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以探讨心理干预是否有益于脑卒中后抑郁的康复。方法应用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表对12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筛选,对其中有抑郁表现的58例应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分组对比测评。结果研究组经过心理干预后抑郁、焦虑以及恐怖症状改善明显。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治疗及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每位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测查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抑郁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焦虑抑郁障碍,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患者39例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朱银星  郝淼旺 《现代康复》2000,4(10):1486-1487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心理障碍对康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索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9例脑卒中患心理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其心理障碍发生频率依次为躯体化、抑郁、强迫、焦虑、恐怖,据此测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护理干预,除躯体化外,其余因子分明显降低。结论脑卒中心理障碍发生率较高,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对康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0例脑卒中患者心理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发生频度依次为躯体化、抑郁、强迫、焦虑、恐惧,并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护理干预,除躯体化外,其余因子分明显降低。结论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发生率较高,加强心理护理,有利于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吴航  聂震球  黎雪梅  焦晓燕  赖美春 《护理研究》2012,26(32):3012-30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早期康复病人负性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抑郁、焦虑评分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对脑卒中早期康复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脑卒中早期康复病人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 目的:初步调研在综合性医院脑卒中住院患者的心理变化及心理护理。方法: 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对80例脑卒中患者及健康志愿者80例进行测评。结果:脑卒中患者的SCL-90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及其他饮食睡眠因子分、HAMA、HAMD均高于健康组(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较差,焦虑、抑郁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心理障碍,经心理护理后,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对康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0例脑卒中患者心理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发生频度依次为躯体化、抑郁、强迫、焦虑、恐惧,并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护理干预,除躯体化外,其余因子分明显降低。结论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发生率较高,加强心理护理,有利于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 应用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40例脑卒中患者抑郁焦虑的情绪状态进行评定,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分别于心理干预前、干预2、4、6周对两组进行HAMA、HAMD评分测定.结果 40例患者中发生焦虑18 例(45%),抑郁15例(37.5%); 其中焦虑与抑郁并存10例(25%).心理干预前两组脑卒中患者的HAMA、HAMD评分无差异,而心理干预2、4、6周后,干预组HAMA、HAMD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抑郁焦虑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观察心理护理对其心理问题和临床症状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0年12月80例在本院神经内科康复的老年脑梗塞患者,并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普通治疗组,每组各40例,普通治疗组实施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应用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抑郁、焦虑、恐惧因子来分别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缺陷与治疗前后心理测评得分.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恐惧心理障碍.通过心理干预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程度和治疗效果较传统治疗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发生脑梗塞后大部分会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可以有效解除其心理障碍,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对康复期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的效果。 方法 将58例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2组均接受系统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2组焦虑症状改善情况,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2组抑郁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 干预组干预2周末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HAMD减分率高于对照组。 结论 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康复期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可以显著提高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综合性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矫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矫治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心理康复的干预措施。方法对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心理干预(研究组),与未使用该措施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定量表(SCL-90)进行效果评定。结果研究组经综合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减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心理干预能够矫治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精神康复,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理评估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理障碍及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抑郁状态问卷(DS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将有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药物组,干预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112例患者中,79例(70.5%)有抑郁症状,SCL-90量表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惧、偏执、总分、阳性均分等与常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接受心理干预后,抑郁评分明显降低,症状明显改善(P<0.01),住院时间缩短(P<0.05)。结论心理因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有效的心理干预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脑卒中治疗,心理干预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结果经过1个月干预后,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HMAD评分和MBI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个体化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给予个体化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组行个体化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个体化心理干预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况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心理干预对 2型糖尿病 (ⅡDM)合并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方法 应用Zung氏抑郁、焦虑自评量表 (SDS、SAS)对 5 6例ⅡDH患者进行测评 ,对其进行 4个月的心理干预后再行测评。结果 ⅡDM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症状 ,与国内常模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经心理干预后 ,抑郁、焦虑症状明显改善 (P <0 .0 5 )。结论 ⅡDM患者常伴有明显的抑郁、焦虑症状 ,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此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拇指再造术后病人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对168例拇指再造病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分析心理特点,实施系统心理干预,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68例拇指再造病人经系统的心理干预后,SCL-90评分接近常模,且抑郁、焦虑检出率比干预前下降。[结论]对拇指再造病人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焦虑、抑郁心理,提高再造指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12月我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康复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态及康复积极性.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比干预前降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对康复的需求程度、依从程度、配合程度等康复积极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缓解脑卒中偏瘫康复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康复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脑卒中焦虑抑郁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两组治疗方案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包括心理疏导、放松疗法、危机干预疗法及家庭支持疗法。两组分别于护理前和护理后10天采用Zung氏焦虑自测量表(SAS)和抑郁自测量表(SDS)对患者进行评分,采用Spitzer生存质量指数量表(QLI)对护理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进行评定。结果实验组实施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指数QLI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价比较析心理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心理护理干预后SCL-90总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惧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康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及有效护理干预,对促进老年患者康复和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病耻感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将40例有病耻感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参加常规的康复治疗,如工娱治疗、体育治疗、手工治疗等,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8周针对病耻感的心理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康复。以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90项症状清单(SCL-90)、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为评定指标,对两组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90项症状清单、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病耻感会严重影响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效果,针对病耻感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