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机制及疗效.方法 将38例SA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治疗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CVVH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气分析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等变化.结果 治疗72 h后治疗组APACHEⅡ评分[(6.2±3.5)分]、TNF-α[(58.5±12.3)ng/L]、IL-6[(93.6±26.7)ng/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0.01),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组氧合指数提高,且较对照组显著(P<0.05);治疗组3例患者死亡,对照组5例患者死亡.结论 CVVH能降低SAP患者TNF-α、IL-6等炎性因子水平,减轻肺损伤,改善SAP患者肺氧合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CVVH对脓毒症患者HMGB-1、TNF-α、IL-6炎症介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庆  张磊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9):1851-1852,1838
目的观察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脓毒症患者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探讨CVVH对脓毒症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对56例临床诊断脓毒症的患者共进行129例次CVVH治疗,收集治疗开始后0、4、8、24 h等时间点外周静脉血并检测HMGB-1、TNF-α、IL-6的浓度,比较上述指标在各时间点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后HMGB-1水平虽有降低,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IL-6水平在治疗后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VVH可降低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HMGB-1浓度,可部分清除体内TNF-α、IL-6;外周血中炎症因子的减少是CVVH治疗脓毒症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肠道缺血再灌注(ⅡR)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早期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AHNP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除外快速液体复苏的综合措施治疗,观察组给予包括快速液体复苏的综合措施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h、6h、12h、24 h、48h时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TNF-α、IL-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h后,观察组TNF-α、IL-6水平逐渐升高,至12h时达峰值,此后又逐渐降低,与相应前一时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6h后,血清TNF-α、IL-6达峰值,除治疗6h后TNF-α、IL-6和治疗12h后IL-6与相应前一时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相邻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各时点,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道缺血再灌注进一步加剧了AHNP患者的早期炎症反应,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逐渐升高,至12h时达峰值,此后又逐渐降低.对于AHNP患者,早期可不必急于给予缺血再灌注,以避免加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sepsis)患者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sepsis)患者(共30例),进行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置换液均以前稀释40%、后稀释60%的方式输入,流量3L/h,血流量200 ~ 300 ml/min,治疗时间8h.分别留取CVVH治疗前(T0)、治疗开始后2 h(T1)、6 h(T2)、8 h(T3)及CVVH停止后12 h(T4)的右侧桡动脉血标本5ml,高速离心后取血清-20℃保存,同时留取CVVH 6 h滤液2 ml于-20℃保存备用,采用ELSIA方法检测动脉血清及滤液中HMGB-1的浓度,放射免疫法检测其中TNF-α及IL-6的浓度.结果 30例患者入院24 h内行CVVH治疗,其CVVH治疗时间为2~5(2.4±1.5)d,存活17例,死亡13例,病死率为43.3%.30例患者治疗后血清HMGB-1水平均有下降,与T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1.88±6.06) ng/ml,(11.97±5.66) ng/ml,(11.94±5.94) ng/ml,(11.73±5.19) ng/ml vs (13.87±4.68) ng/ml,P>0.05],治疗后各时点外周血清TNF-α及IL-6的水平均显著下降,与T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NF-α:(0.28±0.15) ng/ml,(0.30±0.14) ng/ml,(0.29±0.19) ng/ml,(0.33 ±0.19) ng/ml vs(0.41 ±0.12) ng/ml,IL-6:(408.20 ± 92.18) pg/ml,(250.51±107.34) pg/ml,(276.00±126.20)pg/ml,(315.16±130.97) pg/ml vs(513.35±125.95) pg/ml,P<0.05].结论 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能降低SIRS/SEPSIS患者外周血中HMGB-1浓度,可能是CVVH治疗脓毒症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多发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32例符合多发伤及MODS诊断标准的患者,ISS评分>16分,经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留置单针双腔导管,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于CBP前及CBP后第1、3、5天分别测定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尿素氮(BUN)、肌酐(Cr),并监测治疗前后循环指标.结果CBP治疗后,患者IL-1、IL-6、TNF-α呈下降趋势(P<0.01),肝肾功能改善(P<0.01),循环稳定(P<0.05或<0.01).结论 CBP可降低多发伤后MODS患者的IL-1、IL-6和TNF-α水平,并具有稳定循环、保护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SCr、 BUN)及炎性因子(CRP、TNF-α、 IL-6)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的SCr、 BUN、 CRP、 TNF-α、 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SCr、 BUN、 CRP、 TNF-α、 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可有效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肾功能,降低其体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早期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的作用。方法 20例SAP患者采取血液灌流治疗(血液灌流组),同期22例患者未行血液灌流治疗(常规治疗组)。测定和比较治疗后d1、d3、d7血清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值。结果两组治疗后d1、d3、d7IL-18、TNF-α分别比较,血液灌流组降低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液灌流组比常规治疗组病死率降低、住院时间缩短。结论血液灌流能有效清除SAP患者血清IL-18、TNF-α,阻断炎症级联反应,提高早期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急性反应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SAP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乌司他丁,并行CVVH治疗(每例次至少持续32 h);监测并计算血气分析、血生化、炎性细胞因子、血乳酸、血流动力学、氧合功能及胃黏膜内pH值、膀胱内压力及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21~70 d,平均31.6 d.