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ighly Sensitive cardiac troponin T,hs-cTnT)的变化及其与左心室结构的关系。方法 选择病例组48例慢性肾衰竭行规律血液透析患者,健康对照组30例,分别测定血清Shs-cTnT、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生化指标,应用心脏超声心动图测量相关参数,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分析hs-cTnT水平及其与左心室结构的关系。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组hs-cTn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138.70±158.62)ng/ml比(0.22±0.6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s-cTnT与LVMI、BNP、收缩压、年龄成正相关(r=0.513 P=0.000 r=0.438 P=0.001 r=0.317 P=0.003 r=0.304 P=0.032),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s-cTnT与LVMI及BNP呈独立正相关。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s-cTnT水平升高,hs-cTnT可作为的左心室肥厚预测因子,有助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风险评估。S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及其左、右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透龄≥1年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分别检测患者血清BNP、甲状旁腺激素(i PTH)、血红蛋白(Hb)、血清钙离子(Ca2+)、血磷(P)的水平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后壁厚度(LVPW)、室间隔厚度(IVST)、右室内径(RV)、左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BNP、i PTH和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和P<0.05);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LVDS、LVMI和LVDd、LVPW、IVST、RV均大于健康对照组(P<0.01和P<0.05);Hb、LVEF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Ca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性分析:BNP与LVDd(r=0.381,P<0.05)、LVDS(r=0.384,P<0.05)、IVST(r=0.381,P<0.05)、LVPW(r=0.389,P<0.05)、LVMI(r=0.421,P<0.05)、P(r=0.364,P<0.05)、RV(r=0.367,P<0.05)均呈正相关;与LVEF(r=-0.411,P<0.05)、Hb(r=-0.416,P<0.05)呈负相关;与i PTH(r=-0.133,P>0.05)、Ca2+(r=-0.095,P>0.05)无相关性。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室结构存在明显变化,心功能受损;血浆BNP水平普遍升高可反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室结构和功能变化;BNP可作为早期临床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血红蛋白(Hb)、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抵抗的关系。方法 将113例MHD患者根据血清25(OH)D3水平(<10μg/L、10~20μg/L、21~30μg/L)分为A组36例、B组52例、C组25例,比较3组血清Hb、铁蛋白、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 Hu EPO)用量、EPO抵抗指数(ERI)等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25(OH)D3水平与Hb、CRP、ERI的关系。结果 与A组比较,B、C组r Hu EPO用量、ERI、CRP水平降低,Hb、25(OH)D3水平升高(P均<0.05),且C组以上指标变化最明显(P均<0.05)。MHD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Hb呈正相关(r=0.846,P<0.01),与ERI(r=-0.776,P<0.01)、CRP(r=-0.806,P<0.01)呈负相关。结论 MHD患者Hb水平降低、EPO抵抗的发生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于每次血透后静脉推往左卡尼汀(雷卡)1.0g,每周2次。疗程共3个月。而对照组不用。两组同时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每周100~150u/kg。结果治疗组Hb、Ho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雷卡)能显著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可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老年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energy wasting, PEW)与衰弱的相关性及衰弱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9~12月在北京怀柔医院60岁及以上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据Fried评价标准, 将患者分为衰弱组和非衰弱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蛋白质能量消耗及衰弱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HD老年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81例患者, 衰弱组患者36例(44.4%)。衰弱组年龄大、蛋白质能量消耗(PEW)比例高、透析月龄长、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及超敏C反应蛋白(CRP)比例高, 尿素氮清除指数(KT/V)、血红蛋白、人血白蛋白、体重指数、上臂围、上臂肌围(MAMC)低、与非衰弱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ried衰弱表型与年龄呈正相关(r=0.021, P=0.047), 与血红蛋白(r=-0.329, P=0.003)、人血白蛋白(r=0.021, P=0.047)、体重指数(r=0.021, P=0...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指数(ERI)评价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2012年4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调查,按ERI指数分成3组:A组ERI<15,B组ERI 15~25,C组ERI>25。比较各组临床指标的差异,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ERI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2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平均ERI为22.53±9.21。C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甲状旁腺激素(PTH)高于A、B组(P<0.05),而尿素清除指数(Kt/V)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低于其他两组(P<0.05)。3组患者的白蛋白、血脂、铁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hs-CRP、PTH、Kt/V、TSAT是ERI升高的影响因素。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在调整药物剂量前应首先对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和干预,以避免盲目增加药量而导致的副反应和治疗花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透析方法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微炎症和营养不良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和低通量血液透析组,测定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血细胞容积(Hct)、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SF),测定患者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AC)、上臂肌围(AMC),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等值,观察治疗前后效果。