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嗅觉和味觉刺激对管饲喂养早产儿喂养进程及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为早产儿营养支持提供参考.方法 将165例早产儿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76例和干预组8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饲喂养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嗅觉和味觉刺激,即在管饲喂养前5 min用浸润母乳的纱布接近早产儿鼻孔提供嗅觉刺激,将母乳涂抹于早产儿嘴唇和舌头提供味觉刺激.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喂养过渡时间、留置胃管时间、肠外营养维持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住院时间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自发性肠穿孔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开展嗅觉和味觉刺激有利于缩短管饲喂养早产儿喂养进程,缩短喂养过渡时间、留置胃管时间及肠外营养维持时间,促进早产儿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母乳嗅觉刺激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喂养进程及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为早产儿营养支持提供参考。 方法 将114例早产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饲喂养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母乳嗅觉刺激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即用0.1 mL母乳(3滴)滴至早产儿舌下,并给予安抚奶嘴进行非营养性吸吮,同时用3 mL母乳将大棉签浸润后放置在距离早产儿鼻腔2~3 cm处进行嗅觉刺激。 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全经口喂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肠外营养维持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出院体质量、喂养不耐受率及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母乳嗅觉刺激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有利于缩短管饲喂养早产儿喂养过渡时间、胃管留置时间、肠外营养维持时间及住院时间,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的早期综合干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64例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干预组(31例),两组均给予胃肠道外营养和/或鼻饲管喂养、早产儿常规护理、抚触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部感觉运动干预、合适的喂养护理技巧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胃肠外营养、鼻饲喂养及平均住院时间;开始经口喂养、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恢复出生体质量时的日龄;恢复出生体质量后体质量增长速率等.结果 干预组胃肠外营养时间、鼻胃管喂养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开始经口喂养、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恢复出生体质量时日龄均早于对照组;恢复出生体质量后体质量增长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早期综合干预能够缩短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时间,促进早产儿尽早完成向经口喂养模式的转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早期喂养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联合金双歧治疗对喂养困难早产儿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以2004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喂养困难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治疗组用小剂量红霉素(3~5mg/kg.d,静脉滴注)和金双歧(0.5g口服,2次/天)联合应用,对照组给予相同体重剂量的红霉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胃肠道耐受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缓解腹胀、呕吐、胃潴留等症状及体重的增加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红霉素联合金双歧治疗较单独应用红霉素治疗更有利于改善胃肠道动力、促进吸收、提高喂养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抚触与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食欲及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抚触、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食欲和体重的影响.方法将7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及微量喂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抚触,2次/d,非营养性吸吮每2小时1次.结果观察组每天增加的奶量和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P<0.01),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抚触与非营养性吸吮有助于增加早产儿的食欲,加速体重增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多潘立酮联合腹部按摩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联合腹部按摩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将78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均给予保暖、抗感染、静脉营养、留置胃管鼻饲喂养.同时予以妈咪爱及胃蛋白酶助消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多潘立酮、腹部按摩,观察患儿喂养不耐受好转情况。结果观察组腹胀消失时间、达经口全胃肠喂养时间、拔除胃管时间均缩短.胃潴留量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多潘立酮联用腹部按摩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柳亮  吴文涛  余莉 《腹部外科》2011,24(6):367-369
目的 观察黄连素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胃大部切除术病人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拟择期行胃大部切除术的50例病人分为4组:肠外营养组(PN) 12例,黄连素联合肠外营养组(RPN)12例,早期肠内营养组(EN) 13例,黄连素联合肠内营养组(REN) 13例.PN及EN组于术后第1~6天分别给予...  相似文献   

8.
采用鸟巢式护理降低低体重儿并发症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有效降低低体重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生长.方法 将98例低体重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置辐射式抢救台或暖箱中保暖,观察组采用鸟巢式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呼吸暂停、硬肿症、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恢复出生体重时问、体重增长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采用鸟巢式护理能有效降低低体重早产儿并发症,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短期低氮低热卡肠外营养在术后患者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术后短期低氮低热卡肠外营养对胃肠肿瘤患者体重、血糖、急性相反应蛋白及感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64例行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低氮低热卡)和对照组(标准热氮卡)各32例。术后第2~7天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监测术前和术后第2、4、8天血糖、急性相反应蛋白(CRP)、转氨酶(ALT、AST)的变化,于术前及术后第8天测体重。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血糖均明显升高,术后第4、8天血糖和CRP研究组仍升高,但较对照组减少(P<0.05),术后第8天研究组的血糖、CRP均恢复正常,而对照组下降缓慢,两组间转氨酶(ALT、AST)和体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感染相关并发症较研究组高(P<0.05)。结论胃肠术后短期低氮低热卡肠外营养有利于患者血糖和创伤应激反应的恢复,可能会减少感染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肠内、肠外营养联合应用和单用肠外营养对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消化道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肠外营养联合应用 (EN加PN)组和肠外营养 (PN)组 ,每组 2 0例。术后第一天开始给予等热量、等氮量的营养支持一周 ,并检测术前和术后第 8天的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第 8天的体重均较术前明显下降 ,两组间无差异 (P  相似文献   

11.
