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胡献国 《求医问药》2012,(10):35-36
黄褐斑是发生在人颜面部的一种色素沉着斑。此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但很可能与人体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激素代谢失调有关。黄褐斑患者多为中青年女性。在出现黄褐斑后,很多女性都会因心理负担较重而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与社交活动。有些患有此病的女性还会因心理上的负担而使机体的内分泌功能更加紊乱,进而加重黄褐斑的症状。中医认为,黄褐斑  相似文献   

2.
建立具有中医特点能够进行中医证候分型的实验动物模型是制约中药新药开发过程中药理学研究的瓶颈问题。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影响面部美容的疾病,如何建立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用药特点的黄褐斑肝郁证模型是研发治疗该病证新药的关键。文章简述了近年来关于黄褐斑小鼠模型建立方法,从中尝试寻求建立黄褐斑肝郁证小鼠模型的科学方法,为临床上开发有效治疗黄褐斑的中药新药,提供更为系统、科学的实验动物模型。分析表明黄体酮注射+紫外线照射+束缚方法是建立该病证小鼠模型比较可靠的方法。增加检测皮肤组织中酪氨酸、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度更能全面评价黄褐斑改善生化指标。借助前期课题组在肝郁证动物模型研究基础,增加旷场、糖水偏好、强迫游泳等行为学方法,则更能客观评价肝郁证行为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黄褐斑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褐斑是临床上常见的损美性皮肤病,虽然患者自身无明显不适,但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沉重负担。随着黄褐斑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对其治疗的研究亦随之大量涌现。文章即对近年来中西医治疗黄褐斑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4.
黄褐斑是临床上常见的损美性皮肤病,虽然患者自身无明显不适,但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沉重负担。随着黄褐斑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对其治疗的研究亦随之大量涌现。文章即对近年来中西医治疗黄褐斑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5.
李其爱  晏洪波 《医学综述》2014,(6):1096-1099
黄褐斑是临床常见的损美性疾病,常对称性分布在暴露于太阳光照射部位,皮损为浅至深褐色的斑点、斑疹,多发生在前额部、颧部、下颌部等面部皮肤,严重影响女性颜面部美观,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压力。激光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对黑素小体进行爆破,减少黄褐斑的生成,同时采用中医辩证分型进行汤药调理、外敷、针刺等疗法联合应用疗效较好。该文就近年来中医药联合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求医问药》2010,(7):57-58
黄褐斑也叫做肝斑,是发生在人颜面的一种色素沉着斑。孕妇、服用避孕药的女性或月经初潮的少女都比较容易出现黄褐斑,故此病也叫孕斑。孕妇出现的黄褐斑在分娩后会慢慢褪去,但因服用避孕药或其他原因(如阳光曝晒、遗传、使用劣质化妆品等)引起的黄褐斑往往难以消退。  相似文献   

7.
黄褐斑也叫做肝斑,属于面部黑变病的一种,是发生在颜面的色素沉着斑。它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出现黄褐斑可能是患者的内分泌发生了改变,若是女性出现黄褐斑可能与其体内的女性激素代谢失调有关。女性从青春期到绝经期均可出现黄褐斑,在妊娠期出现的黄褐斑又叫做妊娠斑。妊娠斑多在女性妊娠的第2~5个月开始出现,但在分娩后可逐渐消失。不过,在下一次妊娠时,黄褐斑还可出现。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中,约有20%以上的人会出现黄褐斑。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黄褐斑的中医药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黄褐斑的病因病机,对黄褐斑的辨证论治以及单方单药治疗进展进行综述。结果和结论鉴于黄褐斑的病因病机,采用中医药对黄褐斑患者实施对应的治疗,可以使此类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在黄褐斑中医药治疗研究不断开展和深入的背景下,中医药必将会在黄褐斑治疗中发挥出更多的作用和优势,其应用前景将越发广阔,也必将给广泛黄褐斑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福音。  相似文献   

9.
蔡瑞康教授治疗黄褐斑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褐斑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面部色素障碍性皮肤病,临床治疗方法多样,但均难以收到满意疗效。蔡瑞康教授是著名的中西医结合皮肤病专家,他认为黄褐斑的发病源于肝肾阴虚,与肝、肾二脏功能失调关系密切。临床上根据不同的舌脉表现和兼杂症状可分为肝肾亏虚、气滞血瘀两型。治疗上采用中药辨证施治结合外用45%的壬二酸软膏治疗黄褐斑,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黄褐斑动物模型的合理构建是黄褐斑科学研究的基础。中西医治疗主要通过改善黄褐斑动物模型的黑色素过度合成、氧化应激激素、水平紊乱等改善黄褐斑皮肤状态,疗效显著。目前,黄褐斑动物模型的中西医治疗机制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在动物模型复制方面,尚未形成明确的统一标准;现有模型多依据黄褐斑发病原理进行造模,缺少对证型的模拟及判定标准;机制探讨存在局限性,研究靶点片面或指标单一。针对此,今后要大量开展模型比较研究,明确最佳建模方式,制定统一的模型制备方式,构建有关中西医黄褐斑分型的统一模型;进一步加强中西结合实验研究,完善对黄褐斑动物模型皮肤异常菌群、血流状态等其他致病机理的研究,同时,探索更全面、更规范的机制评判指标,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女性黄褐斑发病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4月间进入简阳市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6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黄褐斑组),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且无黄褐斑的女性208例作为对照组(非黄褐斑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黄褐斑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黄褐斑组和非黄褐斑组年龄、睡眠情况、季节变化、豆类摄入、是否有糖尿病、肝功能是否正常、吸烟情况、是否饮酒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遗传史、妊娠史、口服避孕药、日晒频率、防晒措施、情绪、护肤品使用情况等资料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遗传史(OR值2.794)、妊娠史(OR值3.399)、口服避孕药(OR值1.446)、日晒频率(OR值5.145)、防晒措施(OR值4.589)、情绪(OR值3.011)、护肤品使用情况(OR值3.621)等为黄褐斑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黄褐斑发病风险与遗传史、妊娠史、口服避孕药、日晒频率、防晒措施、情绪、护肤品使用情况等存在相关性,临床可据其制定相关措施对黄褐斑进行...  相似文献   

