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测髂耻束的位置、形态及毗邻关系 ,为临床外科腹股沟疝修补术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 :对 1 9具 (38侧 )成人尸体 ,按临床手术入路逐层进行解剖 ,暴露腹横筋膜 ,用局部解剖学方法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 :髂耻束为腹模筋膜在腹股沟韧带深面的增厚部分 ,与腹股沟韧带平行 ,参与腹股沟管后壁的组成。男性髂耻束的长度为 51 0 1± 6 44mm ,女性髂耻束的长度为 43 2 4± 3 1 4mm ,有显著性差别 (P <0 0 5)。髂耻束的宽度、厚度无性别的显著性差别 ,宽度为 6 76± 1 0 4mm ,厚度为 0 31± 0 0 8mm。结论 :髂耻束是腹横筋膜增厚部分所形成的结构 ,与其相邻的未增厚部分的腹横筋膜 (其厚度为 0 0 4± 0 0 3mm)有明显差别 (P <0 0 5) ;髂耻束与腹股沟韧带有明显区分 ;髂耻束在Shouldice疝修补手术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临床腹股沟疝修补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用肉眼观察并测量腹股沟区有关结构.结果 腹股沟韧带平均长(11.7±1.1) cm,宽(0.6±0.2)cm;腹股沟管平均长(4.7±0.6)cm;腹内斜肌起始有四种类型,肌腱移行处呈现三种类型;腹横肌起始有三种类型;腹股沟镰长(2.2±0.8) cm,有四种类型;髂耻束平均长(6.9±0.8) cm,宽(0.6±0.1) cm,髂耻束并不恒定存在;腹股沟管后壁可分为两层紧贴的筋膜层,并形成一个卵圆形的区域,其纵径长(2.8±0.9)cm,横径(1.4±0.5) cm.结论 观测值为临床疝修补术提供理论基础和实用数据.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44例3个月至足月的胎儿尸体腹前壁的标本,用解剖显微镜进行了解剖观察,所得结果与 Rizk 报告的成人情况基本相似。腹前壁的腱膜都是双层结构,每个腹直肌鞘的前、后壁由三层腱膜组成,六层腱膜全部是斜行的,在正中线附近两侧腱膜相互交叉编织,形成下列的延续关系:两侧腹外斜肌的两层腱膜,两侧腹横肌的两层腱膜,一侧内斜肌的腱膜与对侧外斜肌腱膜(深层)和腹横肌腱膜(前层)。此外,脐以下的部分腹横肌腱膜纤维穿过同侧腹内斜肌腱膜与外斜肌腱膜纤维融合。脐环处还有少量纤维束附于脐索的深筋膜上。从本文观察表明,腹前壁扁肌腱膜的再分层及其规则排列,在胎时即形成,这对增加腹壁的弹性和韧性,并利于腹直肌在鞘内的收缩活动具有重要的功能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腹横筋膜修补后壁 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体会。方法:采用腹横筋膜重叠缝合修补后壁方法,治疗腹股沟斜疝68例。结果:68例均治愈,随访1-4年,无1例复发。结论:此术式能有效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和内环,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解剖并观察了中国成年人尸体50具(男34,女16)计100例腹股沟区,重点观察了腹股沟管的有关结构。 1、腹股沟韧带平均长12厘米,宽0.6厘米,腹内斜肌多起于该韧带外侧1/2,腹横肌多起于外侧1/3,弓状下缘高度0.7±0.6厘米;约有1/3紧贴精索和腹股沟韧带。髂腹下神经穿出腹内斜肌处,位于髂前上棘前内4.6厘米。腹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0—2厘米。凹间韧带均不明显。 2、腹股沟管平均长4.7±0.6厘米,男性平均长4.9±0.6厘米,女性平均长4.4±0.5厘米,性差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 3、腹股沟镰平均长2.2±0.8厘米,本文观察有三种类型:联合腱型71例,结合肌型14例,混合型15例。 4、有10例腹壁下动脉行程异常(占10%),呈S形(5例)和L形(5例)。后者极易被误为异常闭孔动脉。 5、腹横筋膜在此区增厚,为紧贴的两层。浅层上方有腹横肌下缘的筋膜弓,下方有髂耻束(股深弓),二者之间围成一个卵圆形的区域,连有筋膜连结层,此处较薄弱,其平均纵径为2.9±0.8厘米,横径为1.4±0.4厘米。腹横筋膜深层较浅层薄弱。在疝修补术中,此结构的恢复和重建应引起手术医生的高度重视。 6、建议:将腹股沟区范围扩大,应包括腹股沟上三角(即传统的腹股沟区)和腹股沟下三角(髂前上棘、阔筋膜卵圆窝的下角和耻骨结节三者联线所围成)。  相似文献   

