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调查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3月儿科门诊处方4300张和2012年1~3月儿科门诊处方4300张,统计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联合用药、用药种类、输液使用率等情况。结果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2011年为60.4%,2012年为45.0%;抗菌药物以一联用药为主,均无三联用药情况;临床使用的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为主;输液使用率:2011年为46.8%,2012为35.7%。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降低了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输液使用率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及联合用药进行分析,了解和掌握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探讨医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并指导医师合理用药,同时可以为医院调控药费提供一个参考。方法手工随机抽查2011年11月1日至2012年1月31日内科门诊调配处方,对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审查、统计和分析。结果使用本院2011年11月1日至2012年1月31日内科门诊的600张处方中含有抗菌药物药物的处方为306张。单独使用一种抗菌药物的处方有253张,占82.68%。抗菌药物的二联使用处方有45张,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数的14.71%。抗菌药物的三联使用及三联以上使用的处方有8张,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数的2.61%。经统计,8种抗菌药物DUI≤1,2种抗菌药物DUI略〉1。结论本院内科门诊抗菌药物的用药情况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门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每月随机抽查门诊处方100张,对处方进行审查和分析,对2007~2011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1年门诊平均每张处方所开具药品分别为3.2、3.6、3.2、3.5和3.5种,平均金额分别为54.1、62.1、62.6、62.8和61.7元,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分别为60.3%、56.9%、56.3%、56.1%和48.4%。抗菌药物使用频率以头孢菌素类最高,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率逐年下降,抗菌药物以单用为主。结论本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使用比例偏高等问题,合理用药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抗感染药学》2017,(2):284-286
目的:分析实行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对医院抗菌药物处方合理性的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7月—2016年6月间每月随机抽取25%的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共40 865张处方),评价和比较每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率逐年下降,而合理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门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居前3科室,分别为急诊门诊、儿科门诊和妇科门诊。结论:2011年7月—2016年6月间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用药是合理的,其处方用药的合理率逐年上升,表明实行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工作对医院门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起到了显著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本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做调查分析,了解其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从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随机抽查2011年6月~2012年5月的门诊处方,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中国药典2005版《临床用药须知》[2]、《处方管理办法》[3]要求,对抗菌药物门诊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抽查门诊处方1200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631张,占总处方的52.6%;注射剂抗菌药物处方529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83.8%;口服抗菌药物处方102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16.2%;②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和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使用频次最高,分别为28.8%、22.3%,二联用药较少,占2.7%,无三联用药。结论:兵团基层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存在以下问题:使用率偏高,无指征用药,用药剂量大,治疗方案不合理等现象。需进一步加强基层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及督导监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门诊静脉用药情况,以便规范合理临床门诊用药。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门诊进行静脉输液的26900例临床病例作为调查对象,对其临床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并予以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和2012年比较,在处方的平均金额和药品的种类上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二者的通用名开方率无明显差异性;2011年在呼吸道感染、腹痛腹泻、急慢性盆腔炎、消化道出血、尿路感染、外伤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分别为85.6%、51.7%、78.2%、35.7%、88.5%、76.2%;而2011年在呼吸道感染、腹痛腹泻、急慢性盆腔炎、消化道出血、尿路感染、外伤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分别为70.2%、39.2%、59.8%、28.1%、76.8%、42.4%。以上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物的规范使用仍有待提高,抗生素的滥用情况仍需要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7.
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胜启 《天津药学》2011,23(6):44-45
目的:通过对本院2011年1—6月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了解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门诊医生用药水平。方法:抽查门诊西药房2011年1—6月全部处方,对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抽查处方43200张,其中使用抗菌药物处方11547张,占26.73%;不合理处方878张,占7.6%,主要表现在用药指征不明、配伍不合理、给药方法不当、剂量不正确、用药档次偏高等方面。结论:本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与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要求有一定差距,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龙沼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6):140+142-140,142
目的:探讨本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儿科门诊2010年1月~2011年5月5500张儿科处方,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抗菌药物处方3152张(57.31%),以静脉给药为主,大部分为单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处方376张(11.93%),抗菌药物以头孢类抗生素为主。结论:本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仍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主要为用药指征不明确及联合用药不当,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本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使用情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门诊应用抗菌药物处方。结果 2012年度抗菌药物使用率26.0%,且呈逐季下降趋势,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率19.0%,呈波动下降趋势;2013年无指证用药5.03%、选择不合理2.37%、使用不合理4.00%、给药不合格0.15%、联用不合理0.50%低于2012年度5.33%、2.81%、4.73%、0.62%、0.88%;2012~2013年DDs前五位抗菌药物类型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使用量与构成比并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本院门诊2013年度抗菌药物处方合理用药水平,较2012年有较大改善,不合理用药处方比重下降,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下降,用药类型与使用量较稳定。  相似文献   

10.