肠外瘘是腹部外伤、感染和手术的一种严重并发症,60年代肠外瘘病死率为40~50%。近些年,由于对肠外瘘认识的提高及治疗方法的改善,特别是胃肠内营养(TEN)和胃肠外营养(TPN)的临床应用,病死率降至20%左右。现将本组35例肠外瘘的营养支持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腹部大手术后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例腹部大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术后1~8天分别接受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结果发现:肠内营养组体重丢失明显少于肠外营养组;日均氮平衡明显高于肠外营养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与肠外营养组相比无明显差别;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肠外营养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以上结果表明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相比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疗效优良、费用低廉,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3.
参麦注射液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和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8例胃癌患者半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19例、肠内营养组19例、观察组(参麦注射液联合肠内营养)20例,术前第1d及术后第1、5、9d检测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观察肠道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后第9d血清CD3、CD4、CD4/CD8、前白蛋白均比肠外营养组和肠内营养组相应指标显著增高(P0.05),观察组IgA高于肠外营养组(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比肠外营养组和肠内营养组缩短(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肠内营养支持较常规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支持能更好地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胡劲 《护理学杂志》2006,21(6):37-38
目的探讨抚触、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食欲和体重的影响。方法将7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及微量喂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抚触,2a/d,非营养性吸吮每2小时1次。结果观察组每天增加的奶量和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P〈0.01),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抚触与非营养性吸吮有助于增加早产儿的食欲,加速体重增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肠内外联合营养与完全胃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收集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联合营养组与胃肠外营养组。联合营养组患者接受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胃肠外营养组患者接受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其他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营养指标,与治疗前比较,联合营养组和胃肠外营养组患者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2周的体质量指数(BMI)、白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水平、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及总淋巴细胞计数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2周,同时点联合营养组和胃肠外营养组患者的BMI、白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水平、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及总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其他相关指标。联合营养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胃肠外营养组,且治疗费用也少于胃肠外营养组(P0.05)。3并发症发生率。联合营养组的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4/35),胃肠外营养组为20.0%(7/35),2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使用肠内外联合营养与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能够促使患者更快康复,且费用更低,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246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总结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实施方案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胃肠手术后以早期肠内营养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的246例的适应证、方式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 246例均取得良好的临床营养支持效果。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为36h,恢复排便时间平均为48h。整个疗程中病人无饥饿感,术后无明显的体重丢失。未见需终止治疗的并发症。治疗费用约为肠外营养的1/3。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具有符合生理、安全、简便、并发症少、减少医药费用等优点,可例入术后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肝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前瞻性随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前瞻性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肝部分切除术后病人的影响.方法 78例肝部分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组35例,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43例.两组病人均于术后24 h开始给予等热量、等氮营养支持,共7 d.观察术前、术后1 d及术后8 d病人一般情况、肝脏功能、临床营养、临床并发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前后肝功能、临床营养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差异;EEN组术后8 d前白蛋白已恢复到术前水平,虽然营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PN组,但程度较PN组轻.EEN组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较快,平均营养费用也明显低于PN组.结论 肝部分切除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早期肠内营养在改善肝功能,促进肝脏蛋白质合成代谢和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方面以及在减少临床营养费用方面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非营养性吸吮等护理措施对窒息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7例喂养不耐受的窒息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给予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并注意喂养时体位、腹部抚触、病情观察与记录等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喂养及护理。结果两组患儿均未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喂养并发症。两组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前白蛋白水平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可促进窒息后新生儿胃肠道功能成熟,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9.
静脉全营养混合液是将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以及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混合而制成的营养液.近年来,随着新生儿急救及临床营养支持技术的不断发展,静脉全营养液广泛应用于高危新生儿,使得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得到逐年提高,同时肠外营养并发症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血ghrelin表达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血ghrelin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4例早产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仅予鼻胃管喂养和静脉营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非营养性吸吮,即在每次喂养前15 min给予吸吮未开孔橡皮奶头10 min.2周后用ELISA测定早产儿血ghrelin表达量,同时测量其体重.结果 观察组血ghrelin表达量及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早产儿血ghretin表达量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非营养性吸吮可促进早产儿血ghrelin表达,ghrelin表达与惠儿体重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