6.
笔者选择性用腹横肌腱膜筋膜层修补腹股沟斜疝12例,均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及其结果:本组12例均为青年人(18~23岁)。男性9例,女性3例,病程为3个月至4年,均为不完全性可复性腹股沟斜疝。术中均见腹横肌腱膜筋膜层有不同程度簿弱,腹肌并不簿弱。手术时间比传统术式明显缩短,术后能早期下地活动,无牵拉痛。术后随访无一例复发。住院时间短,拆线后即可出院。手术步骤;均采用勃朗(Braun)氏区域阻滞麻醉。常取手术切口,充分游离精索疝囊,显露腹横肌腱膜筋膜层,寻找腹横筋膜的缺损。在缺损的边缘之上真  相似文献   

7.
童建明 《浙江医学》2000,22(10):635-635,638
经典的Shouldice手术强调修补腹横筋膜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修补腹股沟管后壁[1]。但腹横筋膜的解剖与修补操作比较繁琐。本院于1988年起对Shouldice手术腹横筋膜的解剖与修补进行了改良,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82例中男80例,女2例;年龄38~86岁,平均58.6岁;斜疝76例(右侧52例,左侧24例,其中滑疝1例),直疝6例(右侧4例,左侧2例)。全组均为首次手术。2.治疗方法:常规腹股沟区斜行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腹外斜肌腱膜至外环,保护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游离精索、打开…  相似文献   

