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我们对20例针刺麻醉手术病人进行了术中肌电图监护,较为全整的记录了术前及术中各主要步骤的肌电图变化,并结合临床针麻效果作了初步分析。临床资料一、病例等择:本组观察了20例口腔颌面外科针麻手术,计有颞浅<或颈外>动脉插管术10例,腮腺肿瘤切除面神经解剖术3例,口腔癌颈淋巴根治术2例,腭部包块切除及其他手术5例。  相似文献   

2.
口腔颌面部原发癌颈淋巴联合根治术(简称联合根治术)是较大型的手术,由于手术范围广泛;涉及颈部的重要血管和神经;手术时间一般在5—6个小时。因此,过去多选择全身麻醉。本文报告四川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74例联合根治术采用针刺麻醉的效果及体会。【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农民较多,其次为工人和其他职业者。对于患者的性别、年  相似文献   

3.
郑丽颖  林晓华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344+757-344,F0003
目的探讨进行口腔癌联合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和策略,为口腔癌的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进行口腔癌联合根治术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康复指导。结果本组32例口腔癌患者,经过围手术期的护理和康复指导,痊愈21例,有效10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96.8%。结论口腔癌联合根治术是治疗口腔癌的较好方法,增加了疾病治愈的成功率,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围手术期的护理和康复指导,优质的护理对于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以及增强患者生活信心,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 我院自1985年始用超长管Bain回路行头颈手术的麻醉756例,得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本组756例,男490例,女266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9个月,手术时间最长9小时10分。喉癌根治术192例;甲状腺癌根治术81例;上颌窦癌根治术78例;腮腺肿瘤切除术63例;鼻部手术36例,舌癌、齿龈癌、口颊癌、软腭癌、下咽癌、扁桃体癌等口腔内癌肿根治术107例,颈淋巴结清扫术66例,其它133例。二、本组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经鼻盲插管  相似文献   

5.
史玉华  魏智慧  韩田 《河北医药》2010,32(16):2248-2249
针麻具有镇痛、镇静、调节机体内环境、器官保护等作用[1-3],但单独应用麻醉效果不完善。全麻的麻醉效果可靠,但用药量大,代谢时间长,术后恢复慢。针麻联合全身麻醉的效果如何有待探讨,本研究拟探讨针麻联合全身麻醉用于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24例口腔癌患者颈部淋巴结的临床触诊、MRI检查、术后病理确诊的对比性研究,探讨MRI在口腔癌颈淋巴转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24例口腔癌患者,行口腔癌颌颈联合根治术后经病理证实淋巴转移12例,非转移(炎性淋巴结)12例,对其临床触诊和MRI扫描与颈淋巴清扫术标本病理检查结果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MRI和临床触诊诊断颈部淋巴转移准确性分别为91·7%和75%;诊断炎性淋巴结的准确性分别为83·3%和75%;同时口腔癌转移淋巴结的MRI表现,T1加权为均匀略低和等信号,T2加权表现为均匀的略高信号与高信号混合。转移淋巴结轮廓清晰,周围可出现不完全环状脂肪增生带,而炎性淋巴结在T1和T2加权上分别为等信号和略高信号,且周边欠清晰,边缘脂肪模糊。结论MRI相对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作为口腔癌术前常规颈淋巴转移普查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关于针麻效果个体差异的研究,七二年以来全国各地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条件和临床实践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总结了不少的经验,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针麻效果术前预测的准确性。为了探索针麻胃大部切除个体差异的规律,我们对142例手术患者,进行了针麻效果术前预测,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年龄最大者7l岁,最小者20岁,男性131例,女性11例。麻醉、手术,预测人员基本固定,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须入院施行胃大部切除者,术前一律进行钡餐胃肠照片,诊断明确后不加选择地均在针麻下行胃大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颈淋巴结转移是口腔颌面部癌肿扩散的主要途径,因此,常需作颈淋巴结清扫术。本文报告60例单侧全颈淋巴清扫术应用于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后的并发症。临床资料本组60例均为成人,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60例的病种中舌癌29例,颊粘膜癌15例,下颌牙龈癌12例,腮腺癌3例,颌下腺癌1例。讨论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如正确操作,并发症少,是比较安全的,但如误将药液注人蛛网膜下腔则产生严重并发症-全脊髓麻醉。现将本组麻醉并发症重点讨论如下: 颈交感神经麻痹:发生Hor此r氏综合征3例,系由于颈交感神经传导暂时受阻所致,不需特殊处理,待麻醉作用消退后即自行恢复。喉返神经麻痹:由于喉返神经的全支或前支传导暂时受  相似文献   

9.
高位硬膜外+肌间沟臂丛麻醉对67例乳癌手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实施高住硬膜外联合肌间沟臂丛麻醉在乳癌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对67例乳癌手术患者用0.13%地卡因 1.3%利多卡因高住硬膜外,总量11~12mL,分3次给药用时用0.25%布在卡因一次性10~l5mL进行臂丛神经麻醉。结果 本组病例麻醉效果佳,术中血压、呼吸平稳,无出现全脊麻,毒副反应。结论 在乳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硬膜外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麻醉效果优于其它麻醉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舌癌手术前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舌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口腔癌的32·3%~50·4%,好发于40~60岁[1]。由于舌体有丰富的淋巴管和血液循环,加之舌活动频繁,故舌癌早期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因此,一般在切除原发灶的同时,行颈淋巴清扫术。我科自2000年至今手术治疗36例舌癌患者,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35~70岁,发生于舌侧缘18例,舌腹12例,舌背6例。在切除原发灶的同时,均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其中16例行同侧舌颌颈联合根治术;8例行舌骨上清扫术;8例行同侧根治术,对侧行舌骨上清扫术;4例行局部癌肿切除术。全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颈丛阻滞麻醉结合针麻方案在甲状腺手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麻醉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颈丛阻滞麻醉方案,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颈丛阻滞麻醉结合针麻方案。对两组患者本次麻醉效果以及镇痛效果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案后,观察组患者本次麻醉优良率为(38/40)95.0%,高于对照组患者本次麻醉优良率(32/40)80.0%;在患者术后4h、8h以及12h,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术后20h以及24h,VAS评分差异不显著。结论:对于甲状腺手术患者,可联合应用颈丛阻滞麻醉以及针麻方案,麻醉效果和镇痛效果较好,有利于保证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颈部淋巴清除术并发症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共分析口腔癌颈淋巴清除术112例病人。结果 术中术后并发症32例,其中感染25例,其它并发症7例。结论 随着手术及麻醉方法的改进,新型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并发症明显减少,但仍不能完全避免。  相似文献   

