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感染患者血清中淀粉样蛋白A(SAA)、触珠蛋白(HPT)、B型钠尿肽(BNP)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COPD患者87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COPD急性加重并发感染患者76例,同时选取8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清SAA、HPT、BNP水平。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感染组血清SAA、HPT、BNP水平分别明显高于COPD组、COPD加重期组和对照组(P0.05);对SAA、HPT、BNP三者联合诊断的特异性、灵敏性均高于单项检查(P0.05);同时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感染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AA、HPT、BN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感染患者血清SAA、HPT、BNP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同时经过治疗以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SAA、HPT、BNP表达有下降趋势。三者联合诊断的特异性、灵敏性均高于单项检查,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急性加重期时血清C-反应蛋白(CRP)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检测160例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及160例正常成人的CRP、白细胞计数(WBC),并进行比较。同时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组CRP的异常率为95%,明显高于WBC的异常率。治疗后,CRP和WBC与治疗前相比已经明显下降,但与正常成人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CRP是反映COPD患者存在感染的敏感指标,CRP升高可以提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早期发现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中脂质过氧化物及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检测27例健康成年人静脉血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和丙二醛(MDA)的浓度,与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治疗前的此5项指标进行对应比较;选择6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前均监测静脉血全血SOD、GSH-Px和CAT的活性及血浆LPO和MDA的浓度以及右室压(RVP)、平均肺动脉压(mP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评价心功能。试验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合并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d,稀释后静脉滴注,疗程2周;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2周后,复测上述指标,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1)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的全血SOD、GSH-Px和CAT的活性比对照组低,而血浆LPO及MDA的浓度比对照组高(均P<0.05)。(2)还原型谷胱甘肽组试验前后比较,全血SOD、GSH-Px和CAT活性明显增高,且血浆LPO和MDA浓度明显降低(均P<0.05);而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3)还原型谷胱甘肽组试验前后比较,PVP、mPAP均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4)还原型谷胱甘肽组心力衰竭纠正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降低,还原型谷胱甘肽可通过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消除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起到降低肺动脉和右心室压力、纠正心力衰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同源异形盒基因1(Six1)、微小RNA-448-5p(miR-448-5p)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本院住院部收治的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10例(COPD急性加重组)、COPD稳定期患者60例(COPD稳定组)纳入研究。另外,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基本资料。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Six1、miR-448-5p水平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法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可能因素;miR-448-5p、Six1表达与生存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分析;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COPD急性加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COPD急性加重组、稳定组及对照组Six1水平依次降低(P<0.05),miR-448-5p水平依次显著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miR-448-5p、Six1水平均与氧分压(Pa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变化的意义。方法:检测3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CRP浓度、白细胞计数(WBC),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CRP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后恢复正常,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OPD急性加重期使用激素治疗后WBC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CRP参与COPD急性加重期炎症过程,又是反映COPD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和判断疗效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局部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体重指数(BMI)、肺功能下降的相关性。方法:对70例COPD患者(A组)、30例健康对照(B组)进行痰诱导及肺功能、BMI测定,并测定诱导痰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COPD患者诱导痰MDA含量较健康对照高,P〈0.05;而诱导痰GSH含量、SOD、GSH-PX活性较健康对照下降,P〈0.05;BMI与痰SOD、痰MDA、GSH、GSH-PX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1、-0.694、0.685、0.701,P〈0.05;3.FEV1与痰SOD、痰MDA、GSH、GSH-PX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4、-0.826、0.853、0.809,P〈0.05。结论:COPD患者气道局部均存在氧化/抗氧化失衡;气道局部氧化应激是导致COPD患者BMI及肺功能水平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交联纤维蛋白二聚体(D-D)含量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发生和发展的关系,为临床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在本院呼吸科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46例、COPD缓解期患者42例及健康体检者45例,抽空腹静脉血检测其血浆中D-D含量,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D含量在COPD急性加重期分别与对照组及COPD缓解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缓解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中D-D含量高,处于血栓前状态D-D定量检测对临床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高华 《临床医学》2012,32(2):95-9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1]。COPD急性加重期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液脓性,可伴发热等症状,此期对患者的健康威胁更大。笔者在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中观察使用盐酸氨溴索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7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70例,均符合《内科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水平发生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52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50例健康对照组研究对象的血清PCT、CRP指标,并比较临床治疗前后老年COPD患者两项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PCT(5.871.01)和CRP(39.647.15)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CT(0.340.12)和CRP(1.51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治疗后老年COPD患者病情得到缓解,PCT和CRP水平下降;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两项指标阳性检出率高(P〈0.05)。结论血清TCT、CRP是反映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同病期细胞免疫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不同病期的免疫功能状态,为COPD增强免疫功能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测60例COPD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和对照组60例健康体检者的免疫功能(CD 3、CD 4、CD 8、CD 4/CD 8、NK细胞、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CD 3、CD 4、CD 4/CD 8、NK细胞、免疫球蛋白IgG、IgA、IgM降低,CD 8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OPD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不同病期免疫功能均降低,注重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治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湖南省霍乱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监测人群中霍乱病例和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体及食物,以便尽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方法 全省范围开展腹泻患者及外环境、食品监测,选择重点地区开展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专项监测.结果 2006年湖南省共登记腹泻患者111 526例,检测霍乱弧菌89 661例,检测率为80.39%,检出阳性4例,均为0139群霍乱弧菌感染;检测环境和食品样44 533份,其中水体35 113份,全部为阴性,水产品5377份,阳性16份,阳性率为0.30%,阳性标本为甲鱼和牛蛙,其他食品4043份,均为阴性;甲鱼专项监测2323份,检出阳性33份,阳性率为1.42%;霍乱毒素基因检测34株菌,20株为产毒株,占58.80%;药敏试验28株菌,均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100%敏感,对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92.86%.结论 甲鱼、牛蛙等水产品是湖南省发生霍乱的主要因素,应加强水产品的监测和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抚触技术在产科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在我科住院正常分娩和剖宫产的健康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抚触组100例,观察新生几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和产妇满意度。结果抚触组新生儿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及产妇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抚触既能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又能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简单易行效果好的新型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15.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