8.
曹卫良 《海南医学》2006,17(1):72-72,10
目的总结腹横筋膜在腹股沟斜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1996年1月~2003年12月间以充分解剖内环及其周缘腹横筋膜为基础进行加强修补腹股沟斜疝78例临床资料.结果随访1~8年,无一例复发.结论充分解剖内环及其周缘腹横筋膜并在直视下加强缝合在腹股沟斜疝修补中意义重大,较传统的方法更能有效地修补和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和内环,复发率低,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9.
腹股沟疝是指发生在腹股沟区,即前外下腹壁一个三角形区域,其下界为腹股沟韧带,内界为腹直肌外侧缘,上界为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侧缘的一条水平线的腹外疝. 1 病因 腹股沟斜疝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之分.胚胎早期,睾丸位于腹膜后L2~3旁,以后逐渐下降,同时在未来的腹股沟管内环处带动腹膜、腹横筋膜以及各层肌肉经腹股沟管逐渐下移,并推动皮肤而形成阴囊.随之下移的腹膜形成一鞘状突,而睾丸则紧贴在鞘状突的后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改良Shouldice法修补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改良Shouldice法修补腹股沟斜疝58例,高位结扎疝囊后将腹横筋膜重叠缝合为第一道屏障修补,腹横筋膜内上叶与腹股沟韧带缝合为第二层加强后壁修补,再将腹外斜肌腱膜重叠缝合为第三层加强前壁修补.为了简化手术程序,术中不横断、剥离及切除疝囊.结果58例术后无1例切口区及阴囊血肿,亦无1例复发.结论改良Shouldice法强调加强腹横筋膜修补,从而有效地预防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通过改良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也防止术后切口区及阴囊血肿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在18具福尔马林固定的男尸上,观察了36侧腹股沟区腹横筋膜,发现32侧(88.9%)腹横筋膜在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弓状下缘水平或稍上方有一明显增厚也呈弓状的腹横筋膜弓(腹横弓),出现率88.9%;用游标卡尺测得此结构本身最宽处宽度为<3mm7侧(21.9%);3~5mm21侧(65.6%);>5mm4侧(12.5%)。腹横筋膜弓最高点距腹股沟韧带上缘垂直距离为28.0±6.7mm,根据以上应用解剖学研究基础,试行改良了腹股沟疝后壁修补方法,即在腹股沟韧带上方2.5~3.0cm处,从皮下环内侧脚最高处切开的腹外斜肌腱膜至内环处,高位结扎疝囊、紧缩内环后,在精索后方将切开的腹外斜肌腱膜下叶置于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弓状下缘深面与腹横筋膜弓缝合,内侧与联合腱缝合,精索复位,将腹外斜肌腱膜上叶下椎与股沟韧带缝合。这样可能会避免常规修复后壁方法所带来的缝合张力过大以及解剖结构扭曲等因素导致的疝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相同组织腹股沟斜疝修补的新手术方式。方法后壁重叠缝合腹横筋膜,前壁将腹外斜肌腱膜内侧缘与腹股沟韧带缝合,将腹外斜肌腱膜外侧缘与腹直肌前鞘缝合的200例行修补腹横筋膜改良福克森(Ferguson’s)斜疝修补术患者(B组),与180例行单补片修补后壁患者(A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2组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随访,A组的复发率为0.5%,B组的复发率为1.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修补腹横筋膜改良福克森斜疝修补术,是首发腹股沟斜疝修补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3.
陈绍礼 《中国医刊》2002,37(9):43-44
目的:了解改良Shouldice法修补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改良Shouldice法修补腹股沟斜疝58例,高位结扎疝囊后将腹横筋膜重叠缝合为第一道屏障修补,腹横筋膜内上叶与腹股沟韧带缝合为第二层加强后壁修补,再将腹外斜肌腱膜重叠缝合为第三层加强前壁修补。为了简化手术程序,术中不横断,剥离及切除疝囊。结果:58例术后无1例切口区及阴囊血肿,亦无1例复发。结论:改良Shouldice法强调加强腹横筋膜修补,从而有效地预防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通过改良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也防止术后切口区及阴囊血肿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依替米星注射液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1岁。病人一年前因右腹股沟斜疝,行右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材料为聚丙烯单编织锥形充填物及成型补片,为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Mesh—plug定型产品,术后2周开始出现右腹股沟区坠胀感,术后2个月右腹股沟区出现可复性肿物.术后6个月肿物降至阴囊。病人有慢支病史6年。人院后确诊为右斜疝复发,经术前准备再次行右腹股沟复发疝无张力修补术。术中见网状补片成柱状固定于右腹股沟韧带部,腹股沟管后壁空虚,疝囊自内环突出,经腹股沟管达阴囊,游离精索及疝囊,见锥状补片呈团状与部分睾提肌及腹内斜肌粘连。切除锥状及网状补片,见内环增大,可容纳3横指,切开形成内环三腹横筋膜重叠缝合重造内环,少容纳1横指,切除多余疝囊还纳以锥状补片置人内环周围与内环边缘缝合。嘱病人增加腹压见锥状补片未突出,再以网状补片修补腹股沟管后壁。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术后随访33个月未复发。  相似文献   