治疗后患者血气分析、血生化、血乳酸、血流动力学指标、氧合功能参数及胃黏膜内pH值、膀胱压力、炎性细胞因子及APAcHE Ⅱ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SAP患者早期合理地使用CVVH联合乌司他丁,能明显减少临床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妊娠期并发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炎症反应的影响,为临床诊治SAP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7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期并发SAP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 (IL-8)、白细胞介素-6 (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发生率和死亡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与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平均动脉压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与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体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8、IL-6、CR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8、IL-6、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MODS发生率、MOF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连续性血液滤过能够有效改善妊娠期并发SAP患者的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继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邢台市人民医院2017年4月-2018年12月收治的SAP继发肺部感染患者58例,根据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将其分为轻度组31例、中度组22例和重度组5例,同期选择单纯SAP患者63例为未感染组,检测全部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myeloid cells trigger receptor-1,sTREM-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评价各指标诊断SAP继发肺部感染的价值。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PCT、sTREM-1、TNF-α、IL-6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度组患者血清PCT、sTREM-1、TNF-α、IL-6水平均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患者血清PCT、sTREM-1、TNF-α、IL-6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5);单项指标检测中sTREM-1诊断SAP继发肺部感染的价值、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各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单一指标检测诊断SAP继发肺部感染的价值、灵敏度及特异度(P<0.05)。结论血清炎症细胞因子PCT、sTREM-1、TNF-α、IL-6水平与SAP继发肺部感染的病情程度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加用乌司他丁对行小潮气量结合肺复张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炎症因子、肺微循环阻力及预后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宜宾市叙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ARDS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施行小潮气量结合肺复张术治疗,38例)及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加用乌司他丁治疗,42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肺微循环阻力和呼吸相关指标,肺毛细血管通透指数(PVP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呼气末气道正压(PEEP)、吸气阻力(RI)、肺静态顺应性(Cs),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IL-6、IL-10、TNF-α、PVPI、EVLWI、PEEP、RI、Cs、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相较,治疗后两组IL-6、IL-10、TNF-α、PVPI、EVLWI、PEEP、APACHEⅡ评分明显降低,而Cs明显升高,仅试验组RI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试验组的上述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行小潮气量结合肺复张术治疗ARDS患者加用乌司他丁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降低肺微循环阻力,明显提高患者呼吸功能,且预后效果佳。  相似文献   

12.
甘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甘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为临床应用甘遂治疗SAP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SAP组、甘遂治疗组(K组),每组40只。各组动物在术后2,6,12,24 h检测血清淀粉酶、TNF-α和IL-6水平、胰、肺、肝、肾组织光镜检查和胰腺电镜检查、各组术后72 h死亡率。结果血清淀粉酶、TNF-α和IL-6水平SAP组和K组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S组(P<0.01),K组6,12,24 h显著低于SAP组(P<0.01)。K组胰、肺、肝、肾组织损害均较SAP组减轻。72 h死亡率S组(0%)和K组(12.5%)显著低于SAP组(62.5%)(P<0.05)。结论甘遂可能通过下调TNF-α和IL-6水平达到治疗SAP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寰波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3):5020-5021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对急性肺挫伤患者早期血清TNF-α、IL-6、Ⅱ-10的影响. [方法]选取60例急性肺挫伤患者随机分为山莨菪碱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按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1.0 mg· kg-1静推,3/d,连续应用2d.两组患者治疗第24 h、48h时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TNF-α、IL-6、IL-10浓度.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24h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48 h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茛菪碱可抑制急性肺挫伤患者血清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升高抑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山莨菪碱可能通过调节TNF-α、IL-6、IL-10,对急性肺挫伤患者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严重腹腔感染病人行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CVVH)前后,血浆内毒素及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以评价CVVH对严重腹腔感染病人血内毒素及细胞因子的清除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筛选ICU接受CVVH的严重腹腔感染的危重症病人21例,分为A组(n=10),每24 h更换滤器和B组(n=11),血凝时更换滤器。观察病人行CVVH治疗前、治疗后24、48和72 h的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结果:严重腹腔感染病人行CVVH治疗24 h后,血浆内毒素和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5),IL-10于48 h后明显下降。