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正式对国内外开放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殖生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的基础上,于1991年开始边建立边开放,1993年底经国家计划委员会委托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的专家委员会验收,今年已正...  相似文献   

2.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折的手术治疗中,随着人们对生物学内固定认识的加深,保护骨折愈合的生物学环境越来越受重视。近年来,国内外学开展了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治疗骨折,获得了一定的经验。自2003年7月-2006年2月,根据生物学内固定的原则,我们运用MIPPO技术治疗胫骨骨折患18例,获得满意疗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手术误区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过去的20年里,骨科学中的概念不断更新,“生物学固定”及“生物学钢板”作为前沿理论已经被逐渐接受,作为“生物学固定”的锁定钢板系统已成为内固定发展的主要趋势。这种“生物学”概念是基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而言,要求达到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恢复肢体大致长度、纠正旋转畸形及成角畸形,这与过去一味追求每个骨折块的解剖复位存在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4.
自1905年,Codivilla报道了1例髋内翻病人,行股骨大粗隆下截骨,通过跟骨牵引来延长肢体,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Codivilla被后人称为肢体延长之父。从1951年开始,Ilizarov等对各种创伤、先天性畸形等疾病的治疗,从临床、生物学、工程学、基础科学等诸多方面进行研究,发现了组织再生的一般生物学原理。  相似文献   

5.
粘附分子作为疾病的决定性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胞的粘附像导于独特细胞表面受体,后者在形态发生的生物学过程,细胞移动和细胞-细胞沟通起关键性作用,在过去十年来已检出很多粘附分子、由此可以进一步了解在疾病的病理生理学作用,本文就此从生物学至外科研究的结果作一综合。  相似文献   

6.
组织工程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组织工程的研究现状张晨*张东*高景恒*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中叶,生物学的两大发现是细胞和DNA的双螺旋结构,标志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形成,它们是现代医学发展的两个重要里程碑。近二十年来,在国际上兴起了一门由生物医学和工程学技术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即...  相似文献   

7.
细胞的粘附介导于独特细胞表面受体(粘附分子),后者在形态发生的生物学过程、细胞移动和细胞-细胞间沟通起关键性作用,在过去十年来已检出很多粘附分子,由此可以进一步了解在疾病的病理生理学作用,本文就此从生物学至外科研究的结果作一综合。  相似文献   

8.
组织工程的提出及其研究现状辽宁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110015)张晨,高景恒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中叶生物学的两大发现─—细胞和DNA的双螺旋结构标志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形成,它们是现代医学发展的两个重要里程碑。近二十年来,在国际上兴起了一门由生物...  相似文献   

9.
人体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系BLZ—211的建立和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体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系BLZ211的建立和生物学特性李旭陈葳南勋义阎春芳杨玉琮程小丽我们以膀胱癌患者的肿瘤标本为材料建立了一株克隆性膀胱癌细胞系,经过3年多的体外培养,已传代140余次,定名为BLZ211。简要报告该细胞系的建立过程及其生物学特...  相似文献   

10.
重视创面愈合研究提高烧伤救治水平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创面愈合是机体通过自身的再生能力,为恢复其表面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维持内环境稳定所进行的一系列修复活动。在这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中,有多种组织和修复细胞、细胞外基质(ECM)以及各种调控因素参与。近20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医学材料、组织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