15.
腹股沟疝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神经损伤:疝修补术时,腹股沟区的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及生殖股神经都有可能被缝扎或切断。髂腹下神经从腹外侧穿过腹内斜肌,经腹外斜肌腱膜深面走向外环,支配下腹部皮肤感觉;髂腹股沟神经从髂前上棘穿过腹内斜肌在腹外斜肌腱膜下进入腹股沟区,与精索并行穿出外环,支配阴茎根部、同侧阴囊及大腿内上方的皮肤感觉;生殖股神经在该区分成两小支:一支从内环经腹股沟管入阴囊,支配提睾肌运动,另一支经腹股沟韧带深面走向股动脉外侧,支配股三角区的感觉。剪开腹外斜肌腱膜尤其是从外环处向上剪开时,容易损伤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  相似文献   

16.
在腹外疝修补手术中腹横筋膜缺损者较多,而腹横筋膜缺如者很少,作者在解剖标本时,发现腹股沟管后壁外侧1/2及其上方腹横筋膜呈新月状缺如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耻骨肌孔平面修复在前路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修复耻骨肌孔 (Fruchaud孔 )平面对术后网片与腹横筋膜共同形成完整的纤维生物板在防止疝复发中的作用。方法 :打开腹股沟管后先游离由提睾肌包绕的精索 ,对明显膨出的腹横筋膜稍作折叠缝合或部分切除后缝合 ,以使腹股沟管后壁形成一自然一体的微隆界面 ,使网片充分紧贴腹股沟管后壁。结果 :15 4例中 97例行耻骨肌孔平面修复 ,经随访无一例复发。结论 :耻骨肌孔平面的修复对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腹股沟管后壁完整的纤维结缔组织生物板的形成可防止疝复发  相似文献   

18.
陈华 《四川医学》2004,25(4):478-478
1997年1月至2003年5月,我院外科收治450例0—14岁小儿腹股沟斜疝,经手术高位结扎疝囊,精索后腹横筋膜修补以缩小内环口,加强腹股沟管后壁。治疗效果良好,降低复发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小儿腹股沟斜疝在临床上甚为多见。我院从1989~1996年采用腹横筋膜重叠缝合修补小儿腹股沟斜疝108例,术后随防,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小儿腹股沟斜疝108例,年龄1岁以内9例,1~3岁62例,4~6岁23例,7~12岁14例。其中男102例,女6例。腹股沟右侧88例,左侧16例,双侧4例,其中嵌顿疝46例,均采用疝囊高位结扎加腹横筋膜重叠缝合修补后壁。 2.手术方法 本组手术采用腹股沟管斜切口法,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切开疝囊后于疝颈部高位结扎,远端疝囊止血后不切除,患儿常有腹横筋膜薄弱区,将腹横筋膜下方的腹膜外脂肪充分游离,用“1”号丝线将腹横筋膜的内侧片“U”字形缝合于外侧深面,再将外侧片重叠缝合在内侧片前面各2~3针,修补内环,使修补后的  相似文献   

20.
傅移山  王洪林 《重庆医学》2001,30(2):129-129
我院1998~1999年应用Shouldice修补法:为多层加强疝修补法或加拿大疝修补法。治疗腹股沟疝和股疝20例。经1年以上随访,效果满意,仅1例复发,现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20例,男18例、女2例。年龄1~83岁,平均51岁。斜疝10例,直疝8例,股疝2例。单侧15例(右10例、左5例)双侧5例。按Nyhns分型:Ⅰ型2例、Ⅱ型4例、Ⅲ型10例、Ⅳ型4例[1]。嵌顿疝5例。 1.1 操作方法 本组20例,18例用硬膜外麻醉,2例局麻。切口选择:自腹股沟韧带上2cm与腹股沟韧带平行,上端超过韧带中点2cm,下端至耻骨结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暴露腹外斜肌腱和腹股沟管浅环。于腹股沟管浅环和深环的连线上,沿腹外斜肌腱膜纤维走行的方向切开腹外斜肌膜,保护髂腹股沟神经和髂腹下神经。纵行切开提睾肌和切开暴露的腹横筋膜,同时切除部分提睾肌。找到并游离疝囊,做到高位结扎,多余疝囊尽量予以切除。游离并提出精索,完全暴露腹股沟管后壁和内环[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