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脐血胆红素浓度与新生儿黄疸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94例新生儿脐血和血清胆红素浓度。结果表明,高胆红素血症组患儿脐血胆红素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脐血胆红素浓度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脐血胆红素值≥42.5μmol/L的新生儿78%以后出现严重黄疽(胆红素值≥171μmol/L),说明检测脐血胆红素浓度可预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2.
该项研究的目的是检查足月新生儿中 Coomb 试验阴性,其血清胆红素的增加对17岁时的生长参数、健康状况和智力行为上的影响。方法研究的1948例均在1970年和1971年年底出生,在17岁时征兵入伍的人。回顾收集他们的新生儿资料,包括性别、出生体重、孕龄及生后1~5分钟的 Apgar 评分等,并对以上这些有可能混淆的影响进行校正.将新生儿胆红素血症分为3组:轻度组包括临床上没有显示黄疸和未测胆红素者;中度组其血清胆红素生后第1天为86~137μmol/L(5~8mg/dl)。第2天为171~256μmol/L,以后为223~342μmol/  相似文献   

3.
脐血胆红素预测新生儿黄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研究了海拔1,100米地域的144例足月新生儿脐血胆红素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结果表明脐血与末梢血血清胆红素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生后4日内,所有新生儿均出现了肉眼黄疸。脐血胆红素愈高,黄疸出现得愈早。重症黄疸(末梢血血清胆红素≥205μmol/L)发生率为11.8%,在脐血胆红素≥40μmol/L组中,重症黄疸发生率明显增高。以脐血胆红素(≥40μmol/L)预测新生儿重症黄疸的发生,敏感性为64.7%,特异性为75.6%。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测量胆红素浓度对新生儿黄疸检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方法对40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同时进行了经皮测量总胆红素和血清总胆红素的检测,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并评估体质量、胎龄、生后日龄、相关病因等对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血清总胆红素<257μmol/L时,经皮测量总胆红素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相关系数是0.932,血清总胆红素≥257μmol/L时,相关系数是0.282,两组均呈正相关性,血清总胆红素<257μmol/L组相关性高(P=0.0001),且不受胎龄、体质量、生后日龄及相关病因的影响。结论当胆红素浓度<257μmol/L,经皮测量总胆红素可以替代血清总胆红素;经皮测量总胆红素用于新生儿高胆的筛查,有可推广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NSE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的变化、两者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和29例正常新生儿血清中NSE浓度,同步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SB)、白蛋白含量,计算胆红素-白蛋白比值(B/A),并行新生儿NBNA评分。高胆组按TSB≥342μmol/L和171~342μmol/L分为实验组a和实验组b,对照组TSB<85.5μmol/L,结果两实验组血清NSE浓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两实验组间NSE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实验组NBNA评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实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NSE浓度与NBNA评分均呈显著性负相关(P<0.01)。结论血清NSE测定比TSB、B/A值能更早期预测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6.
对191例足月新生儿于生后(0~4小时),24±4小时,48±4小时,72±4小时进行经皮测胆红素(CcB)监测,72±4小时测定微量血胆红素SB)。结果显示除TcBo外,TcB24,TcB24-0/BW,TcB48与TcB72。及MSB72相关,呈显著及极显著性。按MSB72>205.2μmol/L和≤205.2μmol/L将191例新生儿分为两组,两组间除TcBo外,TcB24,TcB24-0/BW,TcB48差异有显著性。提示用TcB预测生后72小时是否发生高胆是可能的。通过对预测标准TcB24≥11;TcB48≥14;TcB24-0/BW≥1.2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粗一致性的计算,认为此三项标准预测新生儿高胆可靠。对筛选阴性者同时不漏掉血清胆红素较高者,临床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蛋白结合铁在新生儿窒息后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用克服基体效应的Bleomycin方法,分别测定20例窒息新生儿生后6h内、6~12h和12~72h的血浆非蛋白结合铁(NPBI),并取20例正常新生儿于出生6h内测定其血浆非蛋白结合铁作为对照。结果:窒息组NPBI阳性率明显高于 对照组(80% vs 20%),P<0.01。窒息组血浆非蛋白结合铁水平在生后6h内为[(4.14±2.41) μmol/L]、6~12 h为(2.26±2.21) μmol/L,均比对照组[(0.28±0.79)μmol/L]显著升高(P<0.05=,尤以生后6 h内为最高。结论:非蛋白结合铁可能在新生儿窒息后再灌注损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极低出生体重儿黄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数新生儿黄疸是一种早期新生儿的暂时现象.新生黄疸诊疗工作的中心是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在新生儿Rh溶血症时随新生儿胆红素值大于342~427.5μmol/L(20~25mg/dl),发生胆红素脑病的机率增高.因而在足月儿中控制胆红素值小于342~427.5μmol/L成为足月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针.换言之,胆红素值342~427.5μmol/L被认为是足月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阈值,也即换血标准.六十年代后发现极低体重儿胆红素小于342~427.5μmol/L(20~25mg/dl)也出现核黄疸.