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目的掌握本溪城区蟑螂种群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粘捕法监测蟑螂在居民、餐饮、医院、农贸市场4类生境的密度与分布情况。结果 2001-2012年,本溪城区蟑螂密度呈年度增长趋势,每年的高密度期在7-10月,农贸大厅蟑螂平均密度最高(1.872只/张),分别是医院、餐饮、居民环境的48、42.5、20.1倍。蟑螂种群共计3种,即德国小蠊、美洲大蠊和日本大蠊,分别占捕蟑总数的96.58%、3.11%和0.31%。优势种群为德国小蠊。结论本溪市城区蟑螂防治工作,宜以德国小蠊为主要防治对象,农贸大厅为重点防治场所,每年7-10月应加强蟑螂综合防治工作,以减少蟑螂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克拉玛依市2017—2019年蟑螂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及不同生境蟑螂密度,为蟑螂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分别在农贸市场、超市、宾馆、餐饮店、医院和居民区等不同环境中进行蟑螂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调查,收集整理2017—2019年调查结果进行种群构成比、季节消长以及不同监测环境密度和侵害率的分析。结果克拉玛依市有2种蟑螂分布,分别为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其中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群,占99.26%,美洲大蠊占0.74%。蟑螂以7—10月为活动高峰期,7月平均侵害率高达19.42%,密度为3.10只/张。餐饮业受蟑螂危害最为严重,侵害率为26.95%,其次为居民区,侵害率为15.90%、农贸市场侵害率为13.62%、宾馆侵害率为12.13%。结论德国小蠊为克拉玛依市优势种,应列为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3.
张守刚  熊丽林  郑一平 《现代预防医学》2014,(8):1372-1373,1379
目的分析南京市蟑螂危害状况及抗药性。方法采用粘捕法调查蟑螂危害,药膜法测定抗药性。结果南京市蟑螂密度年际呈上升趋势,主要种属为德国小蠊、黑胸大蠊和美洲大蠊,德国小蠊为优势种,7-9月份是蟑螂密度高峰,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乙酰甲胺磷、残杀威的抗性系数分别为2.38、3.53和0.79。结论南京市蟑螂危害较重,德国小蠊为优势种,活动高峰在夏季,高效氯氰菊酯和乙酰甲胺磷已产生低度抗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掌握内江市蟑螂种群变化趋势及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情况,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7—2021年在内江市5个县(市、区)采用粘捕法进行蟑螂密度监测,2021年采用药膜法测定德国小蠊抗药性。结果 2017—2021年共粘捕蟑螂23 289只,平均密度为1.08只/张,密度逐年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优势种为德国小蠊,占95.67%。蟑螂在1—12月均有活动,各年密度峰值集中在5—8月,以农贸市场和餐饮外环境密度较高。内江市德国小蠊野外品系对溴氰菊酯、残杀威和DDVP的抗性倍数分别为3.51、2.67、15.51。结论 蟑螂防治应采取以环境治理为基础的综合治理措施,科学使用杀虫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攀枝花市城区2005~2007年蟑螂的种群构成、密度和季节消长,为开展蟑螂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调查,将捕获蟑螂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类鉴定。结果3年共调查捕获蟑螂成虫和若虫1803只,经鉴定隶属2科2属3种,有德国小蠊、美洲大蠊、黑胸大蠊,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捕获蟑螂总数的91.07%;蟑螂总密度为0.46只/张,总的侵害率为20.64%;以餐饮行业蟑螂密度和侵害率为最高,分别占0.59只/张和26.38%;季节消长有明显的季节性,以8月为活动高峰。结论基本掌握了攀枝花市城区蟑螂的种群构成、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蟑螂种群分布与季节消长规律,为制定有效的蟑螂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调查,设置3个监测点,选择农贸市场、餐饮、宾馆、医院和居民区为监测生境,监测点相对固定。结果 2013—2016年上海市嘉定区蟑螂年平均密度为0.04只/张,年平均侵害率为3.84%,嘉定区蟑螂种类有德国小蠊和黑胸大蠊,其中德国小蠊为绝对优势种群,占99.72%。农贸市场蟑螂平均密度和侵害率为最高,分别为0.07只/张和6.88%;其次为餐饮业,分别为0.06只/张和5.17%。蟑螂全年均有活动,6—10月为活动高峰期,密度达到0.05只/张。结论嘉定区蟑螂密度基本保持在较低水平,优势种为德国小蠊,农贸市场和餐饮业等重点行业是蟑螂的重要生境,应采取以环境治理为基础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泰州市蟑螂密度变化规律,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结果2009-2013年,泰州市市区全年各月均有蟑螂活动,蟑螂密度分别为0.86、1.14、1.04、1.39、1.69只/张,侵害率为5.79%、6.28%、6.00%、8.50%、10.46%。