12.
罗卫  孟如松  赵广 《中国医刊》2008,43(1):32-33
目的研究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正常人面部皮肤与黄褐斑皮损的测定的评价方法。方法应用计算机皮肤数字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正常人和黄褐斑患者右侧面部皮肤的平均吸光度、积分吸光度以及黄褐斑患者皮损面积。结果计算机数字图像分析表明,黄褐斑患者皮损的平均吸光度和积分密度明显高于正常人,并能精确的计算出皮损面积。结论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正常人及黄褐斑皮损评价更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可为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判断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作者结合黄褐斑的传统理论、发病特点及西医发病机制,阐述了黄褐斑与血瘀病机的相关性,并介绍了活血化瘀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应用于黄褐斑伴月经不调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以桃红四物汤进行中医加减治疗的80例黄褐斑伴月经不调患者,设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以维生素 C、维生素 E、复方维甲酸霜进行西医治疗的80例黄褐斑伴月经不调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在色斑面积、皮损评分上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以桃红四物汤进行加减治疗可以更有效地调节月经不调,缩小色斑面积。  相似文献   

15.
正黄褐斑是临床常见的发生于颜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疾病,多发生于妊娠、月经不调以及口服避孕药等妇女。其典型表现为淡褐色斑片或斑块,形状不规则,对称分布在额、眉、颊、鼻、上唇等颜面皮肤,给女性患者造成较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1])。祖国医学认为,黄褐斑的发生与肝、肾、脾密切相关,其病机为气血不能上荣于面~([2])。本研究着重分析中药祛斑面膜和腹针疗法在黄褐斑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对黄褐斑患者在临床中行经纳米微针导入0.5%氨甲环酸溶液进行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划分为A组(35例)与B组(35例),A组接受常规治疗,B组在其基础上行经纳米微针导入0.5%氨甲环酸溶液治疗,观察统计治疗前后黄褐斑面积、黄褐斑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情况,并予以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组间对比黄褐斑面积、黄褐斑评分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组上述情况显著优于A组(P0.05);A组与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7.14%、91.43%,组间对比结果显示B组更高(P0.05)。结论对于黄褐斑患者,对其行经纳米微针导入0.5%氨甲环酸溶液治疗的效果理想,可改善黄褐斑面积、黄褐斑评分,从而促进康复,在临床中具有可观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黄褐斑为发生于面部的呈对称性、淡褐色至深褐色斑,病因不明,多认为与内分泌紊乱、神经调节因素、紫外线照射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慢性肝、肾病等)有关.治疗较为困难.乳增宁胶囊(主要成分为艾叶、柴胡、川楝子、淫羊藿等)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乳腺小叶增生,在治疗该病的过程中,发现该药对黄褐斑的治疗有效.为此,我们在临床中选择了50例黄褐斑患者,口服乳增宁胶囊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作报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孙亦农教授根据中医的五脏理论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对孙亦农教授临床验案的治疗思路以及其处方用药进行整理、分析,阐述孙亦农教授从五脏理论治疗黄褐斑的经验。[结果]五脏各司其职,从肝、心、脾、肺、肾五个脏器生理病理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组方治疗黄褐斑,使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结论]从五脏进行论治,为黄褐斑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也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治疗黄褐斑的实际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小秋 《右江医学》2005,33(6):626-626
黄褐斑即民间所说的雀斑,呈黄褐色或咖啡色,很像麻雀卵壳上的斑点,妇女多见,笔者自2005年1月起在门诊采用自拟祛斑汤治疗黄褐斑1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黄褐斑在中青年女性人群中非常多见 ,属难治性损容性皮肤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口服中药治疗黄褐斑颇有疗效。回顾黄褐斑近些年来的治疗用药进行了总结 ,提出以下治疗方法 :疏肝解郁、滋阴补肾、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以及清热解毒、疏表祛风、散寒利湿、调补阴阳等。但各种方法之间常无明显界限 ,多相互配合使用疗效较好。重点论述了中药内服治疗黄褐斑以调节肝、脾、肾三脏功能的失调 ,兼以活血化瘀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