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术后即刻电针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8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管控;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即刻进行电针干预。观察两组术后首次肛门自主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情况(肠鸣音首次出现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和肠鸣音出现到恢复时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术后首次肛门自主排气时间及肠鸣音首次出现时间和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100.0%和95.2%,对照组分别为97.6%和76.2%。试验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即刻电针干预可明显缩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首次肛门自主排气时间及肠鸣音首次出现时间和恢复正常时间,从而有效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在胃癌切除手术后患者中开展中医模式的护理干预对改善炎性反应、促进胃肠以及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3月接受胃癌切除手术的患者86例,经电脑随机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中医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的炎性指标,分析2组患者护理后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排便时间等胃肠功能康复情况,对比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差异。结果在手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的炎性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患者术后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排便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满意度较高。结论临床上在胃癌切除手术之后针对患者开展中医模式下的护理干预效果良好,患者的炎性反应显著改善,同时胃肠功能恢复更快,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实施术后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腹腔镜手术术后干预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术后干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术后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术后肛门排气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干预计划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手术后的恢复期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实施术后干预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
林辉军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8):1337-133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急诊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及穴位按摩。对术后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术后3 d,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腹胀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短。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以减少阑尾切除手术后患者腹胀、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促进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提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中医护理对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4月—2021年4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进行术后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情况,以及术后疼痛、伤口感染、住院时间等。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等胃肠功能指标恢复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住院时间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伤口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在术后疼痛及住院天数方面亦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邵建敏  李山平  徐斌 《新中医》2015,47(10):240-24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疗效和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予中医护理。观察2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及非手术切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术后排气、腹胀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非手术切口疼痛(VAS评分)<2分的患者多于对照组,而>2分的患者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满意率对照组81.3%,观察组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有效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腹胀消失时间,减少非手术切口疼痛(VAS评分),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四君子汤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常规治疗合四君子汤,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胃泌素、肠鸣音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胃泌素水平较高,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口服四君子汤能使胃肠功能早期恢复,术后恢复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康复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及VAS评分均短于和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疼痛感,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蒙药贴敷神阙穴对腹腔镜胆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胀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45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妇科术后护理,45例综合组患者以蒙药贴敷神阙穴配和治疗。对2组患者腹胀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患者治疗效果、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腹胀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更短(P0.05)。结论:蒙药贴敷神阙穴能有效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胀症状,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3,(9):1764-1766
目的:对不同手术方式的胆囊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有利于胆囊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方法:将326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和中药对照组均行开腹切除术,其中中药对照组术后给予中药辅助治疗;观察组和中药观察组均行腹腔镜切除术,其中中药观察组术后给予中药辅助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术后给予中药辅助治疗对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情况。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低(P<0.05),为41.46%;中药对照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中药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短于观察组(P<0.05)。结论:临床实践证明,腹腔镜切除术后不良反应少,对胆囊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而除手术方式外,依据中医理论对术后患者进行中药辅助恢复治疗则更加有利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因此腹腔镜切除术和中药辅助治疗应得到更大的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汤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康复效果。方法:将1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2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加味当归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治疗前后血浆胃泌素水平变化,以及两组患者术后禁食时间、肠鸣音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禁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治疗后胃泌素水平较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当归汤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康复有着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方法,进一步减少腹腔镜胆囊术后患者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腹腔镜胆囊术后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64例,采用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6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不同方法干预后,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辅助疗法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辅助疗法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短;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辅助治疗组住院时间较短。结论:临床实践证明,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优于开腹手术的基础上,四君子汤的介入和干预对加速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住院天数有更进一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护理对妇科悬吊式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妇科悬吊式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悬吊式腹腔镜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西医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8.24±2.35)小时,首次肛门排气时间(16.17±4.38)小时,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平均(17.95±3.52)小时,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平均(28.73±5.46)小时,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6.67%,明显低于对照组4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悬吊式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中西医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尽快恢复胃肠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厚朴排气合剂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两组均给予术后常规处理,治疗组加服厚朴排气合剂。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厚朴排气合剂可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5.
梁成芳 《河南中医》2013,33(7):1137-113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促进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腹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禁食、补液、抗感染,鼓励患者早期活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隔姜灸治疗,记录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的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比对照组提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隔姜灸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直肠癌术后中药足浴联合艾灸足三里配合优质的整体辨证施护措施对于直肠癌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是否能显著缩短。方法 30例患者按1∶1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对治疗组。治疗组术后在优质整体护理基础上予患者中药足浴及艾灸足三里;对照组常规优质护理。观察2组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术后患者采用中药足浴加艾灸足三里配合优质的辨证施护,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缩短,提高了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7.
费益  孙峰  杨百芬 《新中医》2016,48(9):202-20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对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92例胃肠道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和西医组各46例。西医组予以西医治疗与常规护理措施,中西医组在西医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加穴位按摩、腹部按摩与中医情志护理、饮食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指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中西医组术后腹痛腹胀缓解、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西医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干预可促进胃肠道手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艾灸双侧足三里对胃肠道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实施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灸双侧足三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状况和胃肠电图参数变化。结果:观察组在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方面均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72 h,观察组胃肠电图参数VP-P、f、RA均高于对照组,RD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在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实施干预基础上加艾灸双侧足三里有助于缩短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在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脾通气合剂口服对剖宫产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0例行新式剖宫产术后24小时肛门未排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脾通气合剂。观察2组干预后6小时、6~12小时、大于12小时肠鸣音恢复情况、首次肛门排气情况、排便情况。结果:干预后6小时、6~12小时、大于12小时肠鸣音恢复情况、通气情况、排便情况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口服健脾通气合剂有助于改善产妇改善胃肠功能,促进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肛门排气、排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普外科的腹部手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模式对腹部手术后患者予以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早日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