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78岁。因阵发性心悸1周入院。体检:心界不大,心律不齐,频率61次/min,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图1A)示:P波消失,代之不规则f波,QRS波群呈室上性型,频率56次/min。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房室交接区逸搏心律。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显示: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60岁。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入院前心电图示异位心律,P波消失.P—R间距绝对不齐,各导联均见f波,心室率90次/min。心电图诊断与异位心律,心房颤动。服用异搏定每日160mg,次日入院后的心电图示异位心律,心室率缓慢而均齐,42次/min,f波在各导联隐约可见。在V_1导联f波比较清楚,  相似文献   

3.
施晓宏 《心电学杂志》2006,25(4):215-217
例1 患者男性,76岁。因反复胸闷、心悸6年加重伴气急1天入院。未曾服用洋地黄类药物。体检:BP135/80mmHg。心界不大,心率约120次/min,心律绝对不规则,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临床诊断:冠心病。动态心电图检查(图1)示P波消失,代之f波,R-R间期绝对不规则,平均心室率约为125次/min,f波下传的QRS波群在MV1导联呈rsR's'型。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70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10年余,加重3个月入院。查体:呼吸困难,血压90/50mmHg,心律不齐,心电图显示(附图A),P波消失,代之以f波,R-R间期不规律,QRS波宽窄不一,宽QRS波起始部可见“δ”波,最短的R-R间期频率214次/min,心律绝对不齐,心电图诊断:阵发性心房颤动(Af)伴B型预激综合征(WPW)。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73岁。因夜间发作性心悸、胸闷1月,症状加重伴头晕20min就诊。查体:血压130/70mmHg。心电图P波消失,代之以f波,R-R间隔绝对不齐,平均心室率约为100次/分;可见两种形态的ORS波:①正常形态的QRS波,时限为0.08s;②QRS波宽大畸形,时限为0.14s,起始部有预激波。预激波在Ⅱ、aVF导联为负向波形;V5导联为向上波形。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Af)合并间歇性心室预激。  相似文献   

6.
郑医师(住院医师) 本次心电图教学查房患者为男性,52岁。因反复胸闷伴阵发性心悸3年余,再发1天就诊。每次发作数min至数h不等。体检:BP130/80mmHg。心界不大,心率100次/min,心律规则。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正常。就诊前未服用任何药物。心电图检查(图1)示各导联未见P波,QRS时间0.10s,规则出现,R-R间期0.62s,频率97次/min。各导联QRS波群终末略粗钝,V1导联rSr^1型,呈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型。请问上级医师,为何心电图未见P波?本例心电图诊断是什么?应与哪些心电图作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75岁。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8年,糖尿病史7年,因推重物后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伴大汗淋漓,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D)而入院。入院时心电图(图1A)表现为窦性心律,心率98次/min,P-R间期0.20~0.28s,且进行性延长至P波后QRS波脱漏为一文氏周期,P波以5:4或6:5下传心室。长R-R间期小于2倍短R-R间期,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65岁。间歇性胸闷、憋气2年入院。急查心电图(图1)示,未见明显P波,但有不规则纤细的f波,R—R间距不相等,V1导QRS呈rsR’图形,下行QRS波则表现为主波向下的QS波,RR间距相等,频率58次/min,心电图诊断:①心房颤动(Af);②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③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加速的室性逸搏性心律)。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64岁。既往冠心病史10年。反复胸闷、心悸伴黑曚1年,加重1月,于2002年10月31日入院。入院时查心电图(图1A)示: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连续快速出现的逆行P^-波,P^--P^-间距及R’-R’间距均齐,P^-波频率107次/分,P^--R间期不固定,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6s,心室率30次/分,Q—T间期0.80s。心电图诊断:①房室交接陛心动过速伴三度房室阻滞;  相似文献   

10.
本刊邮寄投稿的要求说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性,30岁。因车祸致颅脑损伤昏迷入院。临床诊断: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急查心电图(图1)示:P波消失,代之以f波,R-R间距绝对不齐,除ST-T异常外,各导联均可见明显J波,aVR、V1导联呈负向。心电图诊断:①心房颤动;②巨大J波;③ST-T异常。入院后经抢救,生命体征趋稳定,十数小时后复查心电图(图略)示:心律恢复窦性,J波变小。后随病情好转,数次图1复查心电图,J波消失。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50岁。因心悸、胸闷,咳嗽来院就诊。体检:T36.5℃,P42次/min,BP125/70mmHg,神志清。听诊: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示: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的f波,R-R间隔极不匀齐,平均心室率90次/min。f波下传的QRS-T波宽大畸形,QRS波时间0.14s,Ⅰ、aVL、V6呈单相R波。R波增宽且顶部有切迹,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致心室脱节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72岁。因头痛呕吐昏迷2h入院。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10年。入院体检:BP190/90mmHg。神志不清,鼾声呼吸,口唇发绀。两肺呼吸音粗糙,心率178次/min,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右侧肢体肌力0级。巴宾斯基征阳性。入院后立即给予吸氧,20%甘露醇静脉滴注。心电图(图1A)示P波消失,R-R间期绝对不等,QRS波群呈室上性型,心室率约为180次/min。心电图诊断:快心室率型心房颤动。约5min后患者突然呼吸停止,即刻描记心电图(图1B)示仍为心房颤动,心室率为180次/min。QRS波群呈两种形态,第1种呈室上性型,…  相似文献   

