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研究和分析高血压危象患者的主要救治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对于本院从2012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的诊断为高血压危象患者共77例,在发病后分别给予降压药物静脉滴注或者硝酸甘油舌下含服,等患者的症状基本得到稳定以后,依据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结果经过有效的院前急救,全部患者中共有19例患者的血压有平稳的下降;经过门诊治疗以后,全部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其它58例患者在住院前的血压与治疗前的血压水平平均降低幅度为20%-35%,均没有死亡现象发生。结论对于高血压危象患者,进行迅速积极的院前急救和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抢救治疗的成功率,从而为以后的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疗效。方法 将62例患随机分为单纯西药组30例和在此基础上应用中药高血压方的中西药结合组32例。结果 中西药组有效率为90.6%,西药组为73.3%(P<0.05);副作用中西医组21.9%,西药组为43.3%(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3.
老年高血压病的诊断与药物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银环 《医药导报》2002,21(5):270-271
讨论了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指出了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目标及对策,介绍了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原则及主要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仍保持较高的水平,由此产生的直接医疗费用每年以21.58%的速度递增。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为18.8%,北方明显高于南方[1],目前全国有高血压病患者1.6亿左右,  相似文献   

5.
322例老年高血压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信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6):157-15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老年性高血压患者32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及2007年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确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结果:患者住院时间9~27d,平均住院为21.25d,好转287例(89.13%),其中因心血管并发症引起的患者死亡9例(2.80%)。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仍应以预防为主,因人而异,个体用药,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残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喻翌 《中国医药指南》2005,3(8):943-944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世界范围的健康杀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根据流行病学数据分析,我国有1.6亿高血压患者,中国人群中20%的急性冠脉事件,40%的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和59%的出血性脑卒中事件归因于高血压.高血压已成为我国人群心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积极治疗高血压,控制人群的血压水平,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杨海芸  陈素英  牟姗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0):2738-2739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通道阻滞剂对防治高血压及其并发症产生的影响。方法:临床选取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单独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观察对血压、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肾小球滤过率等的影响。结果:联合用药组用药后降压效果显著,分别与单独用药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联合用药对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但是可以看出联合用药后血肌酐较用药前有显著改善P<0.05,而且与单独用药组相比,对肾小球滤过率有显著升高的作用,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为基础,联合应用钙通道阻滞剂,疗效十分理想。对靶器官具有较为理想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急症的分类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血压急症(Hypertensiveemergencies,HE)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或在某些诱因作用下,出现血压显著地或急剧升高(通常舒张压>16kPa(120mmHg)),常伴有急性或进行性的心、脑、肾、视网膜等重要靶器官功能损害甚至衰竭。高血压急症是由血压急剧升高引起的,对靶器官功能及生命预期性威胁,必须紧急或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与非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根据高血压病史将2005年-2011年我院收治的150例脑梗死患者按血压数值及高血压病史分为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对其危险因素、脑梗死亚型等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的平均年龄、≥80岁患者、男性,糖尿病、心脏病、慢阻肺、颈动脉粥样斑块伴狭窄等危险因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血压组的LACI和POCI高于非高压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组与既往脑梗死史、LACI和POCI相关;而非高血压组与男性、年龄≥80岁、心脏病和糖尿病相关。结论脑梗死最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尤其男性风险较高;非高血压脑梗死主要危险因素是男性、高龄、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性脑梗死主要危险因素是LACI和POCI。  相似文献   

10.
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综述高血压药物治疗的进展。方法检索国内外文献,对有关抗高血压药物的文献进行整理、综合。结果目前,已有六大类新老抗高血压药物被用于临床。结论随着科技的发展,将会有更多更好的抗高血压药物问世。  相似文献   

11.
张盛群  聂祥碧 《贵州医药》1999,23(3):176-176
血压变异(BloodPressureVariability,BPV)是动态血压测定(AmbulotoryBloodPressureMon-itoring,ABPM)时的一个参数,是24hABP均值的标准差(S),它能反映血压的波动性,S大者血压的波动幅度大,靶器官损害的发病率高,程度亦重。现报导176例高血压病人24hABP的S,并分析不同分期高血压病人的S。1材料与方法三.亚病例选择:176例均系我科住院的高血压病人,均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男性157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70±6岁(64-84岁),其中Ⅰ期高血压病68例,Ⅱ期周例及Ⅲ期47例;另将临床除外心脑血管病同期住院的109…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抗高血压药治疗现状,提高治疗水平。方法调查分析44例高血压并2型糖尿病患者降压药物治疗情况。结果44例患者中,应用钙离子拮抗剂(CCB)27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20例,β受体阻滞剂9例,利尿剂7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6例,α受体阻滞剂0例;单一用药24例,联合用药20例;治疗后血压达标16例。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可优先考虑ACEI或ARB为基础的治疗,酌情添加二联、三联甚至四联药物,只有将其血压降至130/80 mm-Hg以下,才能达到延缓、防止或逆转靶器官损害,减少心血管事件及降低死亡率,从而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肺性高血压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性高血压的治疗050091石家庄市仓安医院内科刘肖芳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李秀珍,赵明1肺性高血压概述肺性高血压实质是症状性高血压的一种,当支气管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或活动性炎症(感染)中血压升高,当不用降血压药而应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祛痰...  相似文献   