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平均C反应蛋白为(8.82±4.21)mg/L(正常值06 mg/L),其中>6 mg/L 68例;<6 mg/L 2例;高通量患者AC、AMC、BMI、SF、PA、25-(OH)Vit D等指标与低通量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通量患者TSF、Hb、Scr、BUN、Alb、TC、TG、CRP、ALB、Β2-MG、AGEs、IL-6等指标与低通量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通量患者Hb,Hct,Alb,BUN,Scr,TC,TG均显著高于低通量组患者,而CRP水平显著低于年轻组患者,SF二者没有区别。CRP与Hb、Hct、Alb、TSF、AC、AMC、BMI呈显著负相关(r=-0.414,P<0,01;r=-0.367,P<0.01;r=-0.154,P<0.05),与TC、TG不相关。结论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RP水平可反映患者营养不良及感染的状态,CRP与营养不良和贫血指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蔗糖铁注射液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龄>2个月)56例,随机分为口服组和静脉组各28例,分别给予口服铁剂和蔗糖铁静脉推注,比较两组患者纠正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静脉组治疗4 w时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升高,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组治疗8 w时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8 w时静脉组Hb、HCT、SF、TSAT的升高程度与口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组的不良反应少于口服组.结论 静脉注射蔗糖铁与口服铁剂比较可在更短时间内纠正肾性贫血,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可提高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张思恩  龙凯 《内科》2008,3(4):531-532
目的观察左旋肉碱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左旋肉碱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的影响。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均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每周100—150U/kg,分2—3次进行,当血红蛋白(Hb)≥100g/L,红细胞压积(Hct)≥30%后逐渐减量。治疗组于每次血液透析后加用静脉注射左旋肉碱1.0g,疗程8周。结果两组患者的Hb、Hct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P〈0.01),治疗组提高比对照组更显著(P〈0.01),且治疗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维持用量更少(P〈0.05)。结论左旋肉碱能显著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10.
温春福  张惠洁  覃学勇  杨俊生 《内科》2022,(1):83-85,98
目的 对比分析罗沙司他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肾性贫血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铁剂、罗沙司他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铁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与左旋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 4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 ,A组给以左旋卡尼汀 ,B组给以促红细胞生成素 ,C组以上两种药物合用 ,进行为期 3个月的随访 ,并监测人体学指标和血生化指标。结果 随访 3个月后 ,A组患者营养指标无明显变化 ,B组和C组患者营养指标有明显改善 (P <0 .0 1) ,C组与B组比较 ,营养状况改善更明显 (P <0 .0 5 )。结论 联合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左旋卡尼汀后MHD患者营养状况较单独使用红细胞生成素改善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朱征西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4):5400-5403
目的 比较静脉用蔗糖铁和口服铁剂富马酸亚铁分别与红细胞生成素( EPO)联合应用治疗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30例老年MHD患者分为老年静脉组和老年口服组各15例,老年静脉组将蔗糖铁100 mg稀释于100ml生理盐水于透析结束前30 min静滴,2次/w,直至完成总补铁量.老年口服组患者口服富马酸亚铁颗粒200 mg,3次/d(含铁量200 mg).另外取15例成人MHD患者为成年静脉组,使用蔗糖铁方法同老年静脉组.三组均联合EPO,用法:每周100~ 180 U/kg于血液透析结束时皮下注射,并根据血红蛋白上升情况调整用量.结果 治疗后三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老年静脉组Hb上升幅度明显高于老年口服组(P<0.05),与成年静脉组比较无差异(P>0.05);总有效率比较老年静脉组高于老年口服组(P<0.05),与成年静脉组比较无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老年静脉组低于老年口服组(P<0.05).老年组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sc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1)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静脉用蔗糖铁治疗老年MHD患者肾性贫血,其疗效优于口服富马酸亚铁,与成年MHD患者一致,安全性好,可作为老年MHD肾性贫血患者长期补铁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炎症状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2 5例和健康对照者 15例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来评价慢性炎症状态 ,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粥样硬化斑块来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发现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 (取对数值 )与平均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呈显著正相关 (r=0 .792 ,P <0 .0 0 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影响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因素有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 (对数转化 )、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磷、载脂蛋白B、前白蛋白和甘油三酯。结果提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慢性炎症状态 ,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血液透析患者48例为观察组,并选择40例同期体检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采用综合营养评估法(SGA)、改良型定量营养评估法(MQSGA)、血生化指标、人体测量学对营养状况进行评估,了解营养不良的原因.