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金属股骨颈固定钉治疗股骨颈骨折112例,经5年以上随访,功能恢复全部达到优良,没有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本文就手术操作、生物力学分析及降低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率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2.
儿童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股骨颈系统(femoral neck system, FNS)与传统3枚空心加压螺钉(cannulate compression screw, CCS)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0年6月内固定治疗9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46例采用FNS,48例采用CCS。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FN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和住院时间显著优于CCS组。两组患者随访(15.5±1.6)个月。FNS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CCS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Harris评分、髋伸-屈ROM、髋内-外旋ROM均显著增加(P<0.05),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术后1个月FNS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CCS组,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Garden对线指数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Garden对...  相似文献   

4.
背景:股骨颈短缩是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常见现象,其发生、临床症状及其转归尚存争议。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颈短缩的发生、临床特点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期间患者的X线片测量股骨颈短缩情况,记录股骨颈短缩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预后情况;并收集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移位程度、复位质量与Singh指数等情况,分析股骨颈短缩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随访期间110例患者中股骨颈短缩≥5 mm的发生率为55.5%(61/110),≥10 mm的发生率为33.6%(37/110),≥20 mm的发生率为6.4%(7/110)。75.4%的股骨颈短缩发生在术后6个月内。股骨颈短缩组的平均髋关节Harris评分低于无短缩组(P<0.05)。疼痛是股骨颈短缩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股骨颈短缩的发生与骨折的移位程度、复位质量以及骨骼质量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性别无关。股骨颈短缩组对骨折愈合无明显影响,但与晚期股骨头坏死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结论: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有较高的股骨颈短缩发生率,术后6个月内应密切观察。股骨颈短缩可一定程度上影响髋关节功能,其最主要的临床症状是疼痛。骨折的移位程度、复位质量以及骨骼质量是决定骨折术后是否发生股骨颈短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伴骨质疏松症的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伴骨质疏松症的股骨颈骨折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200070)汤成华,陈志强,王蔚我科从1984年11月~1996年1月共收治311例伴骨质疏松症的股骨颈骨折,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本组311例中男95例,女216例;年龄:50~96岁,平均81.2岁...  相似文献   

6.
1976年~1991年,收治股骨颈良性肿瘤34例,29例经外科手术治疗。其中采用游离骨块移植18例,带血供的骨移植11例。由于股骨颈的解剖特点及力学重要性,为加速植骨愈合,预防病理性骨折,早期恢复下肢的负重功能,应根据病变范围,骨皮质的厚薄以及是否合并病理性骨折等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股骨颈系统(femoral neck system, FNS)与空心钉(cannulated screw, CS)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1年2月于本院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5例采用FNS固定,另外25例采用CS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FNS组的手术时间[(45.1±7.0) min vs (51.8±8.7) min, P<0.05]、术中透视次数[(8.8±1.8)次vs (15.5±2.4)次, P<0.05]、导针定位次数[(3.4±0.9)次vs (8.8±1.5)次, P<0.05]及下地行走时间[(4.0±1.2)周vs (6.2±1.1)周, P<0.05]均显著优于CS组,但是前者切口总长度[(4.5±0.5) cm vs (3.5±0.5) cm, P<0.05]和术中失血量[(84.6±21.1) ml vs (43.2±8.7) ml, P<0.05]均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院从1988年1月至1991年12月收治股骨颈骨折90例,分别采用保守疗法及几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本组随访69例,平均随访时间41.9月.随访结果:优:28例,占40.6%;良:18例,占26.1%;差:23例,占33.3%.作者认为60岁以上的头下型骨折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好,60岁以下者采用多枚螺纹钉内固定加股方肌肌蒂骨瓣移植术;对经颈型骨折,推荐用多枚螺纹钉内固定术,但对移位明显的经颈型骨折,以多枚螺纹钉内固定加股方肌肌蒂骨瓣移植术为好;而基底型骨折采用保守疗法即可.  相似文献   

