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观察人转化生长因子(hTGF)β2基因转染诱导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的定向分化能力,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和在基因增强的软骨组织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取3周龄Lewis大鼠的脂肪组织,消化法获得脂肪间充质干细胞,pcDNA 3.1(+)/hTGFD2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用免疫化学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筛选的阳性克隆细胞中hTGFB2基因与软骨特异性蛋白-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表达的情况;然后将基因转染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与PLGA支架体外构建细胞-载体复合物,再将其植入裸鼠体内,12周后观察基因增强的组织工程软骨的形成情况.结果 从成体大鼠脂肪组织中培养出脂肪问充质干细胞,能大量稳定增殖传代.hTGFB2基因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内能瞬时及稳定表达,并促使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合成;细胞.载体复合物在裸鼠体内经12周的培养,可以形成形态、结构接近正常软骨的组织工程软骨.结论 PODNA 3.1(+)/hTGFl32成功转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其向软骨细胞分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作为基因增强的软骨组织工程较理想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2.
组织工程肌腱种子细胞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猪肌腱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骨髓问充质干细胞中何种细胞最适宜作为体外组织工程化肌腱构建的种子细胞.方法 收集猪肌腱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50×106个细胞密度均匀接种于圆柱状聚羟基乙酸(Polyglycolic acids,PGA)上,按细胞种类分为三组,每组n=3,体外培养,并于1、2、6周取材,进行组织学检测、免疫组化检测、胶原定量测定和大体观察.结果 细胞-PGA复合物体外培养时有细胞外基质产生,六周时肌腱细胞组产生胶原量最多,明显优于真皮成纤维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0.01).免疫组化显示形成的主要为Ⅰ型胶原.结论 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肌腱时肌腱细胞合成胶原能力最强,在现有条件下是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肌腱的最佳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组织工程学研究和发展越来越深入,组织工程种子细胞越来越受到重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一种多能成体干细胞,已成为细胞治疗及组织工程修复的重要细胞来源[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为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心肌细胞、胸腺基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2]。正由于BMSCs具有多向分化及自我更新的能力,目前利用基因转染技术在基因  相似文献   

4.
由运动损伤导致的跟腱断裂、肩袖撕裂、肌腱止点撕脱等常需通过手术修复,然而肌腱组织再生能力较差,患者术后将面临肌腱的瘢痕愈合或骨-腱接点愈合困难的问题.最近新发现的肌腱干细胞已被证实具有干细胞的特性,其在肌腱组织中的修复潜能逐渐获得人们的重视,有望成为组织工程中新的种子细胞.本文对肌腱干细胞的一般特性与年龄、微环境、力学的关系及其在骨-腱接点愈合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几种胶原在体外培养的不同个体的人第二代肌腱细胞和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研究,以探讨利用皮肤成纤维细胞作为组织工程肌腱构建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取外伤病人术中修剪的废弃的肌腱和皮肤组织,经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消化获取两种细胞,体外培养至第二代后,取两种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测.采用基因芯片和RT-PCR技术对两种细胞几种胶原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体外培养的第二代人肌腱细胞和皮肤成纤维细胞两种细胞贴壁后形态相似.从基因水平可以看出体外培养的第二代人肌腱细胞和皮肤成纤维细胞在几种胶原的合成方面差异不大.结论 第二代人肌腱细胞与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胶原表达基本相似,皮肤成纤维细胞有可能替代肌腱细胞,作为肌腱组织工程新的种子细胞来构建组织工程化肌腱.  相似文献   

6.
组织工程化血管构建过程中种子细胞的选取是关键步骤之一.成熟的血管壁细胞及可分化为该类细胞或改善其性能的前体细胞、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和基因修饰细胞等,都已作为种子细胞得到研究应用.目前广为采用的还是成熟血管壁细胞,对其分离方法、培养环境等进行改进已使之相对较为适用于组织工程化血管的构建;在体外实验及临床应用中均已证实骨髓基质细胞可分化形成血管壁细胞,但其具体机制仍待阐明;基因转染技术及干细胞的诱导分化也在探索之中.该文对这些种子细胞的研究及应用情况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工程关节软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种子细胞是组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种子细胞的选择是组织工程构建的基础.组织工程关节软骨可用的种子细胞有关节软骨细胞、胚胎干细胞和成体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8.
随着基因工程、干细胞、组织工程、再生医学等领域的深入研究,使用细胞移植、组织工程方法构建生物心脏起搏器有望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这些方法的基础和关键是找到理想的种子细胞。目前,用于构建生物心脏起搏器的种子细胞有成体细胞和干细胞。本文就构建生物心脏起搏器的种子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腺病毒载体将外源性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催化亚基 (hTERT)基因导入组织工程常用种子细胞中 ,探讨其对各细胞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取第 4代的猪耳软骨细胞、猪骨髓基质干细胞和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分别以Adeno hTERT和Adeno lacZ进行基因转染。 5d后 ,取各组细胞样品 ,以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和PCR 酶联免疫吸附法 (PCR ELISA)分别检测各自的hTERTmRNA表达及其hTERT的活性。各组hTERT转染细胞与对照细胞接种于 96孔板中 ,通过MTT法对细胞的生存和活力状况进行检测。结果 各组细胞经hTERT转染后 ,端粒酶的表达和活性均显著上升 (P <0 .0 1)。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氧化反应结果显示hTERT转染的细胞中 ,细胞存活和活力状况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细胞 (P <0 .0 1)。猪耳软骨细胞经hTERT转染后达到空白对照组细胞的 (12 1.75± 5 .3 7) % ;猪骨髓基质干细胞达 (12 5 .2 2± 2 .78) %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达 (112 .5 7± 3 .99) %。结论 腺病毒载体介导的外源性hTERT基因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中的表达 ,可以提高其在体外的扩增潜力 ,改善组织工程构建中种子细胞来源不足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转染BMP-2基因的兔BMSCs种植PLA/PCL支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的:用腺病毒载体将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导入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种植PLA/PCL(聚乳酸/聚己内酯)支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方法:蛋白印迹法检测转染后细胞BMP-2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和ALP活性检测分析基因转染对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然后将转染后细胞接种到PLA/PCL支架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贴附、生长状况.结果:转染后,BMSCs表达BMP-2,S期细胞比例和ALP活性明显增高.扫描电镜见转染细胞分布均匀,伸展良好.结论:BMP-2基因转染BMSCs,可促进细胞增殖分化.转染后细胞在PLA/PCL支架上生长良好,BMP-2基因治疗的组织工程骨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