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的红细胞与血浆换血对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55例高胆红素血症需换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3组,采用红细胞与血浆换血1∶1组20例,2∶1组19例,2.5∶1组16例。换血量按(150~180)mL/kg双倍量换血。其中1∶1组、2∶1组换血结束后常规输注浓缩红细胞(15~20)mL/kg,2.5∶1组换血结束后不再常规输注浓缩红细胞,监测换血前后血清总直接胆红素、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变化。结果同组换血前及换血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有显著变化(P<0.05),1∶1组、2∶1组换血后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均下降(P<0.05),而2.5∶1组换血后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无明显下降(P>0.05);换血后三组间比较,1∶1组及2∶1组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较2.5∶1组明显下降(P<0.01),其中1∶1组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较2∶1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 2.5∶1组换血后贫血发生率更低,2.5∶1球浆比例组合较2∶1、1∶1球浆比例组合换血更适合新生儿高胆红素换血的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输液泵全自动控制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可行性及采用2∶1的红细胞与血浆进行换血的效果.方法 患儿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监护下,外周静脉输血,输入血液按2∶1的红细胞与血浆进行混合输入,速度均为2~4 mL/(kg·min),外周动脉抽血,采用留置针头连接输液泵,抽血速度加上肝素盐水输液泵速度为排血速度.换血前后行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血总胆红素、肝肾功能、血糖及血培养等检查.结果 42例患儿平均总胆红素由换血前425 μmol/L下降至换血后的197 μmol/L,换出率是53.6%,平均换血量157 mL/kg,迅速降低了总胆红素.予2∶1红细胞与血浆混合进行换血,术后患儿贫血症状明显减少或减轻,低血钾减少,明显改善了内环境.结论 输液泵全自动控制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采用2∶1的红细胞与血浆混合进行换血效果肯定,方法简单、实用、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采用换血方法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应用三种不同血球血浆比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53例,根据不同血球血浆比例随机分为A、B、C组,均给予换血方法治疗,A组采用新鲜全血,B组采用血球血浆1∶1成分血;C组采用血球血浆2.5∶1成分血,治疗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组治疗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WBC,PL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Hb及HCT水平明显低于A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球血浆1∶1,2.5∶1成分血和全血均可有效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但2.5∶1成分血换血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高于1∶1成分血治疗患儿,且更接近全血,更适合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换血治疗合并强光源光疗及单纯强光源光疗并发症的不同及住院时间的差别。  方法  回顾性分析121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比较换血合并使用强光源光疗组患儿及单纯用强光源光疗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以及球浆比1:1含枸橼酸盐抗凝剂的红细胞和新鲜冻存血浆换血组与球浆比2:1含枸橼酸盐抗凝剂的红细胞和新鲜冻存血浆换血组患儿贫血发生率。  结果  换血合并使用强光源光疗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单纯强光源光疗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换血组中比较1:1换血组比2:1换血组贫血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达到换血指标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均应考虑先光疗4~6 h并复测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并再次评估是否需要换血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采用换血疗法,建议采用2:1换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溶血症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溶血症的10例患儿采用留置针穿刺,外周静脉输血,桡动脉抽血,每次抽输血量3~4ml/kg,每次5~10分钟,换血量以150~180ml/kg计算,换血前后监测胆红素、电解质、血常规、血压.结果:换血前总胆红素438.43μmol/L,间接胆红素429.57μmol/L,换血后分别降为188.79μmol/L,181.55μmol/L,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红蛋白换血后较换血前显著升高(P<0.01),电解质、钾、钠无明显变化,血钙略有下降.结论:外周动静脉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溶血症,简单、易行、疗效可靠,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薛幸 《中外医疗》2012,31(28):77-78
目的探讨细胞悬液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双管同步换血法对27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红细胞悬液换血治疗,换血量为150~180mL/kg。检测换血前后及换血后12~24h内总胆红素、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气分析及电解质并评价换血后有无并发症。结果与换血前相比,换血后27例患儿总胆红素及外周血小板下降(P<0.05);红细胞含量显著提高(P<0.01);其余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血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红细胞悬液改良双管同步换血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双管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横  黄尤国  余加林 《四川医学》2004,25(12):1338-1339
