测定患侧小腿及足部血液循环状况。根据伤口创面大小及血运情况再确定手术方案。量取足跟软组织缺损大小。若是足跟软组织缺损直径在8cm以内,且足底内侧皮肤良好,则选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若缺损直径在8cm以上,或足底内侧皮肤欠佳,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带蒂岛状皮瓣转移术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加例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带蒂皮瓣转移术的护理。术前护理包括供皮(瓣)区皮肤护理、术前心理行为辅导。术后护理包括患肢制动、皮瓣移植区及供皮区的护理、血管危象的观察及护理、踝关节功能锻炼指导。结果19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皮瓣远端2cm坏死,经换药后,皮瓣愈合良好。结论重视围手术期护理是带蒂岛状皮瓣转移术修复足跟部软组织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臂、小腿)逆行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血供,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逆行头静脉-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腕部及手背软组织缺损6例,逆行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踝及足跟周围软组织缺损8例。结果:14例中12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远端小部分坏死,随访6~18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前臂及小腿逆行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血供可靠,切取容易,不牺牲主干动脉,疗效满意。逆行头静脉-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可满意地修复腕及手背部软组织缺损;逆行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是修复踝及足跟周围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临床应用带腓肠神经件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并将皮瓣改变设计成阿球拍形移植。方法:对12例足跟底、踝周皮肤缺损、小腿下端胫骨外露病例,应用该皮瓣逆行转移修复。皮辩最大面积为10×10cm-最小为4×3.5cm.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经10-16个月随访,效果满意。结论: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具有两大优点;(1)神经血管蒂恒定,血供丰富;(2)手术操作简便,不牺牲下肢主要动脉,将皮瓣设计成网球拍形,提高皮瓣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效果。方法: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121例,行改良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皮瓣面积5cm×4cm~14cm×10cm。结果:皮瓣全部存活,经游离植皮后创面愈合,所有软组织缺损均修复,骨骼、肌腱外露均覆盖。随访5个月~2年,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改良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运可靠,手术操作及设计简便,不损伤小腿的主要血管,可理想修复足跟、内外踝、跟腱区和小腿下1/3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1.
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用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8年5月应用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手指软组织缺损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30例中拇指末节缺损6例,拇指指背缺损4例,食指指腹缺损5例,中指指腹缺损3例,示、中指指背软组织缺损各5例,环指指背软组织缺损2例。急诊手术27例,择期手术3例。皮瓣最大面积5.0cm×3.5cm,最小面积3.0cm×2.5cm。结果28例皮瓣成活良好,2例皮瓣术后2~3d出现暗紫、肿胀、结痂,经对症处理脱痂后成活;经5~12个月随访,手指外形和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不损伤知名血管,操作简单,是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较理想的皮瓣。  相似文献   

12.
丁焱 《上海护理》2008,8(3):88-89
小腿下段及足部由于外伤、感染、肿瘤等因素,造成的组织缺损,因其解剖的特殊性,如何修复、重建是一个临床难题。随着显微外科的迅速发展,足部带蒂岛状皮瓣转移技术已成为局部软组织修复的最佳选择。我院于2007年进行了1例足后跟恶性黑色素瘤切除+足底内侧岛状皮瓣转移+小腿内侧皮瓣组合移植+大腿中厚皮片植皮手术,手术成功。现将手术配合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多种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以腓动脉、胫前动脉或胫后动脉穿支为远端蒂的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缺损41例.皮瓣面积6 cm×5 cm~23 cm×16cm.结果:术后39例皮瓣Ⅰ期存活,1例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植皮后痊愈;1例出现皮瓣下脂肪液化,经Ⅱ期清创再缝合后痊愈.随访1~12个月,1例足跟皮瓣由于负重出现缝合处瘢痕愈合,其余40例功能及外观恢复满意.结论: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辫具有血液供应可靠、操作简单、成活率高以及不牺牲重要血管等特点,是修复踝部、足跟部、足背及足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小腿下段、足踝部尤其是足跟皮肤缺损临床上比较常见,其创面修复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难题。本科自1999年2月至2007年10月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1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带血管蒂皮瓣移位术后观察护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我科自 2 0 0 1 - 0 3~ 2 0 0 2 - 0 7施行带蒂皮瓣移位修复小腿及足部创伤 31例 ,术后血管危象及时观察处理 ,移位皮瓣全部成活 ,修复肢体得以保留并恢复功能。现就术后皮瓣的观察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 3例 ,女 8例 ,年龄 9~ 58岁 ,皮肤缺损面积最小 5cm× 1 0 cm,最大 1 0 cm× 1 6 cm。修复小腿 1 6例 ,踝、足跟部 1 5例。移位皮瓣种类 ,足背皮瓣 1 0例 ,小腿内侧皮瓣 1 3例 ,腓肠肌内侧皮瓣 6例 ,股前外侧皮瓣 2例。所有皮瓣术后均用抗凝药物。2 术后护理2 .1 病室要求 室内保持清洁、安静 ,空气新鲜 ,室温 2 8~30℃…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前臂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990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取多种前臂逆行岛状皮瓣转位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8例,在前臂远端设计皮瓣,依据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分别选用不同皮瓣。其中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7例、桡浅神经伴行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2例、桡浅神经伴行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2例、骨间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移植4例、骨问背动脉桡侧皮支逆行岛状皮瓣1例、尺动脉腕上支逆行岛状皮瓣2例、尺神经尺动脉背支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2例。结果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成活15例。经6~18个月的随访,皮瓣血运、弹性、质地良好,皮瓣面积最小为3cm×3.5cm,最大为10cm×14cm,修复后的手指外观满意。结论前臂逆行岛状皮瓣移植是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最佳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17.
急性创伤所致的足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增加了病人痛苦,延长了治疗时间。1988年以来,我们应用逆行胫后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5例,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本组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19~48岁。受伤时间1~6小时。5例中足跟部脱套伤1例...  相似文献   

18.
踝及足跟部软组织移动性差、血运欠佳,创伤后易致软组织缺损。由于局部可利用转移覆盖创面的组织较少,虽然有多种方法,如:肌瓣、岛状皮瓣、带血管神经皮瓣修复该区域软组织缺损;但操作复杂,并需显微外科技术和设备。我们自1998年8月以来,采用小腿后侧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4例,均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对2009年2月~2011年3月来自我院的60例前足皮肤缺损的患者,其中24例患者应用拇趾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皮瓣的面积在6.8cm×5.1cm~12.4cm×7.2cm;19例患者进行足内侧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皮瓣的面积为5.8cm×3.1cm~11.9cm×3.1cm;17例患者进行足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皮瓣的面积为5.9cm×5.1cm~10.1cm×5.9cm,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4例患者应用拇趾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全部无压疮以及溃疡,恢复保护性感觉,外形美观;19例患者进行足内侧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其中15例患者Ⅰ期愈合,3例患者经过换药愈合,1例患者通过植皮愈合,对患者经过8.2个月的随访,18例患者恢复保护性感觉;17例患者进行足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其中14例患者Ⅰ期愈合,3例患者经过换药愈合,对患者经过7个月的随访,14例患者恢复保护性的感觉。足部的皮瓣为前足的皮肤缺损的修复提供了很多种选择,拇趾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后有较美观的外形,而且感觉恢复较好,修复前足皮肤缺损在临床上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报道应用前臂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对13例手部皮 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例,应用该皮瓣进行修复。最大面积12cm×7cm,最小面积6cm×4cm。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 术后随访5个月~2年,皮瓣质地良好,外形满意。结论 前臂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 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