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剂量利培酮口服液对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小剂量利培酮口服液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并与单独采用盐酸舍曲林治疗的对照组进行对照,分别在治疗1、2、4、6、8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HAMD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P<0.01),两组间HAMD评分在治疗后第4、6、8周均有显著性差异(t分别为5.67,6.75,2.85;P<0.01).两组间副反应量表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 小剂量利培酮口服液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效果好于单独采用盐酸舍曲林,起效快,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盐酸舍曲林合并中药养心安神汤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0例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以舍曲林合并养心安神汤治疗,对照组单用舍曲林治疗。治疗6周后统计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于治疗后1、2、4、6周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第6周末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研究组痊愈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以研究组在各周降分更为明显(49.3%,P0.01)。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舍曲林合并养心安神汤治疗老年抑郁症比单用盐酸舍曲林起效快,治愈率高,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4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各周HAMD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HAMD和...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20mg/d联合认知疗法,对照组仅单用艾司西酞普兰20mg/d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末评定疗效,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从治疗第2周开始,两组间HAMD、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1,-2.690;P0.05或0.01);在治疗的第6周末,两组间HAMD及NIHSS评分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254,-3.192;P0.01)。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起效较快,效果更好,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舍曲林与氯丙咪嗪治疗少年强迫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舍曲林与氯丙咪嗪治疗少年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4例少年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舍曲林纽和氯丙咪嗪纽,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入组前、服药2、4、6、8周末应用Yale—Brown强迫量见(Y—BO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舍曲林组和氯丙咪嗪组治疗后,Y—BOCS、HAMD、HAMA分值均显著下降,差异无显著性。舍曲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氯丙咪嗪。结论舍曲林治疗少年强迫症与氯丙咪嗪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讨舍曲林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被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用舍曲林联合奥氮平治疗,对照组单用舍曲林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1年后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治疗效果,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评定1年后复发率。结果:研究组在第1周时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53,P0.05),两组HAMD评分比较在1、2、4周末及1年后有显著性差异(t=4.02,3.67,3.16,2.84;P0.05),两组TE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1年后随访研究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4.68,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起效快,安全性高,疗效好,复发率低,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拉莫三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抑郁评分的变化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1月在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联用舍曲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拉莫三嗪治疗,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治疗中出现的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2、4、8周对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1、2、4、8周后的HAMD、CG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痊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2、4、8周时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0%(11/40),对照组为20.00%(8/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莫三嗪与舍曲林联合治疗比单用舍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疗效更好,起效更快,未增加不良反应,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舍曲林合并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64例强迫症随机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32),治疗组给予舍曲林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只给予舍曲林治疗。应用临床疗效标准及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定期评定疗效。疗程6个月。结果在治疗第1、2、4和6个月末,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尤其对强迫行为疗效更好,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t=3.19,3.39,3.40和4.39,P0.01)。结论舍曲林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优于单独用舍曲林治疗。  相似文献   

9.
米氮平和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对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米氮平和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1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米氮平和舍曲林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和治疗1、2、4、8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显效率分别为83.3%和80.0%,疗效相当(P>0.05).治疗8周末HAMD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HAMD及SDS评分舍曲林组第2周末显著下降,而米氮平组治疗第1周末即显著下降.副反应方面,米氮平组以嗜睡、眩晕、头疼为主,舍曲林组以头昏、恶心、口干为主.结论 米氮平和舍曲林均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安全和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舍曲林合并奎硫平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舍曲林合并奎硫平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6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舍曲林合并奎硫平,对照组单用舍曲林治疗。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疗程6周。结果在治疗2、4、6周末,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11.67,P0.05)。两组患者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1.24,P0.05)。结论舍曲林合并小剂量奎硫平治疗躯体形式障碍起效快,疗效好且不增加药物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安非他酮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安非他酮组和舍曲林组,疗程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安非他酮组和舍曲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86.67%,两组差异无显著性。起效均较快,不良反应少而轻微。结论安非他酮与舍曲林均是治疗老年抑郁症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米氮平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米氮平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合并小剂量奥氮平组和米氮平组,疗程8周。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2、4、6、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并同时观察两组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用药组在第1周末起效,单药组在疗效第2周末起效;两组治疗后在第1(t=2.323,P0.05)、2(t=2.452,P0.05)、4(t=2.513,P0.05)周末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较轻。治疗第8周末,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的显效率分别87.50%,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3,P0.05)。结论联合用药组治疗老年抑郁症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结合中医认知疗法对焦虑症的疗效。方法把符合标准的焦虑症患者(67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5人)和对照组(32人),对实验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放松训练结合中医认知疗法,对照组患者单纯药物治疗。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3个月对两组患者施测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治疗前的SAS总分无显著性差异,在治疗1个月后以及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被试的SA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739,3.663;P0.01);治疗前,实验组被试HAMA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062,P0.05),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在HAMA上的得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放松训练结合中医认知疗法能有效改善焦虑症患者的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舍曲林和马普替林对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舍曲林组(36例)和马普替林组(36例),治疗8周,两组均在治疗前后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 D)、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 I)评定。结果①治疗8周末,舍曲林组和马普替林组HAM D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t=1.226,P0.05);②舍曲林副反应少于马普替林(P0.05);③舍曲林组对生活质量各维度改善明显(P0.01),马普替林组在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无明显改善(P0.05),在物质生活、心理功能方面改善明显(P0.01)。结论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疗效与马普替林无显著差异(P0.05),但不良反应少,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马普替林。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认知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8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口服盐酸氟西汀,同时给予认知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盐酸氟西汀,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8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疗效依据HAMD减分率评定,生活质量评价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0.01,P0.05)。研究组焦虑/抑郁因子分在治疗4周低于对照组(t=2.37,P0.05),第8周低于对照组(t=2.56,P0.05),治疗第8周时研究组睡眠障碍因子分低于对照组(t=2.61,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理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t=4.02,P0.01),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t=3.68,P0.01)。结论认知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睡眠。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放化同期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变化。方法:64例经病理确诊的ⅡB至ⅢB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平分为成放化同期治疗组和放化序贯治疗组,两组均放疗42-49天,化疗约4个疗程,于治疗前1天、放疗第30天和疗程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外周血MMP2表达水平并比较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6%和68.8%,放化同期治疗组明显优于放化序贯治疗组(χ2=4.7300,P0.05)。治疗前,两组MMP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t=0.369,P0.05)。治疗30天到治疗结束,放化同期组MMP2水平逐渐下降,序贯组MMP2水平在治疗30天时升高,疗程结束后下降,均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化同期组治疗30天的MMP2水平明显低于序贯组(t=4.024,P0.01),疗程结束后,两组MMP2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469,P0.05)。结论:放化同期治疗能够早期有效降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MMP2水平,提高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利培酮合并舍曲林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8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成利培酮合并舍曲林组和单用舍曲林组,各40例,观察8周.采用耶鲁-布郎强迫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结束后两组Y-BOCS、HAMA、HAMD的评分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口服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心理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 D)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出院后随访1年,统计复发率。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有效率95.6%,对照组为8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05,P0.05)。治疗2周末起,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t=9.627和6.439,P0.01),研究组治疗2周末起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t=1.766,P0.05)。随访1年末研究组复发率15.5%,对照组为33.3%,研究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3.85,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认知心理治疗能显著提高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有效预防复发,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