沈以兵 《北方药学》2012,(10):89-90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处方1324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125张,占抽查处方的9.44%,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主要是诊断和遴选药物不适宜、用法用量不合理和联用不合理等方面。结论: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和处方点评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规范临床用药,提高处方质量,保障用药安全。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门急诊处方,每月抽取20号当天处方,对其处方质量及合理用药进行分析。结果和结论:2011年抽查处方合格率为94.59%,2012年1-6月处方合格率为95.45%。药师通过每月的处方点评及内网公示开展药学服务,从而有效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该院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制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对策。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08—2012年处方11000张,对抗菌药物的名称、规格、剂型、使用频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000张处方中含抗菌药物的处方3725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3.86%;单联抗菌药物处方2050张(55.03%),2联用药1510张(40.54%),3联用药156张(4.19%),4联用药9张(0.24%)。在所应用的各类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及喹诺酮排前3位。个别处方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现象,包括药物选择或剂量、用法不当,不合理联合用药,重复用药,溶媒选择不当等。结论该院在抗菌药物的选择、给药方法、联合用药方面基本合理,但个别处方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现象,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电子处方在门诊应用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提高电子处方的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的5896张电子处方进行审核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总数为2.18种,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85.36元,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8%,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57.44%,药品通用名称使用率100%,合格处方数是5365张,占处方总数的91%。不合理电子处方数是531张,占处方总数的9%。问题主要是处方不规范和用药不适宜两个方面。结论电子处方的应用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但同时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希望医院能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门诊电子处方系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2011年7月2013年12月,每月随机抽取25%具备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生的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医生共672名,处方33 600张,并统计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及医生比例呈逐年升高趋势,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呈逐年降低趋势。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排行前3位的科室为急诊科、儿科门诊、妇科门诊。结论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对我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丽娜 《中国药业》2009,18(23):42-43
目的分析医院急诊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1~6月急诊患者处方,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5635例急诊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数为2502张(占44.40%),其中抗菌药物单用处方2327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93.01%;两种以上联用处方175张,占6.99%。共使用11类68种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头孢菌素类,其次是喹诺酮类。给药方式以静脉和口服为主,静脉给药药品消耗金额占抗菌药物金额的89.97%。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应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使抗菌药物的应用做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院2010—2012年门诊处方用药情况和变化趋势。方法在我院2010—2012年3、6、9和12月,每月16日门诊成人普通处方中,随机抽样100张处方进行分析统计。结果2010—2012年每年抽样日处方加合总数分别为16914、17545和19046张,抽样处方总金额分别为57668.51、50512.24和47916.66元,抽样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分别为12.75%、11.75%和8.75%。使用抗菌药物的门诊处方中,不合理处方分别占21.57%、22.92%和22.86%。结论2010—2012年我院门诊处方数量逐年上升,处方金额逐年减少,抗菌药物使用比例远低于国家相关要求,且下降明显,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医院处方质量,探索处方点评工作的新模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2011年7月—2012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每月100例门、急诊处方,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前6个月为手工完成,后6个月为应用处方点评软件进行点评,对比2种点评模式。结果:我院门、急诊处方平均用药2.3种;系统模板修改后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100%;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为21.9%;注射剂平均使用率为23.7%;基本药物平均使用率为27.3%;处方平均金额为264.4元;所有抽取的处方中不合理处方327例,其中不规范处方101例,占不合理处方的30.9%,不适宜处方223例,占不合理处方的66.2%,超常处方3例,占不合理处方的0.9%;对比手工与应用软件进行处方点评,可以看出2种模式各有利弊,但是处方点评软件的应用更符合信息化发展的需求。结论:处方点评工作的开展,使我院处方规范性、合理性有较大提高;处方点评软件的应用提高了处方点评工作效率,同时适应了医院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该院门诊西药房处方进行调查,了解合理用药情况。方法抽查2011年1月-2012年6月的门诊处方1800张,进行逐一审核,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1~12月不合格处方425张,占所查处方比例35.43%;2012年1~6月不合格处方183张,占所查处方比例30.50%。不合理处方主要体现在:处方书写不规范,用法用量不适宜,适应证不适宜,遴选药品不适宜。结论该院门诊处方合格率呈上升趋势,但仍有不合理用药情况,应引起临床的重视,同时需进一步重视处方点评工作,加强对药师药学知识的学习培训。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以提高门诊处方质量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6月份处方数600张,对基本用药、书写规范及用药适宜性等进行分析及简评。结果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27个,平均用药金额为197.32元,抗生素使用率为25.3%,抗生素使用比例较高,合格处方比例为81.2%,不合理处方中“不规范处方”及“不适宜处方”较多。结论门诊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处方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医院应高度重视处方质量管理,医师、药师应加强协作,以促进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20.
黄雪峰 《抗感染药学》2012,9(4):309-311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片剂的门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随机抽取常熟市中医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含左氧氟沙星片剂的门诊处方1753张,按设计的项目对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53张含左氧氟沙星片剂处方中,18岁以下患者处方8张,占0.46%(8/1753);联合用药739张,占42.16%(739/1753),其中与其他抗菌药物联用156张,占联合用药处方的21.11%(156/739);不合理用药281张,占16.03%(281/1753)。联合用药中,与消化系统及其他抗菌药物联用较多。结论:左氧氟沙星片剂在门诊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在与其他抗菌药物及茶碱类、口服降糖药、含金属离子的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维生素C等药物联用时,仍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