13.
上肢闭合性骨折脱位复位术,以往均采用全身麻醉、局部血肿内麻醉、神经阻滞等药物麻醉。但各有其不足之处。在毛主席医疗卫生路线指引下,我组在逐步提高针麻临床效果及探索针麻原理的过程中,选用针刺“天鼎”穴和“极泉”穴等直接刺激臂神经丛的方法,进行上肢闭合性骨折脱位的整复工作,收到较好的效果。其优良率达89%。与其药麻比较,针麻安全,简便,有效等优越性也有充分体现。此外我们应用神经干刺激的方法,也成功地进行了其它部位的手术。因此,我们认为针刺镇痛的原理神经系统功能是起主导作用的。实践丰富了我们对针麻穴位的选择,也有助于针麻临床效果的提高。但目前尚有镇痛不全之不足,仍需逐步克服。  相似文献   

14.
自1970年1月到1972年6月在针麻下施胃次全切除术100例。选胃经、脾经、小肠经和大肠经的穴位,上下肢取穴组优良率78.7%,这种取穴有利于对手术刺激的抑制,是否正确还待证实。临床效果以出血病变组最高,优良率达100%;炎性病变组最差,优良率仅25%。炎性病变与其他病变优良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别(P>0.05)。因此认为在目前溃疡病穿孔合并腹膜炎是针麻有待解决的病症;溃疡病合并大出血或其他出血性病变可常规选用针麻,单纯溃疡病变包括合并幽门梗阻和癌性病变也应首先选针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MRI对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口腔鳞癌病例48例术前行MRI检查及临床触诊,术后行病理检查.结果 MRI对本组口腔癌病例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检查的敏感率、特异率及准确率均高于临床触诊.结论 MRI对口腔癌颈淋巴转移的术前评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虞同华  韩祥 《江苏医药》1999,25(8):618-618
近十年来本科行各种带蒂皮瓣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29例次,取得较满意效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19例,女9例;年龄22~70岁,平均48岁。二、诊断及术式28例中舌癌14例,颇癌9例,腮腺癌2例,上颌窦癌2例,扁桃体癌1例。其中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14例,须颌须联合根治术9例,腮腺癌联合根治术2例,扩大上颌骨切除术2例,扁桃体癌联合根治术1例,全部病人同期行颈淋巴清扫术。术前已行放疗者13例,行化疗者8例。三、修复部位和材料的选择,见附表。附表带蒂皮瓣修复头颈肿瘤28例情况其中1例须粘膜癌因肿瘤范围广行胸大肌肌皮瓣及…  相似文献   

17.
“气冲透气冲、外陵透外陵横刺不留针针麻”是我院医务人员在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指引下,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针麻方法。简称“横刺不留针针麻”。自1973年8月至1975年6月,我院用此法连续开展妇产科手术17种、266例,有效率为98.1%,优良级达87.6%。实践证实这一针麻方法,一般可适用于妇产科腹部和盆腔手术,其镇痛作用满意,肌肉松弛较好,牵拉反应亦有所减轻。由于其麻醉效果较好,近二年来已列为我院妇产科手术针麻常规。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不规范乳腺癌根治术后再次手术情况 ,文献报道较少。 1997年 3月~ 2 0 0 4年 6月 ,我科对 35例不规范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施行了补充根治术 ,再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均为女性 ,年龄 2 3~ 5 9岁 ,中位年龄 4 3岁。病理分类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15例 ,单纯癌 10例 ,硬癌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我院1994年1月~1998年1月收治的130例70岁以上高龄癌症患者的麻醉临床资料,以期探讨其麻醉选择、围麻醉期的处理及有关问题。一、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30例,其中男性99例,女性31例;70~79岁126例,80~89岁3例,90岁1例。术前伴高血压23例,心电图呈各类不正常62例,糖尿病患者10例,肺功能检查有限制性或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9例;术前放疗2例,术前化疗2例。(二)手术种类:喉癌根治术5例,责门癌根治术30例,食管癌根治术13例,胃癌根治术21例,直肠癌根治术7例,肺癌根治术9例,乳癌根治术10例,乙状结肠癌根治…  相似文献   

20.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作为一种新的麻醉技术,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已被人们所重视。现将我院对35例手术患者应用本法的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标准1~2级择期手术患者35例,其中男14例,女21例;年龄25~60岁。手术种类:子宫切除和盆腔肿瘤切除19例,股骨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术5例,直肠癌根治术5例,前列腺摘除术3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3例。1.2 方法:患者麻醉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100mg,阿托品0.5mg。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BP、HP、SPO2,取侧卧位。选用上海埃斯埃医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腰-硬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