蟑螂侵害最高的环境为农贸市场,1-4月份密度相对持平,5月份开始上升,10-12月份高于其他月份,10份出现最高峰。蟑螂种类包括德国小蠊、美洲大蠊、黑胸大蠊3种,德国小蠊为绝对优势种,占99.32%。结论 2009-2013年蟑螂密度、侵害率呈上升趋势。今后要加强蟑螂防控,重点针对农贸市场和德国小蠊研究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青岛市蟑螂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和不同生境蟑螂密度情况,为制定蟑螂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和3个监测点,2010~2012年1~12月每月中旬临测一次,采用粘捕法分别在居民伟宅、餐饮、宾馆、农贸市场和医院等不同环境中进行蟑螂种群分布、密度、季爷消长情况调查。结果布放蟑螂纸数为6480张,回收6466张,捕获蟑螂5759只,平均蟑螂密度为0.89只/张。蟑螂种类主要有两种:德国小蠊和日本大蠊,其中德国小蠊为优势种。蟑螂密度高峰在8月份,为1.36只/张;农村住户平均鼠密度最高为1.24只/张。结论应充分利用季节和气候变化规律对蟑螂消K的影响,结合环境治理开展蟑螂密度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厦门市2009—2012年蟑螂的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为蟑螂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粘蟑纸法,从2009—2012年对全市5种环境类型中的蟑螂进行连续监测,登记粘捕到的蟑螂种类、雌雄成虫和若虫数,同时记录回收的粘蟑纸总数和粘蟑纸数,计算蟑螂密度和侵害率。结果 4年共捕获德国小蠊、美洲大蠊、澳洲大蠊3种计12 413只,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总数的97.00%;全市蟑螂密度为2.16只/张,宾馆、餐饮、农贸市场、医院和居民区密度分别为3.76只/张、2.87只/张、2.72只/张、0.44只/张、0.29只/张;一年四季活动,5—11月密度均较高。结论应充分利用季节和气候变化规律对蟑螂消长的影响,结合环境治理开展蟑螂密度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巨光毒饵对蟑螂的现场防治效果.方法将毒饵施在蟑螂活动场所,评价施药前后蟑螂种群密度的变化.结果无论是在学生宿舍楼还是在宾馆,施药后第5 d,黑胸大蠊和德国小蠊的密度下降率达100%.结论巨光杀蟑毒饵对黑胸大蠊和德国小蠊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宜春市蜚蠊种群分布、季节消长及侵害状况,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调查,将捕获蜚蠊进行分类鉴定。结果宜春市有2种蜚蠊分布,其中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59.13%;黑胸大蠊占40.87%。6-8月为蜚蠊活动高峰期。以农贸市场密度最高,其他依次为餐饮店、居民区、宾馆、医院。结论德国小蠊现已成为宜春市主要优势种,应将其列为今后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无锡市蜚蠊群落的动态特征,为灭蟑工作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粘蟑纸法从2006~2009年对全市5种环境类型中的蜚蠊进行连续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09年无锡市蜚蠊密度和侵害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44只/张和23.75%,种类主要为德国小蠊、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其中德国小蠊为绝对优势种。蜚蠊常年都有发生,其中7~10月为密度高、活动频繁,密度、侵害率与气温显著相关(P﹤0.01)。经群落相似性分析(Similarity=85%,Stress=0.06),5种环境类型分为两组,第1组为农贸市场、餐饮店和宾馆,蜚蠊密度与侵害率都较高;第2组为医院和居民住房,蜚蠊密度与侵害率都较低。[结论]德国小蠊是无锡市灭蟑的主要种类,农贸市场、餐饮店和宾馆是开展灭蟑工作的主要环境类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泰安市蟑螂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蟑螂防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泰安市城区农贸市场1处、餐饮2处、宾馆1处、医院1处,居民区1处作为监测点,采用粘捕法进行蟑螂密度监测。结果 2010-2012年泰安市城区共捕获蟑螂3种计12 054只,平均蟑螂密度为1.67只/张,德国小蠊占83.52%为主要优势种群;不同生境蟑螂密度为农贸市场餐饮医院宾馆居民区;蟑螂密度消长呈单峰型曲线,7月出现高峰。结论基本掌握了泰安市城区蟑螂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建议采取以环境整治为主,药物灭杀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重点在高峰前期集中灭蟑、防蟑。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攀枝花市病媒生物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攀枝花市2007年病媒生物的种群构成、密度和季节消长,为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类监测采用夹夜法;蚊类监测采用人工小时法;蝇类监测采用笼诱法;蜚蠊监测采用粘捕法。