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定133例T2DM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发现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较尿蛋白正常患者Hp感染率升高,提示Hp感染可能是T2DM患者发生微量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唐振媚 《内科》2008,3(6):856-858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98例(T2DM组),糖尿病合并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T2DM+IMT组)55例,正常对照组64例,分别测定空腹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并统计微量白蛋白尿的阳性例数及阳性率。结果T2DM组、T2DM+IMT组空腹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2DM+1MT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阳性率高于单纯T2DM组(P〈0.05),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正相关(r=0.22,P〈0.05)。结论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T2DM患者76例,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U组)35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U组)41例,正常对照组(NC组)30例;分别测定血清TNF-α.结果 MU组血清TNF-α水平是影响UAER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TNF-α与T2DM肾病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IL-6与2型糖尿病(T2DM)及大血管并发症有关发生。而尿微量白蛋白(MAU)被广泛认为心脑肾并发症预测指标。MAU是早期DM肾病的标志,在该期进行有效治疗能防止或延缓向大量蛋白尿发展。本文探讨吡格列酮对T2DM患者CRP及MAU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将244例T2DM按UAER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两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将UAER与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T2DM合并M—UA1b尿组的收张压(SBP)、空腹血糖(FBG)、血尿酸(UA)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低于后者(P〈0.05);UAER与病程、SBP、血肌酐(Ser)、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与HDL-C、apoB负相关。结论:SBP、TC、HDL—C为T2DM微量白蛋白尿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半年内留取3次晨尿测定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判断微量白蛋白,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分别测定104例伴MAU T2DM患者和89例不伴MAU老年T2DM者的颈总动脉最大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情况。结果:(1)T2DM并MAU组的糖尿病病程、BMI、FPG及收缩压均显著高于T2DM不伴MAU组。(2)T2DM并MAU组颈总动脉最大IMT显著高于不伴MAU组(0.94±0.08mm vs 0.83±0.07mm;P〈0.001),T2DM并MAU组颈总动脉斑块比例明显高于不伴MAU组(52.5%VS.27.4%;P〈0.001)。结论:T2DM MAU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显著相关,MAU者应警惕大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7.
将180例老年T2DM患者按UAER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NU)和微量白蛋白尿组(MU),进行分析比较。结果MU组的SBP、FBG、血UA高于NU组(P〈0.05),而HDL—C、apoA1NU组(P〈0.05);UAER与病程、SBP、UA、TC、LDL-C呈正相关。与HDL-C、apoB负相关。结论SBP、TC、HDL-C为老年T2DM的MU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微量白蛋白尿(MAU)不仅是糖尿病患者可能发生显性糖尿病肾病(DN)(临床蛋白尿)的指征,而且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病死率及总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后者对2型糖尿病(T2DM)和非糖尿病人群尤为重要。我们以往的研究发现,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异常在北京地区T2DM家系糖尿病同胞及包括同胞、子女、父母在内的糖尿病一级亲属中存在遗传倾向,为进一步探讨其遗传模式和遗传度,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T2DM)患者112例,其中合并CHD者62例,无CHD者50例,测定血脂、血压、血糖、胰岛素及尿微量白蛋白并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合并CHD组甘油三酯(TG)、餐后血糖(PBG)、收缩压(SBP)、尿微量白蛋白(UMA)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降低。结论血TG、PBG、SBP、UMA升高,HDL降低是糖尿病CHD并发症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5例,分为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组及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设对照组30例,检测血清游离T3(FT3)、游离T4(FT4)、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血清甲状腺激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三组之间FT3、T3、尿微量白蛋、HbA1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DM微量白蛋白尿组的FT3、T3显著低于DM正常蛋白尿组及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HbA1c显著高于DM正常蛋白尿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白蛋白、FT3与病程有关,随病程的延长,尿微量白蛋白逐渐升高,FT3则逐渐降低,尿微量白蛋白与FT3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96(P<0.05)。