目的 探讨经外周血管双管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和危险性。方法 对 40例符合换血指征的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换血治疗 ,平均换血量 15 9.13ml/kg ,速度 78.5 6ml/(kg·h) ,换血前后抽送血清总胆红素、血气、血常规、血糖及电解质检查。结果 换血前后TB分别为 :43 6.72± 13 7.67( μmol/L)及 189.0± 63 .2 9( μmol/L) ,血清总胆红素换出率 5 6.72 % ;换血前后血糖为 5 .12± 2 .2 5 (mmol/L)及 10 .89± 4.62 (mmol/L) ;换血前后血钙为1.2 1± 0 .0 9(mmol/L)及 1.0 1± 0 .12 (mmol/L) ;同时血钾、血镁、血红蛋白换血后也降低 (P <0 .0 1)。结论 经外周血管双管同步换血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但对血糖及电解质影响较大 ,应慎重选择其适应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球浆比例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12例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球浆比例2∶1换血治疗的观察组和给予球浆比例1∶1换血治疗的对照组,观察胆红素含量、血常规指标及水电解质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直接胆红素(16.3±2.8)μmol/L和间接胆红素(128.9±22.8)μmol/L均低于对照组(T=6.823、7.291,P<0.05);红细胞计数(4.32±0.72)×109/L、血红蛋白(133.2±21.4)g/L以及血钠(133.2±18.2)mmol/L、血钾(3.7±1.04)mmol/L、随访6个月BAEP正常率、NBN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5.182、6.291、5.633和4.892,χ2=3.124,t=4.452,P<0.05)。结论球浆比例2∶1换血治疗能够更为有效的降低胆红素含量,增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杨凤仙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6):1963-1964
目的:观察换血疗法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自2010年11月-2011年4月间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病例7例,对其采取换血疗法。换血治疗前、后检测患儿血胆红素、血常规、血生化及血气分析。结果:经过换血治疗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分别为(209.8±79.2)μmol/L、(8.8±3.9)μmol/L和(201.6±80.3)μmol/L,均显著低于换血治疗前。换血后患儿白细胞和血小板显著低于换血前,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血生化及血气分析各指标与换血前相比无显著改变。结论:换血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2∶1球浆比例换血疗法治疗新生患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需换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2∶1球浆比例进行换血,对照组36例采用1∶1球浆比例进行换血。观察换血前后血胆红素、血常规、血电解质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均下降明显,总胆红素换出率约56%~57%,直接胆红素换出率在50%左右,迅速降低了总胆红素;观察组换血后RBC、HGB、K与换血前差异不大,对照组换血后RBC、HGB、K均下降较明显。结论:2∶1球浆比换血治疗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明显,并预防贫血和电解质紊乱,疗效肯定,方法简单、实用、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极危重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实施机械通气下换血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1月-2013年12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49例极危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机械通气下换血治疗,分析治疗前后胆红素、血常规、血气等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换血后总胆红素为(313.7±73.43)μmol/L、间接胆红素为(263.2±72.84)μ,mol/L,比换血前的(618.4±95.64μ)mol/L,(553.2±64.72) μmol/L明显下降(t=4.246,5,326,P<0.05);换血后血浆白蛋白为(31.5±1.84) g/L、胆红素/白蛋白比值(0.48±0.15)比换血前(36.4±4.22) g/L,0.83±0.12明显下降(t=4.672,5.246,P<0.05);换血后白细胞为(7.03±4.84) g/L、血红蛋白为(131.36±18.43) g/L、血小板为(103.35±41.76) g/L比换血前(13.23±6.33) g/L,(154.32±31.46) g/L,(312.32±113.43) g/L显著下降(t=6.353,7.346,9.464,P<0.05);治疗前后血钙离子、pH值、碳酸氢根离子、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过程无患儿死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结论 极危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在机械通气下行换血治疗效果显著,但可导致血液内环境明显变化,结合常规生命支持治疗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周围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的胆红素代谢及排泄的正常途径改变,使血清内胆红素值超过正常范围.尽管大部分患儿预后良好,但因新生儿早期血脑屏障功能差,高浓度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可导致以基底核为主的脑细胞的中毒性病变,即胆红素脑病.而一旦发生胆红素脑病,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1].换血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可较快地达到消除血中游离胆红素、抗体、致敏红细胞的效果.以往多采用经脐静脉插管单通道反复抽、注血液的换血方法,技术要求高,并发症多.2005年10月~2006年11月,本科对2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周围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操作简便,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应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方法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护理特点与体会。方法应用外周动脉-静脉同步换血方法治疗高间接胆红素血症23例27次。结果27例次患儿换血量(152.08±25.83)ml/kg,换血速度(53.85±5.77)ml/(kg·h)。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比较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换出率为46.22%、46.68%、44.76%。换血后血白细胞、血红蛋白与换血前比较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换血前红细胞与换血后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换血后血小板与换血前比较异有显著性(P<0.05)。换血过程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1例,换血后出现贫血2例。结论动-静脉同步换血能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对存在引起高间接胆红素血症高危因素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换血前后要做好对患儿实时、持续病情监测,防止出现换血所致的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患儿换血前后常见血液指标、胆红素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换血后血清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换血前[(205±91)μmol/L比(403±105)μmol/L、(180±76)μmol/L比(349±116)μmol/L](P <0. 