结果 采用SGA、MQSGA、中臂肌围(MAMC)、血清前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50.00%、68.75%、41.67%、58.33%、68.75%、39.58%,患者只要符合其中一项,即为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00%.观察组ALB、握力(GS)、PA、MAMC、中臂围(MAC)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肌酐(S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丽体质指数(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患者营养不良与PA(r=0.425,P=0.015)、ALB(r =0.516,P=0.005)、Scr(r=0.396,P=0.009)呈正相关,而与hs-CRP(r=-0.412)呈负相关.结论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较差,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与患者体内蛋白丢失及炎症反应有关,因此应对血液透析患者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的状况,将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及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方法 对2010年6月在我科血液透析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以上、有完整基本资料登记、年龄≥60岁老年患者10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至2013年6月30日. 结果 105例患者中位年龄69岁,中位透析龄27个月.截止2013年6月30日死亡33例,主要死因为心血管疾病11例(33.3%)、肺部感染7例(21.2%)及脑血管疾病5例(15.2%).死亡组患者年龄、合并心血管疾病比例及外周血管钙化评分明显高于非死亡组,死亡组合并高血压比例、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死亡组.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体质指数、尿素清除指数及钙化评分等因素后,合并心血管疾病(HR=2.143,95%CI:1.010~4.613,P=0.049)、不合并高血压(HR=0.293,95%CI:0.097~0.889,P=0.03)及低血浆白蛋白(HR=0.838,95%CI:0.748~0.904,P=0.002)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及肺部感染是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营养不良及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罗沙司他对病毒性肝炎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毒性肝炎合并肾性贫血且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30例,改用罗沙司他治疗12个月。比较调整用药前后纠正贫血的总达标率及贫血指标、铁代谢指标和相关理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罗沙司他治疗12个月后,血红蛋白总达标率为93.3%。治疗后患者的贫血相关指标,血红蛋白[109.50(102.25,115.00)g/L比117.50(113.25,124.75)g/L,Z=4.329,P<0.001]、红细胞比容[(0.30±0.05)%比(0.38±0.06)%,t=3.670,P=0.001]及红细胞计数[(3.16±0.60)×1012/L比(3.59±0.69)×1012/L,t=5.540,P<0.001]与治疗前相比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的铁代谢相关指标,血清铁[9.90(8.32,13.18)μmol/L比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和蔗糖铁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在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蔗糖铁治疗,研究组在每次透析结束时给予左卡尼汀和生理盐水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生理盐水,观察左卡尼汀和蔗糖铁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及氧化应激指标影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贫血指标〔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和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和6个月后贫血指标和氧化应激指标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蔗糖铁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效果较好,明显改善患者贫血指标和氧化指标,提高生命质量,减少氧化应激对身体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钙化评分联合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心血管病变组(n=40)和无心血管病变组(n=70),应用多层螺旋CT对受试者冠状动脉钙化程度进行评分,检测患者血清中TG、HDLC的含量,计算TG/HDLC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冠状动脉钙化评分联合TG/HDLC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筛查价值。结果心血管病变组体质量指数(BMI)、TG/HDLC值、冠状动脉钙化评分显著高于无心血管病变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无心血管病变组(P<0.05);TG/HDLC值和冠状动脉钙化评分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风险因素;联合检测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925,95%CI为0.869~0.981,显著优于单项检测。结论冠状动脉钙化评分和TG/HDLC值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风险因素,有助于筛选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在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和30例CKD3期患者血清sTfR水平,用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液铁代谢指标、hsCRP和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血透组血清sTfR、TfR-F指数高于非血透析组(P<0.05).血透组中15例患者缺铁,血清sTfR水平显著高于非缺铁组(P<0.05).血清hs-CRP与sTfR水平无相关性.血透组血清sTfR水平与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使用剂量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75、-0.396和0.591(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TfR对缺铁有诊断价值.结论 在维持性血透患者中,血清sTfR水平升高反映的是机体铁贮存和红细胞生成刺激的综合效应.sTfR不受炎症影响,对血透患者铁缺乏的评估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因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 (r Hu EPO)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活性介质的影响。方法  39例基础血压正常的血透患者 ,其中 2 1例静脉 1次注射 r Hu EPO 30 0 0 U(EPO组 ) ,1 8例作为对照 (NS组 )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均于注射后 1、3、6、9、1 2、1 8、2 4、30、44 h放射免疫法等检测血中血管活性介质。 1 2例 EPO组患者应用 r Hu EPO60 0 0 U/ w,持续 8w后再检血中血管活性介质。结果 与 NS组相比 ,EPO组儿茶酚胺 (CA)明显升高 ;血中内皮素、肾素、醛固酮和血管紧张素 I、II两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r Hu EPO可引起老年血透患者血中 CA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