结论糖尿病伴有微量白蛋白尿患者会出现FT3、T3降低,尿微量白蛋白与FT3呈负相关,检测这两项指标对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病患者脉压 (PP)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方法 对 2 4 1例患者 ,高血压 (EH)患者 75例、2型糖尿病 (T2 DM)患者 77例和高血压病合并 2型糖尿病 (EH +T2 DM)患者 89例进行血压检测和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结果 T2 DM组微量白蛋白与收缩压 (SBP)相关性不显著 (P >0 .0 5 ) ;而与PP显著正相关 (P <0 .0 5 )。EH组微量白蛋白与SBP和PP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EH +T2 DM组微量白蛋白与SBP和PP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微量白蛋白与PP相关性在EH +T2 DM组最大。反映肾功能的其它指标则与SBP、PP无相关性。结论 在上述 3种患者中只PP与早期肾损害相关 ,故为防止DM和EH患者肾脏损害加重 ,降低PP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检测60例T2DM患者晨UAM、FBG及胰岛素、脂质和HbA1c的变化,观察T2DM伴UMA白患者和不伴UMA患者的FBG、HbA1C、胰岛素、脂质的关系。结果:T2DM患者伴高HbA1c组与正常UMA组比较,表现为高血糖、高TG血症、高TC血症、高HbA1c水平和HPC。结论:UMA、血糖、HbA1c与PN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与HbA1c相关性最为密切,糖尿病患者不能只重视血糖,还应重视对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对早期、诊断和治疗肾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80例T2DM患者及30例正常人测定HCY,。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泌率UAER将糖尿病分为DN组UAER≤20μg/min、早期DN组20μg/min≤UAER≤200μg/min、临床尿蛋白组UAER≥200μg/min。结果:三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A组与B组、B组与C组、A组与C组比较P≤0.05。结论:高Hcy血症与DN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病的关系。方法将收集到的112例T2DM患者作为观察组,按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分为三组:正常白蛋白组、早期肾病组和临床蛋白尿组,对HCY水平分别进行检测,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T2DM早期肾病中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各亚型HCY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CY的变化与尿微量白蛋白有一定相关性。结论血清HCY水平的变化与T2DM早期肾病密切相关,可作为T2DM早期肾病的预测因素,检测T2DM患者HCY水平有利于判断及诊断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观测8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CD11b/CD18的表达,分析其与24h尿白蛋白排泄量(UAE)及TNF-a的关系。T2DM患者多形核嗜中性白细胞(PMN)CD11b/CD18表达高于正常人;伴有大量白蛋白尿的T2DM患者外周多形核白细胞CD11b/CD18表达高于伴微量白蛋白尿或正常白蛋白尿的T2DM患者;T2DM患者外周血PMN白细胞CD11b/CD18表达与促炎症介质TNF-α浓度正相关,与24hUAE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1,(5):365-365
微量白蛋白尿可早期预测糖尿病肾病(DN)和早期(premature)心血管疾病。研究者考察了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治疗是否会延缓、预防尿白蛋白正常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也是主要死因。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DN早期临床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其后可出现持续性蛋白尿、高血压及进行性肾功能下降。近年来,我们应用阿魏酸钠(SF)辅助治疗30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观察了其对尿微量白蛋白(UAE)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病的关系。方法将收集到的112例T2DM患者作为观察组,按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分为三组:正常白蛋白组、早期肾病组和临床蛋白尿组,对HCY水平分别进行检测,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T2DM早期肾病中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各亚型HCY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CY的变化与尿微量白蛋白有一定相关性。结论血清HCY水平的变化与T2DM早期肾病密切相关,可作为T2DM早期肾病的预测因素,检测T2DM患者HCY水平有利于判断及诊断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正常男性37例,T2DM男性46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总T、总E2、SHBG浓度测定。结果男性T2DM患者较正常对照总T降低,总E2、SHBG升高。男性T2DM患者总T、总E2、SHBG与空腹、120分胰岛素无相关性。结论男性T2DM患者存在性激素分泌功能紊乱,其改变对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新华  高向玲 《山东医药》2006,46(17):56-57
选择临床确诊的住院和门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151例,分为T2DM组(76例)和T2DM合并冠心病(CHD)组(75例),测定晨尿微量白蛋白(mAlb)或尿mAlb排泄率(UAER),并与70例健康体检者(NC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2DM组尿mAlb水平及含量率均显著高于NC组(P<0.01);T2DM合并CHD组尿mAlb水平及阳性率均显著高于T2DM组(P<0.01).T2DM尿mAlb阳性患者CHD并发率为57.5%,阴性患者为33.1%(P<0.01).认为T2DM合并CHD患者有更严重的代谢紊乱和高水平的尿mAlb,高尿mAlb的T2DM患者易并发CHD,此可为早期干预早发T2DM患者合并CHD各种危险因素,减少CHD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