05);换血后患儿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换血前[(68±5)×10~9/L比(210±18)×10~9/L],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换血前[(136±10) g/L比(92±7) g/L](P <0. 05);换血前后患儿血液电解质Na~+、K~+、Ca~(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换血前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患儿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血压、心率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且所有患儿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快速有效地降低患儿的胆红素水平,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光照疗法(简称光疗)治疗早期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采用蓝光照射、静脉注射用丙球蛋白等非换血疗法治疗45例血总胆红素〉432μmol/L的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结果43例治疗痊愈,占95.6%;1例因肺出血死亡,1例自动出院。治愈的43例患儿经随访复查,均未发现有后遗症。结论光疗治疗早期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可作为非换血疗法和基层医院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疗效.方法 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状况下,对10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结果 换血前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下降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 0.01).换血治疗后,血常规中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有显著下降,红细胞无明显下降.血电解质中血钾、钙、血钠无明显变化.结论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能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对机体内环境影响小,副作用少,是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抢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换血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迅速、最有效的方法[1]。传统的脐静脉单通道换血对新生儿血流动力学的干扰较大,易导致相应并发症。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病房从2004年至今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19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例中,男12例,女7例;第1胎5例,第二胎6例,第3胎4例,第4胎2例,第5胎2例。病因:ABO血型不合溶血病15例,Rh血型不合溶血病3例,原因不明1例。其中合并脐炎2例,新生儿感染2例,先心病2例,核黄疸(警告期)5例。19例换血时间为生后2~15d。1.2换血指征足月儿血清间接胆红素≥342μmol/L;早产儿血清间接胆红素≥299.2μmol/L;出现核黄疸征象者;对于Rh血型不合非第1胎患儿放宽胆红素标准,尽早换血。1.3换血治疗1.3.1换血前准备:换血前禁食4~6h,用苯巴比妥10~15mg/kg静脉注射镇静;50g/L碳酸氢钠3~5mL及50g/L人血白蛋白1g/kg输注,以碱化血液。备留置针3个,三通活塞管2个,50mL注射器30个,肝素氯化钠等渗盐水100mL(简称肝素盐水,每100mL含肝素3~4mg)。1...  相似文献   

18.
林静  明静 《中国热带医学》2005,5(2):224-226
目的 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换血量与总胆红素(TSB)下降的关系。 方法 对1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换血前及每换血50ml/kg进行TSB检测。 结果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每换血50ml/kg前后血清总胆红素的对比均有显著降低(P <0. 001);每换血50 ml/kg前后总胆红素TSB的平均换出率在20%~23%之间,前后的差异性对比无显著意义(P >0 5);每换血50 ml/kg前后总胆红素TSB的累积换出率的差异性对比有显著意义(P <0. 01);在换血150 ml/kg后总胆红素TSB的累积换出率为51 .62%±3 .68%。 结论 换血量(X)与总胆红素浓度下降(Y)呈高度线性相关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 Y=Y0- 1 60X,适用范围为 Y0= 385 ~452μmol/L;相关系数r=-0. 9914, 回归决定系数R2=0 .9828;在回归参数在95%水平时的置信区间内,可根据回归方程可预测推算所需要的换血量或换血后胆红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新生儿外周血管同步换血,迅速降低血液中高胆红素浓度治疗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病人。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88例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病人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儿童做外周血管同步换血迅速降低血液中高胆红素浓度治疗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病人。88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儿童血中胆红素≥400umol/L。结果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经过外周血管同步换血后,复查血液中高胆红素均有下降30-70%。结论新生儿外周血管同步换血,迅速降低血液中高胆红素浓度治疗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病人。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新生儿听力功能障碍,脑损伤高危因素之一。新生儿外周血管同步换血对早期预防听力损伤及脑损伤有帮助。  相似文献   

20.
沈玉会  张鸿  尚彪 《西部医学》2012,24(11):2215-2216
目的探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换血方法。方法采用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输入和输出均由容量泵控制同步进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结果换血后1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总胆红素由(470.45±32.43)mmol/L降至(250.37±16.50)mmol/L,间接胆红素由(378.78±20.54)mmol/L降至(182.74±19.18)mmol/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均P<0.01);1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均病情好转。结论外围动静脉双药同步换血是清出患儿体内毒素的有效方法,且操作方便,安全性高。我们认为,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证输入与输出血量的动态平衡等是该疗法的关键,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