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辅助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每日1剂。两组均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中医证候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为8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辅助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合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评分变化。方法:选取我院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依达拉奉+阿司匹林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神经功能缺失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患者予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合西医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降低其神经功能缺失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患者12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及针灸治疗,观察组加用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及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60/63)高于对照组(82.54%,5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评分(8.24±1.56)分、NIHSS评分(7.16±2.17)分低于对照组的(11.83±1.97)分、(11.39±2.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安全可行,能够快速消除临床症状,恢复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两组均连续治疗1疗程(4周)。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95%CI=77.90%~99.20%),对照组为60.71%(95%CI=42.62%~78.80%),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099 8,P=0.036 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不良反应比较(χ~2=0.000 0,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采用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合西医常规西医基础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的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西医常规西医基础治疗,其收益为OR=0.12(95%CI=0.02~0.60),NNT=3(95%CI=1.85~9.72)。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急性期中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中药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 11%,高于对照组的75. 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ADL评分、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运用加味化痰通络汤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化瘀涤痰汤加味治疗痰瘀阻络型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针灸及肢体语言康复训练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瘀涤痰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81.2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动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涤痰汤加减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对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罗霞  ;张剑荣 《中医药研究》2009,(12):1414-1415
目的探讨豁痰祛瘀通络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66例急性缺血性中风辨证为痰瘀阻络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豁痰祛瘀通络方法治疗,连续观察14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降低(P〈0.01),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豁痰祛瘀通络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化痰通络汤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7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采用化痰通络汤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消栓通络胶囊治疗,治疗8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化痰通络汤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7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采用化痰通络汤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消栓通络胶囊治疗,治疗8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化痰通络汤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7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采用化痰通络汤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消栓通络胶囊治疗,治疗8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化痰通络汤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7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采用化痰通络汤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消栓通络胶囊治疗,治疗8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化痰通络汤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7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采用化痰通络汤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消栓通络胶囊治疗,治疗8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化痰通络汤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7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采用化痰通络汤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消栓通络胶囊治疗,治疗8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化痰通络汤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7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采用化痰通络汤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消栓通络胶囊治疗,治疗8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化痰通络汤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7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采用化痰通络汤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消栓通络胶囊治疗,治疗8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化痰通络汤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7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采用化痰通络汤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消栓通络胶囊治疗,治疗8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通窍活血汤加减对出血性中风恢复期瘀血阻络证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86例出血性中风恢复期瘀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通窍活血汤加减方剂进行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统计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语言、神智、面瘫、上、下肢瘫痪、眼征、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1);Barthel指数及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比对照组高(P0.01)。结论通窍活血汤加减能够促进出血性中风恢复期瘀血阻络证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231例缺血性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115例)与研究组(116例)。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NIHSS及Barthel评分、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①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研究组的NIHSS及Barthel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④研究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情况均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化痰通络汤对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痰瘀阻络证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能够较好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通窍活血汤加减对出血性中风恢复期瘀血阻络证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86例出血性中风恢复期瘀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统计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语言、神智、面瘫、上、下肢瘫痪、眼征、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1);Barthel指数及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比对照组高(P<0.01);结论通窍活血汤加减能够促进出血性中风恢复期瘀血阻络证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化痰消栓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之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其临床推广提供实践支持。方法:随机将60例脑梗死急性期痰瘀阻络证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痰消栓方治疗。以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化痰消栓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