9.
10.
股骨颈骨折的动力固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应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方法:采用单端螺纹钢针在C形臂下闭合复位固定。结果:随访1~5年,治愈率达93.7%。结论:单端螺纹钢针动力固定是较简单、有效的治疗股骨颈骨折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方法笔者所在科室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4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18例保守治疗,15例行复位内固定,11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2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对其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功能锻炼指导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46例患者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主动配合好各项医疗护理工作,在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协助下,住院期间均无并发症发生,出院随访,生活均能自理,人工股骨头无松动、下沉、脱落等。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给予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是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牛洪涛 《中国骨伤》1991,4(6):18-19
作者1981年10月-1990年4月,收治学龄前儿童股骨颈骨折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青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股骨颈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中青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寻求保留自身髋关节的理想治疗方法. 方法 2002年1月-2006年6月,对28例中青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采用游离髂骨瓣重建股骨颈、空心加压螺钉和/或短柄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其中19例联合旋股外侧血管束植入治疗.男23例,女5例:年龄19~55岁,平均37.6岁.均为闭合性骨折,左髋17例,有髋11例.骨折部位分型:头下型4例,经颈型17例,基底型7例.术前Harris评分为25~72分,平均49.6分.所有患者经X线检查未见骨痂生长;4例有股骨头硬化囊性变,经MRI检查证实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受伤至该次手术时间为1~21个月,平均8.6个月. 结果 28例均未发生伤口感染,5例患者出现股前外侧皮神经麻木,未予特殊处理,随访6个月好转.2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0~72个月,平均35.8个月.25例术后4~8个月骨折愈合,愈合率为89.3%;3例骨折不愈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随访18个月内7例经MRI检查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为25%.随访期间5例出现股骨头晚期塌陷,发生率为17.9%.术后Harris评分为27~100分,平均82.7分.肢体无明显短缩,步态基本正常. 结论 股骨颈重建术能恢复股骨头颈的大致正常解剖关系和股骨头的血运,促进骨折愈合,延缓或避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中青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保留自体髋关节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们运用改进的Leadbertter氏法[1]整复30例有明显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效果优良,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0例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50~75岁;均为股骨颈骨折;经颈或基底部27例,头下型3例;内收型29例,外展型1例;内收型变位特点均为远端上移,外旋分离,断端下份多有部分嵌插,但轻重不一;侧位无明显移位21例,远断端向后5例,向前4例。整复方法1.整复前准备:患者平卧床上并使患侧尽量靠床边,以便于求者在床旁操作时用力自如。嘱患者不要紧张。本组除1例疼痛敏感者施局麻外,其余29例均在无麻醉下进行,痛苦不大。2.手法步骤:…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股骨颈系统(femoral neck system, FNS)与空心加压螺钉(cannulated compression screws, CCS)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建库—2022年3月有关FNS与CCS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对符合要求的文献采用NOS量表进行评价,提取文献数据,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其中324例患者采用FNS治疗,374例患者采用CCS治疗。荟萃分析结果显示,FNS组术中透视次数、术后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股骨颈短缩长度、Harris评分结果均优于CCS组(P<0.05);CCS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小于FNS组(P<0.05);FNS组股骨颈短缩,内固定失效发生率均少于CCS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不连及股骨头坏死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NS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与传统CCS比较,患...  相似文献   

16.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自1981年~1991年间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189例,获得随访观察132例。本文就其处理原则、对手术的耐受性,康复与护理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临床资料本组132例中,男53例,女79例;年龄60~69岁60例,70~79岁37例,80岁以上35例;骨折类型:头下型45例,头颈型朋例,基底型48例;116例并存其它脏器疾病;同时患有心脏病(心电图检查明显异常)、高血压、脑血管病、呼吸道疾病、肝肾功能差、糖尿病及精神病其中2种并存病者85例,3种21例,4种以上者10例。治疗方法1.保守疗法:头颈型、基底型股骨颈骨折患者,骨折整复后即行患肢胫骨结节骨牵…  相似文献   

17.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告210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其中采用三翼钉内固定57例,粗隆间截骨钢针内固定39例,三翼钉固定加缝匠肌骨瓣移植11例,螺旋钉内固定24例,单臂式外固定支架15例,螺旋钉内固定加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64例。  相似文献   

18.
股骨颈重建术51例远期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不连、颈吸收伴股骨头坏死寻求保留自身髋关节的治疗方法。方法 在多条血管束植人为主的手术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基础上,设计并应用了股骨颈重建术,具体方法:采用带缝匠肌蒂的骼骨瓣或游离的骼骨瓣重建股骨颈,用鹅颈三翼钉做内固定,将血管束植入到股骨头与重建颈部。结果 本文报告51例,平均43岁,随访时间为5~12年(平均8.7年),按自拟的疗效评价标准:优20例,良18例,可8例,差5例,优良率为74.5%。结论 本手术能最大限度恢复股骨头颈的正常解剖。并同时恢复股骨头的血运,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得以恢复,能够延缓或避免股骨头的人工关节置换,是中青年患者的理想方法。该手术的技术关键在于固定是否宾靠与血运是否充分。  相似文献   

19.
儿童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魏美钢  王献海  王坤正 《中国骨伤》2001,14(11):662-663
目的:探讨儿童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减少儿童股骨颈骨折的远期并发症。方法:26例患儿先行短暂牵引复位后行三枚交叉光滑细克氏针闭合穿针内固定,其中经骨骺型2例,经颈型12例,经基底型11例,粗隆型1例,术后早期不负重功能锻炼。结果:术后24例经1到7年随访分析。全部骨性愈合,据毛宾尧儿童股骨颈骨折疗效判定标准,22例功能良好,无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发生,结论:三枚交叉细克氏针闭合穿针内固定,早期积极功能锻炼,晚期负重是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可有效预防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下就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加以综述。1 髋关节的生物力学11 髋关节的解剖学 股骨颈在载荷下外上方为拉应力,内下方为压应力。为适应这两种不同形式的载荷,骨小梁形成两种不同形式的排列,即内下方的压力骨小梁系统和外上方的张力骨小梁系统。两种骨小梁在交叉的中心区形成一个三角形脆弱区域,称为Ward三角。股骨干上端内后侧很多致密的骨小梁结合成相当致密的一块骨板,为股骨距(femoralcalcar),此结构可加强干颈间的连接与支持。股骨颈上侧的皮质骨为薄壳,越近股骨颈下侧越厚;大粗隆下方股骨干外侧皮质薄,向下逐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