结果鼠类有1科2属4种,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66.13%;蚊类有2亚科4属7种,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60.71%;蝇类有3科8属13种,家蝇和丝光绿蝇为优势种,分别占捕获总数的30.05%和28.05%;蜚蠊有1科2属3种,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91.86%。鼠类总密度为0.28%,以居民区最高;蚊类总密度为2.29只从工小时,以农户最高;蝇类总密度为5.70只/笼,以农贸市场最高;蜚蠊总密度为0.44只/(张·夜),以餐饮店最高。鼠类活动高峰在8月;蚊类呈现2个活动高峰,分别在6月和9月,以6月为高;蝇类也呈现2个活动高峰,分别在6月和9月,以6月为高;蜚蠊的活动高峰期为8月。结论基本掌握了攀枝花市病媒生物的种群构成、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和掌握句容市区蟑螂种群分布和密度情况,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提供科学防治措施。方法采用目测法、蟑螂粘捕盒法、药激法3种调查方法。结果本次调查房间数375间,捕捉到蟑螂2科2属3种,成虫及若虫627只,成虫占43.54%,若虫占56.46%。蟑迹阳性率为17.33%,蟑螂侵害率为14.4%,蟑螂粘捕盒法密度为0.84只·盒^-1·夜^-1。结论句容市有蟑迹房间超过标准2.5倍,有蟑螂阳性房间超过标准3.8倍,要想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现场考核,必须加强管理,开展培训,采取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宜昌市城区蟑螂种群分布及侵害情况,为城市蟑螂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和药激法相结合,将捕获蟑螂带回实验室分类鉴定。结果共调查新、老城区100个点,捕获蟑螂3种9 210只,其中:德国小蠊5 547只(占60.23%)、黑胸大蠊1 953只(占21.21%)、美洲大蠊1 710只(占18.56%)。结论宜昌市城区蟑螂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群,蟑螂以侵害旧城区特殊行业和下水道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科学有效地控制列车蟑螂密度。方法采用药激法调查列车蟑螂的种类和密度;采用烟熏、滞留喷洒、毒饵、胶饵和超低容量喷雾等方法,进行蟑螂防治效果的研究。结果德国小蠊在武汉列车蟑螂种群构成比为91.60%~94.46%;高等级列车至低等级列车的蟑螂侵害率依次上升为6.85%~37.69%;单纯滞留喷洒和烟熏灭蟑1周后的杀灭效果为82.35%~100%,但是2个月左右蟑螂密度迅速回升;定期采用滞留喷洒加灭蟑胶饵和毒饵法灭蟑1周后的杀灭效果为91.94%~100%,2个月后蟑螂密度持续维持较低水平;用超低容量喷雾法和烟熏法应急处理车厢的48 h杀灭率分别为95.83%和87.69%,施药成本分别为28和40元/车厢。结论定期采用滞留喷洒加灭蟑胶饵和毒饵法灭蟑可将列车蟑螂密度持续控制在较低的水平;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控制列车高密度蟑螂,其刺激性、安全性优于烟熏法灭蟑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甘州区蜚蠊种群分布和侵害状况,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珐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采用粘捕法测定蜚蠊密度。结果甘州区蜚蠊仅为德国小蠊,总侵害率为24.63%,总密度为1.98只/张;餐饮业受蜚蠊危害最为严重,侵害率为41.77%,密度为3.63只/张,农贸市场最低;蜚蠊密度和侵害率高峰主要在8月和12月。结论蜚蠊已成为甘州区主要病媒生物,应加强监测工作,建立长效防治机制,采取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石家庄市蜚蠊侵害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蜚蠊侵害状况。方法 采用询问、捕蜚蠊、微生物鉴定等方法。结果 本次调查单位10 44个 ,查出有蜚蠊单位 45 2个 ,总侵害率为 43 .3 0 %。侵害率较高的为大中型饭店 ( 61.62 % )、宾馆 ( 5 5 .13 % )、小饭店( 5 1.40 % )。蜚蠊平均密度为 19.99只 /板 ,其中密度最高的是商场 (包括超市 )为 3 3 .10只 /板。查出的蜚蠊有德国小蠊、美洲大蠊、黑胸大蠊、日本大蠊 4种。蜚蠊的蜡样芽孢杆菌携带率平均为 64 .0 0 % ,曲霉菌携带率平均为 5 7.0 0 % ,并查出携带葡萄球菌、志贺菌、沙门菌、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及寄生虫卵等。结论 石家庄市城区蜚蠊侵害严重 ,防制蜚蠊工作必须尽快落实。  相似文献   

20.
杀蟑胶饵和烟雾剂现场灭蟑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杀蟑胶饵以及联合烟雾剂使用对宾馆厨房的灭蟑效果。方法采用1%晔康杀蟑胶饵和0.5%氯菊酯的烟雾剂,密度监测采用粘捕法。结果单独使用杀蟑胶饵后10 d对蟑螂杀灭率为22.5%,30 d为93.0%;首次加用烟雾剂喷雾,10 d灭效为90.8%,30 d为95.7%。结论在宾馆厨房中使用杀蟑胶饵能有效控制蟑螂的密度但起效较慢,使用杀蟑胶饵首次加用烟雾剂喷雾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其杀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