近年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极低出生体重儿核黄疸与胆红素值关系及极低出生体重儿黄疸治疗方针进行研究,增加不少新的认识.1 极低出生体重儿胆红素代谢特点[1]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外周血IL-6、TNF-α与NO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用放射免疫法与硝酸盐还原酶两点法于生后第1天(24小时内)、3天与7天检测了40例HIE患儿及40例正常新生儿外周血IL-6、TNF-α与NO水平的变化。结果 HIE患儿和正常新生儿生后第1天血清IL-6水平分别为(52.6±24.5)和(80.2±29.4)ng/L(两者比较P<0.01),TNF-α分别为(1.18±0.31)和(0.91±0.30)μg/L(P<0.01),NO分别为(70.3±32.7)和(89.2±35.9)μmol/L(P<0.05),而且病情越重改变越明显。至生后1周IL-6、TNF-α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而NO则逐渐增高,至生后1周超过对照组水平(P<0.01)。结论 HIE患儿外周血IL-6与NO水平减低,TNF-α水平升高,它们可能参与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某些发病过程;本研究为HIE的免疫学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常新生儿早期可出现生理性黄疸,此时若伴有其他高危因素则可造成高胆红素血症(以下简称高胆),其中部分患儿原因不明~[1],但因其严重的并发症——胆红素脑病而为临床医师所重视。本文收集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新生儿高胆,分析其发病的相关因素,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一、诊断标准根据金氏高胆的诊断标准~[2],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疽.胆红素浓度>85μmol/L.生后72小时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204μmoI/L,早产儿>Z55μmo1/L,符合以上标准者诊断为高胆。 二、一般资料从1987年5月一1994年5月收集以高胆诊断入院的新生儿(除去母婴不合溶血病外)共100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21例.男女之比为3.8 : l ;足月儿80例.早产儿20例;胎龄35-37Wll例,<35W9例;黄疸出现的最早时间为20h.平均黄疸出现时间4.1天,最迟5天;胆红紊值为204—544μmol/L(?: 238/μmol/L),96例为间接胆红索升高,4例为直接、间接胆红素均升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120例不同日龄新生儿一氧化氮水平值。根据日龄分为三组:≤3天组,4~6天组和≥7天组,各组40例。三组水平值分别为29.83±15.09;22.60±813;17.84±9.87(μmol/L)。各组两两比较P<0.05;<0.05;<0.001。证明不同日龄新生儿一氧化氮水平值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脐血胆红素预测新生儿黄疸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un G  Wang YL  Liang JF  Du LZ 《中华儿科杂志》2007,45(11):848-852
目的研究脐带血胆红素水平预测足月健康新生儿后续黄疸程度的价值。方法523例足月健康新生儿,测定脐血胆红素、白蛋白水平,监测每日经皮胆红素值(TCB)。对时龄0—24hTCB≥18;-48hTCB≥21;-72hTCB≥25;〉72h≥25者,送检静脉血血清胆红素值(TSB),考虑是否需要光疗。将新生儿按脐血胆红素水平分为〈30μmol/L;≥30μmoL/L;≥36μmol/L;≥42μmoL/L,共4组。比较4组新生儿TCB≥25、TSB〉205μmol/L、TSB〉257μmoL/L及需要光疗的发生率。对脐血胆红素水平预告新生儿黄疸进行分析。比较黄疸组新生儿和非黄疸组新生儿临床特征。结果脐血胆红素水平升高,各组新生儿TCB≥25、TSB〉205μmol/L、TSB〉257μmoL/L和需要光疗的发生率增加。脐血胆红素水平用于预测新生儿黄疸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01)。黄疸组新生儿脐血胆红素值显著高于非黄疸组(t=10.96,P〈0.001)。而脐血清白蛋白值(t=2.38,P〉0.05)、妊娠周数(t=-0.90,P〉0.05)、出生体重(t=0.10,P〉0.05)比较,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脐血胆红素水平用于预测足月健康新生儿后续黄疸的程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足月新生儿脐血血清游离卡尼汀浓度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11月至2005年2月出生的足月新生儿89例,男46例,女43例。平均胎龄(39.4±0.9)周,出生体重(3427.2±414.4)g,身长(49.8±2.5)cm,头围(34.8±1.4)cm,Apgar评分为8~10分。平产50例,剖宫产39例。于出生后即采集脐血2ml,用高效液相(HPLC)法测定脐血血清中卡尼汀浓度。结果89例正常新生儿平均脐血血清卡尼汀浓度为(52.2±22.9)μmol/L。其中男性组为(49.3±18.7)μmol/L,女性组为(55.3±26.5)μmol/L,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216);平产组为(52.4±24.5)μmol/L,剖宫产组为(51.9±20.9)μmol/L,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924)。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分为<3000g(11例)、3000~3999g(68例)和≥4000g(10例)3组,其血清卡尼汀平均值分别为(61.5±26.2)μmol/L、(52.0±23.1)μmol/L和(42.8±12.3)μmol/L。脐血卡尼汀浓度与出生体重呈负相关(r=-0.239,P=0.026);与孕母年龄、新生儿胎龄、身长和头围无相关性。结论本组足月新生儿脐血血清卡尼汀浓度为(52.2±22.9)μmol/L,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与孕母年龄、新生儿胎龄、身长、头围、性别和分娩方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溶血症换血后远期智能随访:附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80年1月~1989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Rh、ABO溶血症158例,50例进行换血治疗,对其中86例进行2~11年远期智能随访。换血前总胆红素最高达820.8μmol/L,最低为259.2μmol/L,36例皆换血1次,换血量均为400ml。经随访29例无任何后遗症,7例预后不良,其中3例死亡。本文对换血前后总胆红素水平、胆红素脑病症状与其后遗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总胆红素越高,胆红素脑病发生率越高,总胆红素<598.5μmol/L(35mg/dl),临床胆红素脑病症状未进入Ⅱ期,若及时换血治疗预后好,换血后总胆红素水平与后遗症发生率有一定关系。我们体会有以下情况者应及时换血:(1)新生儿溶血症所致高胆血症,总胆≥427.5/μmol/L(25mg/dl)或虽未达此水平,但临床已有胆红素脑病早期症状者;(2)新生儿出生前溶血诊断明确,生后Hb<120g/L伴有明显贫血、水肿、肝脾肿大、心衰者。  相似文献   

15.