13.
许燕 《心电学杂志》2003,22(1):34-34
患者女性,33岁。因胸闷、心悸5天入院。入院13天前曾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体检:T37℃,BP120/80mmHg,心率50次/min,心律齐,心音低钝,心前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双肺无殊。临床诊断:重症型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心电图(图1A)示:心房率79次/min,心室率54次/min,P波与QRS波群无关,QRS波群呈室上性型,后者振幅呈高低交替性变化。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接区逸搏心律。入院后予抗炎、抗病毒、营养心肌及加快心室率等治疗。第2天Ⅱ导联连续记录(图1B)示:P-P间期基本规则,频率为100次/min。除R2…  相似文献   

14.
混合性房室脱节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19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Ⅱ导联连续记录示:P-P间期0.80~0.92s,频率65~75次/min;QRS波形态正常,R-R间期规则,时间0.72s,频率83次/min。P-P间期不等,而R-R间期规则且P波在这些R-R中位置不固定,即P-R间期不等,故可判定P波与QRS波无传导关系,说明有窦性心律和交接性心律并存。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65岁。因头昏、胸闷、心悸加重半年入院。临床诊断:病窦综合征,安装VVI起搏器,心电图示:每个宽大畸形的QRS波之前均有起搏脉冲信号,起搏频率60次/min,QRS波时限0.15s,在Ⅱ、V1导联,每个心搏的ST段至T波上均可见未下传的窦性P波,心房率60次/min。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心室起搏心律;③等频性房室分离。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54岁。因频繁阵发性心悸、胸闷,持续数小时~十数小时不等入院。既往曾明确诊断为“内脏反位”。心电图(图1A)为心悸发作时12导联心电图。P波消失,代之以纤细的f波,心室率绝对不等,频率最快〉120次/min。心电图特征:①Ⅰ导联呈倒影;②aVR与aVL、Ⅱ与Ⅲ导联尤如正常左右手电极线反接所致相互对换;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70岁。反复心悸、胸闷、呼吸困难、间歇性晕厥2次入院。临床诊断: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查心电图(图1)示:窦性P—P间距相等,频率89次/分,P波与QRS波群无关,R—R间距相等,频率42次/次,房率〉室率,QRS波群时限为0.13s。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③室性逸搏心律。患者入院后曾发生过阿-斯综合征。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59岁.因胸闷、双下肢水肿7d就诊.既往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已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原发性高血压、心房颤动史,长期服用地高辛(0.125mg,1次 / d)、卡托普利(12.5mg, 3次 / d)、氢氯噻嗪(12.5mg,1次 / d)等治疗.外院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示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未见残余分流,全心增大,轻-中度二尖瓣反流,中度三尖瓣反流,肺动脉高压.BP 145 / 90mmHg.急诊生化检查:甘油三酯 4.73mmol / l, 总胆固醇 8.37mmol / l ,低密度脂蛋白 4.48 mmol / l ,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急诊心电图(图1)示各导联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不等的f波,心室率约80次 / min,为心房颤动.QRS形态宽大畸形,QRS电轴-72°,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左前分支阻滞型,R-R间期长短交替,长者0.88s,短者0.60s,周而复始,其基本节律周期为(0.88+0.60) / 3=0.49s,心室率约122次 / min.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非阵发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左前分支阻滞,房室交接区心动过速伴3∶2文氏型传导阻滞,房室交接区分层传导阻滞.考虑为洋地黄中毒,遂停洋地黄治疗.9d后复查心电图(图2)示心房颤动,心室率约60次 / min,QRS形态宽大畸形,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左前分支阻滞型,R-R间期基本匀齐,长Ⅱ10s仅见一次0.89s的短R-R间期,其余R-R间期均为1.02s(约59次 / min).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房室交接区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左前分支阻滞,提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57岁。临床诊断:冠心病。既往有预激综合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史。入院心电图示心房颤动伴间歇性预激综合征。口服胺碘酮治疗第9天心电图(附图上)示:V_1导联有规整的F波,F波频率280次/min,QRS波群呈室上性,R-R间期规则,R波频率70次/min,房室传导1:1。心电图诊断:心房扑动伴4:1房室传导。第10天(附图中)心房率、心室率同附图上,QRS波群时间0.14—0.15s,QRS波群初始6波不明显,QRS波群畸形程度比附图下典型预激综合征更为显著。心电图诊断:心房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66岁。因晕厥后2天伴咳嗽、胸痛入院。查体:血压100/50mmHg,心率80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未闻及啰音。临床诊断:①冠心病;②脑动脉硬化;③高血压Ⅲ期。入院当日急查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律,各导联P波与QRS波无关,P波的频率为125次/分,QRS波频率为71次/分,房率大于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