A组内毒素水平在48和72 h均维持在较低水平(P<0.05)。结论:CVVH可有效地清除严重腹腔感染病人血浆内毒素和细胞因子。24 h内更换滤器有益于血浆内毒素的清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在常规综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并发急性肺损伤(ALI)的同时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的疗效,并探讨有效提高存活率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SAP并发ALI患者,第1组(30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第2组(34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行CVVH,观察两组治疗后1周的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肝肾功能和中心静脉压(CVP)变化,并比较其存活率.结果 治疗后1周两组的APACHEⅡ评分、PaO2和PaO/FiO2均有明显改善(P均<0.01),第2组较第1组更显著(P均=0.000);第2组的血肌酐、尿素氮、总胆红素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CVP明显降低(P<0.05);第2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第1组(79.4%和53.3%,P<0.05).结论 在常规综合治疗SAP并发ALI的同时应用CVVH,及早机械通气并设置适度的呼吸机参数水平,能保护患者的重要脏器功能,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需手术治疗的脓毒症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右美托咪定组患者麻醉过程中静脉泵入盐酸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静脉泵入等量生理盐水,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0、IL-6、TNF-α和HMGB1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和术后24h血清IL-10水平均高于麻醉诱导前和手术1h(P<0.05);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手术结束时和术后24h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和术后24h血清IL-6、TNF-α和HMGB1水平均高于麻醉诱导前和手术1h(P<0.05);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手术结束时和术后24h血清IL-6、TNF-α和HMGB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围手术期血清IL-10、IL-6、TNF-α和HMGB1水平均升高,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血清IL-6、TNF-α和HMGB1水平,升高血清IL-10。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危重病合并高血糖患者外周血非特异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将209例危重病合并高血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106例,静脉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和胰岛素常规治疗组(103例,静脉血糖控制在9.0~11.1 mmol/L).分别于转入ICU即刻及治疗后24、48、72 h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CRP、IL-6、TNF-α水平.结果 两组血糖水平均达到目标控制,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强化治疗组为6.60%(7/106),与胰岛素常规治疗组的4.76%(3/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 h,胰岛素强化治疗组血清CRP水平明显低于胰岛素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24、48、72 h,胰岛素强化治疗组血清IL-6水平均明显低于胰岛素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48、72 h,胰岛素强化治疗组血清TNF-α水平亦明显低于胰岛素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降低危重病合并高血糖患者外周血非特异炎性因子的水平,有益于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CVVH)技术在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的脓毒血症患者,对其血清细胞色素C、可溶性Fas蛋白(sFas)的活性水平变化及相关血清因子的影响作用,为脓毒血症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135例确诊的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CVVH技术进行治疗,对患者的血清细胞色素C、sFas的活性水平变化指标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24h、3d和7d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细胞色素C和sFas的活性水平均降低,其中治疗7d后研究组患者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相关血清因子指标变化明显,CRP、TNF-α、IL-6、IL-8、IL-10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VVH技术能够在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脓毒血症中对患者的血清细胞色素C、sFas活性水平及相关血清因子的指标失衡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0例、健康对照组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血清IL-6、IL-8及TNF-α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MI组、UAP组的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与SAP组和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的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与UAP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IL-8及TNF-α介导的炎症反应可能参与动脉粥样斑块的易损和破裂, 并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斑块不稳定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IL-6、IL-8及TNF-α水平有助于ACS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对老年稳定性心绞痛(SAP)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的影响.方法 连续选择老年SAP和UAP患者共132例,分为SAP组(58例)和UAP组(74例),均给予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他汀类药物、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40ml稀释于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4 d,观察治疗前后的hs-CRP、TNF-α、IL-6浓度.结果 治疗前,SAP组hs-CRP(2.02±0.14) mg/L、TNF-α( 10.36±0.65 )ng/L与IL-6 (7.53±0.36)ng/L低于UAP组hs-CRP(2.74±0.07) mg/L、TNF-α( 12.52±0.91 )ng/L与IL-6(8.15±0.9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UAP组hs-CRP (2.12±0.15) mg/L、TNF-α(10.98±0.39)ng/L与IL-6 (7.64±0.29)ng/L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SAP组hs-CRP( 1.99±0.09 mg/L)、TNF-α( 10.17±0.83 ng/L)与IL-6(7.33±0.79)ng/L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0.05).结论 在老年心绞痛患者中,丹红注射液可通过抑制炎性反应机制,可辅助治疗心绞痛,尤其针对UA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