探讨十二指肠液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性对新生儿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价值.应用婴儿十二指肠引流管收集38例新生儿期阻塞性黄疸的十二指肠液,检测十二指肠液中γ-GT活性.结果显示,随访黄疸消退的22例新生儿肝炎患儿,胆汁中胆红素值≥8.5μmol/L),胆汁酸阳性,γ-GT≥20Iu/L;16例肝外胆道闭锁者无胆汁,十二指肠液胆红素值0~5 μmol/L,胆汁酸阴性,十二指肠液γ-GT缺如.测定十二指肠液胆红素、胆汁酸和γ-GT活性有助于早期鉴别诊断新生儿肝炎与肝外胆道闭锁.  相似文献   

16.
980018不同分娩方式出生的正常新生儿C一反应蛋白测定值的观察/杨明今…//新生儿科杂志一1996,11(5)一199一200 本文对顺产、剖宫产、产钳产三组932例正常新生儿生后6天内C一反应蛋白值的观察,了解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CRP的影响,采用激光比浊法测定CRP浓度。测定结果,三组新生儿CRP平均值曲线趋势呈先后急剧上升,生后1天达峰值,以后逐渐下降,至生后6天接近成人水平产钳产组1天组、2天组、3天组CRP平均值明显高于顺产组和剖宫产组(尸<0.01);该结果表明,生后6天内新生儿CRP值的变化与其母亲的分娩方式有密切的关系,产钳产对新生儿生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窒息新生儿胆红素动态变化。方法:对窒息新生儿77例,正常新生儿70例,以经皮胆红素测定仪逐日测定胆红素动态变化。结果:窒息新生儿胆红素值在生后2 d内比正常新生儿略高,但无显著差异;窒息新生儿胆红素峰值在生后2~3 d,而正常新生儿在生后4~6 d;窒息新生儿生后3 d起,其胆红素值均低于正常新生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窒息新生儿初生时由于缺氧,酸中毒等使胆红素迅速升高,但其值下降较快,此与胆红素的抗自由基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调查了1987年7~9月(夏秋季)及1989年2~3月(冬春季)出生的共111名新生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669名血清维生素A(VA)含量,并调查了1989年2~3月出生的新生儿与其母血清25-OHD及VA含量的关系各47对与42对,结果表明夏秋季出生的新生儿血清25-OHD及VA高于冬春季出生者,血清2-5OHD均值分别为36.98nmol/L与18.93nmol/L,低于正常值(<27.5nmol/L)者分别占43.8%与89.4%,血清VA均值分别为0.7μmol/L与0.54μmol/L,缺乏者(<0.70μmol/L)分别占60.5%与95.8%。产母血清25-OHD含量正常与缺乏者,其子均值分别为21.68nmol/L与15.10nmol/L,P<0.01。产母血清VA与其新生儿含量相关r=0.44,P<0.05。二者含量子皆低于母。提示预防先天性佝偻病及VA缺乏应自母孕末期开始,尤以冬春季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我们于1986~1989年连续观察了足月健康新生儿63例的Hb、FEP、SF及EC值在生后短期内的变化。发现Hb在生后7日内逐渐降低,但无显著差异,到第8、9周Hb降低到最低点(96.8±11.3g/L)。此时生理性贫血已占90.9%,但SF并未降低到最低值,均值为169.3μg/L,最低值为35.0μg/L。EC值出生时高,4周后降到4.7±1.3mg/dl压积RBC、8周后又升回到8.7±2.7mg/dl压积RBC。随EC值的回升Hb值亦开始回升。FEP值在此期间变化不大。本文还分析了生理性贫血在EC值降低期间与体重递增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检测分析了276例不同情况出生的新生儿脐血阴离子隙(AG),53名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3天内和42名正常母亲静脉血AG。其中正常足月新生儿脐血AG值为13.9±6.ommol/L,明显高于剖宫产儿7.2±3.7,P<0.001;低于窒息儿16.5±4.5(P<0.05)与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第3天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