14.
尼群地平与卡托普利联用治疗高血压病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单用尼群地平疗效不显著的 4 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加用卡托普利 ,收到满意疗效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WHO高血压诊断及分期标准 ,选择 1997年 5月至 1998年 12月符合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停用一切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后 ,口服尼群地平10mg,每日 3次 ,1wk后对舒张压≥ 110mmHg者改为2 0mg ,每日 3次 ,2wk后对舒张压仍≥ 10 0mmHg者列入治疗组。入选的 4 2例患者平均血压 (180± 12 / 113± 5 )mmHg。其中男 30例 ,女 12例 ;年龄 30~ 70岁 ,平均 (5 0±10 )岁 ;病程 2~ 18年 ,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和诊所测量的差异,为高血压的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对北京市利康医院2015年1月—10月接收的正在服用降压药的269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家庭自测血压指导和诊所血压测量,家庭自测血压为3 d及以上并患者最后2 d读数的均值,诊所测量血压为患者最近两次就诊时测量血压读数的均值。应用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计算血压控制正常、隐蔽性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及血压未控制的比例并进行相应的患者信息的比较分析。结果家庭测量和诊所测量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控制正常、隐蔽性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和血压未控制的比例为26.0%、19.0%、23.8%和31.2%;年龄、体质量指数在四组间不完全相同(P<0.05)。结论家庭自测血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筛查出隐蔽性高血压及白大衣高血压,帮助患者及医师对病情的认识及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及制订将高血压人群、高危人群及正常人群统一纳入规范管理的社区高血压全人群策略的综合防治模式,通过比较管理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从而达到有效的针对全人群的预防与控制高血压病。方法对我社区随机选取高血压患者100例,同期抽取无高血压健康人群及高危人群各100例,按照社区高血压防治方案对各组开展随访、干预、评估等防治工作,从而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比较社区高血压全人群策略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等方面的作用。结果社区高血压全人群策略干预后,各组知晓率均有提高,高血压患者组治疗率及控制率均高于干预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全人群策略干预和纠正人们行为及生活方式以及降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提高患者依从性等在社区高血压防治中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7.
血压调控机制与抗高血压药物靶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 ,其病因复杂 ,并发症多。抗高血压药物通过影响血压调节系统中一个或多个环节而发挥降低血压、减轻或逆转心血管重构的作用。该文从血压的调节机制出发 ,综述了以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能系统、缓激肽 -前列腺素系统、血管内皮松弛因子收缩因子系统、离子通道为作用位点的抗高血压药物靶标以及抗高血压基因治疗靶标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抗高血压药物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检索国内外有关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发展相关的文献信息,综述了该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对目前抗高血压药物在临床的应用进行评价,以供临床科学、合理治疗高血压疾病提供参考。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1993年全国高血压人群普查结果表明,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1.88%,这就意味着我国13亿人口中,患高血压者达1亿之多。  相似文献   

19.
李丹  廖晨 《海峡药学》2016,(10):126-128
本文简要介绍了沙坦类药物的作用特点与其在高血压治疗过程中的降压机制,同时对它在治疗高血压合并症中的作用进行分析,表明沙坦类药物适用于多种高血压合并症,是一种良好的降压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探讨不同年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期指导临床防治.方法 选择我科自2009年6月至201 1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血压并发症的患者125例,根据患者年龄分为四组:A组:60~64岁(30例); B组65~69岁(32例); C组70~74岁(30例);D组≥75岁(33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A组,B组,C组三组高血压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位居前五位者(由高至低)分别为糖尿病,脑血管病,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和肾功能不全.D组度发发症发生率位居前五位者(由高至低)分别为脑血管病,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及糖尿病,D组患者与其他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其自身特点,糖尿病发病率降低,心功能不全及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增加,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糖尿病是年龄在75岁以下老年高血压患者首位并发症,脑血管病变及心功能不全是年龄在75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且合并肾功能不全机率较高,应针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临床指导与治疗,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